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论文

农村中学个性化语文写作作业设计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作者:王景远
发布于:2018-10-09 共3357字

  摘    要: 基于农村初中学校优质生源少、生源质量差异较大等现象, 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语文写作训练:对写作基础较薄弱的Ⅰ类学生, 重点进行基础训练, 经过一年的学习, 该类学生能够完整写出一篇语言通顺的文章, 达到Ⅱ类学生写作水平;对于写作语言通顺, 但内容不够生动的Ⅱ类学生, 进行从片段到整体的训练, 最终使之达到Ⅲ类学生的写作水平;对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但不够有感染力的Ⅲ类学生作“升格”训练, 使之最终达到写出一流文章的水平。通过一年时间的训练, 三类学生都在原基础上有所提升, 个性化作文作业效果显着。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初中; 语文作文; 分类;
 

农村中学个性化语文写作作业设计
 

  写作是为了通过思想、情感和经验的交流, 达到顺畅交际的目的。当前,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口头或书面形式的交流,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而提高这项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写作。农村学生表达和交际能力相对较弱, 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来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求知欲。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更注重子女的教育, 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家长希望子女接受硕士及以上教育;而农村家庭则普遍文化程度低, 观念落后, 没有意识到知识文化的重要性。同时, 目前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 造成农村子女通过求学“跳农门”的理念受到冲击, 农村家长支持子女继续深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家长的不重视, 学生的阅读量少, 视野狭隘, 造成语言表达能力差, 因此, 大多农村学生写的作文过于平淡, 七拼八凑, 缺乏生动性与感染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大多初中学校教学资源不足, 师资力量弱, 同时, 初中生源学习能力与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任课教师虽在学生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但效果并不显着。同时, 农村初中作文作业题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 比如质量低、重复多, 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 教学方法的生搬硬套, 导致部分学生对写作无从下手, 经常敷衍了事, 甚至出现抵制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师片面注重写作素材积累及技巧训练, 在布置作业时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 不设计具有难易梯度的作业体系, 而是统一让学生完成一样的作业。这样一来, 难度大的作业对基础差的学生就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部分学生为应付作业, 要么抄袭, 要么直接放弃, 学习效果难以保证;而难度小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意义不大, 其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综上, 有必要积极设计个性化的语文写作作业,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创新性及主动性, 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享受作业带来的乐趣, 激发学习热情。为此, 本文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差异, 将所教班级的学生分类, 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写作训练。

  一、研究方法

  首先, 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综合写作能力给其不同的评价, 将所带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即Ⅰ类、Ⅱ类, 、类。Ⅰ类学生是基础最薄弱的学生, 写作时语言不顺畅、题意不清晰;Ⅱ类学生能运用基础知识, 按要求写出完整的作文, 几乎没有语法错误, 但内容不够翔实, 语言不够生动, 且缺乏表现力和震撼力;Ⅲ类学生写作语言通顺, 内容翔实具体, 但不够生动感人。分类后, 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 教师设计个性化写作作业,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最后, 分类整理, 总结个性化研究经验, 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热情。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Ⅰ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相当薄弱, 仅能勉强写出一篇文章, 但语言不通顺, 语法及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较多, 字数也达不到要求。因此, 教师需要教会他们基本的语法规则, 同时, 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及创新能力的训练, 提高他们的写作主动性。对此, 教师应先准备一些写作范文供Ⅰ类学生参考, 通过讲解写作要点及结构、仿写语句等方式鼓励学生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大胆写作, 但要注重规范性。批改过程中, 教师要逐句修改并讲解, 让学生在这样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针对Ⅰ类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进行多方面的训练。

  (一) 设计简单写作任务, 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写作任务, 比如写一则易于完成的故事, 增强Ⅰ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 其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Ⅰ类学生对于易于完成的任务积极性很高, 从面对写作无从下手到会写一点点, 再到写得通顺、完整, 他们从中锻炼了写作能力, 提高了写作兴趣。另外, 教师可搜集一些基本的写作素材提供给Ⅰ类学生, 建议他们每天关注新闻, 阅读相应难度的名着。

  (二) 结合生活和学习中的熟悉情景写作

  教师可结合农村实际生活中的人、景、事, 为Ⅰ类学生提供熟悉、独特而丰富的农村自然美景和人文资源作为作文素材, 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及所见所闻在短时间内写出作文片段。

  此外, 还可以注入新鲜元素用于写作。初中生对时尚的关注度很高, 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添加新潮元素来吸引学生。通过一年的训练, Ⅰ类学生基本上达到了能够运用通顺的语句写完一篇作文的程度, 且审题准确, 写作能力上升到Ⅱ类学生水平。

  Ⅱ类学生在农村初中居多, 这类学生的作文中心基本明确, 语句通顺, 但语言过于平淡, 结构不够新颖, 逻辑也不严谨。因此提高Ⅱ类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是先进行片段训练, 之后再进行整体结构及逻辑训练。教师可引导Ⅱ类学生先进行片段训练, 重点训练语言与逻辑。片段训练过关后再指导Ⅱ类学生组合片段成为整体, 使上下文逻辑严密, 过渡舒畅, 且要学会应用典故来丰富作文内容。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需训练Ⅱ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和创造力。作文需要创造力来丰富内容, 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构思、立意,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反过来激发他们的原创想法。通过一年的针对性训练, Ⅱ类学生的写作水平显着提高, 能够体现良好的写作素养, 普遍达到了Ⅲ类学生的水平。

  Ⅲ类学生的写作基础较好, 他们的问题在于创新性不强, 立题不够新颖, 达不到一流作文的水平。农村初中Ⅲ类学生数量较少, 如本文的研究对象班级共45名学生, 但仅有7名学生达到Ⅲ类写作水平。因此, 提高Ⅲ类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注重提高他们立题的新颖性及生动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先帮助他们准备生动的写作素材, 再让学生对作文题目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深入思考, 从而提高作文的新颖程度。

  选材对作文至关重要, 独特新颖的题材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想做到选材独特, 就需要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 广泛接触生活, 开阔视野, 对农村文化、节日风俗、名胜古迹进行总结归纳, 让这些熟悉的素材绽放异彩。

  此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作文结构的个性化。大多数Ⅲ类学生的作文是按规规矩矩的顺叙顺序写的, 无法凸显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加入插叙和倒叙, 深化主题思想, 让读者眼前一亮, 产生共鸣之感。通过训练, Ⅲ类学生开始能够快速新颖立题, 达到了一流作文的写作水平。

  对于三类学生, 修改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玉越琢越美, 文越改越精。教师要先从文章的思想琢磨起, 看中心思想是否切合题意, 再从语句下手, 精雕细琢, 检查文章的语句是否通顺, 语法是否正确。好作文需要反复修改, 教师要尽可能辅导学生把作文修改到中心思想清晰明确、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的层次。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交换作文相互批改, 提出修改意见, 然后请教师答疑, 并给出合理建议。通过一年时间的训练, 三类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个性化作业效果显着。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校学生作文差异现状的研究, 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这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课题。农村语文教师要想快速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必须积极大胆地开展个性化教育, 因材施教。分析Ⅰ、Ⅱ、Ⅲ三类学生的个性差异, 我们通过个性化训练, 使各类学生的写作平水明显提高, 其中Ⅰ类学生基本上能够顺畅写完一篇作文, 写作能力达到Ⅱ类学生水平;Ⅱ类学生能够普遍达到Ⅲ类学生的写作水平;Ⅲ类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立题新颖、语言生动, 达到了一流的写作水平。通过一年时间的训练, 三类学生都显着提高了写作水平, 写作个性化教学效果显着。

  参考文献:

  [1]董吾舜.农村初中薄弱的成因与谋求发展的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 (7) .
  [2]辛伟, 严于庆.探寻农村薄弱初中突围之道[J].盐城教师之友, 2011 (5) .
  [3]江宇.浅谈改变农村初中薄弱学校的四点做法[J].广西教育, 2009 (6) .
  [4]潘继盘.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4) .
  [5]林敏芝.作文教学怎样因材施教[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28) .

原文出处:[1]王景远.农村初中语文作文个性化作业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9):59-6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