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年级语文阅读课“儿歌中小动物”群文阅读设计

来源: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小学 作者:陈莹
发布于:2016-05-09 共2757字
摘要

  【文本选材】

  《小白兔》《小蚱蜢》《小蝌蚪》

  《蝴蝶飞》《小蜘蛛》《小青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通过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 能尝试用儿歌的节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长的什么样子,有什么本领。

  教师:阅读材料、工作纸、幻灯片。

  【适应学段】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猜猜我是谁

  1.教师出示小动物身体某部分的图片,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2.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点评:上课伊始,陈老师根据不完整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并说一说是怎么猜出来的“。猜一猜”的形式和“小动物”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喜欢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浓浓的探究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好奇与期待。】

  二、独立阅读,完成工作纸第一部分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更多的小动物,请读一读它们的名字吧。

  2. 出示选文题目 《小白兔》《小蚱蜢》《小蝌蚪》《蝴蝶飞》《小蜘蛛》《小青蛙》。

  3.说说你最想读哪一篇?完成选项

  我最想读的儿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组内进行阅读。

  阅读提示:

  (1)独立进行阅读。

  (2)边读边想,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

  【点评:这个环节以自我阅读为主,给予学生阅读内容的自由,珍视学生独特的初读感受。】

  三、合作阅读

  1.小组内交流。小组负责人指定顺序,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儿歌。

  2.仔细聆听,把你听到的小动物圈出来。

  a.小白兔 b.小蚱蜢 c.小蝌蚪 d.小蝴蝶 e.小蜘蛛 f.小青蛙3.把你听到的句子圈出来。

  a.耳朵长来尾巴小 b.腿一弹,脚一翘 c.脱下黑衣裳 d.跳到河里水花笑 e.一飞飞到花园里 f.风儿摇,风儿晃【点评:小组合作中,教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方法指引,通过任务驱动巧妙地培养学生“听”的专注力,让合作变得实在而有序。建议在选择所圈的句子时,对内容要进一步加强选择,这样才能够为后面的教学服务。】

  4.说一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小动物,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5.请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说说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演一演)【点评:读一读,圈一圈,说一说,演一演,多种形式感悟,多种感官参与。这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对上一环节的独立阅读成果进行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进一步明晰了小动物的样子。】

  四、仿照儿歌说一说

  1.我的发现:

  (1)哪几首儿歌主要写小动物样子的?

  (2)哪几首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动作的?

  2.我来说一说: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

  它的样子是:

  它的动作是:

  3.分享点评:重点引导用儿歌的形式表达。

  4.教师现场记录几首儿歌。

  【点评: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内化、吸收。教师引导学生从样子、动作两个方面去思考,在此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儿歌的形式进行表达。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读儿歌,到创作儿歌,是一个不小的跨越,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难度还可以放缓一些。】

  五、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读了好几首小动物的儿歌。儿歌简单、节奏感强,是写给小朋友读的。今天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尝试。以后我们还要读更多的儿歌,用儿歌表达出更多我们喜欢的事物来。

  附:阅读材料

  小白兔

  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来尾巴小。

  豁豁嘴,胡须翘,一动一动老在笑。

  小蚱蜢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小蝌蚪

  小蝌蚪,细尾巴,身子黑,脑袋大。水里生,水里长,长着长着就变啦!

  多了四条腿,少了细尾巴。

  脱下黑衣裳,换上绿裤褂。咦!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蝴蝶飞

  蝴蝶飞,蝴蝶飞,蝴蝶身穿五彩衣。

  飞过来,飞过去,一飞飞到花园里。

  停在青草地,寻找小弟弟。

  弟弟是条毛毛虫,吓得蝴蝶急急飞。

  小蜘蛛

  小蜘蛛,本领强,自己做个小吊床。风儿摇,风儿晃,甜甜美美把歌唱。

  小昆虫,心发痒,都想上去躺一躺,哎呀呀,上了当,成了蜘蛛口中粮。

  小青蛙

  小青蛙会爬,爬爬爬,瞧瞧去把害虫抓。

  小青蛙会跳,跳跳跳,跳到河里水花笑。

  小青蛙会游,游游游,去跟荷花交朋友。

  【评析】

  以“小动物”为媒徜徉在儿歌的海洋里初看教师选材,你一定会惊讶地睁大眼睛:一年级,以群文的方式,一堂课学六首儿歌?的确,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更是对低年段群文阅读内容及形式的一次有价值的探索。也许这其中还有着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教师大胆进行课程建构的意识和其中呈现出的教学智慧令人赞许。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什么?一是发展思维,二是培养能力。在这节课上,陈老师特别注重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借助工作纸,通过小组合作,达到了人人参与、有效参与的目的。仿写儿歌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言语表达能力,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陈老师的这节课的确姓“语”。

  这个案例中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儿歌”,二是“动物”。

  什么是儿歌?儿歌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它是诗歌的启蒙。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朗朗上口的儿歌,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得到教育。

  六首儿歌,对于还不认识多少字的一年级孩子来讲,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这节课上,陈老师以“小动物”这一孩子熟悉又喜爱的内容为载体,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标指向简单而清晰,无论是个人阅读还是小组合作,无论是读一读、圈一圈,还是说一说、演一演,其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弄清小动物的样子和动作,进而为后面的仿写儿歌做好铺垫。总的说来,课的设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这就使得在一年级实施群文阅读成为了可能。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看到,陈莹老师重视了朗读练习,把激起学生良好的阅读期待放在第一位,把有兴趣的阅读体验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儿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儿歌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律动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诵读中就能发现美、感受美。大量的、多形式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情感,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潜移默化熏陶的目的。

  短短40分钟,又是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苛求教师面面俱到,一课一得足矣。如果要提出一些建议或是别的思考方向,我认为可以把后面创作诗歌的难度降低一点。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但从读到写有一个内化语言和形式的过程,教学中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把握好年段特点和年龄特点。比如,用续编儿歌、看图编儿歌的形式,等等,这样的坡度设计可以激起更多孩子创作的兴趣。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教师心中有培养合作精神的意识,有统整教学内容的意识,有培养言语表达能力的意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有价值的儿歌探究之旅。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