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需要游戏精神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4 共5029字
标题

  一、游戏精神缺失的语文“不好玩”

  你喜欢语文吗? 多数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可能爱读书,但不爱语文课,他们可能会考试,但不喜欢语文,就连不少老师也不喜欢语文。因为,当下的小学语文不好玩! 语文很沉重,它承载着学校、社会、家庭太多的期望;语文很复杂,这个流派那个思潮, 还离不了这样那样的练习册、习题集;语文很严肃,中国传统师道缔造的课堂严谨刻板,仿佛苦大仇深。

  小学语文不好玩的背后有多种原因,最根本的恐怕还是无视儿童---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儿童”正襟危坐,可老师的眼里只有师道尊严,只有教案,只有沉重的教学任务,唯独没有儿童。

  儿童是什么? 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儿童即“游戏者”.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不是就应该用儿童“游戏”的方式来展开呢? 很遗憾,中国是一个缺乏游戏精神的国度,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戒尺”的意象非常具有象征意义---教育是站在成人本位、道德至上、实用主义立场的“训诫”,而非站在儿童立场、学生本位、唤醒激励的“游戏”. 纵观中国的文学、艺术,我们很少看到将厚重主题化解成“游戏式”的轻松自然,就连动画片都有道德说教的浓重痕迹。 但是,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很多作品中鲜明地感受到游戏精神的无处不在。 意大利着名电影《美丽人生》的主题是“游戏灾难”. 男主人公和妻子以及年幼的儿子被抓进纳粹集中营,在这场持久的灾难面前, 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父亲告诉他这是一场总分为 1000 分的游戏, 遵守游戏规则便可得到一辆真的坦克---面对敌人的残暴与杀戮,他用游戏精神,更用生命呵护儿子纯真的童年,令人动容。 美国电影《安德的游戏》主题是“游戏战争”. 虽然是科幻电影,但是把一群孩子以模拟实境的游戏方式训练成能匹敌外星虫族的战士,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赢得了星际之战---“以游戏的方式” 战争这种举重若轻的洒脱让人拍案。 《窗边的小豆豆》则让我们体会到日本的小林校长游戏巴学园、游戏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是孩子游戏成长的家园。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可以捕捉到一些游戏精神的渊源的,老子主张重天性,顺自然,弃绝一切功利、私欲,庄子崇尚“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逍遥游,孔子以“游于艺”为自如境界,王阳明持“诱之以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的教育理念。 只是到了近代,这些游戏精神的上源慢慢枯竭了,少了传承与发展,更没有形成系统的游戏精神理论。 寒窗苦读,象牙塔幽禁,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大多数国人庄重有余幽默不足,似乎也可见游戏精神缺失之一斑。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文化的融合度加速加深,西方游戏理论已经不可阻挡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和生活,教育应该有敏锐的觉察力,教育需要游戏精神,儿童语文更需要游戏精神。

  二、什么是“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不等同于简单的“游戏”.西方游戏说从开始关注游戏具有娱乐功能, 具有自由的特性,进而关注游戏是人的完美实现的一个条件,是人的一种生命冲动。 后来逐渐意识到游戏具有独立性,是人认识真理的一个手段。 德国着名作家、哲学家席勒认为:“游戏是主体为了自己的内在目的从而在不受他者制约的意义上的自由的生命活动”,“是人类自由本性完整人格充分展现的途径与证明。 ”

  荷兰着名人类文化学者胡伊青加认为:“文明是在游戏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游戏不仅推动了文化,本身也作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截面,融合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认为:“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生活的意义。”从学者们林林总总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对游戏精神有个初步的理解,我以为,游戏精神至少应该具有几个方面的特质。

  首先, 游戏精神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智慧,它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艰入趣出为宗旨;其次游戏精神是自由精神、人本精神,一种基于尊重与规则的自由,每个主体都是游戏的主人,都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舒展身心,全情投入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再次,游戏精神是实践的精神,每个个体都能全程参与充分体验,游戏精神以身心愉悦为标志---不仅是身体的感觉,更来自个体内心对学习内容特质的认同与超越感。

  三、小学语文需要游戏精神

  小学语文姓“小”,往简单了说,小学语文可能就是“一手好字”“一口好话”“一篇好文”. 不管教育思潮如何风云变幻,也不论信息技术如何突飞猛进,这“三个一”应该是语文最基本的目标。那么如何将语文学习融入游戏精神,让孩子体验更“好玩”的语文呢? 笔者多年从事“童心语文”的探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游戏精神指导下的童心语文的实践与思考,求方家指正。

  ( 一 ) 教育立场 : 学为本 , 以发现的乐趣 “ 引领”孩子

  游戏精神的重要特质就是人本性,即儿童本位。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语文学习当然不例外。 中高年级的老师面对已经有一定识字量的学生, 面对着早已翻看得烂熟的课文教材,怎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觉好玩? 即使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也都不是零。 那种把学生的起点默认为白纸的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从本质来看是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所致,不仅学生不喜欢,很多老师也觉得审美疲劳。 教师一定要转变学科立场,从重于“教”的成人本位转向“学习者”---重于“学”的儿童本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 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引导先学者、优秀者作为课堂资源,引导问题者、错误处作为教学价值点,在分享、碰撞的过程中达成目标,成就学生。

  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传统课堂是老师按着课文的顺序逐段引导品读。 以学为本的课堂往往在课前让学生先学,可以画一画双龙洞游览图并概括外洞、孔隙、内洞各部分的特点。 掌握学情之后,上课时先进行学情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能非常生动地画出游览图,因此老师不必面面俱到逐段讲述,可以选取代表性的游览图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以此替代老师逐段逐字的讲读。 然后抓住个别学生将孔隙画得特别高大的“错图”,组织点评错误原因, 紧扣文本探究孔隙特点,在修改游览图的过程中领会作者通过 “写感受”表现空隙窄小的独特表达,再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当堂练笔。 这样的课堂“学在教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作为“游戏主体”的积极性。 虽然他们会花上比做普通的作业更多的自学时间,但是有目的的自学犹如探险与发现,上课就是展示与获胜---以一种游戏者的姿态在课堂上“玩”,老师讲得少了,学生收获反而丰富、扎实了。

  ( 二 ) 课堂形式 : 巧转化 , 用活泼的形式 “ 引诱”孩子

  游戏精神在课堂上的体现最重要的标志是“转化 ”---我以为教育艺术的全部内涵也在于“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艰为趣。 有人说一个小学老师的教学难度毫不亚于一个高中甚至大学老师, 所教知识的简单不等于教育艺术的低下---“转化”需要大智慧,这恰恰是游戏精神的核心要义。 “引诱”一词也许有些歧义,但我以为很难找出更为恰切的词了---成人也有游戏的时候,游戏往往以它独特的魅力“诱导”人欲罢不能,如果课堂可以成为一种好玩的“游戏”,孩子就可以被深深吸引欲罢不能,那会是多么美妙的境界。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在不爱思考没有游戏精神的老师眼中大同小异,无趣是对孩子无声的伤害。 如果我们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是可以让看似陈旧的内容焕发游戏的魅力的。 比如,“辩一辩”. 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让孩子先自学,你觉得李时珍苦不苦? 分别选择“苦”或者“不苦”,找句段作为自己观点的理由,课堂上开展小小辩论赛。 孩子们在争论“苦”还是“不苦”的过程中,会在文本中走很多来回。 辩论的过程就是品词析句的过程,同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也可以“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展开辩论。 结果不是最重要,辩论往往平局,但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比如,“演一演”. 教学《自相矛盾》,以演为教学手段,但是告诉孩子要演好必须要读“剧本”,要当“导演”,指导演员如何来演---其实是“扮角色”的读,当导演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揣摩语气……文本还是那个文本,教学价值的点大同小异,但孩子就是喜欢这样的方式,因为“好玩”. 比如,“赛一赛”. 教学《安塞腰鼓》,就可以采用朗诵比赛的方式,个人比,小组比,读段落,读全文……各种赛读,学生读好了,读得汗流浃背群情激昂了,比任何形式的讲都更有效。 比如,“仿一仿”. 教学《草原》,我就让学生体会作者写景文字的独特,感受写景有了想象的文字是多么独特而奇妙。 于是我请他们也来学习作者加上想象联想的句子来写看到的景物,大半节课写得不亦乐乎! 原来写文章也可以这样有趣,像在“玩文字”! 所有的这些转化,都体现了老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的举重若轻,用游戏的包装来呈现严肃的内容,孩子们一点都不觉察智力活动之“苦”,反而不亦乐乎。

  ( 三 ) 教学内容 : 探理趣 , 以语文的视界 “ 引渡”孩子

  游戏精神不是玩世不恭, 恰恰是用轻松来诠释庄重。 语文的庄重在于它特有的理趣,童心语文的价值所在是以语文的视界引渡孩子,让他们在理趣中识语文,在课文的学习中看到语文的大世界。

  1.陌生化:探究语言内在之“趣”

  对于一篇学生早就到手有的甚至已经熟读背诵的课文, 如何通过老师的引导实现在学生眼中的陌生化呢? 教学《最后的姿势》时,我引进了一段相同内容的报道,让学生与课文对照去比较发现。在我的引导下, 孩子们以陌生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教材,发现了教材与报道相异的很多地方:不仅对谭老师的描写更为具体,还多了环境描写,获救的学生、老师、家长的语言,谭老师早上送女儿和上课的内容……从而深入到文字中去探究语言表达的密码。 有时我们往往对教材钻得越深,越不能跳将出来, 连同自己的游戏精神一同被深埋在纷繁的言语细节中。

  教学《孔子游春》,当我们读着那一段段优美的充满哲理的孔子论水的文字时,不妨给学生一些陌生化: 你能否模仿孔子论水的句式,“水 ,它好像有 ”续写一两句呢? 从仿写的视角来看这段文字,学生首先必须读懂这几句话的意思, 将水的特点和真君子的特点进行比较,而且“续写”又不能与原文中的意思重复……站在写的角度的阅读, 达到了文本陌生化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发现语言内在旨趣的探究,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感受到游戏闯关式的成就感。

  2.生长感:触摸言语背后之“思”

  好玩的语文就是能让学生觉得自己经历了真实的语言和心灵的成长。 在学习了《伊索寓言》之后,有孩子介绍了《农夫与蛇》的后续情节:农夫临死前听到蛇说:“我是想报答你的救命之恩的,只是一时性急忘记自己的牙齿有毒了。 ”我让学生说说这个新寓言的寓意。 孩子们一下子说了9 种寓意, 有的说,“坏人做坏事总会找借口唬别人”;有的说“坏人还是有悔改之心的”;有的说:

  “坏人即使做了好事, 也会被误认为做坏事”;也有人说:“一个人不能学坏, 否则坏在心中生根,就会一直缠绕你无法自拔,永远做坏事。 ”大家你来我往,引得一孩子脱口而出“好玩! ”---要的就是这句话! 语文是一种由阅读带来的思维和语言的游戏。 孩子就是在这样好玩的游戏中,触摸到了言语背后的思想,这种思想带来的生长感将会持久地作用于孩子学习生活的每一个小事件,成为他童年的精神养料。

  3.新鲜味:课内对于课外之“让”

  “游戏”的高级阶段应该鼓励孩子超越,可以玩玩升级版,见见更大的世面,游戏应该有一定的冒险性。 童心语文的重要主张是课内学习要努力给课外阅读“让位”,将学生引向更新鲜更宽广的课外世界。 这种引渡,不是贴标签式的敷衍,而是有机链接,有效植入。

  可以将教材做成一张深度的网页使之更深刻。 教学《莫高窟》,我将《文化苦旅》中关于王道士糟蹋文物的一段文字,以及余秋雨愤恨交加的感慨读给学生听,不仅具体化了课文中“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的史实,更激发了学生珍惜保护国家文物的信念。 其次,将原着之水引入教材之渠,让教材更“鲜活”. 教学《三打白骨精》时,在学生体会了小说善于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时,我将《西游记》原着中描写白骨精变作村姑、老婆婆的外貌以及环境描写的文字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原着与课文的比较中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名着的魅力。

  还可以将教材之鱼放归阅读之海,努力让教材更“博大”. 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我不仅引入原着《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原文内容,丰富他们的感悟,而且在课文结束时留一个悬念,为什么宙斯不杀普罗米修斯? 通过阅读希腊神话故事的部分章节,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学生从小课文引向大阅读的世界。语文课好不好玩,老师说了不算,要问学生。

  如果学生被老师每天的课堂深深吸引不想下课,不管课堂是活泼还是紧张, 也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如果他们对课文、对语言文字有一种深深的热爱与迷恋,他们爱读爱写能读会写,这样的语文一定不会不好玩。 没有游戏精神的语文也能活,那只是“存活”,而充满游戏精神的语文,可以带给孩子有品质的语文生活,提升学科生活的幸福指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