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景创设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2341字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低的问题。大部分教师仅讲责任归咎于学生,教师则应该积极进行换位思考,不能一味否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不能让学生承担所有的责任。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双向性,在此过程中看不出哪一个方面更加重要,而应该采用平等对待的方式,不能忽视其中任何方面,否则,就会造成教育环境受到破坏,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1-2]。基于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地位得到改善,能够开展主动性学习。这里结合具体的实践思考,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保证课堂内外有效沟通,使得学习空间进一步扩展,保证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实现学习主体意识唤醒,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一、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中

  学生通过阅读环节,能够将文本意义进行具体的转化,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大量自身的经验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明确文本的内涵。根据传统的认识,语文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则是往往固定的,学生利用阅读实现。但是,根据美学主义的观点,文本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当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文本,这样的审美对象就对直接影响学生的相关的情感、感悟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形象问题。一般来说,体现出两种相互交融的特点,情感和形象交互关系中,难以分清文本和读者的关系。如果语文课程教学较为枯燥,难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大都数学生都是呈现出“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则应该要求学生通过各项活动来切实保证走入文本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些则是进行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利用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则更容易理解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更好地与作者进行沟通,具有较强的探究的乐趣。

  二、利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形成阅读期待

  通过结合题意的问题设置,能够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活动。在这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问题设计的方面,如果问题设计的得当,就容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发展思维,提升学习兴趣。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语文课文的特点,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性活动的顺利地开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3]。这里通过《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例进行说明,在进行文章教学中,在结尾处,教师可以总结并提问如下:同学们如何理解“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保证能够引入下述问题:如果在儿童多的地方,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具体情境?另外,为什么能够得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的结论?

  通过上述的结合课文教学的问题情景设置,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具有较为强烈的探究能力。

  三、文本意蕴利用形象意境的创设来领悟

  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客体景物以及主观情思相互结合,能够形成浑然一体的境界,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作家的情绪色彩。

  比如,对于“游子身上衣”来说,不仅仅则是普通的衣服,更多的则是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具体的意境中,好的作品往往能够表达出情景交融的感觉。对于部分课文所描述的部分地区的景象,可能超出学生的一般认知范围,难以进入比较陌生环境的意境[4]。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开展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一方面,应该利用较为形象且直观的方式进行学生感知的丰富,利用模型、实物、挂图、语言、录像等方式,保证形象意境的积极创设,能有效获得感情经验,表现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体现出灵性。在进行《水乡歌》的教学中,一般学生还不能较好地理解“水乡”的概念。具体的教学中,水乡的魅力可以通过课本插入、视频录像等形式,在这样的方式下,一般来说,江南水乡的概念能够让学生了解,能够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方法来感知事物,能够拥有更好的热爱生活、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这样则能够更好地体会在作品中的文本的意蕴。

  四、文本灵性可通过想象情景创设来实现

  在文学中的文本中,还包括这部分的空白,这就需要语文教学进行不断的挖掘,一方面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想象情景的创设,还能保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进行积极挖掘文本空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引导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情感以及生活经验,能够有效地将作品和生活相互关联,填补文本空白,更好激发本文灵性。

  这里通过《孙中山破陋习》教学为例进行说明,为了更好要求掌握课文知识要点,首先要求阅读全文,可以对姐姐在进行缠足的前后相应情况进行对比,结合课文描述内容,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在进行“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来营造孙中山的姐姐的辛勤劳作,能干得了样样的杂活。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姐弟两在门口的空地上,哼着小曲,仰望星空。从上面所描述的场景中,能够看到,他们的生活依然充满着快乐的音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应该注意到,这些都是没有缠足前的姐姐所拥有的生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教师的自身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积极思考如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地位,利用创设情境方法,积极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杨丽红.例谈词语教学情景创设的五种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23).
  [2]曾丽蓉.学生口语交际情景"四步"行动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才智,2015(24).
  [3]史秀玲.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4]李峰涛.小学语文情景创设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对比[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