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提高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技巧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08 共1640字
论文摘要

  在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中, 文言文阅读板块分为选择题和翻译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考察,分值将近二十分,且文言文阅读通过讲解训练是完全可以拿到满分的, 所以文言文复习在高考复习中就非常重要, 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是晦涩难懂的“甲骨文”,既远离我们的现有生活空间,还无从琢磨(因为可以使用的工具书也是很少的)。针对这些实际的教学难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 笔者总结了一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技巧。

  首先,诵读在新授环节中是很重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所以一定要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首位。 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声音洪亮,热爱大声朗读,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感。在高中阶段,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接触的文言文篇目大部分属于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篇目。 有一种夸张的说法:如果能把《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全篇背过,知识点融会贯通,那么应对高考就轻而易举了。这种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因为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考点不是很多, 如果有了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的能力,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就没有问题了。 所以在高一和高二学年的教学中, 我们就应该先让学生打好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其次,平时要注重词语的积累,多让学生举例和整理,反复提问和强调。词是构成语段的基础单位,文言文主要是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1. 高考考纲中规定的 60 个 虚词 , 其中最常见或用法较复杂的虚词如“其、之、而、夫、或、莫、且、何”等等,指导学生结合句子结构分析,反复辨析整理。 其实,除去生僻字和古今通用字,真正意义上要掌握的不超过30 字 。

  2.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相比 , 难度就更大了。这就要求学生参看《古代常用字字典》,写出与之意义相当的现代词语结合分析,就是将课文中字面相同而意义有别的词进行对照分析。 例如“被”这个字,有“覆盖、遭受、加于……之上”等意义,又与“披”通假。 先按照课文内容讲清其一两种意义, 然后把例句汇集整理起来, 指导学生分辨它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

  3.特殊的文言句式要让学生自己一字一词去翻译, 慢慢从中体会文言和现代汉语语言习惯之间的差异。 辨别特殊句式的能力不会一朝一夕就会拥有, 在平时遇到的模拟测验中就要提醒学生哪些句子应该整理好翻译,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举个例子,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标志性的词语是“…之……者”,正确译文是:能够发出铿的声音的石头。 再如“民之从乱者”很多学生就翻译为“百姓中有跟随作乱的人”,没有注意到“者”在句子中只是一个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能翻译为“……的人”。

  除了大量积累, 在实际应试考试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比如文言文第一道选择题实词推断, 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看看哪一个解释的义项与现代汉语最接近,它就是错的。 毕竟,文言离我们已经很远了,而且语言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 也是发生改变最大的。 要把词放到整个文段或是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翻译, 在平时要多做一些短篇文言文的翻译, 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防止出现脱离语境的不伦不类的译文。例如:忠贤得疏大怒,矫旨切让。“让”解释为“迫使”,与现代的“使”“令”意思接近,就是错误的一个选项。正确的解释为“指责”“责备”。 又如:诏以秘书郎兼说书,趣起之。 “趣”若翻译为“兴味”“趣味”就不对了,在这里是一个通假字,通“促”,“急促”的意思。 如果从词性的角度去判断, 在这里理解为名词也是完全错误的。

  最后, 在文言文阅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就是古代文化常识和风俗制度。 所以,增大阅读量,就成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又一不可小觑的途径。 二十四史中每个朝代精选一篇,反复阅读,着重对古文化常识或制度了解,完全可以应付高考了。比如最简单的官职的变更的不同说法,“擢”的意思是“提拔”,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加官,而“拜”“除”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升官, 也可以是新授官职,翻译为“授予官职”。

  总之, 无论怎样的复习方法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启发他们自己去钻研, 真正理解了文言片段从而热爱喜欢上了阅读文言文,那样,学生就不会觉得高三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枯燥甚至产生反感,还会越来越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