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新课改教学策略

来源: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作者:姜伟
发布于:2017-03-21 共2253字
  摘要

        一、语文课改的必要性
  
  在教育部提出不断深化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由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们必须想办法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基于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养成主动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挖掘汉语言文化魅力的习惯。因此,语文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应该由传统的应试能力培养变为应试与人文审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
  
  二、高中语文中涉及的古代诗歌
  
  1. 古代诗歌作品的选取
  
  我们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古代诗歌部分集中在必修 2、3、4 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几册中,涉及作品五十二篇,朝代跨度上由上古至宋元,体式上诗、词、曲、赋、歌行、乐府等均有所涉猎,题材上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均在欣赏考察范围内,有名家名作也有不知作者姓名的作品。
  
  2. 篇章在教科书中的安排
  
  教材选取的作品并不集中在一册,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为例,本册共计七篇古代诗歌,分别是《氓》、《采薇》(选自《诗经》)、《< 离骚 > 节选》、《孔雀东南飞并序》、《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另外三册不具体列述。其分散凌乱程度如是,教科书中过于分散的篇章安排给我们新课改下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带来难度,那么在我们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应试又要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人格条件下就要使用新的教法。
  
  三、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新教法
  
  1. 唱诗法
  
  诗歌最早是诗、乐、舞相结合的,本身具备音乐性,只是随着时代发展最早诗歌怎么唱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当代艺术家凭借自己的才情气质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
  
  比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因为邓丽君曾经演唱过原作品,可以引入并教授学生学习,通过分析“歌”与“词”在重音表达上的不同、品味优美的旋律表达出的情感,体验本诗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内涵。同样,在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可以引入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但愿人长久》进行学习和体会。当代艺术家演唱的古代诗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补充的作用,使教学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使用古今对比法,如教授《蒹葭》时,利用琼瑶改编、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通过分析“歌”与“词”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通过品味优美的旋律从而体会两种表现形式表达出的情感。在教授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时,可利用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雅与俗的差别。
  
  2. 美读法
  
  在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为强化体会和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可以使用多种阅读方法,比如“引领读”,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缩短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品读。“吟唱读”,教会学生演唱作品之后学生可以反复地有声或无声地吟读作品,这样比朗读诗歌的效果更好,学生更能从内心对诗歌的情感、诗人的处境有所体会和了解。“节奏读”,划分好节奏,教会学生划分作品节奏,利用快慢停转感知诗情诗意。划分节奏,以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为准,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读的节奏较快 ;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读的节奏就比较慢。如《短歌行》中几句,可以如是处理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分析如下 :“对”、“歌”、“去”、“忘”、“有”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忧愁的心情。诗人直抒胸臆,将那种悲凉的求贤之情用自己的忧愁引入,我们在诵读时应该注意重音和延音,注意节奏处理。同时阅读的节奏感也很重要,情绪相对激动时当然节奏要猛烈,情绪相对舒缓是节奏应该平缓,利用节奏上的张弛有度、轻重缓急表现情绪的舒缓紧张。
  
  3. 调整法
  
  不同时代都有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诗歌的发展也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诗经》、《楚辞》时代相近,唐诗、宋词相去不远,南声、北曲风格不同,如果将同一时代、同一体式、同一题材甚至同一地域的作品或者以其他因素为标准的作品集中到一起进行讲授,通过比较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不按照教材分册散乱的形式学习,同时明确诗歌鉴赏以某几方面为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明确,容易消化。
  
  比如同一作者作品集合到一起。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可以进行综合对比,可以赏析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赏析作者炽热奔放不可抑制的情感,  赏析自由奔放语言风格。
  
  同一教授重点的作品集合到一起。就《雨霖铃》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言,分析主人公形象无疑是最有价值的,《雨霖铃》中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于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有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体验,在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时,就与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有着天壤之别,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对亲眼所见的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胸怀。故此可以分析苏轼在这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对两种形象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深入系统地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结束语
  
  新课改是长期的,我们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任重道远,在新课改精神下使用新方法也百家争鸣,我们作为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实践者面对困难时应该积极寻求方法,推动语文新课改。
原文出处:姜伟.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古代诗歌新教法[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8):49+7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