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信息网络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背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20 共668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学语文教学中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分析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中信息网络的使用研究绪论
  【第二章】信息网络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背景
  【第三章】基于信息网络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理论
  【第四章】发挥信息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中的作用
  【结论/参考文献】信息网络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信息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背景

  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概述

  (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49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117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47.9%,较 2013 年底提升了 2.1 个百分点[7].

  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各种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并且得以较好的应用,不同行业领域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需求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教育领域中,更加侧重于对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当前呈现出了三个基本特点,分别是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1、网络化网络化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基本特点,以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等构成基本的用户硬件平台,在互联网平台中,真正实现了信息和知识的快速、广泛传播,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同时,在网络平台上,也能够较好的实现交互功能,这一点对于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尤为重要。例如在知识管理的应用中,借助于网络化中的交互功能,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

  2、智能化在当前的信息网络发展中,智能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特征,特别是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信息网络智能功能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信息网络系统智能功能的优化,如人机交互界面功能的优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提高信息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3、多媒体化信息网络的多媒体化主要是指对于信息种类的处理的包容性,如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数据性的运用,丰富信息传播和交互模式。在当前,各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更加偏向于多样化,对于同一信息的传播可能会应用到多种多媒体技术。

  (二)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首先便是基于信息网络特点和优势而言的,信息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是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书籍作为信息知识的载体一直以来都是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然而相较于信息网络来说,无论是从传播速度还是从传播范围上,书籍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知识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也更广。这就使得知识信息的大面积传播成为可能,并且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受众对于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也产生了本质变化。

  传统的知识信息传播模式,学习者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于知识信息的选择有限,只能够在一个较为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和获取相关的知识,而且效率较低。而在信息网络知识信息传播模式中,网络知识平台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传统书籍,并且借助于搜索技术等等,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从本质上改变了学习者的知识信息获取模式。信息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教育模式的改革,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8].另一方面,信息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能够加大拓展教学资源,例如在一些学科的课外教学内容拓展中,利用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知识信息,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以多媒体技术、智能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等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开展应用。

  (三)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国外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关于信息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尝试,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式,从教学组织模式到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够较好的利用信息网络特点[9].从应用效果来看,信息网络在国外教育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相较于国外,我国信息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时间较短,于本世纪初期才起步,无论是从观念还是从应用模式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育部在 2000 年颁布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5].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 21 世纪挑战的能力。在此之后,我国中小学和高校都加快了信息化建设,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等等不断普及,目前在大多数的中小学和高校中,都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和信息网络的实践应用。然而也应当看到,由于部分教师和学校对于信息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和内涵缺乏较好的认识,或者缺乏资金支持,没有做好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保障,从而导致信息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受阻。在教学方法方面,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方法也难以被教师接受,特别是在应对各种考试的大环境下,很多教师认为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会降低教学效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一)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中最为传统、基础的教学科目,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模式依然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事实上,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来看,当前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同上千年前教学方法并没有本质区别[11].例如在基础语文知识学习中,仍然以传统的强制性记忆为主,也就是所谓的"死记硬背",很多教师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多数内容都需要进行强制性的记忆,并需要较好的理解。

  从教学模式来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者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知识只能够被动接受,无论是课堂教学的课时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完全由教师决定,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填鸭式教学".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小学中学语文教学作为最为主要的语文教育阶段,并没有较好的发挥出其应有作用。以高中中学语文教学为例,受到高考的影响,考试大纲是高中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指导依据,大纲中所考查的教学内容,也就是高中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应的,大纲中的非重点教学内容,甚至不会在高中中学语文教学中涉及[1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中学语文教学已经沦为了完全针对高考的知识记忆学习,对于各种语文知识,只需要做到较好的记忆便可,并不注重其实际应用能力。综合来看,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了较大的抑制,难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期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且在考查中也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1、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新时期,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要求,"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并不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改良,而是需要从教学观念方面进行转变。新时期对于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首先便体现在对于学生主体性的突出上,应当尽量采用一些能够较好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其次,通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最后,教学方法创新,也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不是为了一味追求教学方法创新而偏离教学内容。

  2、注重教学内容拓展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下,课外教学内容拓展极为有限,并且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不会进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甚至不让学生阅读课外内容。新时期更加注重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例如在某一课文教学中,关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介绍都应当进行一定的拓展,甚至对于作品创作时的社会文化形态也应当有所介绍。教学内容拓展并不完全是在课堂教学进行的,在课下教学内容拓展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3、注重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沿用了很长时间,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在新课标中也指出,鼓励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创新,包括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等等。教学模式改革更加依赖于自主探索和创新,完全照搬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不适用,由于社会环境不同、教育环境不同、文化环境不同等等,在国外能够取得成功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

  三、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应当指出,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还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困境,这些都是阻碍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一)教学方法单一

  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当前很多语文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阶段,并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认为传统的课本--大纲--黑板式教学方法是最佳的教学方法。事实上,这种观念并不正确,诚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基础性语文知识需要记忆,但是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受到记忆虚线的影响,如果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死记硬背",学生的记忆周期只有 7 天,若要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只能够在记忆周期中反复记忆[17].因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呈现反复式教学的特点,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巩固旧知识,事实上,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十分痛苦的[12].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应试效果,通过反复记忆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甚至为了应对考试,只进行重点内容的教学,对于大纲中非考查重点的内容完全不教授。

  教学方法单一问题也反映出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但是由于教学方法没有进行相应的创新,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便如新课改中对于语文知识掌握能力的要求,在缺乏较好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很难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当前主要的教学方法完全是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基础上的,并没有涉及生活中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往往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较高的应试答题能力,却难以拥有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难以较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很难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也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之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教师没有认识到激发兴趣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而主要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找到较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18].学生是多样性的,无论是学习基础还是兴趣爱好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要掌握这些具体的学生情况以及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都是难点,这也是教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原因。

  据某项教学调查研究表明,以 45 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完整课堂学习的学生比例不超过 30%,75%以上的学生并不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感兴趣。在这里,首先应当归于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其次便是中学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枯燥乏味的。在无法较好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由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教师所讲授的大多数语文知识内容都属于无用功,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多次强调某一重点语文知识内容的原因。再有,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是较为紧张的,课时十分有限,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自然也不重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有效性不高

  教学有效性不高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着的一个普遍性困境,所谓教学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19].凡是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相应的,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不高问题,也就主要是指教师做开展的教学活动并没有使得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虽然在语文知识记忆方面有着一定的知识内容增加,但是相较于教学量而言,是不成比例的。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有效性的评估,应当是以学生的长远发展获益为基础的,也就是注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能力的掌握运用程度。

  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记忆堆砌,包括阅读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等。可以发现,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所欠缺的正是这种能力培养,这是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教师将教学有效性认定为语文知识内容的记忆效果,这种观念是极不正确的。

  (四)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模式落后是包含多个方面的,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等等,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所沿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模式,缺乏较好的教学模式创新。事实上,在我国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关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一直以来都是热点问题,不但众多教学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很多教师也开展了一些创新实验活动,如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创新而去创新,这也是众多教师在教学模式中所面临的一个共通性的问题。例如在学生主体性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无法主动选择和获取知识[20].从中学语文教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知识传授的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分,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等差异性因素,使得班级统一教学的这种组织形式有着很大局限性。

  在其他方面,如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的制定等等,落后的教学模式也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都需要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良[21].因而教学模式的落后问题,也使得中学语文教学难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新形势。

  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机遇,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些特征和优势也是传统知识信息传播途径所不具备的。从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来看,信息网络所具有的优势较为符合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特别是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信息网络时代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变革与信息网络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四、中学语文教学目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学目的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是从人才培养的本质角度,另一方面则是依据语文课程,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我国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素质教学理论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应当是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去主动学习。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在于如何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具备语文知识的掌握。

  语文课程的意义在于指导具体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设置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对于各类基础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文学着作阅读量、写作能力培养等等。将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能够便于考查,如果只是单纯的设置素质教育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会缺失指导标准,无所适从,甚至还会造成教学偏差。

  由此可见,上述二者是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不可缺失的两部分,也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够顺利通过相应的知识考查。另一方面,也应当为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发展负责,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根本教学目标,使得中学语文教学能够发挥更加有效的实际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在更加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部分也有着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针对的就是阅读内容和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