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桑植民歌的学校传承方式

时间:2017-01-13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629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桑植县传承桑植民歌的方法探析
第一章:桑植民歌传承发展研究绪论
第二章:桑植民歌概述
第三章:桑植民歌的民间传承方式
第四章:桑植民歌的学校传承方式
第五章:桑植民歌延续策略探析
结语/参考文献:民间民歌传承路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桑植民歌的学校传承方式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是有效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桑植民歌作为桑植县多民族音乐文化的汇集地,学校理应成为传承桑植民歌的主要渠道。将桑植民歌融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之中,并将其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文化资源,不仅是发展少数民族学校音乐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而且对于保护、传承桑植民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 2006 年桑植县教育局开展"桑植民歌进校园"活动以来,桑植民歌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将桑植民歌融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成为了桑植县学校音乐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分别抽取了桑植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6 所学校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对象,这六所学校分别位于桑植县的内半县、外半县;城市学校、乡镇学校。主要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先后对桑植民歌在学校中的传承方式、现状等进行了解,并根据现状分析现阶段传承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期对桑植民歌更好的在学校进行传承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4.1 现阶段学校的传承方式。

  4.1.1 进行试点教学,将民间艺人引入校园。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传播、传承文化的主流途径,推动桑植民歌走进校园,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之中,对于更好的保护桑植民歌,继承和发扬本地特色音乐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让桑植民歌走进全县中小学音乐课堂,是现阶段根据国家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举措。桑植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实情制定了以"普及为重点、兴趣为基石"的路线,并将桑植一中作为重点对象,成为了全县中小学开展"桑植民歌进校园"活动的试点学校。桑植一中音乐教师在深入民间探访,收集原生态桑植民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新理念,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桑植民歌》,从而使得音乐课在传授桑植民歌的过程中有了凭借和规范,较之前而言,学生对桑植民歌的印象大多只是停留在爷爷奶奶辈的哼唱中,如今将桑植民歌融入到音乐课堂之中,以音乐课为衔接点传唱于学生之中,对于普及桑植民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县教育局组织专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以桑植一中《桑植民歌》教材为范本的同时,并将其加以完善扩充,形成全县统一教材并下发到全县各个中小学,督促各中小学进行桑植民歌传唱活动,并将会唱桑植民歌纳入到了年终目标管理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中。

  在进行试点教学、重点普及的同时,民间艺人也加入其中,在 2014 年,桑植县土家族学会和桑植土家族艺术团联合成立了桑植民歌传承队伍,该学会集结各方力量,精心挑选出的 50 首符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桑植民歌,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编印成了《桑植民歌选唱》,作为"桑植民歌进校园"活动的乡土音乐教材,成为桑植中小学音乐的辅助教材,并印刷 6 万册,免费赠送给全县的中小学生,极大地普及了桑植民歌;且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在全县 20 多所学校举办了精彩的桑植民歌演唱会,把桑植民歌送进了中小学校园,桑植土家族歌王尚生武进行了现场教唱,并从桑植民歌的历史渊源、演唱方法和技巧等多方面给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以原声态的歌唱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传唱,深受师生的喜爱。该活动在普及桑植民歌的同时,使学生不自觉地升华出一种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之情。

  4.1.2 创新教学方法,拓宽知识领域。

  贺龙中学是位于桑植县洪家关乡的一所高级中学,该校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以营造一种传统音乐文化氛围为目的,提倡音乐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桑植民歌,且强调要快乐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把学习桑植民歌当成是一种负担。在课外,学校还特意组建了桑植民歌兴趣学习班,每期招收 30 个左右对桑植民歌有着浓厚兴趣并喜爱桑植民歌的学生,由学校的音乐老师统一专门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中的辅导与培训,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批桑植民歌传承的后生力量。而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也探索出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在以桑植民歌进行学习的同时,将桑植本地的特色音乐文化融入其中,在理论认知上,进一步由之前单一的音乐课拓宽到其他的各个科目,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会将桑植民歌的起源、历史发展等与相关知识点结合进行梳理,在美术课上会对民族服饰进行赏析,在课间时分,学校广播也会播放一些经典桑植民歌。"不求专业,重在熏陶"成为了贺龙中学学习桑植民歌的宗旨,也是其现阶段得以成功普及的保障。

  桑植四中在保证音乐课时的同时,编写了以桑植民歌歌谱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桑植民歌精选》,做到老师有歌可教,学生有歌可唱。还把桑植民歌融入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坚持"以艺术教学为主,其他学科教学兼容并蓄"的教学理念。如政治、历史教学,老师把桑植民歌《门口挂盏灯》、《马桑树儿搭灯台》、《红军大战赤溪河》等民歌融入到德育教学中,通过对歌曲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让学生铭记桑植人民浴血奋斗地革命历史,珍惜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语文老师则从桑植民歌歌词中挖掘丰富的内容,体悟深邃而细腻的情感,采取多彩缤纷的艺术手法,并融入到文化经典、诗词欣赏和写作表达的教学中,达到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的效果;地理老师也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地理教学中,通过介绍每一首民歌产生的地理环境,让学生熟悉桑植的山水资源,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民族自豪感。

  4.1.3 重视实践,开展丰富多样的歌唱活动。

  桑植县澧源镇第一小学是张家界市示范学校,自 2009 年以来,桑植一小抓住新课改的新契机,重视本地特色音乐资源引进,尤其是将桑植民歌纳入到了该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在通过系统的实情分析、综合规划之后,"走进桑植民歌"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桑植一小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活动从一开始的准备阶段到实施乃至于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步骤都是井然有序的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都有自己负责的版块,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相应任务寻找资料,在这种摸索、探寻中对桑植民歌的起源、发展、曲目以及桑植民歌的特色片区等等有了深入的把握和认识。

  为全方位普及桑植民歌,桑植四中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以传承推广本土民族文化为主旨,形式分为合唱比赛和综艺节目竞技。其中合唱比赛要求以班为单位,人人参加,并规定桑植民歌为必唱曲目。自 2008 年以来,桑植四中已举办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届艺术节学校都会邀请部分非遗传承人来校指导,甚至亲自登台表演,部分兄弟学校也派代表来进行交流,桑植县电视台等媒体进行跟踪报道,艺术节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节日,成为展现桑植民族文化的平台,也成为桑植四中传承桑植民歌,彰显特色的一个品牌。与此同时,桑植四中还通过开展采风活动,向民间老艺人学习桑植民歌的演唱技巧,通过桑植民歌进社区、献歌光荣院等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推广桑植民歌。通过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展示其传承桑植民歌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桑植四中传承桑植民歌的水平,学校聘请了专门从事非遗传承推广工作的专家进行指导,使桑植四中在传承桑植民歌的工作上锦上添花。而为了打造一批桑植民歌经典曲目,桑植四中聘请原湘西自治州歌舞团团长彭梦麟同志,为其精心改编了多首桑植民歌联唱曲谱,使之成为桑植四中传承桑植民歌的品牌歌曲。

  4.2 桑植民歌在学校的普及现状。

  为了对现阶段桑植县学校传承桑植民歌的现状进行了解,笔者分别抽取了桑植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6 所学校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对象,这 6 所学校分别位于桑植县的内半县、外半县,其中,内、外半县各三所学校。调查主要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问卷由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部分组成,学生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喜欢桑植民歌及其原因、是否会唱桑植民歌、接触桑植民歌的途径以及音乐课的教学方式等几方面展开;教师问卷内容则主要从教师的音乐学习背景、音乐课的课时安排、音乐课的授课方式以及对桑植民歌的重视程度等几方面展开。

  4.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2.1.1 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既定的学校范围内每所学校抽取两个班级的学生(100 人左右),这两个班级都是所属学校中年级偏高的,(如:在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中,抽取的就是该校八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抽取的是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在高中则抽取高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抽取的学生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其基本都是本地的学生,且一直就读于该所学校。

  此次调查所抽取的学校学生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共发放问卷600 份,有效回收的 586 份,其中,小学 191 份(约占 32.6%),初 193 份(约占 33.4%),高中 202 份(约占 34%)。而从学生的民族状况来看,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其中又以土家族、白族、苗族学生占多数,只是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民族分布有所差异。

  4.2.1.2 教师的基本情况。

  在桑植县内半县和外半县担任本校音乐课程的教师中各抽取四名,从表 4.3可看出,担任音乐课程的教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师和非专业的音乐教师两种,外半县的音乐课由专业音乐老师教授,而内半县的音乐课由英语课老师兼任,内半县的一些学校之所以让该校的英语老师兼任音乐课,是因为由于英语课教学的需要给每位英语老师配备了录音机,而录音机同样可以为音乐课所服务。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只需根据录音机哼唱歌曲即可,而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得知这些老师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专门音乐方面的训练,除了有些出于自身对音乐的喜爱会在课下偶尔听听歌曲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与音乐相关的学习经历。

  4.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2.1 结果一: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为桑植民歌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在调查中发现,当笔者提到桑植民歌时,学生并没有感觉到很陌生,都表示听过桑植民歌,对于桑植民歌也有所了解,只是了解的程度不深。而具体的问到会唱多少首桑植民歌时,内半县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表示只会唱一到两首,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停留在只是听过但不会唱的阶段;而外半县学校的学生都听过桑植民歌,且大部分学生能够演唱多首桑植民歌,相比较而言,外半县学校学生的情况比内半县学校的学生情况在程度上要好很多。

  同。外半县的学校除了在音乐课上会教唱桑植民歌之外,还会将演唱桑植民歌融入到校园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之中。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以及各类的文艺晚会,桑植民歌都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内半县学校由于受到自身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致使学生只能通过音乐课对桑植民歌进行了解,而即便是在音乐课上,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得桑植民歌在音乐课上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可见,多样化的传播途径是桑植民歌在学校普及的基础。

  4.2.2.2 结果二:对桑植民歌喜欢程度不一是现阶段存在于学生之中的普遍现象。

  为了了解现阶段学生对桑植民歌的态度,在问卷调查中将是否喜欢桑植民歌作为一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桑植民歌的态度而选出对应的选项,共分为五个程度。

  无论是内半县学校的学生还是外半县学校的学生,对桑植民歌的喜欢程度不一,总的来说,可分为喜欢、一般、不喜欢三类,且大部分学生对待桑植民歌只是感觉一般。对桑植民歌喜欢程度不一是现阶段存在于学生之中的普遍现象。

  而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什么会对桑植民歌有这样的态度,笔者也做了调查。部分学生表示不是很喜欢桑植民歌,因为在他们看来,桑植民歌和其他的音乐形式相比较,更倾向于其他的音乐形式,特别是流行音乐这一音乐类型,而一些不喜欢听桑植民歌的学生也是直接表达出桑植民歌不如流行音乐好听,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学唱流行歌曲,而对于不喜欢桑植民歌的原因,一些学生则表明桑植民歌的歌词夹杂方言且旋律土;而有一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表达出对桑植民歌喜欢还是不喜欢,只是表示对桑植民歌的感觉一般,于他们而言,桑植民歌是从小听到大的,就如日常的语言对话一样,对桑植民歌没有喜欢与不喜欢一说;而在一小部分喜欢桑植民歌的学生看来,桑植民歌是桑植本地的民族特色音乐文化,蕴含了浓郁的本土元素,是桑植文化的代表,自己于耳濡目染式的环境熏陶下而不自觉的喜欢上了桑植民歌,现今桑植民歌作为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为桑植人拥有着无限自豪感与归属感。

  4.2.2.3 结果三:保障音乐课时成为桑植民歌得以有效传承的基础。

  以音乐课为载体进行桑植民歌的学习是学校传承桑植民歌的主要途径。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音乐课被占用的现象实为普遍,不同的学校音乐课被占用的情况各有不同,总体而言,内半县的学校音乐课的课时经常被占用,而外半县的学校音乐课在课时上面基本上能够得到保证。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音乐课被占用的现象在桑植县实属常见,特别是在内半县的学校情况尤为严重。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首要因素就是音乐教师是否缺失。在内半县,音乐教师长期处于缺失甚至是空缺状态,由谁来上音乐课、音乐课该如何上成为一大难题,由此直接造成了音乐课的正常课时得不到保证;而在外半县的一些学校,基本上不存在音乐教师缺失的状态,由此在客观上就保证了音乐课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学校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是音乐课时能否得到保证的又一重要原因。应试教育背景下忽视了音乐教育的价值,在大多数老师的观念中,下大力抓好学生的文化课,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其教学的根本目的,甚至于绝大部分家长也认为,音乐课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孩子而言,是奢侈的,没有意义的,只有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才是体现他们能力强的表现,未来才会有希望,因此,学校音乐课时被大量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对处于偏远环境中的内半县学生而言,老师甚至学生家长觉得更应该把时间充分的利用在对文化课的学习上,而音乐课纯属浪费时间,文化课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考试中考出高分数,学习目的才算真正达到。

  4.2.2.4 结果四:教授形式单一直接影响了桑植民歌的传承效果。

  从调查中可知,教授形式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授主体的不变性;二是教授内容的呆板化。桑植民歌的原生性决定了民间艺人应作为重要的教授主体融入到学校教学之中。而在调查中发现,民间艺人很少来学校进行桑植民歌的教唱,即便是偶尔来一次学校,在教学方式上,所采用的也是学校将学生集合在操场上集体进行教唱的形式,期间由民间艺人发放歌谱给学生,然后一句一句的教唱,时间大约是一节课时;而在音乐课上,作为音乐老师,在教授桑植民歌时,仍旧是教唱跟唱旋律为主,而鲜有老师注意到将桑植民歌所蕴含的风俗礼仪等特色文化对学生进行讲解,其目的大多以教会学生歌曲的旋律为重点,或是以学生唱会桑植民歌的旋律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对桑植民歌本身所独有的地区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韵味的探究。

  本章小结。

  自2006年桑植县教育局开展以桑植一中为试点学校进行民歌进校园活动以来,桑植民歌在各个学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且部分学校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传承桑植民歌而进行了多样的探索,既丰富了学校的艺术活动,也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桑植民歌。但是就现阶段的调查情况而言,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致使现阶段桑植民歌的传承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传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首先,就地域而言,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直接导致教学结果差异大是现阶段最为凸显的现象;其次,就学校自身而言,桑植民歌的教学仅仅是停留在机械的教唱环节,以"合唱比赛"和"艺术节"为载体的桑植民歌演唱活动,也只是让学生从歌曲的数量上进行了拓展,而在演唱上将重点放在了音调唱腔上,将曲谱的准确再现成为了唱好桑植民歌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桑植民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再者,从教授师资来看,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行桑植民歌的传承难以形成常态化模式,学校音乐教师仍旧是教授桑植民歌的主要人员,甚至是唯一群体,而大部分教师由于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对于传承桑植民歌的意识较为淡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致使桑植民歌进课堂也只是流于形式,教师的课堂教授效果不佳。此类种种现象及原因致使桑植民歌在学校的传承虽然已经提倡多年,但传承现状仍旧不是很理想。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