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论文

高中英语导学案应用研究方法与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16 共10581字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4.1 研究问题
  

  本研究运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途径来分析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使用对不同测试组学生的影响。本研究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词汇和语法)应用的能力?
  
  2)改进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方式之后,学生对于高中英语的学习态度是否有转变?
  
  3)改进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方式之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有所改变?
  
  4.2 研究对象及时间
  
  本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某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为实验对象(高二 14 班和高二 16 班),每班均为 52 人,其中选取(14)班为实验班,(16)班为控制班。这两个班学生按照高一下学期期末英语成绩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4-1 显示, 这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大体相当,无显着差异(显着度>0.05)。 本研究从 2014 年 9 月开始,到 2015 年 1月结束,两个班由同一教师授课,教材和进度均一致,在课上教师对实验班学生创新地使用导学案教学,而对控制班采取常规的讲练教学,最后对比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实验结束时的英语考试基础部分成绩。
  
  笔者所任教英语的学校高一高二英语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有部分基础题(词汇和语法的填空题)占 40 分,包括单词拼写(10 分),动词填空(10 分),完成句子(10 分)和句子转换(10 分)。
  
  4.3 研究方法
  
  4.3.1 文献研究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研究本课题,笔者要通过网络查询和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等多种途径,收集参阅了大量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和课程改革整体论等多门学科的相关专着;1997 年以来有关“学案”、“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尤其是学案应用在英语学科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论文资料。同时也要查阅有关英文资料,全面了解本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从中归纳整理出有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4.3.2 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以当前的事实为对象,通过谈话、访谈、发放问卷、进行测验等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科学认识的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使用两次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此外,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结合课堂活动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见和感想。
  
  4.3.3 案例法案例法是研究者如实地报告某一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此作为资料积累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笔者将以典型案例的实施过程进行资料积累,展示如何通过活动实施导学案教学。
  
  4.4 研究过程
  
  4.4.1 学生问卷前测
  
  在实验前,笔者利用班级自修时间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共 104 名学生发放问卷,以此来了解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了解。收回有效问卷 104 份,回收率100%.问卷共设 15 小题,每题设四个选项。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1-3 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4-12 题);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13 题);学生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态度(14-15 题),以下是对问卷收回后所做的数据分析。
  
  从表格 4-2 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1-3 题的 1 中,控制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人数比实验班多 3 人,但是这个群体分别在班级中占的比重不超过 50%.可见,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待于提高。从 1-3 题的 3 中可以看出控制班学习英语的信心浓厚的学生人数比实验班多 4 个,但所幸的是各班对英语学习保持信心的学生都超 50%,可见多数学生还是有信心学好英语,教师如果注意保护和正确引导,有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
  
  4-12 题中,控制班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也都略强于实验班,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总体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够,有计划会预习的同学凤毛麟角,学习英语的途径和方法单一,没有养成自主阅读英语读物的意识和习惯。
  
  第 13 题是关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两个班中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是词汇和语法。词汇和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测试中,阅读理解占了较大的比重。以江苏英语高考卷为例,英语试卷总分 120 分,其中完形填空 20 分,阅读理解 30 分,任务型阅读 10 分,阅读分数占50%.现在的高考阅读趋势对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没有大量词汇的积累和缺乏长难句的分析能力,都可能无法正确地理解文章,从而得不到高分。
  
  第 14-15 题是问学生对于目前学案的编制和使用的态度如何,绝大多数学生都肯定了学案的编制,减少了他们课堂做笔记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练习的机会。但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认可目前导学案使用的做法,他们觉得虽然有了导学案,可是上课的形式和以前差别不大,他们的练习还是很被动。
  
  结合这些数据的结果和平时与师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虽然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但是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不强烈。在处处充满汉语的环境中,他们习惯了汉语思维,懒得用英语思考问题。从教师方面讲,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他们习惯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钻研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充分地创造语言学习的情境,更没有科学地设计语言应用的活动。
  
  他们拿着导学案当法宝,其实还是填鸭式教学。
  
  教师们发挥集体智慧精心编制了导学案,但是使用不当依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笔者以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高二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导学案应用的实证研究。
  
  4.4.2 导学案在 Reading II 教学中的应用
  
  Reading II 即阅读课的第二课时,主要是处理课文中重要的语言知识--语言点。英语的知识点是琐碎复杂的,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不容易对付的问题。多则记不住,少则不理解,更大的问题是学生即便当时记住了过两天就忘光了,所以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记忆保持更长久,这主要依托的是英语课堂。要不断地通过听、说、读、写来巩固所学的语言点,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设计的活动中,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教学案例:以“M6U3 Rea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为例,在课前确定语言点的内容时,笔者仔细钻研教材,遵循去粗取精的原则,确定了 6 个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并设计了4 个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提出问题,复习课文
  
  笔者提出下列 4 个问题:(1)Why do a live hen and a rooster appear at the wedding inKorea? (2) Can the bride and the bridegroom sit together in Brunei? (3) Is alcohol served at thewedding reception in Brunei? (4) If you came to Brunei, what would you do before going intosomeone's house?
  
  学生给出以下答案:(1)Because roosters are supposed to drive bad spirits away from thewedding ceremony, and hens are thought to ensure good luck for the marriage. (2) No. In Brunei,men and women sit in separate areas--the men with the bridegroom, and the women with thebride. (3) Alcohol is not permitted at the wedding reception, and in fact it is altogether prohibited20in Brunei. (4) If you came to Brunei, you would have to take off your shoes before going intosomeone's house.
  
  【设计目的】设计这几个问题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头脑中的语料库,扫除学生对开门见山的语言点教学的抵触情绪。这几个问题不仅是课文重要的文化信息,而且从学生提供的答案中巧妙地引出了文中重要的语言知识(以上划线部分),从一开始就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印记,为之后的活动做好铺垫。
  
  Step 2: 语言点教学
  
  活动一:(marry/marriage; separate)利用课文原句和创造与课文文化风俗有关的例句,通过多种句子的反复,让学生在熟悉的课文语境下掌握语言知识。
  
  marriage (n.) ______________ v. ___________ adj. ___________Roosters ______________(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驱赶邪恶) from the weddingceremony, and hens are thought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给婚姻带来好运)In Brunei, when men and women __________(结婚), they sit _____________.(在各自的区域)separate adj. __________________ v. _____________In China,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 newly-married couple to sit in separate areas.
  
  __________ (写出 separate 的词意)When you feel betrayed by your best friend, will you go your separate ways? _________(写出 separate 的词意)【设计目的】遵循活动设计的梯度性原则,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活动由简入难,因此笔者利用课文原句和创造与课文文化风俗有关的例句,让学生在熟悉的课文语境下学习语言知识,消除畏惧心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二:(permit; prohibit)这两个动词是考试高频词,意义相反,因此我以保护环境为主题,提供了一些图片,让学生运用 permit 和 prohibit 描述图片。如:In order to protectthe environment, people are not permitted to throw rubbish about./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environment, people are prohibited from throwing rubbish about. Factories are not permitted topour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 Factories are prohibited from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设计目的】这两个动词是考试高频词,意义相反,学生在练习时经常会把他们混淆。
  
  笔者在设计这个活动时主要从词的意义出发,深刻体会到两者意义的不同。另外,选择环保主题的图片,是考虑这个话题比较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再加上 M5U2 学生刚学习过该话题的相关阅读文章,学生对这个话题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储备,有话可说。
  
  活动三:(adjust; if 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利用例句使学生知晓 adjust 和 if 条件句虚拟语气的基本用法,然后提供课文中的重点词组,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组并结合 if 条件句虚拟语气造句。如:If I came to Brunei, I would have to adjust to using my thumb to point. If Ihad been familiar with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I wouldn't have been made fun of at thatmeeting. If I should go to a wedding reception in Korea, I would have a chance to see a roosterand a hen at the ceremony…原本学生觉得记忆词组和语法知识很困难,但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学生兴奋起来了,努力地思考着如何造出比别人更好的句子。活动一旦有思维的介入,活动就有意义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也就提高了。
  
  【设计目的】if 条件句虚拟语气其实是语法项目,在本单元语法专项中会深入剖析,笔者选择在此呈现有以下几个考虑:首先为了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了解何为虚拟语气;其次这个该语法项目看似简单,可是学生还是不容易掌握,因为它的变体很多,如条件句虚拟语气的倒装句,错综时态条件句虚拟语气,含蓄条件句虚拟语气,如果把这些混合在一起讲授,还不如各个击破,让学生先重点掌握它的基本形式,然后再接触变体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对于阅读第二课时的教学难免要处理一些重要词组或句型,因此该语法项目的渗透也能较好地起到连接词组的纽带作用,使学生的造句更有针对性。
  
  活动四:语言点巩固练习
  
  (一) 选择合适的词或词组完成下列句子
  
  separate from be familiar with adjust topermit prohibit marriage/ marry①My mother _____to my father for 3 decades; they are content with their ____.
  
  ②Britain _________________France by the English Channel.
  
  ③Without permission, strangers don't __________ entering our school.
  
  ④The law____________ people from driving after drinking came into effect on May 1,2012.
  
  ⑤As we all know, Sang Lan spares no effort to ________________her new life.
  
  ⑥Brits _________________ the particular festival, Bonfire Night.
  
  (二) 单选题
  
  ① Some people can never go above 4,000 meters because their body is unable to ______to those extreme conditions.
  
  A. adopt B. adjust C. addict D. access② The party will be held as planned, weather _______.
  
  2A. permits B. permitted C. to permit D. permitting③ If my car ___ more reliable, I ___ to the Tibet, instead of flying last summer.
  
  A. was; would drive B. were; would have drivenC. had been; would have driven D. is; will drive④ ______ the steep mountains he had no difficulty reaching the top.
  
  A. Accustomed to climbing B. Being accustomed to climbC. To be accustomed to climb D. Being accustomed to climbing⑤ If Bob had worked farther as far as the river bank, __________?
  
  A. what would happen B.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C. what did happen D. what had happened(三) 写作 (课后练习)
  
  选择文中的一个文化习俗,写出它与中国在这方面的异/同点,尽量用到本文的重要词组和句型。(笔者提供范例,供学生参考)例:China differs from Brunei in the wedding ceremony. For example, in China,thebridegroom and the bride don not need to sit in separate areas, who often sit together with theirparents. Besides, alcohol is served at the reception, where guests are permitted to drink as muchas possible to celebrate the happy occasion. What's more, we set out fireworks in the eveninginstead of playing loud drums, and we can sleep when the guests leave. If I went to a weddingceremony in Brunei, I would follow their customs.
  
  【设计目的】英语学习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前三个活动设计主要是以口语表达为主,但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查,因此书面的检查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书面练习的检查首先是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设计了两个较为简单的练习题型,旨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检测学习效果。设计的第三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综合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所学的内容,这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因此安排课后完成,让学生从思考中进入课堂,带着思考延伸至课外,使整个阅读课教学深入人心。
  
  教学反思:
  
  1)合理确定语言点内容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言知识有很多,合理地确定某一课的语言点很重要。选多了,学生不易掌握;选少了,则引起学生的不解,教师应依据考纲、教材和学情确定重点和难点来教授,避免新知识点的遗漏和老知识点的反复。语言点的选择需要教师的智慧,目前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确定语言点,查漏补缺,去粗存精。
  
  2) 活动设计原则
  
  活动设计主要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脱离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毫无意义。因此教师要遵循几个原则,使得活动设计真正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课堂活动设计要立足全体学生,考虑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创设的语言环境要真实,使学生在真切、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地实践语言活动,体验语言交际的功能。第三,课堂活动可操作性强。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语言能力,使活动可以有效地展开。
  
  3) 合理分配活动时间
  
  在一节课内要完成若干个活动,并对学生进行书面练习的检查,必须合理地分配时间。
  
  本节课选取的语言点不多,活动一、二相对大多数学生来讲不难完成,因此课堂上重点操练 if 条件句虚拟语气和词组的造句活动,这一部分需要较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学生展示结果时教师还要及时给予评价,占据时间较多,因此笔者果断地把最后的写作练习放在课外完成。如果教师要在以后课堂上完成类似的写作练习,可以多设计半开放性活动,或者利用学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查找文中的重要词组为课堂写作做好准备。
  
  4.4.3 导学案在 Grammar 教学中的应用
  
  语法是很多学生的死穴,他们望而生畏,搞不懂句子的成分,搞不清主从句,更别说记住各种相关的语法规则了。传统的讲授法也许可以让学生弄清楚某个语法项目,但是学生会很疲惫,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也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动力,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阅读,我们还有责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考虑。所以如何让枯燥的语法变得生气,如何让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就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活动,鼓励全民参与,在活动中理解语法及其运用。
  
  教学案例:以模块 5 第二单元的语法为例,该单元的语法项目是 verb-ing 的用法。学生在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动词不定式 to do 和 verb-ing 作为名词的用法,已初步了解非谓语动词的概念、形式和一般用法。但是 verb-ing 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稍显复杂,表达的功能也较多,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然而也是学生的软肋。因此,如何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 verb-ing 的用法就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关键。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复习导入,激活学生思维Learning grammar is painful!
  
  I hate learning grammar!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a grammar man!
  
  结论:Verb-ing forms can be used like a noun.
  
  They can be used as the subject or the object of a sentence.
  
  (注:所有结论中的划线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自主填空;但必要时老师会给以指导。)练习:
  
  1. My father is considering ________ (buy) a car.
  
  2. You should avoid ________ (walk) along this road for it is being repaired now .
  
  3. ________ (shake) hands with Chairman Xi was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4. ___________ (see) is believing.
  
  【设计目的】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学生在学习完第一单元的语法知识后又间隔了较长的时间,帮助学生激活记忆储备是有必要的。课堂时间 45 分钟有限,复习内容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新课的教学进度;但完全不复习可能也会使新授内容的效果打折扣。尤其在学习某个复杂的语法项目时,适当的复习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非谓语动词是个系统的语法项目,让学习的知识变得系统性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复习导入不仅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的排斥或畏惧心理。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合理地运用复习导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Step 2 对比 verb-ing 的用法,引入 verb-ing(形容词)作表语My job is teaching.
  
  Her uncle's job is designing new machines.
  
  His job sounds boring.
  
  This damage caused by the flood is frightening.
  
  【设计目的】鼓励学生从语言中体会出划线单词的用法和意义,比如 teaching 和designing 还是 verb-ing 作名词的用法,表示的是“what”,在句中作表语; 而 boring 和frightening 虽也作表语,但表示的是“how”, 因此就得出了 verb-ing 作形容词的用法,学生也从中悟出此类动词形式的意义。笔者通过设计学生个体活动,强化和巩固 verb-ing 作主语和表语的用法。
  
  学生活动(individual work):利用 verb-ing 形式完成短文填空。
  
  My job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ut actually what I like is __________. Although thejob is not as ___________as I expected,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_____________.
  
  【设计目的】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法,运用语法。脱离语境的语法教学是无意义的,语法教学也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用的原则,使学习者准确把握语言项目的运用形态,以便达到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教师应在运用层面设计教学活动,在真实的运用活动中进行操练。简单来说,学生应在在语境中学语法,在运用中练语法,在练习中巩固语法,让学生的积极参与贯穿课堂的始终,这样才能在语法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
  
  Step 3 利用校园语境,引出 verb-ing 作宾语补足语1) What do you see when the bell for lunch rings?
  
  -- Usually I see students rushing out of the classroom.
  
  2) What do you hear when the final exam is cancelled?
  
  --I hear students cheering wildly.
  
  结论:verb-ing can be used as the object complement.
  
  学生活动(Pair work);笔者播放视频,让学生按要求编对话。
  
  Make up a dialogue “What did you see/ hear/ notice/ observe/ watch just now?” One of you asksa question and the other answers it, using the –ing form as the object complement.
  
  Example:
  
  A: What did you see just now?
  
  B: I saw a baby “biting” his mother! What about you?
  
  A: I noticed…【设计目的】通过有趣的视频节目激发学生活动和思维的兴趣,重在练习感官动词后用 verb-ing 的用法。
  
  Step 4 呈现短语,导入 verb-ing 作定语的用法a sleeping car the waiting room building materials a sleeping babya falling leaf a rising sun the changing situation an operating table结论:A verb-ing form can appear as an attribute(定语)。 It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purpose of something or indicate an action is happening/ processing.
  
  利用与定语从句的转换,巩固对 verb-ing 作定语的用法。
  
  The baby sucking his fingers is my younger brother.
  
  = The baby who is sucking his fingers is my young brother.
  
  The dog that is licking the baby likes him very much.
  
  = The dog licking the baby likes him very much.
  
  学生活动(group work):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利用 verb-ing 形式完成表格中的空缺部分,使句子意思完整。
  
  Make as many sentences as you can, using the verb-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设计目的】学生要充分调动大脑细胞,搜索合适的词汇来补全句子。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笔者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写出尽可能多的和有意义的句子。在活动结束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句子作品,哪个小组写得又多有准确的为获胜组。除了口头的肯定评价之外,如果有其他的表扬形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了,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
  
  Step 5 利用课文练习(P29 Part B),引出 verb-ing(副词)作状语的用法following keeping exciting walking moving fallingTwo people were arrested yesterday at a Paris airport for bringing animals into Europe fromSouth America illegally. One customs officer saw a woman 2_______ in front of a group. Thenhe saw feathers 3_______ from under her coat. Having seen this, the customs officer asked thewoman to come over to his desk. He was surprised to find ten birds inside her coat. There was ashort, fat gentleman 4__________ her. Another customs officer called him over when it seemedhe had a 5__________ stomach. On taking off his jacket, they found a tortoise. He had travelledon the plane like this, 6__________ the tortoise hidden in a blanket.
  
  让学生关注并改写文中的两个例句。
  
  (1)Having seen this, the customs officer asked the woman to come over to his desk.
  
  =After seeing this/ After the customs officer had seen this, the customs officer…(2)He had travelled on the plane like this, keeping the tortoise hidden in a blanket.
  
  =He had travelled on the plane like this, and kept the tortoise…【设计目的】此练习主要是对 verb-ing 作形容词用法的检查,但第 6 空和文中的短句正好又引入 verb-ing 作状语的用法,巧妙地将学案和教材有机统一。通过句子改写的方式让学生理解 verb-ing 作状语时表示与逻辑主语之间是主动关系。
  
  学生活动(individual work):利用图片信息,编写相应的句子。
  
  【设计目的】再次提供语境,帮助学生总结反思所学的语法内容,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的方法。通过这个练习,师生可以从表格中看出学生对于 verb-ing 的用法的掌握情况,从而在后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Step 6 HomeworkTranslation:
  
  1. 经营这些工厂的人深刻地关心环境。
  
  2. 我们都觉得他的论据是令人信服的。
  
  3. 这个损害是吓人的。
  
  5. 他们站在门口,有说有笑。
  
  6. 我必须将购物推迟到明天。
  
  7. 你能容忍被嘲笑吗?
  
  8. 如果充分准备,我们可以取得成功。
  
  9. 观察这个问题多年之后,他宣布我们正面临巨大的环境问题。
  
  10. 工厂不断地排烟,使得空气都脏了。
  
  教学反思:
  
  1)语法教学中的活动渗透不仅是增加语法知识的趣味性,更重要的增强语法教学的有效性。为避免课堂中的假交互现象和减少多预设的成分,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营造良好的交互情境,让教学活动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让其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2)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既要吸引学生也要逐步引导学生向交互的纵深发展。(3)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加强生生交互,有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我。
  
  2) 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因此语法教学应采用“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借助语境,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感悟相关语法项目的意义,在充分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归纳语法项目的语言表现形式及其具体的使用规则,并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英语语法学习的质量,使语法规则从知识层面内化成为学生运用语言的一种自觉、自如的习惯。
  
  3)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本案例中实施了学生个体的活动、两人一组活动和多人一组活动的模式,活动形式逐渐发杂,意味着任务的难度在加大。因此,课堂活动设计应该有梯度,多元化。
  
  4)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监控和调整课堂活动的进程。同时,要处理好课堂活动中的各个小活动之间的内部衔接,使它们自然衔接,承上启下,构成一个和谐的课堂活动。
  
  4.5 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的数据收集时间历时 5 个月,主要取自前后测试、两次调查问卷、一次教师访谈记录。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采用 Excel 和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标签:英语毕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