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俄语论文

俄国民间口头创作和文学作品中крест的隐喻分析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作者:李小彤
发布于:2020-03-31 共6756字
俄语语言学论文第五篇:俄国民间口头创作和文学作品中крест的隐喻分析
 
  摘要:近年来,语言文化观念理论在我国确立并迅速发展,指导并促进了学界对俄罗斯文化的深入研究。十字架作为重要的东正教宗教物件,在俄罗斯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文章透过俄语词典释义、俗语谚语以及文学作品片断,阐释了“十字架”这一观念的深刻语言文化内涵,以期在俄语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语言文化观念知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观念理论; 十字架(крест); 隐喻;
 
  On the Russian Concept of “Cro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ulture
 
  LI Xiao-to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cepts has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steadily in China,which helped the scholars to study Russian culture deeply. Cross is an important religious cult object in Russia and has rich meanings. The article will explain the profound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ross” through Russian proverbs,common words and literary works,to assist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operly infiltrate some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conduc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语言文化学是一门跨语言学、心理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的交叉学科,兴起于20世纪中期,20世纪90年代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将人、文化、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认为“语言能够反映民族文化,进而表达民族精神”,[1](P78)其主要术语有语言文化单位、语言信息单位、社会文化定型、语言文化观念(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ный концепт)等。
 
  концепт(可译为观念、概念、理念)是个普通学科术语,使用学科领域不同,研究内容也有所差异。认知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语言文化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用到了这一术语,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它在每个学科中的定义。我国学者认为,“至于对концепт的翻译,我们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концепт可译成‘主观概念’,语言文化学研究视角下的концепт译为‘观念’或者‘义意’。”[2](P51)
 
  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的重要范畴,通过考察语词的词源、进化和现实,揭示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内涵,进而研究语词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俄罗斯学者斯捷潘诺夫(Степанов Ю.С.)对观念的解释是:“观念是文化在人类意识中的凝结;文化以观念的形式进入人类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观念进入文化,并在某些情况下影响文化。”[3](P43)马斯洛娃(Маслова В.А.)则认为:“观念是由文化决定的世界图景的主要成分,对语言个性和语言文化团体都有重要意义。”[4](P208)她提出,“观念是个综合体系,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全人类(通用)部分;特定条件下的民族文化部分;确定等级所属的社会部分;受限于某个年龄或某一性别的团体部分;受个性特点(教育、个人经验、生理心理特点)影响的个人—个性部分。”[5](P256)彭文钊教授同样认为,从内部分层的角度,可以将观念分为“民族共同观念(общенациональные)、社团观念(групповые)和个人观念(индивидуальные),与民族整体观念、职业群体特征和作者个人特征相对应。”[6](P292)
 
  俄语中“十字架(крест)”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在民间口头文化,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关于крест一词的由来,众说纷纭。最普遍的观点认为它是对人名“耶稣(Христос)”的重新理解。词汇演变中,христос一词转义为“耶稣受难像”、“刻有耶稣受难像的十字架”,后来可泛指“十字架”,词形也逐渐变成крест。公元988年,罗斯受洗,确定了东正教的国教地位,十字架随即成为其代表符号。也就是说,俄语文化中“十字架”观念的宗教意义已存在了一千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字架”及其派生词在使用中逐渐进入俄罗斯人民生活,附加了民族意识,多了一些伴随意义和隐喻内涵,即本文将要分析的“十字架”一词的语言文化内涵。
 
  一、俄语词典1中“十字架”观念的语言文化内涵
 
  《达里大俄语详解词典》《乌沙科夫详解词典》《科学院俄语小词典》《奥日科夫和什韦多娃俄语详解词典》和《耶夫列莫娃新版俄语详解——构词词典》等五本较权威的俄语词典对крест主要有如下解释:
 
  第一,两条直线垂直相交构成的图形。这是крест的客观形状,此定义下延伸出下列意义:“画十字手势”;“作为奖励战功显赫将士们的十字架形状勋章”,如“乔治十字”勋章、“铁十字”勋章;按网状底布绣相互交叉的图样,即十字绣。此外,个别情况下,крест还可以直接作副词,表示“十字式地、交叉式地”相当于крестом。
 
  第二,基督教宗教崇拜物件——十字架。这一观念已经具有了文化内涵,即代表宗教所属。
 
  第三,基督教中处决死刑犯时的柱状垂直物。在此意义上“十字架”观念发挥隐喻功能,可用来描述人的坎坷一生或不幸遭遇。
 
  第四,该词与“红色”一词连用时,不仅是符号标志,即红十字(красный крест),还指称红十字会组织及其成员。
 
  二、俄语口头创作2中“十字架”观念的语言文化内涵
 
  “十字架”一词常出现在口头创作(成语、俗语、谚语及固定表达)中。俄语中有句口语是:нести свой крест(字面意思为“拿上自己的十字架”)。这一表达源自福音传说:耶稣基督被判处死刑后,他亲自把行刑的十字柱搬到刑场,“他搬起自己的十字柱,走上了被犹太教称之为殉难地的断头台”,因此十字架就成了基督教的象征。所有基督信徒都要在脖子上佩戴小十字架,表示赞成耶稣的说教、同情他的苦难。耶稣说:“没带自己的十字架就跟着我的人,不能成为我的信徒。”逐渐地,нести свой крест有了更广的含义,用来表达“某人必须要屈服于艰苦的命运,要历经苦难”。简而言之就是“受苦难”,同样用法的还有взять свой крест。
 
  идти на крест(字面意思为“走向十字架”)是俄语中的一个固定用语,крест也指耶稣行刑时的十字柱,因此该句话引申表示“直面挫折;迎接苦难”。现代俄语表达中,“十字架”观念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可以隐喻所有的人生经历,于是идти на крест可以理解为“直面人生;迎接人生”。
 
  креста на ком нет(某人没有十字架)一句中,十字架是信仰的体现和人生价值的标准。这句话,指“某人没有良心,没有正确的善恶观”。那么,вот кому истинный крест(给某人正直的十字架)就表示“某人动机单纯、真诚”。
 
  常用语ставить крест на чём-либо(在××上放置十字架),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表示“在某地修建了一座十字架形状的建筑;更深层次意思,这里的крест指耶稣受刑的十字柱。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十字架观念是“死亡、终结”的象征,是结束的标志。这一用语意为“认为……已经完结;对……感到绝望;意志消沉”。古俄语中,ставить крест还有其他含义:“在……上签字;同意……”,原因在于古代人文化水平较低,多为文盲,需要签字时就在签字处画个十字代替姓名。
 
  相同用法的还有взять под крест(在下方画十字架),这也是古俄语表达。古代人做生意、买卖东西时可以赊账,穷人买不起商品,需要在店铺的记账本上签字。赊账的人大多没文化,就会在本子上画个十字形表示签名,此表达则表示“没钱;借债;承诺付账”,相应地,“十字架”观念在此可指称“签字;诺言”。同样вот вам крест(给您一个十字架)意为“说真的;我承诺;我发誓”。如:Вот вам крест,я не брал твой дневник.(我发誓,我没动你的日记。)
 
  аллюр три креста(三个+号的速度)中,аллюр中意思是“马的步法;马奔跑的速度”。骑兵队是古代战时的机动兵种,派兵时,指挥官会给传令员一份公文,上面写有军队出发的时间和速度。行进速度常用“十字号”表示,一个十字(+)表示可以慢步前进,两个十字(++)则表示快步,三个十字(+++)代表立刻疾驰。因此,军营中“疾驰”的非正式说法就是“三个十字的飞奔(аллюр три креста)”。之后,该用语在俄语中有了隐喻含义,表示“以最快速度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以上例证分析说明,“十字架”观念在民间口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从十字架本身形状而言,крест在口语中可作为“画十字”来讲,例如ставить крест,аллюр три креста,隐喻转义则可表示“签名;承诺;保证”,例如взять под крест,вот вам крест;另一方面,从宗教角度,则表示基督教崇拜物件,象征价值标准,如креста на ком нет,вот тебе истинный крест.
 
  三、文学作品中“十字架”观念的语言文化内涵
 
  “十字架”观念不光出现在俄罗斯口头固定用语中,搜索俄语国家语料库3后我们发现,这一观念在语篇中也很常见:在语料库主页输入“крест”一词,共出现3 462个文本材料,含报刊时务、文学作品等多种语体。本文选取了俄语学习中熟知的部分文学作品语篇,来研究“十字架”观念的隐喻特点。
 
  1.隐喻的民族性特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Да что на тебе креста,что ли,нет,леший!–кричит один старик из толпы.
 
  …
 
  –Ну и впрямь, знать, креста на тебе нет! кричат из толпы уже многие голоса.
 
  译文:
 
  —难道你丧尽天良了吗,恶魔!—人群中有个老头儿喊道。
 
  ……
 
  —确实是,你真是狼心狗肺!—许多人也跟着喊。
 
  这一片段讲的是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Раскольников)梦到童年的一家酒馆,运送货物的马又瘦又小还拉着大车,但喝醉酒的主人米科尔卡还让数十个酒鬼上车、送他们回家。马气喘吁吁,几乎要倒在地下,却依然受主人鞭打,这时有旁人用“креста на тебе нет”来评价这一恶行,表示“没良心”。
 
  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爱一个人很苦》(《Любить иных –тяжёлый крест…》)中有几句诗如下:
 
  Любить иных – тяжёлый крест,/А ты прекрасна без извилин,/И прелести твоей секрет/Разгадке жизни равносилен.
 
  译文:
 
  爱一个人很苦,/而你又美得纯粹,/可爱的人儿,/你和生命一样奇妙。
 
  诗人在题目中就用到固定表达тяжёлый крест(我们汉语中也常说“沉重的十字架”),表示“遭遇不幸,艰难重重”,将喜欢一个人时的苦闷、无法言说描述到了极致。
 
  上述作品中“十字架”观念的隐喻含义,和词典解释及固定用语一样,是俄罗斯民族普遍认可的、存在于语言意识中的概念化认识。前文我们提到,观念是个综合体系,包含民族文化部分,也有受个性特点影响的个人—个性部分。“十字架”观念的这一隐喻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
 
  2.隐喻的个人—个性化特点
 
  安娜·阿赫马托娃在《爱情被点燃的那一年》(《В тот давний год,когда зажглась любовь…》)开头就写到道:
 
  В тот давний год,когда зажглась любовь,/Как крест престольный,в сердце /обреченном,/Ты кроткою голубкой не прильнула/К моей груди; но коршуном когтила.
 
  译文:
 
  那一年,我注定要沦陷的心中,/爱情被点燃,你像教堂的十字架,/不是温和靠近,/而是猛烈挠着心窝。
 
  这里诗人说爱情就像“教堂的十字架”,因为东正教圆顶上的十字架,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就像是被点燃了一样,可以作“爱情被点燃”的隐喻,是心灵复苏、满怀希望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陷入爱情时的浓情蜜意。
 
  在布罗茨基的《诗歌说》(《определение поэзии》)中,诗人主要向志同道合者分享了诗歌创作时需要描写的内容和应该保持的心态:
 
  Запоминать,/как сползающие по стеклу /мутные потоки дождя/искажают пропорции зданий,/когда нам объясняют,что мы должны/делать./Запоминать,/как над бесприютной землею/простирает последние прямые руки/крест.
 
  译文:
 
  在别人说明,/我们应做什么,/请记得,/滑过玻璃的污浊雨水/使建筑不再美丽。/请记得,/无处安身的大地上,/最后伸出挽救之手的,/是上帝。
 
  这几句中,诗人用“мутные потоки дождя(污浊雨水)”隐喻世俗对诗歌创作的不解,“крест”并不是十字架本身,不是指内心找不到栖息之所时,“十字架”会伸出援助之手帮诗人走出困境,而是指上帝的博爱、诗人创作的动力与热情、指某种初心与真诚。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现代诗人乌斯季诺娃2010年的一首小诗《读布罗茨基〈诗歌说〉有感》(?Размышление над Определением поэзии И. Бродского?)中,也有类似表达:
 
  Из-за тучи луч солнца попал прямо в крест/и сиянием крест осветил всё окрест…/Почему мне так памятно то столько лет?/Может быть потому, что я тоже поэт?
 
  译文:
 
  穿过乌云阳光直接照耀在十字架上/十字架的光芒让周围一切也有了光……/几载春秋我为何将它记在心上?/大抵只为我是诗人也为诗伤?
 
  前两句出现两次крест,这里有一语双关的作用。一来诗人前文提到,她正面对一座教堂,因此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写客观景色,十字架按照字面意思,指东正教教堂上的十字架;二来既然诗人在谈布罗茨基的《诗歌说》,那么“十字架”观念在这里也有和原诗相似的寓意,隐喻美好的事情扫去了诗人心中的阴霾,点燃了心中的爱与真诚,心中有爱、有热情,看周围一切也都变得美好了。
 
  尽管所分析的文学作品数量有限,但仍然能够看出,此处“十字架”观念已经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理解有所差异。诗人根据十字架客观特点,又结合创作意境需要,赋予了这一观念新的内涵,如“爱与希望、心灵复苏”、“真诚与热情、初心与博爱”等。这些旧词新用现象是诗人的个人—个性隐喻,没有被广泛使用,但这样一来,原有观念引申出大量新的隐喻含义,对准确理解作品主旨也极为重要。
 
  四、结语
 
  文章在语言文化观念理论指导下,以词典释义为基础,分析了крест一词在俄国民间口头创作和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含义。我们发现,“十字架”这个观念可指形状像十字架的物体,根据其宗教意义,也隐喻“苦难的人生和悲惨的遭遇”、“死亡、终结”、“良心”等。另外,俄语中“十字架”观念既包含民族普遍认可的隐喻内涵,又在部分文学作品中有着个人—个性化体现。针对这些隐喻含义和特点,我们建议,在语言文化观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样化教学;学生要树立主动意识,自主性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俄罗斯文化,消除交流障碍。
 
  参考文献
 
  [1]张艳凝,章自力.语言文化学视角下斯拉夫神话中的“水”观念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2017,(1).
  [2]刘娟.Концепт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3] Степанов Ю.С.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М].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проект,2004.
  [4] Маслова В.А.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 [М].Москва:Академия,2001.
  [5] Маслова В.А.Когни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M].Моска:Тетра Системс,2004.
  [6]彭文钊,赵亮.语言文化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1本文参考词典主要来自网站:Даль В.И.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живого велико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http://v-dal.ru/ Ушакова.Д.Н.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http://ushakovdictionary.ru/.Малый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АС):https://dic.academic.ru/.Ожегов С.И.,Шведова Н.Ю.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80 000 слов и 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выражений:http://ru-dict.ru/slovar-ozhegova.html.Ефремова Т.Ф.Н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Толково-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й:https://www.efremova.info/.
  2文中固定用语主要来自Викисловарь:https://ru.wiktionary.org/wiki/%D0%BA%D1%80%D0%B5%D1%81%D1%82.
  3文中例句来自于俄语国家语料库(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корпус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http://www.ruscorpora.ru/index.html.
点击查看>>俄语语言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原文出处:李小彤.俄语“十字架”观念的语言文化学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12):92-9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