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俄语论文

全球化视域下的俄语人才培养思路探究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作者:张鑫;贺中辉
发布于:2019-01-08 共2722字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 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中俄两国作为紧密战略合作伙伴, 在新形势下, 中国高校俄语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与此同时, 我国俄语教育改革也正逐渐深入, 正不断探索创新型的教育模式。对此, 以全球化视域为研究背景, 综合探讨了现代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及俄语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结合发展形势和现状提出了俄语人才的培养思路, 以期有助于改善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现状, 提升俄语教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全球化; 俄语教育; 俄语人才; 人才培养;

俄语论文

  随着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趋势日趋凸显, 各行业领域对我国外语人才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强调语言类人才应符合市场需求, 还要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然而, 目前国内俄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 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导致俄语人才队伍整体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 亟待予以重视并及时调整、更新教学理念与形式。

  一、现代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概述

  (一) 对应用型俄语人才的基本需求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收俄语人才时, 最关注的因素主要是下述几方面:口译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品德素养。除此之外, 还有约六成以上的用人单位要求俄语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俄语八级语言水平。由此可知, 当前社会和市场对俄语专业除了基础课程之外, 还有着职业素养、商务礼仪和语言表达艺术等多方面的要求。这不仅反映出现代社会对俄语人才能力有着多元化需求, 还体现了单位对俄语专业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度重视。

  (二) 对应用型俄语人才的总体评价

  同样,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现实中有将近五成的用人单位认为俄语专业人才最重要的是兼具良好的俄语沟通能力和专业的业务知识, 但从数据显示, 俄语人才的能力水平现状普遍难以很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 约超过四成的用人单位认为俄语专业人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客观地说,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在于部分俄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是掌握了书面知识, 却缺乏交际应用, 由此在工作岗位上也就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 最终导致大部分用人单位对高校俄语翻译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不高, 俄语教学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三) 对应用型俄语人才的整体要求

  由于用人单位的经营范围和公司性质不同, 对俄语专业人才各方面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对应用型俄语人才的基本要求方面, 政府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这四类组织都比较看重俄语专业人才的口译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在其他方面, 其选择各有不同。第一, 除民营企业外, 其他三类机构对人才的学历都比较看重, 要求俄语专业毕业生拥有八级资格证书;第二, 一般而言, 政府、事业单位都会将商务礼仪排在首位, 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则更重视人才的职业素养;第三, 在对俄语人才专业知识的具体要求方面, 政府事业单位最看重人才处理俄语公文的能力, 国有企业较多注重人才的口头交际能力, 而民营企业则多将注意力放在人才对日常公文的笔译能力上;第四, 在单位培训及与高校合作培养方面, 上述组织对员工是否有必要进行专业领域外语水平培训的意见一致, 持肯定态度, 但对于是否愿意用行动支持校企合作这一问题则持观望态度。

  二、全球化视域下的俄语人才培养思路

  全球化视域下对俄语人才的数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知识面广泛且有深度, 还要求翻译准确性达到符合标准且具反映迅速。因此, 时下对于俄语人才的培养务必结合市场需求和要求,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 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俄语人才。对此, 笔者提出了以下培养思路, 以供参考。

  (一) 构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

  在开放教育愈演愈热的形势下, 传统的“闭门教学”模式已远不能跟不上时代发展。因此, 必须主动打破“闭门教学”的桎梏, 主动和社会企业沟通互动, 建立校企联合机制,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俄语教学, 将专家掌握的前沿专业信息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俄语专业相关信息, 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俄语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协作, 把学生输送到相关用人单位, 让单位成为俄语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实地指导, 学生可以迅速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俄语专业人才需求变化, 以便其及时调整俄语学习方向。实践证明, 通过这种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培养, 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强化俄语语言与实际运用结合, 进一步提高俄语沟通能力, 还能让学生发现俄语学习中的不足, 及时做出相应纠正和强化。

  (二) 加强与俄罗斯学校的合作办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国内教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 与世界接轨, 积极开展跨国界教育合作。就现状来看,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互派留学生也已成为普遍现象。可以说, 国际间的高等教育合作已然是未来世界教育的大势所趋。而且, 自古以来我国就与俄罗斯建立邦交, 睦邻友好, 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未间断。因此, 加强与俄罗斯学校的合作办学, 从长远来看不仅是培养俄语人才的必由之路, 也有益于增强两国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促。对此, 国内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一定要积极利用两国睦邻友好的关系, 充分与俄罗斯高校展开合作。比如, 俄语专业学生在国内完成俄语专业基础学习后, 可安排其到俄罗斯留学。一方面, 让学生在俄语环境中接受原汁原味的俄语训练, 在语言环境的影响和感染下夯实俄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 让学生感受正宗俄罗斯文化, 形成对俄语更深刻的认识, 实现俄语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高。除上述外, 还可根据现状与需求, 优化、完善中俄两国高校互认学位相关机制的建设, 为两国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人才基础。

  三、结语

  从宏观角度而言, 过去单一式、片面化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各类弊端对中俄两国的交流深度及合作层次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而从微观角度而论, 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毕业后通常难以与社会发展接轨, 毕业后即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因此, 亟待进一步改善国内俄语教学现状, 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俄语专业人才, 使得高校俄语专业教育与企业、社会接轨, 彻底摆脱俄语专业教育困境, 解决俄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困难, 促进中俄两国的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周民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俄语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俄语教学, 2015, (03) :23.
  [2]刘永红.论“丝路经济带”构想对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J].中国俄语教学, 2015, (03) :14.
  [3]安巍.“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商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 2016, (01) :74.
  [4]郭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高校俄语人才培养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01) :23.

原文出处:张鑫,贺中辉.全球化视域下的俄语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36-3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