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俄语论文

模拟课堂在大学俄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4042字
  摘要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也不断扩展和深化,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及文化服务走出国门,建设文化大国的新战略,特别是“一路一带”战略的提出和落实,需要大批各层次俄语翻译人才和懂俄语的技术人才。所有这一切都迫切要求高校俄语专业教学解放思想,革新教法,拓宽思路,切实提高翻译教学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能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现实需求的高水平翻译人才。
  
  然而,我国高校俄语专业长期以来对俄语语言、俄罗斯文学、俄罗斯问题、俄汉互译等方向不加区分,笼统地放在俄语专业里一起培养,只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开设与这些方向相关的课程。就翻译方向来说,学生只能凭个人的喜好在这个方向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靠自学去了解一些翻译理论,靠自悟得出一些道理和技巧,靠自觉完成一定量的翻译实践。但在这种前提下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成体系,翻译实践的量极为有限,加之无人校对和评点,翻译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升。鉴于此,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于 2010 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了本科翻译(俄语)专业和开展了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俄语口笔译)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把俄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专门的任务来对待,按照翻译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设置课程。
  
  一、新的探索---模拟课堂
  
  模拟课堂是俄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一项有益的尝试。那么什么是模拟课堂呢?顾名思义,模拟课堂就是在翻译课堂上模拟一些真实的生活或工作场景,由师生共同完成这种模拟交际任务,解决任务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具体现实疑难问题。
  
  (一)开设模拟课堂的必要性
  
  1.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把较为重要的外事活动的翻译任务交给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去做;2.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由于学力尚浅和缺乏经验,没有勇气承接较为重大外事活动的翻译任务。如此便形成一个真空地带。模拟课堂填补的正是这样一个真空地带。实践表明,在这个地带学生拥有了模拟实战演练的机会,心理素质得到锻炼,翻译技巧和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
  
  (二)开设模拟课堂的可能性
  
  开设模拟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既可以驾驭生活工作场景中的双语翻译,还要处理执行翻译任务中出现的无法预见的各种复杂问题。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在这方面具备以下条件。
  
  1.拥有一支口译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邓军、赵为教授均是全国知名的优秀口译译员,曾多次担纲国家、省、市等各级部门重大对俄活动的主译工作;吴迎春、于洪声等一批中年教师有着长年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经历;贾旭杰、白文昌等一批中青年教师多年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一直活跃在黑龙江省对俄活动的翻译舞台上,他们能很好地胜任模拟会议课堂所需要的训练任务。特别可喜的是我们自己培养的韩博文、徐美玲、黄雅婷等一批高翻专业硕士毕业生(在读博士)目前也走上了教学岗位。另外,还有徐睿、王骁骞等在俄罗斯长大的青年教师,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该专业教学的中坚力量。
  
  2.广泛的社会联系,大量的翻译实践。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MTI 方向的师生曾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庆油田公司、国家档案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许多单位翻译过大量的材料,为上海合作组织、中俄立法会议、中俄博览会、哈科会、中俄高层经贸论坛、城市建设规划国际论坛、世界冰雪旅游组织、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国际、国家、省、市各级大型活动承担口译(含同声传译)工作。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也熟悉了组织这些会议的一般程序,为开设“模拟会议翻译”课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拥有精通汉语的俄罗斯籍外教。俄语学院的俄罗斯籍教师一直保持在 5-10 名,他们当中有 2 名在中国工作的时间已经超过 10 年,而且还攻读了中国的法律和哲学专业博士学位,也是黑龙江省对俄活动翻译舞台上的积极分子。这又为开设“模拟会议翻译”课程提供了难得的优越条件。
  
  4.大批通晓汉语的俄罗斯留学生。在黑龙江大学学习的俄罗斯籍留学生近 500 名,其中不乏汉语水平很高而且对翻译,特别是口译很感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加盟增加了“模拟会议翻译”课程的真实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