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训练学论文

马龙立体化的乒乓球技术结构体系建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13 共5816字
论文摘要

  随着以瑞典队为代表的欧洲乒团与中国乒团分庭抗礼时代的结束,世界乒坛陷入了极不均衡的发展格局,并迈向了一条“亚洲是重心、东亚是轴心、中国是核心”甚至单极化的畸形、病态发展路线[1].中国乒团之所以能居于世界乒坛的顶端,其原因众多,如深刻把握乒乓球运动制胜规律、重视后备人才生产线构建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乒乓球技战术发展道路等,其中中国选手多维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的成功构建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马龙作为中国男子乒乓球人才结构体系中的核心选手,曾创下连续51场不败的乒坛传奇,这一度使马龙成为了当今中国男队的领军人.通过对马龙技术中的专长、精髓的研究与分析,可对其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查阅、调研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大量关于乒乓球、马龙技战术分析的体育类核心及重点专业期刊,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概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2录像观察及数理统计法

  对近几年马龙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国际乒联巡回赛及全国运动会、中超联赛等国内外大赛重要场次相关技术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进而对马龙技术专长与精髓进行分析与概括.

  1.3资深专家、教练员的访谈

  访谈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资深教授、教练,了解马龙技战术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2结果与分析

  作为构筑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2大子集,“技术全面与特长突出”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仅技术全面而特长不足,那么构筑的立体技术结构体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这犹如当今的亚洲选手,虽兼蓄各种技术但专长技术较为欠缺,反之,构筑的立体技术结构体系将会根基不稳,这便犹如当今的欧洲选手,虽拥有一流的反手弧圈技术但正手技术严重退化.而中国选手不但技术全面且大都特长突出,其构筑的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如同铜墙铁壁令对手无法穿透,而马龙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更是赋予了马龙独步乒坛的技术实力.经过深入审视与分析,马龙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构筑如下.

  2.1底板、基础———技术全面、无明显纰漏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提出着名的“水桶效应”理论,是指一只水桶要想装满水,每一块木板都必须平齐无损,如果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漏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即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2].毋庸置疑,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全面的技术是孕育其成长的土壤与根基.马龙作为当今世界乒坛最顶级的选手,是实力派的典型代表,全面无纰漏的技术特点为其多元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核心构建要素———专长突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抓住矛盾的特殊性,而对于乒乓球运动特长突出无疑是矛盾的特殊的一面.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乒坛,仅凭借技术全面而无专长很难居于世界乒坛的最顶端,而顶级选手不仅技术全面且都专长突出,如王皓独一无二的直板横打技术,张继科、樊振东超一流的反手技术,许昕纯正的正手弧圈技术以及老将马琳犀利的近台快台等都堪称乒乓球运动技术的精髓,同时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乒乓财富.“以稳为主、稳中带凶”是对马龙技术风格最好的诠释[3],马龙不但技术全面无纰漏,且打法先进、专长突出,赋予了马龙技术体系独特的乒乓魅力和美学价值.当今马龙不仅具有王皓娴熟的台内拧拉技术、马琳强势的近台快攻能力,且兼蓄王励勤超一流中远台连续对拉功底,代表了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最高水平,而这些特长技术由线到面、由面变体成为了马龙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最核心构筑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龙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是中国教练员伟大智慧与运动员天赋在竞技体育领域结晶与升华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人善于“集大家于一身”的优秀大国思想在国球发展中的一种完美彰显,具有较深远的意义.

  2.2.1娴熟、细腻的反手台内拧拉技术

  乒乓球比赛首先要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而接发球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相互转移的规律.在当今积极上手、争取主动乒乓球技术发展理念的主流趋势中,传统的接发球技术如搓、挑、摆短等显然已不能满足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因此便演化出了台内反手拧拉技术.这一技术首先由捷克选手科贝尔偶然发现并最早在比赛中使用[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偶然的事物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故科贝尔发明台内拧拉虽是偶然,但同样具有必然性.其偶然性是出于技术的需要,而必然性则是中西方乒乓文化差异的产物.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人类顺应和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成果,由于要摆脱台内小球的限制,以尽早进入欧洲选手擅长的相持阶段,欧洲选手便发明台内拧拉,而这正是对抽象体育文化的一种形象、具体的阐解与诠释.台内反手拧拉虽由西方选手发明,但时至今日国际大赛上几乎无西方选手能成熟驾驭这一技术,而作为“继承人”,中国运动员将其视为乒乓球技术一个伟大的发明,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来认知,继而演化出更加多元化的拧拉技术,如王皓前冲式的拧拉,将原来的控制球变成了对攻球,结合自己的衔接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接发球手段;张继科在王皓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强的旋转,成为了主要的得分得势的手段;更有甚者拧拉出了违反常规的下旋球,且这种拧拉方式相当隐蔽突然,对对手有极大的威胁作用[5].台内反手拧拉技术作为台外弧圈球技术的微缩化动作,是世界乒坛技术发展中一朵璀璨的瑰宝,其成为了现代接发球技术与传统接发球技术的分水岭,并由此开创了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新时代.作为主要的使用者及代表人物,马龙的成功与台内拧拉技术不可分割.虽然同属反手拧拉技术的代表人物,但马龙式拧拉却具有独特的特点:一是相对于张继科、樊振东全台无死角、全方位拧拉,马龙对拧拉技术的使用较为慎重,不是盲目地对任何发球都采用拧拉,而是结合来球旋转、落点有选择地使用,这一方面避免了盲目拧拉的无谓失误,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这一技术的过度依赖;二是相对于张继科、樊振东将拧拉视为一种技术手段、工具,马龙更多的是将拧拉作为一种技术方法、策略.反手台内拧拉虽为当前较为先进且实用的接发球手段,但随着选手对拧拉回球特性的了解、掌握以及拧拉技术本身缺陷的暴露,过度地将拧拉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忽略与后续技术衔接、整合,那么拧拉的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因此应将拧拉技术视为一种技术方法、战术策略,拧拉后的杀板技术才应是关键的得分手段,而马龙的技术体系正符合这一理念;三是相对于张继科、樊振东常规性拧拉回球,马龙的拧拉回球弧线常常带有强烈的侧拐,对手较难适应,也不易被大力扣杀[6].论文摘要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马龙在近几年的国际大赛及国内重要比赛中虽然反手台内拧拉接发球技术使用次数较为有限,场平均使用次数为5.3次,但其成功率较高,场平均成功率为87%,这表明马龙对这一新型技术的使用较为谨慎、慎重,并未对其产生过分依赖,这非常有利于马龙后续技术的衔接及整体技术的组合,对其技术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2.2立体化正手反拉拧拉来球技术

  凭借反手台内拧拉技术,比赛中可将任何旋转的来球都拧成强烈的上旋或侧旋,对对手的进攻节奏、技战术的应用有直接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前3板较为强势的选手有瓦解作用;但从当前的技术体系发展趋势看,男子选手反手台内拧拉技术、正手反拉拧拉来球技术必须兼得,否则比赛中将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由于拧拉回球落点不定且旋转复杂,正手反拉拧拉来球成为了许多选手难以驾驭的技术,同时也成为了制约许多选手发展的那块最短木板.马龙是当前国际乒坛为数不多能成功驾驭这一技术且在比赛中娴熟应用的选手之一,在技术动作、击球质量等方面与其他选手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着名乒乓球赛事解说员杨影所说“发球后大力反拉上旋来球”是马龙最为强大的技术.笔者认为,发球后大力反拉上旋来球技术是马龙技术体系中最具特点、特色的技术,是其技术中的精髓,同时也是其立体技术结构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速度、力量、落点、旋转、弧线”作为乒乓球制胜的5大物理要素,是比赛双方适应与反适应、制约与反制约矛盾的落脚点和具体表现形式[7].如果将这5大要素组合在一板球上,将这板球在对抗中的时空特征和运行特性定义为一种球性,那么这5大竞技要素组成的球性变化,其数量可以理解为无限大[8].作为马龙发球后的核心杀板技术,发球后正手反拉上旋(拧拉)来球技术将这5大制胜要素得到有机结合并完美展现.“直、中、斜”相结合的路线变化、“冲、吊、拐”的相结合的弧线变化赋予了这板球多元立体化的球性结构,并成为了马龙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核心二级技术,同时也使马龙技术结构体系更加精细化、多元化.总体言之,“速度快、落点刁、弧线拐”且出手干脆、果断是马龙正手反拉拧拉或上旋来球技术的核心特点,且相比于将反手拧拉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方法、策略,马龙将其视为了一项重要的杀板得分手段,而这不仅是技术策略与战术谋略应用的一种进步,更是马龙思想意识精神层面的一次重要蜕变与突破.
论文摘要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马龙在这4场比赛中正手反拉拧拉来球技术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反手台内拧拉接发球技术,正手反拉拧拉来球场平均使用次数为10.5次,且具有较高的得分率,而反手台内拧拉接发球仅4次,这表明相比于反手拧拉接发球技术策略,马龙视正手反拉拧拉来球为一种重要的杀板得分手段.

  2.2.3高质量中远台正手连续对拉技术

  马龙的每场比赛都可称得一次视觉盛宴,而这多半得益于其超一流的中远台正手连续反拉能力.中远台连续反拉是乒乓球技术中最难驾驭的技术,尤其是对于善于近台快攻的选手其更难掌握,此技术要求选手有较扎实的拉球功底以及较强的多板衔接能力,可作为衡量选手综合技术水准的重要参考指标.国外选手尤其欧洲选手,过分依赖反手而导致正手技术退化是目前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而中远台正手相持能力的欠缺与不足更是难以走出的技术困境.2014年东京世乒赛男团决赛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决赛中虽然奥恰诺夫凭借其强势的反手技术击败了大满贯得主张继科,但当其面对具有超一流中远台正手能力的马龙时却几近崩溃,比赛势如破竹.笔者认为,仅凭强大的反手技术而不兼备一流的正手弧圈能力虽能在国际乒坛赢得一席之地,但始终无法登上世界乒坛金字塔最顶层.作为当今世界乒坛实力派的典型代表,“速度快、衔接好、失误少、得分高”是马龙中远台正手反拉技术的主要特点;此外,在对拉过程中马龙往往会主动变线,造成对手因站位跑动而出现失误或回球质量降低,凭借强硬、强势的对拉技术,马龙对拉中往往一板凶于一板,而许多选手保守式的“兜拉”往往会被马龙拉穿.

  2.2.4超常规反手侧切技术

  相持中反手侧切本属于削球打法的一种,但在不能主动发力的相持情况下马龙会果断使用这一技术手段.此技术看似被动、保守,但其效果却不容忽视,比赛中马龙多次凭借此技术而实现得分,如在2012年世界杯与波尔的单打决赛、2013年全运会与王皓的半决赛、樊振东的单打决赛及2014年东京世乒赛男团决赛与波尔、奥恰诺夫的比赛等马龙都曾使用这一技术,并成功得分.在当今“积极主动、争取上手”的乒乓球技术发展背景下这种较为保守、落后的技术能被当今最为顶级的选手接纳并成功运用并不源于此技术本身的强大,而是源于对手的心理变化.这一看似绝好的机会,实则暗藏杀机.多板相持后,在面对突入而来的机会时对手往往会急于快速杀板得分,而忽视了对来球落点、旋转的判断,进而出现失误.反手侧切看似是马龙技战术中的“另类”,实则是马龙细腻技术风格与严谨性格特点的结晶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人伟大智慧在竞技体育领域结晶与升华的一种彰显.笔者认为,虽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是当今世界乒坛公认的主流打法,但从马龙相持中使用反手侧切这一超常规技术来看,在乒乓球运动中任何技术、打法都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准确把握各种技术的结合度并合理使用在比赛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马龙的4大专长技术表面看似孤立,实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筑了马龙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而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引起整个立体结构体系的崩溃.这就犹如人体的微循环脉络,虽然从微动脉到微静脉有多种通路,但其中任何一条通路发生障碍都会引起整个微循环的异常变化,继而使机体出现病变.马龙的成功与其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成功密切相关,而构筑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也必将成为今后世界乒坛顶级选手的必走之路.有学者就曾提出,独特的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建立是中国乒团强大实力唯一的原因[9].在当今严重异化发展的国际乒坛大环境下,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建构对于要走出困境的国外选手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取得突破.

  2.3马龙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的不足与缺陷

  如戴复古所着《寄兴》所述:“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完美,马龙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也有一定的瑕疵、裂痕,故也要全面、客观的认识马龙的技术.“正手绝对杀伤力(尤其单板杀伤力)不够、发球威胁不足”是马龙技术上的瑕疵与不足,而患得患失的比赛心态更是成为了马龙大满贯征程中的绊脚石,比赛输赢固然重要,但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拥有精湛的技术,强大的内心世界也是必不可少,如此方能铸就“龙之霸业”.

  3结束语

  “打法先进、技术全面、专长突出”是当今乒坛名将马龙奠定中国乒乓男队核心领军人物的3大基石,其中专长突出更是成就“龙之霸业”的一大利器.“台内反手拧拉、正手反拉上旋来球、中远台正手连续对拉以及超常规反手侧切”是马龙的4大精髓技术,其共同构成了马龙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而发球后正手大力反拉上旋来球是马龙最为强大的杀板手段,是其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的核心二级技术.构建立体化的技术结构体系必将成为今后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尤其在当今严重异化发展的国际乒坛大环境下,构建立体化技术结构体系对于要走出困境的国外选手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 陈启湖.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6(2):99-100.

  [2] 吴飞,刘国斌,金芳.马琳对波尔两场世界比赛反手技术的分析和研究[J].运动,2009,9(1):29-31.

  [3] 冉启明,周晶,张玉杰.第50届世乒赛马龙对萨姆索诺夫技战术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56-58.

  [4] 石小娟.你也可以运用的香蕉球:科贝尔详解反手侧拧(上)[J].乒乓世界,2005(9):100-103.

  [5] 宇辑.中国与世界乒乓球运动“向何”发展[J].中国教练员,2013(1):32-36.

相关标签:乒乓球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