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药理学论文

实验研究椒黄颗粒洗剂的的止痒镇痛等效果

时间:2014-04-10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3108字

论文摘要

  椒黄颗粒洗剂系治疗内痔、外痔、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肛周湿疹、肛门瘙痒等疾病及肛周疾病术后的镇痛、促进术后创面愈合,能更好地解除患者痛苦的外用中药颗粒洗剂。

  1 实验研究

  1.1 抗炎作用观察

  按文献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75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2~24g,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1组盐水对照,2组金黄散(20%),3组地塞米松,4组高浓度椒黄颗粒剂(20%),5组低浓度椒黄颗粒剂洗剂(10%)。各组分别在左耳廓涂药0.5ml,30min后涂二甲苯0.05ml,20min后再涂药1次,以右耳作对照,15min后系颈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于相同部位用打孔器(直径6mm)冲下耳片,扭力天平称重,求出肿胀度。表1显示,高浓度椒黄颗粒洗剂对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本品有抗炎作用。

  1.2 镇痛作用观察

  恒温水浴调至(55±0.5)℃,将金属桶放置水浴内,以此作为热刺激板。取昆明小鼠体质量(20±2)g,分别投置热板后立即计时,至小鼠舔足为止,以此时间为痛反应潜伏期(痛阈值)。测定2次,以平均值不超过30s为合格。取痛反应潜伏期合格的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第1组盐水对照,第2组金黄散(60%),第3组高浓度椒黄颗粒洗剂(60%),第4组中浓度椒黄颗粒洗剂(30%),第5组低浓度椒黄颗粒洗剂(15%)。实验前各组小鼠后足涂药3次,剂量每只0.5ml,涂药间隔2h。于末次涂药30mim,与药前同法测定痛反应潜伏期2次,取平均值为药后痛反应潜伏期(药后痛阈值),计算药后痛阈值提高百分率,结果见表2(痛阈提高百分率是由用药后痛阈值与用药前痛阈值之差与用药前痛阈值之比值的百分率)。

  表2显示,椒黄洗剂外涂给药可使小鼠痛阈值有提高,提示本品有镇痛作用。

  1.3 止痒作用观察

  表3显示,取健康豚鼠3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4组。1组盐水对照,2组洁尔阴(60%),3组高浓度椒黄颗粒洗剂(60%),4组低浓度椒黄颗粒洗剂(30%)。实验前1d,豚鼠左后足剃毛并涂药,剂量每只0.5ml,每天3次;实验时用砂纸擦伤左后足剃毛处(面积1cm2),再涂药1次。90min后除去药物,在创面涂0.01%磷酸组胺,每只0.05ml,以后每隔3min,依次递增磷酸组胺浓度0.02%、0.03%、0.04%,直至豚鼠回头舔后足,此时所用磷酸组胺总量(靏)为致痒阈。表3显示,椒黄颗粒洗剂加大剂量可使磷酸组胺的致痒阈有程度提高,说明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1.4 抗局部溃疡作用

  取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20±20)g,肛周注射醋酸,每只0.06ml,24h后选取溃疡面8~10cm的7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1组赋型剂(糊精)0.1g/只;2组金黄散0.1g/次,每天3次;3组敷椒黄颗粒洗剂0.1g/次,每天3次;4组敷椒黄颗粒洗剂0.1g/次,每天1次,观察溃疡面炎性渗出、红肿等情况,计算各组大鼠溃疡愈合的时间。

  表4显示,椒黄颗粒洗剂组溃疡面的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提示本品有抗感染和促进醋酸刺激所致溃疡愈合作用。

  1.5 椒黄洗剂抑菌作用

  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普通培养基,将干燥滤纸片(直径6mm)浸放在5%、10%、20%浓度的椒黄颗粒洗剂内,待干燥备用。取普通培养基2块,分别接种上述2种菌。取上述药敏纸片轻轻贴于2个培养基相应区内,37℃培养18~24h,观察抑菌环直径并判断敏感程度,结果大肠杆菌培养基内抑菌环直径为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内,5%、10%、20%药敏纸片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4mm、15mm、18mm,提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或高度敏感。

  1.6 椒黄颗粒洗剂安全性实验

  1.6.1 皮肤刺激实验取白色豚鼠1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1组涂60%柏倍颗粒洗剂,2组盐水对照。剃除豚鼠右侧背部毛3cm2,涂药剂量每只1ml,每天3次;盐水组涂等容积生理盐水,24h后用清水除去药物,分别记录1、24、48及72h给药部位出现红斑和水肿情况。按标准Ⅲ评分,结果均为0分,可见柏倍洗剂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1.6.2 皮肤过敏试验取白毛豚鼠32只,体质量200~240g,雌雄均可,实验前24h背部脱毛3cm2。随机分为4组,1组涂25%赋型剂0.5ml/只,2组涂50%椒黄颗粒洗剂0.5ml/只,3组涂25%椒黄颗粒洗剂0.5ml/只,4组涂1%2,4-二硝基氯代苯0.5ml/只。第1~2天、第7天、第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用药,第28天激发给药6h后以清水除去药物,观察末次给药后6、24、48、72h有无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按标准评分Ⅲ评价致敏程度,结果除4组致敏率为100%外,其余各组均为零。

  1.6.3 椒黄颗粒洗剂急性毒性实验①皮肤涂敷药LD50测定:取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剂量依次为0.5、0.42、0.35、0.29、0.24g/次,每天3次,连续观察7d,各组小鼠活动正常,毛色、体质量、摄食量等无异常改变,无动物死亡,说明外用安全可靠;②灌胃给药LD50测定:取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剂量依次为20、16.7、13.9、11.6、9.6g/kg(R=1.2),灌胃容积20ml/kg,药后观察7d,死亡小鼠多于灌药1h后出现摄食,饮水减少,7~12h死亡,未死亡者逐渐恢复正常。以改良寇氏法计算,小鼠灌胃椒黄颗粒洗剂LD50为15.22g/kg。

  2 临床观察

  2.1 一般资料

  肛肠疾病患者1000例,男587例,女413例;年龄4~78岁,平均年龄34.6岁,病程3d至10年,包括混合痔、肛裂、内痔、外痔、肛窦炎、肛周湿疹、肛门瘙痒、肛周脓肿、肛门疾病术后,随机分组各500例,治疗组应用椒黄颗粒洗剂,对照组应用金黄散治疗。

  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椒黄颗粒洗剂每大袋20小袋,每小袋20g,每次1袋(20g)/次,加水1000ml,温度95~100℃先熏后坐浴,每次5~10min,每天2~3次。

  对照组:金黄散20g/次,加1000ml开水,先熏后坐浴,每次5~10min,每天2~3次,连用10d。治疗后1d及30d判定疗效。

  2.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局部疼痛及水肿消失,局部皮肤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失,疼痛及水肿基本消失,皮肤基本好转;无效:主要症状、体征减轻,但局部皮肤无好转或无变化甚至加重。

  2.4 治疗结果

  3 讨论

  椒黄颗粒洗剂是我院治疗肛周疾病及术后常规用药,20多年来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肛周疾病多与饮食不节、负重、久卧、久立等有关,因其气血失调、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不化、湿热下迫大肠,热毒蕴结、血热肠燥、结聚不散、热盛肉腐成脓,或湿热留滞肛周肌肤而导致疾病。热伤肠络、血不循经下溢而便血,气血纵横、筋脉交错而成痔,气虚、血虚、血瘀而血虚肠燥、肠风下血。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止痛、活血化瘀为原则,用黄柏、五倍子、苦参、川椒、红花等9味药组成椒黄颗粒洗剂。其中黄柏、五倍子、苦参收敛止血、降火祛湿;川椒祛湿止痒、止痛;野菊花等清热解毒。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柏倍颗粒洗剂强于金黄散。动物实验证明,椒黄颗粒洗剂在镇痛、促愈、抗炎、抗过敏、促愈方面疗效确切。

  临床应用证明,椒黄颗粒是具有抗炎、抗过敏、促愈、止痛及术后的止痛、抗炎、促愈的疗效中药制剂。椒黄颗粒洗剂通过洗剂中水的加温及药物协同作用,缓解平滑肌痉挛而达到止痛效果。止痛方面虽然西药拥有止痛迅速且可达到长效作用,但西药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成瘾性﹙吗啡类﹚,而应用亚甲蓝可致术后蓝尿、肛门部痛觉长期不恢复。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止痛药物或镇痛方法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治疗具备以上的要求,在术后止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感染和平滑肌痉挛是导致肛门疾病术后延期愈合及疼痛的主要原因,中药在控制感染、缓解平滑肌痉挛方面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中药外用可以在局部用药直达病所的同时直接达到抗炎、止痛、促愈的作用,避免口服及肌注给药所造成的患者痛苦、治疗过程等繁琐弊端,是肛门疾病及肛门疾病术后必行的治疗步骤,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优点。总之,本研究发现椒黄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可靠的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图标略)

参考文献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