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养成教育论文

中小学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与实施方法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刘海洲
发布于:2020-12-02 共6898字

  摘    要: 当下,养成教育这一观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并把养成教育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养成教育的改革在当前的教育界蔚为大观。新时代对养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厘清养成教育的培养内容,依据养成教育的培养原则,采用有效的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法,切实做好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养成教育的有效衔接,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内容; 原则; 方法;

  “国运兴衰,源于教育。”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说一个民族必须以育人为本,办好教育事业。如何办好教育事业,首先需要依靠在教育工作第一线上的广大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开展,不仅对教师自身各方面素质进行全面的提高,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养成教育的思维和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的学生,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操,使其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所以说,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开展,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素养得以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

  一、养成教育的兴起

  养成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儿童的童蒙教育,提出了“蒙以养正”或“养正以蒙”的教育理念[1]。在儿童早期阅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读物中包含了丰富的养成教育因子。如《三字经》中的“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就要求孩子从小要学习各种礼仪和孝顺自己的父母;《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更加要求儿童从小要遵守各种礼仪和社会等级秩序。由于这些教育思想与中国封建阶级的统治思想杂糅在一起,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所以这些养成教育的思想并未能发扬光大。“养成教育”这一概念最初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以“知、情、意、行”为主要内容形成一套新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对西方现代教育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养成教育这一概念,一般研究者认为:“所谓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及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2]
 

中小学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与实施方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养成教育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得到一些教育改革人士的认可与推崇。经过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养成教育这一观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并把养成教育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养成教育的改革在当前的教育界蔚为大观,得到了广大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虽然目前我国的养成教育改革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片面强调养成教育中的学习能力培养,不能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不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注意幼小中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衔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成教育的深度拓展与有效衔接。新时代对养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厘清养成教育的培养内容,依据养成教育的培养原则,做好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养成教育的有效衔接,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这一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尤其是中小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对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的关键是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就是养成教育的题中之义。我国着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这就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养成教育的实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国家和时代对中小学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时代和历史的新变化,扩大养成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协调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养成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二、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第一任务,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更显得迫切与重要。良好学习习惯包括学生自主预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积极提问、大胆发言、认真思考等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兴趣的保护。学生从学习中得到快乐,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然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的严格要求、家长的严格监督、学生的自觉遵守。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所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孩子踏入校门那一刻起就严格要求,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要求,让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良好习惯内化为学生的习惯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源源不断地保持着求知的欲望与动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勇攀科学知识的高峰。

  (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中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说明一个孩子从他小时候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就可以看到他长大成人之后的为人处世风格。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乐于助人、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等。这些道德品质的形成既需要中小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又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还需要全社会的提倡。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小在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我们太过于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在校园内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恃强凌弱、弄虚作假、冷漠自私等。这就给我们当前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必须要把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渊博的学识,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三)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行为规范的文明与否,直接取决于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规范,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随意插队、不乱闯红绿灯等。这些看似小事,却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这些文明行为规范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导,在家庭中以父母为榜样,共同引导孩子对社会文明秩序的遵守,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从小就具有良好的素养,才能成为和谐社会中的文明一分子。

  (四)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是我们以前教育中所缺失的,养成教育就适时地提出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孩子从踏入校园那一刻起,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缓解和疏导,孩子的心理就会长期处在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中,这也是老师和家长最容易忽略的,从而导致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如离家出走、自杀等。当这些悲剧发生之后,作为老师和家长会后悔不迭。面对每年发生的类似悲剧事件,必须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两者要密切联系,注意观察学生情绪上的变化与波动,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问题,给他们讲授一些心理排遣的方法,引导学生排除心理压力,及早避免一些极端状况的发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是当前教育中较为薄弱的一面,学校的专职心理师太少、心理辅导讲座也较少、学校缺少专门的心理治疗室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培养其抗挫折的能力,知道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要经历磨难与失败,才能真正走向成功与成熟;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的心理,从容面对压力与挑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

  中国传统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片面追求学习知识的标准化与唯一性,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教育弊病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改革家的批评。养成教育恰恰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让学生有大胆的质疑精神,打破标准化的考试模式,让学生从入学之时就不再受固定知识和习惯思维的限制,保持求知的好奇心与创新精神,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一开始就受到鼓励与保护。此外,还要通过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原来的培养学生的纯知识型向创新实践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小就具备创新实践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大量中外教育的对比表明,中国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学生。这种落后局面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应试教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应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倡与培养不够,即使有些学生具备一些创新实践的想法,却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很早就被扼杀掉了。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警惕,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创新求知欲,鼓励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宽松的沃土,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从孩子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抓起,让我们国家和民族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创新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可谓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以上五个方面是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与良好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良好心理健康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这五个方面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养成教育的培养体系[3]。这就打破了以往的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转而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这种良好素养的养成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让其终身受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三、中小学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

  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孩子在幼儿园时,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规范,通过老师和父母的教育引导与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规范,如不乱丢垃圾、不说脏话、不随地大小便、遵守交通规则等。这是孩子养成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好的习惯将伴随终生,坏的习惯将很难改正。进入小学之后,老师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根本任务,通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引导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就是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成教育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获得不同良好习惯和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既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又保证学生个性和天性的充分发展,最终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家庭和社会互动

  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培养,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养成教育五个方面习惯和能力的成功培养。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就非常关键。家长既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又要为孩子做出榜样;社会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尽量减少负面丑恶现象对孩子们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让孩子们的养成教育培养真正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中得以实现,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三)幼小中相互衔接

  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这三个阶段完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成长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养成教育实施的最关键时期。在以往的教育中,认为三者之间的教育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过度,没有注意到相互之间的教育衔接,这对有些孩子的教育成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养成教育的实施,依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培养目标,实现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无缝对接,让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培养得以持续的培养,不会由于学习阶段的改变而导致养成教育培养的停滞或中断,这对于养成教育培养的效果最优化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以后中小学实施养成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四、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法

  明确了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原则之后,就要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加以实施,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和体现,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孩子年龄小,自控力差,可塑性较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必须采用一些方法严格要求孩子,让养成教育的效果早日显现。

  (一)引导法

  孩子们一入小学,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校纪校规和课堂纪律,向学生提出新希望和新要求,并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的班规,并组成班级委员会,监督全班同学的执行情况。孩子们的个性都是好强的,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有意引导,让孩子们明白做什么是错的,错了就要接受惩罚;明白做什么是对的,对了就会得到表扬。让学生在严格的纪律氛围中养成良好习惯,为养成教育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训练法

  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经过长期的引导与训练,才能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化于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对于刚入小学的小学生们,由于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较差,即使有老师的引导和校纪校规的制约,也很难长期保持一种良好习惯,这就要在引导法的基础上进行养成教育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法刚开始是比较苛刻的,如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很难做到的,尤其在节假日期间,连大人都很难做到,这就需要父母的严格催促和监督。孩子刚开始可能意识不到这种习惯的好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良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孩子也从良好习惯中受益很多,他们就开始自觉自愿地接受这种训练,并把这种习惯内化于自己的行为中。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训练法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已被无数的事例所证明。训练法在养成教育的实施中把老师的引导从学习内容上真正地落实到行动,特别是有些行为习惯必须在强制性的训练下才能真正形成,这是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规范,从头抓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榜样法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说明了榜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行为规范的遵守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都有重要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培养,所以,父母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如遵守红绿灯、不乱丢垃圾、乐于助人等,这样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让这些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内化于孩子的心里。同时,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榜样的树立,让每个孩子看到自身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可以更好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身的不足,才能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班级氛围,孩子的良好习惯就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对孩子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一种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养成教育实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情景法、参观调查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养成教育内容的全覆盖,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真正把养成教育的各种良好习惯内化于学生的行为中。

  总之,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内容广泛,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重点突出,在不同的阶段培养学生不同的良好习惯,让这些不同习惯相互影响,互相配合,共同提高,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养成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工程,不仅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循序渐进原则,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协调配合,注重幼、小、中培养阶段的有效衔接,采用各种有效的培养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养成教育培养效果的最佳化,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迎春.中国古代童蒙养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J].晋阳学刊,2004(1).
  [2]谭松贤.“养成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1(2).
  [3]谢亚男.论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刘海洲.论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培养机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0):90-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