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分析规模化养猪场中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作者:张炼钢 钟杰 王大力
发布于:2021-08-02 共30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仔猪腹泻病论文(推荐范文6篇)
【第3篇】分析生猪的腹泻疫病诊断方式及防治措施
【第4篇】研究仔猪腹泻的鉴别与防治措施
【第5篇】冬季猪腹泻病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办法
【第6篇】 分析规模化养猪场中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病论文第六篇:分析规模化养猪场中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规模化养猪场中仔猪发生腹泻病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饲喂不善会给消化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尤其是仔猪体质较差,各种组织和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机能先天性比较脆弱,主动免疫功能还未健全,再加上环境条件潮湿、阴冷及奶水质量较差等应激情况,均会引起仔猪发生腹泻病。该文分析仔猪发生腹泻的几种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仔猪;病毒性;细菌性;应激性;营养性;

  Abstract:Diarrhea is a common problem in piglets in large-scale pig farms.Improper feeding will cause irreversible damage to the digestive system,especially the poor constitution of piglets and the imperfect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issues and organs,diarrhea can occur in piglets due to the inborn weakness of digestive function,incomplete active immune function,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such as damp,cold and poor milk quality.In this paper,the causes of diarrhea in pigle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0 引言

  引起仔猪发生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有4大类,即病毒性、细菌性、应激性和营养性。其中病毒性腹泻常见的有流行性腹泻、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等,细菌性腹泻病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密螺旋体和寄生虫病等。应激性是由各种应激因素引起的腹泻,营养性是由营养缺乏或过度营养引起的腹泻。

  1 病毒性腹泻

  1.1 发生原因

  病毒性腹泻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猪只发病后主要表现严重的水样粪便,有的会发生呕吐症状。在发病初期发生体温升高,随着腹泻的出现体温有的能恢复正常,有的发生顽固性体温升高。猪群发病毒性腹泻后,不仅在猪群内传播速度很快,经过短短几天时间就可以传播全群,而且造成很高死亡率,因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通常会引起继发感染,加重消化道病症,造成更高的死亡率。

  1.2 防治措施

  生产中防控病毒性腹泻病的最有效措施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根据本场疫病发生动态和规律,结合外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选择优质对型的疫苗给猪群接种,通过疫苗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帮助猪只产生被动免疫力,增强对病毒性腹泻病的抵抗能力[1]。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每天定期清理粪便对于防控病毒性腹泻病非常重要,因为病原体可以随着病猪粪便排泄到体外,可以进一步污染饲养环境、料槽、水槽、设备、用具等,健康猪群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质,病原体可以通过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进入机体而感染发病。因此,应定期清扫和消毒饲养环境和设施用具,尤其在外界疫病压力较大或本场发病期间,需要杜绝病原体传播和蔓延。一旦确定猪群感染病毒性腹泻病,应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药物的同时,应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既可以防治细菌感染,还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使用高免血清或康复猪抗凝血,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 细菌性腹泻

  2.1 发生原因

  通常由细菌引起的腹泻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给猪群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猪群感染大肠杆菌腹泻病大多是由带菌母猪传染给仔猪,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3 d内开始出现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并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小块,有的病猪肛门松弛,适当增加腹部压力可以从肛门处排出稀便,有的呈败血症发生急性死亡。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前3 d的仔猪,1周龄后的仔猪发病率较低。

  红痢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腹泻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仔猪,粪便呈红色稀便,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腹泻病,急性和亚急性病例呈下痢症状,慢性病例呈坏死性肠炎病症,刚开始发病时出现便秘情况,然后才开始发生腹泻,病猪逐渐消瘦,成为小僵猪,本病多在4月龄内的仔猪群发生。

  2.2 防治措施

  预防细菌性腹泻病多以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为主,将环境中存活的细菌杀灭和清除,减少细菌污染饲料和饮水的机会,防止细菌感染健康猪群。每周用过氧乙酸或碘制剂带猪消毒2次,保持猪舍干燥和干净,减少细菌繁殖速度,降低环境中细菌含量。每周对饮水系统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可以在饮水中添加消毒剂,以抑制饮水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杀灭和减少细菌存活数量的目的。

  针对细菌引起的腹泻病使用广谱抗菌为主,再辅助口服补液盐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效敏感抗生素药物,如氟苯尼考、多西环素、菌之敌等,及时注射治疗,效果显着。同时在水里加上口服补液盐,防止猪脱水,及时补充体液。

1.png

  3 应激性腹泻

  3.1 发生原因

  猪群长途运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饲料发生改变、温度差异较大、寒冷、湿度过高、密度过大、免疫接种、饲喂过量、饮水不足等情况下,这些应激因素都可以引起猪只发生应激性腹泻。尤其是刚刚断奶的仔猪由哺乳突然转变为采食,机体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出现消化不良,发生应激性腹泻。猪群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性或过敏性腹泻等。应激性腹泻病常见于刚断奶的仔猪群容易发病,通常因为饲养管理不善,饲喂次数较少,在没有饲料的情况下仔猪饥饿体质变差、抗病能力下降,在饲喂过多时暴食引起消化不良和消化系统紊乱,都会引起腹泻病,猪群通常表现精神整体状态不错,只表现腹泻,粪便中有明显没有消化的饲料颗粒[2]。

  3.2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措施,保持舍内温度恒定,湿度和密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容易发生应激情况。需要逐渐过度饲喂,根据仔猪生长发育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喂程序,采取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定时定点饲喂猪群,保证猪群吃好吃饱,防止发生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现象,定期将料槽中剩余的饲料清理出去,防止饲喂量过多的同时还可以避免饲料发生霉变,致使霉菌毒素超标引起腹泻病。供给仔猪的饲料一定是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刺激机体消化功能增强,避免发生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病。在应激条件下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帮助机体增强抗应激能力,减缓应激对猪群产生的不良影响。一旦发生猪群发生应激性腹泻病,应立即改善环境条件或其他应激状况,尽快促使猪群恢复健康。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消化功能,帮助猪群尽快康复。

  4 营养性腹泻

  4.1 发生原因

  由于母猪饲料营养不足或饲喂量过低,致使母猪营养缺乏,分泌的乳汁稀薄且数量不足,致使仔猪发生营养不良性腹泻。粪便糊状呈黄色或白色,病猪表现衰弱无力、腹部收缩。饲料营养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或母猪乳汁过浓等,都会引起猪群发生营养性腹泻,猪只发生营养性腹泻后通常会表现典型症状,粪便中明显出现未消化的饲料,这种病情比较容易防治。

  4.2 防治措施

  针对营养不良性腹泻应及时增强母猪营养,可以在母猪或仔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促使猪只体质健康和增加抗病能力。针对蛋白质过高引起的腹泻病应及时调节饲料配方或减少饲喂量,在仔猪饲料中可以添加蛋白酶、乳酶生或食母生等帮助消化的药物,增强猪只消化功能,促使猪群尽快恢复健康[3]。

  5 结束语

  为保证猪群健康生长和提高养猪效益,规模化养猪场应加强饲养管理,供给营养全价的饲料,提高猪群体质和抗病能力。加强免疫接种、卫生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防治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发生,减少各种应激环境,避免猪群发生应激性腹泻。

  参考文献

  [1]雷维华.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J] .山西农业, 2005(8):46-47.

  [2]刘辉.春夏季节防好仔猪腹泻病[J] .北方牧业,20 04(10):14.

  [3]叶昭辉,贺永建.中药治疗仔猪腹泻病[J] .中国动物检疫, 2005(5):42.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柏加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 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农业农村办公室 湖南省浏阳市农业农村局
原文出处:张炼钢,钟杰,王大力,吴梦阳,唐炳.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04):124-1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