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元认知心理作用下女性译者的主体性表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31 共3879字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根据这种理论,元认知心理过程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理解和消化,而且这个过程也包括监控和调节[1].这种理论分析了语言学习和心理过程的关系。同样,翻译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是译者心理认知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对翻译的结果有深刻的影响。他们对所生活的环境的认知和原有翻译经验决定了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效果。而女性主义译者受到女性翻译理论的影响,她们的翻译过程受到更多的元认知因素的影响。女性主义译者强调了译者的性别这一因素,把翻译作为一种工具,为女性争取平等和社会地位而服务。在翻译过程中,她们从女性译者的视角出发,在元认知心理作用下,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意识、审美风格和人文特点,充分体现女性译者的主体性。

  一、元认知心理影响下的翻译过程

  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对认知过程的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作为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和核心,元认知活动并不是简单认知过程,而是在进行不断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实践,是语际之间的转换过程。元认知心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译者在处理原文和译文时的心理活动,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理解阶段

  对于原文的理解,往往受到译者的语言能力、心理过程和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没有理解过程,译者就不能进行语际之间的转换。从这一角度来看,译者的元认知心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有信息输入时,认知主体首先进行解码[2].译者运用原有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深刻理解原文,掌握原文的总体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逐一分析词语、语法、句法等细节。这些都会用到译者的元认知知识。这一过程是动态的,译者的元认知知识也在理解过程中不断增加和更新。

  (二)第二阶段:表达阶段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译者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用目标语准确地把译文表达出来。这一阶段需要译者更加复杂的心理和思维活动,运用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作用,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然而传统的翻译实践只是注重对于原文的分析,力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绝对对等,忽视了译者的作用,也就是忽视了译者在这一阶段的元认知心理活动。在表达阶段,译者基于对于原文的理解,在元认知的作用下,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体现译者的翻译风格,使译文准确,并具有目标语的特色。同时,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作用还可以纠正翻译中出现的错误,不断地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评估,提高翻译的质量。

  二、女性主义译者主体性在元认知心理作用下的体现

  在翻译过程中,原作者、原文、译者以及译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毫无疑问,译者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译者的主体性会对译文有着深刻地影响。女性主义译者,除了受到时代因素、文化因素和语言因素等影响外,她们尤其擅长利用她们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对原文进行语言干涉,以实现她们为女性呐喊的目的,使她们的语言为女性代言。为了使她们的译文具有女性主义的特点,女性主义译者在元认知心理的影响下,从文本选择、翻译标准的重写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让译文刻上女性主义标志。

  1. 文本的选择

  女性主义译者在选择文本之前,元认知心理会决定她们的兴趣、偏爱和能力,尤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任务中。译者要做充分的阅读、理解和翻译前期准备工作。女性主义译者往往选择女性作者的作品或者是女性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她们对于自身性别认知和女性社会地位的认知使女性主义译者更容易理解女性作者的真实情感,更容易融入到女性主人公的角色中。在这样的元认知心理影响下,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她们认为男性译者不能完全理解女性作者所传递的心理意图,特别是早已经根深蒂固的男性意识甚至会歪曲原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3].虽然在翻译中,往往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都会选择同一部文学作品,但是他们的元认知心理是不同的。比如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代表作《紫色》(The Color Purple),很多翻译家都翻译过这部作品。

  但是不同性别的译者在翻译中的着眼点是不同的。

  在这里选择陶洁和杨仁敬的两个译本做一个比较,陶洁是女性文学研究的专家,她的女性主义元认知心理在选择文本时对她有深刻地影响。因为她熟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了解女性作家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文中的女性角色和她们的心理。这样的认知使她融入作品中,从而发挥作为女性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另一位译者杨仁敬为男性,是研究美国文学的专家,尤其以海明威研究最为见长,对女性研究似乎没有特别的关注。他选择这部作品更多是基于他对美国文学和美国社会的了解这样的元认知心理。因此,在翻译中,他更强调这一方面的认知,而不是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因此,陶洁的译本在表现女性主义和女性译者主体性方面更加准确。

  2. 翻译标准的重写

  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译文和原文的绝对对等被认为是翻译的标准。这种标准在翻译研究中处于长期的主导地位。而早期的译者多为男性,在译文的字里行间体现的都是男性的统治思想。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出现,女性主义译者利用其在翻译中的主体性,提出了翻译的另一种标准:重写,即把翻译过程看做是对原文的一次重写[4].这样,语言就成为女性政治斗争的工具,以抵制传统翻译中男性为中心的统治地位和对女性的歧视。在翻译过程中,元认知心理对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策略的认知对女性主义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起着决定作用。在翻译之前,女性主义的翻译标准对女性主义译者的影响是潜意识的。在翻译过程中,这种元认知心理在理解和表达阶段都会自动管理和监控她们的翻译,在译文中充分发挥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实现她们对于原文的重写。同时,女性主义译者会牢记她们的政治目的,利用元认知心理的作用,不断地调整翻译策略,审视翻译作品,做出自我评估,直到她们能完美地完成对原文的重写,达到她们作为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目的。这样的翻译,不仅能够完成语际之间的转换,而且能够为译者提供一个利用原文书写情感的机会。

  3. 翻译策略的选择

  弗洛图(Flotow)列举了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三种翻译策略:增补(supp lementing)、加写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以及劫持(hijac king)。基于对这三种翻译策略的认知,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巧妙地体现出她们的主体性。

  增补是翻译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翻译策略。译者除了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他们还会在译文中增加一些他们对于原文的解释。由于男女译者在翻译中不同的元认知心理,他们增补的内容也不同。

  女性主义译者更加强调和补充原文中表达性别和女性心理的词句。如:在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紫色》(The color of Purple)中有这样一句话:Mr look struck,like he always look Shug say she's going to anywhere.(Alice Walker199)陶洁把这句话翻译为:先生好像挨了一闷棍,莎格一说起她要上别处去,他就是这种神情[5].

  杨仁敬翻译为:X先生有点吃惊,像平时莎格说要到哪儿去时他的表情一样[6].这句话描述了某先生在他听说莎格和茜丽出走消息时的面部表情。杨仁敬只是从字面上把“struck”一词译成了“有点吃惊”,读者并不能感受到Shug的强烈感受。在陶洁的译本中,她给了一种生动的翻译“好像挨了一闷棍”,表现了Shug在得知茜丽离开时的那种如棍棒打击一般的震惊。运用这样的增补,可以看出女主人公茜丽的形象,体现了黑人女性的觉醒和成长对于男性的重击。前言和注脚也是翻译中的常用方式。女性译者在元认知心理作用下,利用这种翻译策略强调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和情感通过添加前言和注脚得以体现。劫持是女性译者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另一种体现。女性主义译者想要强调其性别和政治地位。在这样的元认知心理作用下,译文重写了原文中没有表 达 出 来 的 女 性 主 义 观 点 . 如 托 马 斯·哈 代(Thomas Hardy)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中有 这 样 的 表 达 :Well,women's faces have had toomuch….男性译者译为:哼!女人的面貌。表达了他的鄙视和厌恶,而女性主义译者则译为:噢,女人的脸蛋。表达了女性的同情和怜悯。女性主义译者通过这样的表达方法,体现她们的感情,突出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同时,女性主义译者也享受了重写的权利和快乐。

  元认知心理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时时存在的,译者的这种心理符合翻译过程的心理活动特征。同时元认知心理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方面起着监督和调节的作用,指导翻译活动的实践和训练,不断地对译文进行评价和反馈[7].女性主义译者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从性别视角,结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把女性主义从一种文字转换到另一种文字,从一种文化传入另一种文化。

  [参 考 文 献]

  [1]Flavell J.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of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J]. American Psychology,1979:18-21.
  [2]吴斐.元认知策略视域下的翻译实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3):67-68.
  [3]李永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的主体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7):107-110.
  [4]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4):18-21.
  [5]艾丽斯·沃克.紫颜色[M].陶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35.
  [6]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186.
  [7]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6-1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