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南京回族的散居化现状与回族文化新趋势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10 共6434字
论文摘要

  南京是中国东南沿海回族所居经济发展较好、历史文化影响较大的重要城市。金陵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岱舆、张中、刘智等都曾经长期生活在这里。明朝初年以来,南京回族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寺坊,简称“坊”———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穆斯林传统居住生活空间) ———七家湾社区,这个七家湾社区经过 600 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市人大、政协和当时的主要领导甚至都曾计划把回族比较集中的建邺区规划建设为回民区①。

  然而,建国后这个聚居形态的回族社区不断遭到冲击,回族人口不断从这里迁往全城各个角落,以至于如今南京最大的清真寺———净觉寺周围已经没有一家回族居住,清真寺变成了“孤”寺,围寺而居的传统居住形态在南京已不存在。

  如何应对这一冲击,传承回族文化,避免回族作为一个整体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就成为摆在南京市十余万回族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从小聚居到大分散: 南京回族的散居化

  民国时期着名的回族学者石觉民 1934 年在南京市做了回族社会生活状况的调查,撰写了《南京市回民生活及清真寺团体之调查》[1]一文,文中记载: “南京计有清真寺26 坊,女寺3 处,城厢内外,地方辽阔。各清真寺均冠以某坊地名称。惟京市西城一带回民聚居甚众,所建之礼拜寺占全数三分之二。

  城之东南北中寥若星辰。附廓计有中华门外两寺,水西门外一寺,兴中门外一寺,和平门外一寺。按城外建造各寺,便于散居回民应时礼拜以及城内回民遇有游墓、殡葬等事,籍以休息之所。惟城内外 20余坊清真寺之建造,原有悠久之历史,自遭洪杨之变,各寺均被兵焚,以后均各分别改建,至创建可改( 观———引者) 者,甚难获见。清真寺内之学校计有汉西门寺、吉兆营寺、和平门寺、王府巷寺、净觉寺、鸡鹅巷寺、草桥寺、雨花路寺等八处。……按南京共有儿童 9381 人,成人计有 17679 人。”

  根据这个调查资料,南京主城区当时共有回民27060 人,清真寺 34 座,其中三分之二在城西一带。

  也就是约有 20 座清真寺分布于七家湾社区附近,大约西至水西门,东至夫子庙,南至中华门,北至汉中路,形成这样一个以七家湾路为中心的范围。可见民国时期南京回民聚居程度之高。

  南京市回族居住格局的分散化大体上经过了这样几个时期。

  1. 1949 - 1957 年。由于回族人口自身繁衍和因战乱外地回族人口汇聚南京等原因,1949 年南京解放时,主城区大约有 5 万以上回族。1950 年大量难民、灾民、散兵游勇等被安置还乡,大约有 1 万回族离开南京。后因参加革命工作、抗美援朝参军和赴西部甘宁青新等省区援边等原因,到 1951 年 8月,主城区只有回族 2. 11 万人[2]。2. 1958 - 1978 年。1958 年宗教改革运动中,南京市有 26 座清真寺被迫“申请”经租代管,这些清真寺大多数就此关闭; “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南京没有一座清真寺能够正常开展宗教活动,回族大部分虽然还住在原地,保持着原有围寺而居的形式,但是清真寺没有了,社区文化内核消失了; 其间的1961 - 1964 年,不少回族被迫下放农村,从此没有能力和条件保持清真饮食习惯,就此脱离宗教生活。

  部分人“文革”后回到南京,但是再也不愿去清真寺了。

  3. 1979 - 1997 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和全国人民“向钱看”的潮流兴起,越来越多的回族人口宗教观念淡化,走向以经济为中心的主流社会,职业日趋多样化。借单位给员工分房的机会,有条件的回族不断搬出回族社区。城市改造和道路拓宽工程,把南京市很多沿街居住的回族人口“推”到周边地区。读书就业等原因也导致不少青年离开原来居住小区,回族居住格局更加分散化。其间南京主城区虽然恢复了净觉寺、太平路寺和吉兆营寺等三座清真寺的宗教功能,但是周围的回族居民越来越少了。

  4. 1998 - 2003 年。南京主城区大规模改造和拆迁运动,最终把以草桥清真寺和大辉复巷女学为代表的七家湾核心地段全部拆迁完毕。以此为标志,南京主城区回族再也没有一个地方保持围寺而居的居住格局了①。

  5. 2004 年至今。南京市回族人口呈现更加分散的居住格局。2013 年底,南京市共有回族户籍人口 9 万多人,几乎每个区都有数千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城区( 如鼓楼区) 回族数量有了较快增加。

  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核心文化设施也随之消失了,其中包括清真寺( 虽然近年来恢复了草桥清真寺,但是多数清真寺消失了再也没有恢复) 、回民医院( 合并到秦淮区医院) 、回民小学( 搬迁到丁家巷后改名为民族小学) 和清真饮食街( 七家湾的清真饮食分散到全城) 。目前南京市回族的居住格局就只能用散居来概括了。

  二、从社区群居生活到家庭个体生活: 经济与文化的张力

  在“围寺而居”的传统居住格局下,南京回族数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以社区为中心的群居生活方式,这种社区群居生活方式大体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 1) 熟人社会; 每个人都生活在熟悉的邻里关系之中,这种邻里关系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制约,形成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血( 姻) 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宗教文化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盘根草式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 清真寺是社区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核心; 回族民众生老病死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清真寺; 很多清真寺还是文化中心,办有小学、伊斯力( 宗教知识学习班) 、宗教宣传杂志等,阿訇等宗教职业人员以清真寺为中心提供宗教和社会生活服务,传承着文化,编织着社会。( 3) 宗教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相互交织在一起; 清真寺既是宗教生活的场所也是经济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回族社区公共生活空间,重要的社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回族把持的主要行业协会也在清真寺办公,并提供着维持清真寺运转的主要经济资源。( 4) 社区提供着地域和文化认同的源泉; 回族的社会认同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地域认同,属于哪一个坊? 其二是文化身份认同,是否属于穆斯林? 只要回族民众居住在这里,就自然产生这两个方面的认同,有了这两个认同,就有了人们需要维持一生的行为规范———“身回心回”,做一个完整的穆斯林。

  城市回族民众离开了清真寺,脱离了围寺而居的居住环境,就很容易形成“家庭个体生活方式”。

  这种家庭个体生活方式就像大多数汉族民众一样,获得了较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失去了较多的社会行为规范,大体上也有这样几个特点: ( 1) 陌生人社会。现代都市社会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常常生活在陌生人的环境中,每天和我们打交道的人中多数是不熟悉的人。这样人们之间就缺少约束和共同的行为规范,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归属感也不强。人们之间也不会有太多的约束,人性的弱点容易被放大。( 2) 社区缺少精神和文化核心。都市社区往往是人们购买居住房屋后随机的集合体,人们之间没有联系的纽带,没有共同交往的共同空间和共同的精神支撑,没有共同的信仰和文化认同。一旦有了问题也难以找到合适人排解精神压力。这是中国当前社区建设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3) 经济生活成为个人生活中心。多数家庭和个人除了对挣钱有兴趣外,对任何社会事务都提不起精神。如何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就成为最重要的生活原则。少数人受不了这样的精神压力,而排斥社会、封闭自己甚至走上反社会、自杀等道路。( 4) 文化生活各自为政。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就会造成一些特殊个体爱好基础上的社会亚文化群体。大城市特立独行的个体数量成倍增长,只要不违背法律,就没有人指责,也没有人干预,个体获得最大个性自由,但也往往容易走向极端,践踏法律。大都市犯罪率明显超过乡村,陌生人社区的犯罪率明显高于熟人社区,这是世界通行的犯罪学规律。

  大都市经济发展需要解放人性,鼓励挣钱和消费欲望,探索不同领域的新事物、新思想,鼓励创新和发展。解放了私欲的人们,行为最容易物欲化。

  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甚至不可调和,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社会解组。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就很容易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不一致,从而形成张力。当前中央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道德和社会公平公正建设,加强法治和文化道德建设,从而有效地约束人们行为。如何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考验新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新课题。

  对于南京市的回族而言,离开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族社区,就意味着离开了伊斯兰文化的行为约束,加上求学就业等社会环境逐渐与汉族一致,以及民族间通婚的普及,多数回族青年已经不知道伊斯兰教的基本行为规范,甚至不再认同伊斯兰教。2014年初,南京市户籍人口中有回族近十万人,但是经常来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的不过 1000 人。近些年西北穆斯林前来南京工作生活,来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有了较大增加,两大尔德节期间,大约有3000 名外地穆斯林参加宗教活动。外地穆斯林的增加使得清真寺“人气”上升了很多。

  居住格局的变化对回族社区的挑战是明显的、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这些挑战主要包括: ( 1) 回族的伊斯兰文化传承出现问题,多数青年人脱离了伊斯兰教; ( 2) 清真饮食方式出现问题,很多人没有条件( 或难度很大) 购买清真食品; ( 3) 回族认同意识减弱,多数人只是户籍回族———在升学、就业、领取肉食补贴等需要享受国家民族政策的时候承认自己的回族身份; ( 4) 不少回族日常生活不再需要来清真寺,只有特殊时候( 如家中老人去世后) 来清真寺寻求处理后事的帮助; ( 5) 部分宗教信仰虔诚的穆斯林参加聚礼的难度增加,生活不便,服务需求难以满足; ( 6) 在回族就业空间不断扩大,职业日益多样化,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传统手艺开始衰落等。

  三、从挑战到应对: 南京回族文化的新趋向

  南京回族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挑战,就面临消失的危险。由于国家不鼓励单一民族成立社会组织( NGO) ,所以南京市一直没有成立回民协会或回族协会之类的社会组织。目前只有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代为行使回族协会的功能。

  中国的伊斯兰教协会虽然不是民族类社会组织,但确实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其原因主要是: ( 1)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及其各地分会,前身就曾经是各地的回民协会; ( 2) 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往往对于伊斯兰教和回族难以区分,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也往往是合署办公; ( 3) 东部城市伊斯兰教协会的主要领导和委员大多是回族,加上少数维吾尔族、撒拉族等,民族意识较浓; ( 4) 回族和伊斯兰教历史上就长期族教不分,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也成为中国普通民众的常识性认识。

  十余年来,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在应对来自社会的挑战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一些效果。这些应对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重视清真寺建设。2002 年初,七家湾回族社区核心区域拆迁完毕的同时,新一届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也换届完毕。以柏美林为会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 如果有限开放的清真寺不能办好,就不可能凝聚人心,重整回族社区。经过 12 年的辛苦努力,截止到 2014 年夏天,南京市重建了净觉寺礼拜大殿、二殿,重修了整个净觉寺环境。2014 年 7月,通过面积置换,伊斯兰教协会把净觉寺后边朱砂巷小学办公楼和操场归并到净觉寺,成为寺产的一部分,解决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并把净觉寺面积扩大了一倍。重建扩建了草桥清真寺,并把太平路清真寺的大殿构件移建到新草桥清真寺。城北吉兆营清真寺原地重建,并扩建为三层,全新设计,全新结构,2014 年斋月前投入使用。太平路清真寺正在规划重建之中。浦口区一条巷清真寺得以原址重建,恢复了宗教功能。六合区长江路清真寺和达浦生纪念馆得以重建扩建。六合区南门清真寺重新规划,并正在重建,如今基本建成了以南门清真寺为核心的滁河新风景点———伊斯兰文化风貌区。六合区竹镇清真寺得以完全恢复重建。溧水区清真寺重建,2011 年恢复宗教功能。

  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这样大规模的重建、扩建、新建清真寺,并且很多清真寺的建筑质量和面积都超过历史最好时期,这在南京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这里面既有伊斯兰教协会的努力,也有南京市民族宗教局、省市相关领导的重视以及统战部等部门的配合,还有普通穆斯林的捐赠支持。清真寺建设和功能的恢复,是回族社区能够正常发挥社区功能的前提和条件。有了功能健全的清真寺,重新形成围寺而居的居住格局也可能就是早晚的事情。

  2. 加强伊斯兰文化的宣传。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重视新媒体网络的宣传作用,引导有一定文化的穆斯林通过网络了解伊斯兰,了解伊斯兰教协会的工作。在中穆网上开设了南京社区,正在创办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网站。鼓励年轻阿訇使用网络资源开展宗教宣传工作,为每一个阿訇配备了电脑和网络。创办了南京伊斯兰教研究图书馆,收集数千册相关图书杂志并对穆斯林开放。创办了《南京穆斯林》杂志,宣传协会工作,同时刊登一些宗教题材作品和伊斯兰教研究论文。定期举办相关伊斯兰教研究学术会议和卧尔兹演讲比赛。联络南京市穆斯林大学生,定期开展宣传工作和联谊活动。在净觉寺开办“走进伊斯兰教”、“南京穆斯林”、“走进麦加———朝觐”等图片展,让前来清真寺的普通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都能了解一些简单的宗教常识。2013年全国知名回族学者米寿江换届成为协会会长以后,更加重视伊斯兰文化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并正在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筹办南京市民族宗教研究中心。希望以此把南京市大部分伊斯兰教研究学者团结起来,开展大规模研究活动。积极与镇江、扬州等江苏省伊斯兰教研究者合作,开展《南京清真寺志》、《南京回族人物志》、《南京回族着名商号志》等编写工作。其中《南京清真寺志》已经完成 20 多万字的初稿。创办《南京穆斯林》杂志,2013 年将不定期刊转变为季刊,邀请知名学者、阿訇、普通乡老撰写论文和宣传文章等。

  3. 重视重大节日的安排和交流。柏美林任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时曾经说过: “我们没有能力恢复回族社区了,但我们还是可以利用现有条件为穆斯林开展宗教活动提供服务的。”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开展平安清真寺创建活动,组织阿訇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宗教知识,定期开展演讲比赛和宗教知识学习活动,组织乡老对年轻阿訇进行年终考核,积极鼓励年轻阿訇参加学术交流。协会积极把清真寺办好,为每一位来礼拜的穆斯林提供优质的宗教服务。特别重视斋月、主麻聚礼、开斋节、宰牲节的组织工作。开源节流、精打细算,保持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健康有序。每年都组织乡老游坟、给先贤刘智扫墓、外出参观交流等。

  4. 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凝聚人心。南京回族有资助贫困学生读书和救助贫困家庭的传统。解放前回族就曾经办孤儿院、设奖学金、济药门诊等。近年来,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每年春节前后和 9 月份开学后,都会筛选贫困穆斯林学生给予学费资助,每人1000 - 5000 元不等。其中尤其以资助新疆穆斯林少数民族大学生为重点,因为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整体来说比较困难,又远道来南京求学,困难较大。

  2012 年以来,在南京市民宗局的组织下,整个九月份都成为宗教团体的慈善月,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主动联络更多穆斯林企业家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捐赠额达到近 20 万元,用于资助学生、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效果良好。

  为了更好地服务穆斯林,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还计划成立“新月社会服务中心”( 独立的 NGO) ,承接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主要为老年穆斯林、青少年穆斯林、外来穆斯林、困难穆斯林、残疾穆斯林等特殊群体服务。目前这个计划正在筹备之中。

  事实上,城市回族散居化的问题在其他一些城市也不同程度存在[3][4],如何应对就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的这些努力能否能应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针对传统社区核心居住格局的挑战,是否能真正解决散居后的回族社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由于各种尝试与努力尚在进行之中,恐怕最终还是要通过时间去证明。
  
  参考文献:

  [1] 石觉民. 南京市回民生活及清真寺团体之调查[M]/ /李兴华,等. 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 - 1949( 下册) .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2] 伍贻业. 南京回族伊斯兰教史稿[M]. 南京: 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1999: 50.
  [3] 杨文炯. 互动、调适与重构: 都市生境下的回族传统与现代化[J]. 兰州大学学报,2003( 6) .
  [4] 杨科. 城市化进程中的回族社区变迁与文化传承———以宁夏银川市康 居 A 区 为 例[D]. 银 川: 宁 夏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文,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