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优秀范例)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8-27 共18539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调整,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弱势群体.这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切实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6篇,以供参考。

  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第一篇:"健康中国”视域下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价值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健康中国”背景下对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多元价值进行分析和解读。研究表明: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可以强健体魄,提升自身竞争力;锻炼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区域稳定;有利于推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全面实施,实现全民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关键词:健康中国;弱势群体;全民健身;价值;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 multiple values of vulnerable groups participating in national fitn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national fitness can strengthen their physique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t can strengthen volitional quality and form a healthy lifestyle; It is conducive to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families and social regions; and try to solve the sports dilemma of vulnerable groups which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Plan and realiz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 national health and healthy China.

  改革开放40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一片繁荣景象。2016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康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作为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全民健身运动,其发展迈进一个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也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全民健身发展中弱势群体健身问题是最薄弱的环节,是全民健身的开展与普及面临的瓶颈,成为建设“健康中国”亟待破解的难题,使得弱势群体问题成为体育学者关注和研究的新方向。众所周知体育不仅具有陶冶情操、强身健体、怡悦身心、调和人际和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且对参与者还具备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特殊功能,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供给精神动力,为“健康中国”建设以及社会稳定发挥独特的作用。基于此从“健康中国”视域下解读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多元价值,努力实现体育对国家繁荣稳定的调控功能,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1 微观价值

  1.1 改善弱势群体不良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适当的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更直白地说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即体育运动,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改善、增强身体各器官的技能,提高其耐受能力,使人拥有健康的体魄,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刺激和增强机体各系统功能,使身体各系统处于平衡和健康状态。就弱势群体从事工作及生活现状看,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以及体力消耗较大等特点,使其身心常常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状态,仅靠消极的、被动的“休息”——“睡觉”是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其身心俱疲的状态,这样一种状态日积月累必定为其身心健康埋下隐患。据资料数据分析显示,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身体健康水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和病态边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众所周知,适当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提升身体健康水平。因此,弱势群体要充分认识和肯定体育健身的带来益处,从而积极参与到各项健身活动来,以期通过体育锻炼有效改善和提升其健康状况,增进健康,且体育锻炼直接的功效和简便易行的实用性,无疑是弱势群体最佳的选择[1]。

  1.2 提高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资本增加重要”。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财富的生产是依赖于出产率,他在《经济学原理》这样说道,“人的体力的、精神的、道德的健康以及其程度所依存的各种条件,惟有这些条件才是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不难理解出产率的提升关键的在于如何高效地利用这财富来改善和提高人的体力、精力以及道德的康健水平。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弱势群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业、农业、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就业者的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是很难适应行业对就业者的要求。

  体育对强化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体育通过其自身的魅力,无论是从生理机能改善,还是心理健康的提升都有着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抑制了身体某些功能的衰退,促进身体健康,为人类创造活动提供机体保障。同时,弱势群体要明确认识到“体育不仅是一种健身手段,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资源。”通过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体质和适应能力,延缓疲劳,精力充沛,积聚足够的身体本钱(或人力资源),同时还可以实现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从而转化为生产技能,最终转化成生产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生产率,实现自身价值提升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拓宽就业渠道,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1.3 增强弱势群体的家庭稳定性

  就家庭经济结构看,弱势群体的家庭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经济的相对贫困性,他们的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必将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家庭稳定岌岌可危。据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1.4万农民工免费体检发现,38.6%的弱势群体带病工作,其健康状况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资料表明,目前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由于经济的贫困,加之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乏,导致该群体面对一些伤病普遍采取“一拖、二扛、三吃药”的态度,其生存状态令人担忧。这无疑埋下了某些不安定因数的隐患,降低了家庭抗风险系数。从体育学角度讲,体育运动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功能和作用。通过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如慢跑、健身走、太极拳、打羽毛球等简单易行的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提升机体免疫力,增进健康对经济困难又缺乏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及家庭而言,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实用的防御性策略。

  1.4 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社会群体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匮乏,滋生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自身认知的影响,其健康的精神娱乐文化生活匮乏,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之弱势群体大都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其聚居地聚众赌博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智能化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一些低俗的文化活动及网络犯罪乘虚而入,对自身的安全、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潜藏着许多危险因素。体育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健康、崭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冲击并抛弃愚昧、腐朽的思想,抵制精神污染,引导社会风气,促进安定团结以其自身的形象影响社会风气。在这类生活方式中,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都变融洽、和睦;人对物的获取变得的理智、通达;社会责任感也逐渐变得强烈,且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途径表达自身的想法与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弱势群体中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他们娱乐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还可以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家庭体育的开展,远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个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改善并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2 社会价值

  2.1 改善身心健康和陶冶情操的有力手段

  当今社会经济、生活进入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被电子产品取代,弱势群体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伴随他们多是自卑、自闭、紧张、压抑等不良心理状态,使精神上承受很大压力,其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据查阅资料数据发现,改革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激化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人的心里问题大大地增加。例如:有的人“原来不烦恼的事情,现在开始烦恼”;做事情力不从心,产生泄气感;常常感到孤独、感到苦闷、感到害怕;还有的“隔一段时间就会无缘无故哭一场”;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甚至无话可说等。以上数据从心里学角度反映了人们内心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心理状况不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不难看出弱势群体承受力的脆弱性。人和社会是共同体,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必不可少。事实证明体育运动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排遣不良情绪的灵丹妙药。无论是参加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运动,亦或是体育比赛,亦或是观看一场激烈的体育比赛,都可以使参与者如身临其境般体验体育比赛的魅力以及比赛带来的各种内心情感,如紧张、激动、喜悦等,并能在这些情感中很好地释放自己,帮助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研究表明,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心胸一般比较豁达,心理承受力较强,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体育为不同人群之间相互接触、相互认识和相互融洽提供了方法和机会。弱势群体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结识不同人群、了解不同社会群体,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不仅可以调节身心、调剂生活弥补和消除由于城市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快节奏生活而带来的心理疾病,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还可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自信、自强、拼搏进取精神,从更高的理性层面展现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2.2 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了,但心里的距离却扩大了。有资料表明,电子通讯设备智能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被手机取代,使之不愿意和其他人打交道,加之其他一些群体对弱势群体缺乏了解和认识也存在一定的歧视心理不屑与其来往。弱势群体的生活被人为地建立成“孤岛”,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许多心理障碍,如孤独、烦恼、紧张、压抑等。体育活动具有非语言交流的特殊功能,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提供了更多交往机会,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中,心领神会诱发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体育运动是传播思想意识的重要载体,弱势群体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学会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基本技术,还学会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且能在体育比赛中,潜意识地培养起社会生活所必须的道德意识和规范意识,建立和营造公平的社会氛围;增强他们的群体意识,体验归属感,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增加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交往频度,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帮助适应和逐渐融入新的社会群体的生活中来。例如,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农民失地,不得不进入城市生活,足球运动帮助了他们融入了城市生活。

1.png

  2.3 维护区域社会稳定的特殊作用

  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稳定是首要前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也是“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发展成绩卓越,但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形成的社会结构性失调令人堪忧。安定与繁荣相伴,骚乱与贫困相随。当生存和道德、社会规范等出现矛盾时,人终究会不择手段地选择生存,而将其他全部都丢弃在一边。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作为改革最大成本和代价之一,经济长期处于劣势,生活水平低,心理压力大,承受力差,当他们认为不能公平地分享改革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成果,就可能抗拒改革,很容易产生仇视社会、违法犯罪等问题,这种社会行为如果不及时分散或释放,长此以往会滋生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体育是人们排解、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通道[2]。正因如此,体育素有社会“安全阀”的美誉。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运动能让人不良情绪得以发泄,身体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慰藉,以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早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世界各国陆续将体育作为控制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不少国家通过体育活动,增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了解、沟通,并缓解矛盾和建立友好情谊。因此,鼓励和引导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组织参加小型体育对抗赛或观看体育比赛,并在社会道德秩序允许的范围内,把受压抑的情绪、情感释放出来,转移和疏导因心理压力、情绪紧张、人际矛盾、利益纠纷等引起的暴力冲动。在建设“健康中国”、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除了必要的道德、社会规范和法制教育外,发挥体育对社会的调控功能,有利于做好弱势群体社会稳定的工作[3]。

  2.4 实现全民健康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前提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战略构想,“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全面阐述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4]。“健康中国”的内涵涵盖全体人民的全面健康的要义,“健康中国”的建设不仅仅是我国民生问题的建设,更是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的衡量指标,涉及重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全民健身作为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前提和有力保障,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5]。全民健身发展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城市全民健身与农村全民健身开展失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体育开展失调。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旧体制的制约,弱势群体健身问题又是全民健身实施开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和全民健康的目标实现。没有全民健康,健康中国的建设就失去原有要义。因此,积极引导和利用现有的有利因素,鼓励和帮助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品质,更是实现全民健康和“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3 结语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康作为新时期的发展与建设主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习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全民健身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6],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到全民健康的实施,健身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窘状,两极分化日趋严重,阻碍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健康中国”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健康中国”建设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希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关注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在其相关问题上开“绿灯”,同时加大对其宣传、投资力度,引导和帮助他们提升和强化的健身意识,充分认识体育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品质,还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困境,不仅可以减少社会危害风险,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稳定,还是实现全民健康的“运动处方”,更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瑜.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与支持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3):36-39.

  [2]杨少雄和谐体育的多学科多视角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11):1464-1466.

  [3]佚名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 2016-10-26.

  [4]刘子琰全民健身背景下的新闻报道中的体育场馆设施问题及其对策[J].体育时空, 2018(22):13.

  [5]文云,陈佩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内涵、路径与体制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 2018, 38(5):25-39.

  [6]刘国永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体育科学, 2016, 36(12):3-10.

  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第二篇: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的思考

  摘要:保障弱势群体享有均等信息文化权益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责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存在着政策支持缺乏规范性、服务理念缺乏包容性、服务定位缺乏方向性、服务渠道缺乏创新性等挑战,需要进一步规范服务机制,完善服务标准与管理;创新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内涵与模式;明确服务定位,探索服务目标与内容;畅通服务渠道,优化服务工具与手段。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读者工作;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library to guarantee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to enjoy equ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formation culture,it is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However,there are some challenges such as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in policy support,lack of inclusiveness in service concept,lack of direction in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lack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 channels.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service system,perfect the service standard and management,innovate the service idea,deepen the connotation and mode of service,make clear the service orientation,explore the target and content of service,unblock the service channel and optimize the tools and means of service.

  社会弱势群体是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对某一类人群的通行称谓。这一类人群主要是指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1]。学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和社会性两大类。与图书馆相关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残疾人、老年人、长期病患者等因生理原因而处于弱势的群体,以及下岗职工、留守妇女儿童、农民工与外来务工人员等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2]。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问题,因此,作为具有文献资源和信息文化服务优势的高校图书馆理应成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均等享有信息文化权益的重要机构。

  高校图书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信息文化权益是全社会的共识。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发布的《学校图书馆宣言》中,重点阐述了学校图书馆的使命,指出学校图书馆必须向学校辖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服务,并且必须向那些不能获得图书馆正常服务和资料的读者提供特殊服务。2002年,我国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15年,教育部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再次明确提出,“图书馆应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用户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

  进入新时代,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思想政策指引下,如何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成为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范围、深入社会实践、体现社会担当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的重要意义

  1.1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

  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弱势群体”,要求着力改变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把关注弱势群体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合理配置各种社会资源,重点向弱势群体倾斜,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重要思想,更精准、全面地补齐了民生“短板”,对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民生,帮助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同奔小康作出部署。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弱势群体是我国同步小康发展进程中的短板、弱项,没有弱势群体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加快推进弱势群体的小康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1.2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稳定发展的必要步骤,也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表明我国政府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与完善的坚强决心。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其在信息资源、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文化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均等化、标准化的服务,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将均等服务作为重要的体系建设标准,其实质是以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为底线,以此实现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弱势群体文化权利保障的关注与重视,不仅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而且也是《“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目标的具体落实,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

  1.3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是弱势群体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

  社会弱势群体占有较少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其社会地位和生存能力等都处于弱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获取并掌握信息知识、提升文化水平成为弱势群体改变其社会弱势状态、跻身主流社会的重要途径。从社会信息文化资源的分配来看,无论是市场分配还是公共分配,弱势群体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首先,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弱势群体很难或无法通过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对信息文化进行等价交换来完成供给和消费;其次,由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将信息文化资源和服务免费提供给读者的公共分配形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正原则下的公益性资源分配,但由于占绝大多数的社会主流人群的信息、文化资源与服务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导致公共图书馆这种社会主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有所不足。因此,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这一主题的研究,能够弥补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不足,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社会效益。

  2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面临的挑战

  2.1 政策支持:不够具体,缺乏规范性

  为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我国教委于1987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社会服务”。之后,我国教育部分别于2002年、2015年对其进行修订,继续明确“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2017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提出“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条款。这些文件的颁布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提供了政策指引,但对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而言,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上述规程和意见只是一种建议,并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开放与否,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的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它指向的服务对象“社会公众”较为笼统,缺少对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具体性规定,致使弱势群体因其特殊性被排除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范围之外。

  二是无论是意见还是政策中都无相应的配套措施及实施细则,缺乏实践操作性。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其主要职能是面向本校的师生进行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以及科研保障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经验主要来源于学校师生这一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特点、信息需求缺少了解,也没有可参考的服务经验。因此,政策应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附加实施细则,包括服务的组织管理、内容方式、软硬件设施设备以及监督评价体系等,以此为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提供可借鉴的服务规范与服务标准。

  三是成本补偿机制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据此推算,我国平均每43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相比于美国每1.3万人、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以及德国每6600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而言[3],我国的公共文化资源可谓捉襟见肘。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大众的有益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压力。然而,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开展必然涉及到资源、管理和人员等服务成本问题,而现有政策未有相关的专项经费支持,也缺乏相应的成本补偿机制,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动力不足[4],无法形成固定的可持续性的服务项目。

  2.2 服务理念:不够前瞻,缺乏包容性

  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要素和价值体现,诠释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本宗旨和根本原则。满足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在政府主导下,参与到为全体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以公益性、均等性为原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利用其技术、人才和资源等优势推进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作出的主动性选择,也是高校图书馆回应社会时代变革求得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由于生理或社会的原因,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掌握极少,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是由于社会排斥而造成的[5]。扭转这种“弱势”的方法是参与,弱势群体只有参与到正常的社会活动中,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资本,改变“弱势”地位。据统计,在失业下岗职工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0%,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高达90%,其中文盲占24%[6]。因此,弱势群体的这种参与,更需要教育以及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的无限开放[7]。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组成部分,不仅要具有服务的前瞻性考量,以实现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其终极目标,倡导和实践图书馆服务的平等获取和包容性、争取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而且还要具有对不同社会特征的社会成员及其所表现的各种社会行为的吸纳和认同能力[8],也即社会包容力,以此确保社会公众都有机会和能力实现社会融合。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已履行其社会责任参与到社会服务中,但却忽略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重视,其服务的组织管理、物理环境、文献资源、评价指标等极少考虑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致使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存在形式公平与实质分化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文化差距的加剧,社会弱势群体的进一步“弱势”,这些不利于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进步。

  2.3 服务定位:不够明确,缺乏方向性

  弱势群体是社会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进程中相对薄弱的一环,根源在于弱势群体的“弱”关乎其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弱势群体产生的深层原因不仅仅是各种经济要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社会权利的弱势[9],而社会权利又与其自身的文化与能力息息相关。因此,阿玛蒂亚·森提出“应该引入能力的参数来测度人们的生活质量”,认为“真正的机会平等必须通过能力的平等”才能实现[10],而能力的高低主要在于人们掌握以及运用信息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发现、发展和实现自我,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与实现需要一个随时随地接受各种教育的环境,而高校图书馆正好具备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与发展的条件。

  诚然,对于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为主要责任的高校图书馆而言,社会服务是其分担社会义务的次要责任和道德责任,但在实施“次要责任”时,高校图书馆应时刻以服务的终极目标为宗旨,以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为己任,将“以人为本”“人的发展”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每一次服务实践过程中,而不应为了服务而服务,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据调查,在相对有限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案例中,普遍存在服务开展缺乏调研与评估、服务项目缺乏持续性、服务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这些有碍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也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无益。

  2.4 服务渠道:不够畅通,缺乏创新性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满足为学校师生服务的基础上,有责任、有义务与公共图书馆一起在社会化服务方面承担社会读者信息文化素质培养、社会教育的职能,为社会公众平等获取信息、平等享有文化权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从文化和谐和教育社会化角度出发,也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已尝试开展社会弱势群体服务项目,进行文化扶贫、信息扶贫。但由于传统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高校图书馆与社会联系并不紧密,与社会弱势群体更缺乏交流沟通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客观上造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影响了服务的深入与持久。同时,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缺少既定的成功经验,又缺乏创新性思维,只能用服务普通读者的内容和模式生搬硬套,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与普通读者的差异性以及弱势群体对信息文化需求的特殊性,其实质便是将社会弱势群体排除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对象之外,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落实。

1.png

  3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的路径选择

  3.1 规范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的服务体制,完善服务的标准与管理

  3.1.1 根据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和弱势群体信息需求特点,出台并完善服务政策

  健全的政策法规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工作的重要外部驱动力[11]。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政策法规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从宏观规划和具体建设标准两方面考虑,而且还需要其他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和支持,同时还应打破体制障碍,协调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责任分工,实现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互通共享。

  首先,国家应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以行政推动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明确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中的社会责任、角色定位,规定高校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的目标、职责、权利、义务,从宏观上把控服务的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执行力,确保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的持续性开展。

  其次,完善并落实政策法规,提高服务的操作性。政策法规的实施与执行光靠一部宏观性的文件无法真正得到落实,需要相应的实施办法、细则和方案等具体操作措施的出台,将较为宏观、笼统的政策条款进行细化,以完善策略性措施的落实细节[12]。因此,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应制定并完善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标准,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内容、方式、经费、人员、监督、评估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述,并保证各项措施的量化和可操作。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日本继1953年颁布《学校图书馆法》之后,先后制定了《学校图书馆法实施令》等十几部配套性的细则来确保《学校图书馆法》的顺利实施[13]。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专门委员会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进行有效组织与协调,以达到良好的执行效果,保证服务的持续性[14]。

  最后,整合并优化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政策体系功能,提高服务效率。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子系统。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是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公共图书馆一起共同推动“信息平等,文化平权”社会体制的实现。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将分散的政策单元集合成整体,优化弱势群体服务的政策体系功能[15],才能保证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有序和良性发展。

  3.1.2 建立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补偿

  高校图书馆具有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社会责任,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限制,其经费主要根据学校的规模、学科、专业、师生人数等预算分配。高校图书馆要想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必须要有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经费支持主要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及服务收益来实现。例如,美国《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州图书馆法都有涉及对高校图书馆的拨款政策[16]。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通过以下途径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提供资金支持,以实现服务的成本补偿,提高服务的驱动力。

  首先,政府应通过立法保证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经费的投入,并且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做到专款专用。要做到经费投入的合理有保障,必须要明确经费投入的主体。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内的图书馆,同时又属于公共文化系统,因此,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其相关行政机构作为经费投入主体,应将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项目纳入其经费预算之中,并且根据财政收入以及高校上一年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整:一方面经费投入随着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另一方面应制定经费管理的效益监督评估机制,将经费投入与服务的社会效益挂钩,实行服务跟踪管理,根据上一年度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情况、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来决定下一年度经费预算与投入。

  其次,社会弱势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残障人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管辖的各省市级残联也应作为经费投入的主体,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对高校图书馆残障群体服务项目进行经费支持。南京市无障碍图书馆便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南京市残联合作共建的典型,南京市残联每年以项目经费形式支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各项残障读者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最后,社会力量也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重要力量支持。据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统计,近年,美国高校图书馆年度经费中来自社会捐赠和服务的收入高达24%左右[17]。我国政策应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

  3.2 创新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的服务理念,深化服务的内涵与模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必须要有正确的服务理念为思想指导,才能保证服务工作的正确方向。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主要在于社会权利弱势导致的社会地位弱势,这与社会对他们的排斥以及对其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排斥密切相关。因此,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首先要解决服务的思想意识问题,纠正长期以来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排斥思想,倡导服务的均等化和包容性。

  首先,应改变本位主义的服务思想,重塑“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理念。内源性发展也称内生发展,是由生物有机体发育的内部自组织过程衍生而来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强调的是一种源自组织内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18],通过组织内部的发展来实现整体的和谐与进步。高校图书馆的本位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服务对象范围上,认为高校内的图书馆应该以校内师生服务为己任,只从学校内的信息需求出发,排斥对校外读者的服务,尤其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信息需求,更是从思想上逃避。其实质忽视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将高校图书馆与社会隔离。要想改变这种内在的思想排斥,必须创新服务理念,通过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和内涵式发展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推动服务工作的开展。为此,高校图书馆需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思想意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审视自身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将高校图书馆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重塑服务价值观和思想观,将社会包容理念贯穿至服务工作的整个环节,牢固树立大读者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以社会弱势群体的内在需求和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为导向,深化服务的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应从组织管理、资源建设、服务内容、服务环境、服务监督与评价等方面着手,构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长效机制。在组织管理方面,设置专门的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机构来指导和保障服务的开展和持续,并且建立服务的规章制度,包括管理制度、经费制度、服务制度、监督反馈制度以及评估制度,以此保证服务的科学规范化。在资源建设方面,由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是按照学校的学科和专业来设定的,专业性较强。因此,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献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进行特殊文献资源建设,并且实现文献资源的电子化,按照弱势群体的不同类型进行文献分类收集、整理、加工,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实现线上线下互补的资源服务模式。在服务内容方面,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弱势群体的“弱势”进行专项服务,例如,针对残障人士的无障碍阅读服务、针对农民工与外来务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化设备培训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的阅读陪伴与指导服务、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感统故事会、针对精神病人的阅读疗法服务、针对下岗职工的就业培训等。基于自身的专业、资源和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也可进行某一类型弱势群体的专项服务,并且将服务深入化。在服务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还要注重服务环境的塑造,物理环境、信息环境、人文环境都是服务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此外,监督与评价机制是检验服务效果的关键因素,将决定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能否持续有效的开展。

  3.3 明确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的服务定位,探索服务的目标与内容

  弱势群体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短板”,也是和谐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大弱项。知识贫乏、信息素养缺失是其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不能仅限于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物质和经济条件,而要从根源上着手,重视他们自身的进步和自主开发问题,变“外输血”为“自造血”[9]21。弱势群体只有掌握了信息和知识,才能具备摆脱“弱势”的基本条件。信息和知识的使用必须基于一定的信息素养条件,即具备信息意识、信息交流和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19],而弱势群体显然缺少这种信息素养。他们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和知识缺乏判断力,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与吸收能力较弱。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明确服务定位,以提升弱势群体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为服务工作目标和重点,使他们获得生存的资本,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弱势的处境。

  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素养教育,是要让社会弱势群体能适时意识到信息的需求,通过准确的检索快速地找出所需信息,而后对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整理和重组,进而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知识,其根本目标是帮助弱势群体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并重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素养教育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分析、信息获取以及信息运用等能力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个体的信息智慧、信息潜能的开发,而且还要注重其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及信息心理的培养[20]。因此,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素养教育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研究:一是要进行弱势群体信息素养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助推社会影响力和常态化机制的形成;二是要构建弱势群体信息素养建设体系,在挖掘弱势群体信息素养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内容的建设与完善;三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研究,将认知的信息转换为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和具体行动,使信息生成知识、知识转化成智能[21],即帮助弱势群体由被动性获能到主动性觅能,进而达到能动性赋能。这是高校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与关键。

  3.4 畅通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弱势群体开放的服务渠道,优化服务的工具与手段

  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开放服务,服务渠道的畅通是关键。高校图书馆应寻找各种机会与政府机构、公共图书馆、残联、社会组织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建立与社会的联结与沟通。同时自身加大弱势群体服务宣传力度,吸引和组织更多的弱势群体参与到高校图书馆信息文化服务活动中。具体措施有:

  一是高校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以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等形式支援贫困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通过人才培训、技术改造、书刊捐赠等帮扶方式为贫困地区图书馆积累资源和能量,通过农业知识技能、阅读指导等为农民、留守妇女儿童提供服务,以提升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文化水平。例如,吉首大学图书馆通过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和农家书屋捐赠书籍、阅读辅导等形式,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22]。

  二是高校图书馆与残疾人联合会、社会机构和公益组织合作,共建无障碍图书馆/阅览室,将残联等组织的项目经费投入、社会组织网络优势和高校图书馆的人才、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残障人士打造一个无障碍信息文化获取和利用的空间和平台,通过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线上线下并举等服务模式,实施对残障人士的个性化帮扶,保障其均等享有文化信息服务的权益。例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盲文阅览室(即南京市无障碍图书馆)借助南京市残联的项目经费支持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设备,定期组织社会残障人士进馆参加阅读活动,建立起一个满足他们信息、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

  三是高校图书馆与企业交流、合作,为外来农民工进行心理辅导、就业和培训指导,为他们提供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权益保障信息,以此提升外来农民工技术知识和水平,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外来农民工服务的典型代表。该馆针对外来工的知识需求,依托读书俱乐部,每年向周边企业的“职工书屋”赠送书刊,定期与他们进行阅读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知识咨询,使得他们很快融入到城市工作生活中[23]。

  四是高校图书馆应与公共图书馆、其他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联盟,建立横向和纵向合作关系,构建长期合作机制,共同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文化服务,加快公共文化均等化进程。公共图书馆一直以来是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主力军,在文化助残、文化扶贫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建立横向合作联盟,可以将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公共图书馆的普及性、教育性完美结合[24],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达到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最优化。各高校图书馆拥有不同的专业方向、具备不同的资源优势,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整合不同类型弱势群体的信息知识需求,形成高校图书馆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体系化建设,实现本领域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全面化、科学化。

  除了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外,高校图书馆还要加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宣传力度,选择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方式。一方面要利用传统的渠道进行服务宣传推广。如在图书馆网站主页开设专门的服务栏目,建立服务的专题网页(包括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网站)介绍本馆的服务资源和特色服务项目,并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吸引社会弱势群体入馆参与。另一方面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将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活动的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并设置专门服务栏目,同时将栏目无障碍化,确保社会弱势群体随时查询相关服务信息。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3):19-22.

  [2]郭利伟.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援助服务典型案例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 2016(12):56-59.

  [3]紧张的城市公共资源:中国各省公共图书馆数量及人均图书拥有量排名[EB/OL].[2020-12-17.https : 1www. sohu.com/a/312626924_ _99964340.

  [4]薛调.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与路径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9):5-11.

  [5]周晶.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中弱势阶层的概念界定及其生成原因[J] .学术探索, 2004(1):29-31.

  [6]刘杰.加强和改进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论坛, 2010(5):137-139.

  [7]周吉.定位于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J].图书馆建设, 2008(10):99-105.

  [8]李金.论社会包容力J].理论与改革 , 1994(2):21-23.

  [9]赵玲玲. 弱势群体的自致性努力一-浅析图书馆弱势群体如何作为[J] .图书馆, 2012(5):21-22.36.

  [10]周长明.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75.

  [11]邱翠云.利益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政策弱效执行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8(11):67-71,79.

  [12]汪圣,刘旭青.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2):16-22.27.

  [13]高玉欣,张胜芳.中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比较研究[J] .科技信息, 2013(6):28.

  [14]郭利伟,冯永财,彭逊.共享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0(12):123-128.

  [15]肖希明,刘静羽,余愿,等.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政策体系构建[J] .图书馆, 2012(6):1-5.

  [16]员立亭.中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比较及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5(4):55-58.

  [17]杨琼.中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1(4):35-37.

  [18]刘小花,张勇。内源发展:“中部洼地"的思考与再突破[J] .图书馆建设, 2017(6):37-41.

  [19]柯平,高洁。信息管理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215.

  [20]马海群.论信息素质教育[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84-87,95.

  [21]高靠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信息素养培养内容体系研究[J/OL] .图书馆建设: 1-14(2020-07-17)[202 1-03-291.https : II kns 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00716.1614.022.html.

  [22]杜晓娟.武陵山区高校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8):80-82.

  [23]肖秋红.高校图书馆为新生代外来工提供网络化知识援助研究一-以佛山市为例[J] . .图书馆学研究, 2012(7):78-81,72.

  [24]游湄,黄丰 .高校图书馆参与农村弱势群体援助的思考[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6):86-90,10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