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本科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要突出成果的核心主体)

来源:大学生论文写作 作者:刘建乔;何汶
发布于:2020-04-14 共552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大学生论文写作》(全书介绍)
【1.1】论文分类一般分为哪几种(一种实用分类)
【1.2.1】学生专业论文的特点和写作意义(六大特性详细介绍)
【1.2.2】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和心理影响因素(克服负面情绪)
【2.1.1】论文选题的概念与作用(决定论文成败的第一关)
【2.1.2】大学生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必须满足的4点)
【2.1.3】专业学术论文选题类型和选题方法(选题的5类问题)
【2.1.4】毕业论文选题的注意事项(论文写作的法门)
【2.2.1】论文写作材料的作用与要求(论文的支撑点)
【2.2.2】写论文怎么查找文献(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快速获取)
【2.2.3】如何整理论文文献资料(阅读和运用技巧)
【2.3.1】怎么确定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文构思方法)
【2.3.2】论文的结构安排怎么写(常见论文结构形式)
【2.3.3】论文写作的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详细介绍)
【2.4.1】论文研究角度目的与方法(写作切入点)
【2.4.2】论文如何按定题方向拟标题(准确反映特点)
【2.4.3】论文的写作提纲怎么写(实例分析)
【2.4.4】开题报告的内容框架与论文组织(毕业生必读)
【2.4.5】论文写作应避免的几个常见错误(实践心得)
【3.1.1】期刊学术论文基本构成要素(期刊投稿必读)
【3.1.2】毕业论文的构成要素与格式要求(遵从学位论文标准)
【3.1.3】社会科学论文的主要构成(文科理科通用)
【3.2.1】论文摘要有哪几种类型,特点是什么(常见分类方法)
【3.2.2】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指导老师推荐阅读)
【3.2.3】大学生论文摘要常见问题与提升技巧(名师指点)
【3.3.1】论文的英文标题怎么写(国际投稿经验)
【3.3.2】论文的英文摘要怎么写(含EI论文摘要要求)
【3.3.3】怎样修改论文英文摘要(消除摘要冗余)
【3.4.1】主题标引与论文关键词的设置(写作常识)
【3.4.2】关键词提取中的主题分析方法与要求(您不知道的技巧)
【3.4.3】论文关键词怎么写第二步——主题概念的转换(写作必备知识)
【3.5.1】论文中的引论怎么写(也叫做绪论、引言、前言)
【3.5.2】 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要突出成果的核心主体)
【3.6.2】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与特点(规范使用)
【3.6.3】论文中量与计量单位的使用(全面介绍)
【3.7.1】论文中插图类型及其设计方法(制作技巧)
【3.7.2】论文写作中表格的设计与使用(收藏版)
【3.7.3】大学生论文中图表的检查及常见问题(导师推荐阅读)
【3.8.1】大学生论文中数字的用法(归纳总结)
【3.8.2】名词术语的规范使用方法(让论文更专业)
【3.9.1】参考文献的使用和标注方法(适用于各类型论文)
【3.9.2】论文的注释怎么加(范例解读)
【4.1.1】常见的非专业类文体有哪些(含具体特点介绍)
【4.1.2】针对专业人员的学术文体(常识介绍)
【4.2.1】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和类型(知识分享)
【4.2.2】调查报告怎么写(通用版)
【4.2.3】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内容含写作范例1篇)
【4.2.4】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例1篇(暑假工作体会)
【4.3.1】实习报告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常识讲解)
【4.3.2】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怎么写(文末附范例1篇)
【4.3.3】实验报告格式与写作方法(以测量学实验报告为例)
【4.4.1】毕业设计说明书怎么写(包含服装设计专业范文)
【4.4.2】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与书写技巧(附机床夹具课程范例)
【4.5.1】毕业论文具有哪些特点(知识拓展)
【4.5.3】大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只需三步)
【4.6.1】学术论文一般有哪些分类(常识了解)
【4.6.2】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与写作要求(必备知识)
【4.6.3】评析一篇学术论文的写法(实例分析)
【5.1.1】国际国内学术不端现象介绍(急需关注)
【5.1.2】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与危害(简要讲解)
【5.1.3】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哪些(10大类)
【5.2.1】论文写作发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应避免的问题)
【5.2.2】大学生怎样预防学术不端(经验谈)
【5.2.3】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含检测原理)
【5.3】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措施

  从逻辑学来看,结论是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是对事物作出的总结性判断。在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逻辑结构中,相对于引论的“提出问题”,结论则是“解决问题”,是整篇论文的落脚点,也是论文选题的意义之所在,解决了引论中所提的问题“怎么办”.其基本要点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就内容来说,它是全文的综合、概括、总结、提高和深化。就结构而言,结论要呼应全篇,使论文首尾圆合。因此,结论要简明扼要,当止则止,切不可节外生枝。

  结论与引论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可为读者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重要依据。

  1、结论的内容

  结论的任务是要精练地表达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观点。其基本要求是点明论题、首尾呼应,并富有意蕴。结论的内容不是对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和堆砌,而是对研究结果更深入一步的认识,是从论文的全部内容出发,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抽象的思维过程,提炼和升华出新的观点。结论以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论文的核心价值。

  因此,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综括了全文的精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论文研究的成果或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本研究今后进一步的方向、 展望与设想。结论不应当是主体部分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而是以主体部分的实验或考察得到的现象、数据的阐述、分析为依据,完整、准确、简洁地阐述和指出以下内容:

  1)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如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在理论上和实用上有什么意义,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具体的理论或实际问题。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如对前人有关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本研究的适用范围,如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否存在例外情况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具体到某一篇论文的“结论”,上述内容中第一条是必需的, 而第二、第三条则视论文的具体内容决定,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只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解决的问题。有时候,结论已在论证过程中阐明,也可以不必单独再作结论。结论部分应起到结束全文的作用,一般不要提出新的观点或材料。

  2、结论的写法

  结论是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结果所进行的抽象概述。它的直接作用是得到新知识、新理论,或者是纠正旧知识、旧理论。应注意,不要过多地重复结果,否则就是结果、而不是结论了。要突出成果的核心主体,分点不宜过多。语言要高度精练,措词严谨,文字鲜明而具体。

结论的写法

  由此可见,结论的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运用手法问题,而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根据结论的写作内容,以及对若干结论实例的比较分析,可以将结论的写作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1)分析综合,即对正文内容重点进行分析,并进行概括,突出作者的观点。

  2)预示展望,即在正文论证的理论、观点基础上,预见其生命力。

  3)事实对比,即对正文阐述的理论、观点,最后以事实作比较形成结论。

  4)解释说明,即对正文阐述的理论、观点作进一步说明,使作者阐发的理论、观点更加明朗。

  5)提出问题,即在对正文论证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下面是论文《从德莱赛的<嘉莉妹妹>看都市生活的含义》的结论。首先了解论文的内容提要:

  都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本文通过研究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从价值观念的角度来分析都市生活的真正含义,着重分析了都市的五个特征都市的庞大拥挤与个人的微不足道、都市的开放与幻觉、都市的声色享乐、都市造成的道德的模棱两可、都市生活只属于特定的人群,以此揭示都市生活的本质和所存在的问题。

  论文的结构包括五个部分:①都市的庞大拥挤与个人的微不足道;②都市的开放与幻觉;③都市的声色享乐;④大都市的道德标准;⑤谁的都市。在论证的基础上,作者紧扣主题,抽象和升华出结论:

  都市是人类自己营造的一个巨大的怪物,它的种种问题都是这一社会组织形式所固有的。这个怪物带给人类的是福还是祸,只能有待时间去发现。

  这个结论超越了文学作品本身,体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也点明了论文的主旨。

  写作结论时,要切实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结论是全文的概括和总结,全篇要旨的集中揭示,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论文的精华所在,在论文结构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写作时,不宜写得过于单薄。应该有明显的论辩性、高度的理论性、内在的联系性以及相对独立性。

  所谓论辩性,即结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不仅要针对弓|论中提出的问题作结,更要针对现实中的不同观点、不同做法,重点强调本文观点、做法的合理一面。对于与他人研究不同的观点,要注意正面阐述,不可以指责和人身攻击。

  所谓理论性,不仅是因为结论的推出,是基于具体的研究结果而进行概括提炼的逻辑思维过程,也是因为结论超越了具体的研究结果,变成了一种抽象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结论的写法

  所谓的内在联系性,是指结论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在真实材料和科学论证基础上,通过一步一步的逻辑推理自然而然形成的,体现了与引论、本论的内在联系。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推理时要适度,论证时一定要注意结论和推论的逻辑性。在探讨实验结果或观察事实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意义时,无需得出试图去解释一切的巨大结论。如果把数据外推到一个更大的、不恰当的结论,不仅无益于提高作者的科学贡献,甚至现有数据所支持的结论也受到怀疑。

  所谓相对独立性,是指结论一旦形成,就可以在论文指定的适用范围,单独地引用本文的观点、方法,体现了论文的社会价值。

  第二,结论必须是序论中提出、本论中论证后自然得出的结果。

  结论再次照应观点,强化主题,使论文首尾圆合,严整完美。要首尾贯一,成为一个严谨、完整的逻辑构成。论文最忌论证得并不充分,而妄下结论。要避免点题不透,草草收场,不当止而止;也要避免画蛇添足,当止而不止。

  结论写得应该像法律条文,即只能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

  写作结论时,对成果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能言过其实、牵强附会。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描述,要具体、完整、有条理,措辞要准确、严谨、精练,不能含糊其辞,也不要自我评价。不能用“大概”、“也许”、 “可能是”这类词,以免有似是而非的感觉,进而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凡归结一个认识, 肯定或否定一个观点,都要有根有据,不能主观臆断。

  结论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可读性要强,如一般不用量符号而宜用量名称,不使用图表、公式。不对论文中各段的小结作简单重复,不要再提出新材料、新问题,也不再展开论述。

  第三,结论的行文要简短,且多以条款形式表达,字数一般在300 ~ 500字左右。

  3、结论运用中的问题

  结论作为“引论-本论结论”完整逻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很多人并不能从这个意义上认识结论的功能,而仅仅是把它当成论文的结尾,以至在实际中,出现一些问题。

  1.把结语当成结论

  结语又称结束语,是文章的一种结束形式。一些人把结语和结论两者等同看待,在内容和作用上也互有混淆,一些教科书甚至也将二者视为等价。实际上,结语不同于结论,在论文中不能取代结论的地位。

  1)这个差异首先体现在功能上。在学术论文中,结论是在理论论证、数理推导、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创新性、指导性、客观性、普遍性的论断,以及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等。而结语则是文章末了带有总结性的一段话,作为全篇文章的结束部分,主要考虑的是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在结构上与开头的引言相呼应,主要表达的是有关全文主要内容的总结性、概括性话语。因此,结语并不能代替学术研究最终得到的结论。

结论运用中的问题

  2)表达的内容也不同。结论主要是客观地表述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强。结语则内容宽泛,是对全文的总结性、概括性表述或进一步说明, 如再次点明论题,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指出本研究之不足或局限性,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或指明研究方向,阐明论题及研究结果的价值、意义和应用前景,对有关建议及相关内容作补充说明等,其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结论”弱,主观性较强。

  3)适用情形不同。结论多用于研究报告类、试验研究类、理论推导类论文的结束部分,结论之前的章节内容通常是“结果分析或讨论”.专题论述类、综合论述类论文且论文的篇幅较长时,采用结语作结束部分的居多。试验研究类论文也有以结语作结的,主要是因为结论内容已在结果与讨论中表述,或研究结果确实未导出明确结论而只是作了必要的讨论。

  4)编排格式不同。结论较多地采用分条编序号的格式表述,语句严谨,概括简明,传达信息具体而确定,或定性,或定量。结语一般不分条表述,一般没有传达定量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结语是论文非学术性的总结,而结论则是研究结果的升华和逻辑推论。毕业论文写作时,因为篇幅较长,论证的主题又往往并不单一,放在论文的结尾再作结论不太现实,多数情况是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已经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将研究的工作总结和“致谢”等内容合并在一起,写进结束语。有的甚至直接把“结语”写成答谢的内容。如果论文的论证过程中已经归纳出结论,这样做未尝不可,除非论文另有“致谢”的要素。但是,对于一般的主题单一的期刊论文,如果论文的本论中只有研究结果,而未在此基础上提炼和归纳结论,从论文的结构看,则少了“结论”这一重要的结构要素。

  还有人用“小结”作为论文的结论,也不是十分恰当。“小结”是介于“结论”与“结语”之间的一种总结形式,一般用于章节的结束。用在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结尾,则显得份量不足。

  2.用结果代替结论

  论文中“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内容明显不同。研究结果指的是事情发展到最后的情形,或论文研究过程中得出的具体成果;结论则是将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由一般到本质的深化过程,是对这些具体结果的概括、归纳和升华。研究结果是一种具体的、个别的现象描述;结论则是对正文中研究过程所得到的各种现象及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而得出的总判断、总评价,是研究结果必然的逻辑发展。

  但是在论文写作中,很多人不了解结果与结论的差别,不了解科学研究的规律,认为一项研究到得出结果就算结束了,因此就止步于此,用研究结果取代论文结论。这实际是丧失了一次将论文升华、进一步 提高论文质量和应用价值的机会。论文得出研究结果,也仅仅是提供了对一个或几个现象的描述,应用价值有限。只有进一步归纳总结,才能使论文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发挥更大作用。

  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得到研究结果或进行讨论的同时,已经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所以在论文结尾不再有单独的“结论” 内容。这与用结果代替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把结论当成摘要写作也是不正确的。结论是仅次于摘要的最受读者关注的内容,与摘要一样为读者和检索数据库提供论文的实质信息。但是,摘要写作的重点在创新点、新思路、新方法,是文章的全面概括;结论则是关于理论方法创新后的“先进点”的全面总结。

  摘要中关于结论的内容只是精选,而结论中关于先进性的内容要比摘要中全面得多。两者重点不同,结论中不能重复摘要的内容。

  还有的人在撰写结论时,把正文中各段小结简单地汇总起来当作结论,而不继续作深入的概括、提炼。这是论文写作中惰性的一种表现,不仅造成对研究结果的重复表达,也完全失去了结论在全文中的意义。

  下面是一篇毕业论文的结论,毕业论文的题目是《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的探讨》,内容摘要如下:

  运用数量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初步测算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税收法制建设滞后而造成的收入分配机制扭曲,加之信用制度缺失、传统文化的惯性等诸多原因,加剧了税收流失的规模。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尽快出台税收基本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经过论证,得到的结论如下。该结论内容完整,要素齐全,紧扣论题进行归纳总结,写作简洁、紧凑,值得借鉴。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使个人所得税成为增长潜力与空间最大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尝试用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估测黑龙江省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的规模,并与浙江省税收流失规模作了比较。发现虽然两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但税收流失的相对规模趋同,从而证实了税收流失的严重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税收流失的原因,发现分类所得税制强化了税收的收入功能,削弱了调节功能,造成收入分配机制扭曲,将工薪阶层推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体,税收相对负担较重,这与个人所得税的目标是相违背的。而信用制度缺失、传统文化的惯性等因素,加大了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难度,增加了税收成本,税收流失进一步加剧。 因此,治理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在我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入手,减少工薪所得税的累进级数,以混合课征制为过渡,缓解收入分配机制的扭曲。同时迅速建立起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三号统一( 身份证号、纳税识别号、社会保障号)的个人信用平台,配合税收征管制度的强化,提高征税效率;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使公民知法守法,从而逐步减少税收流失。本文只在粗浅的层面解释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的原因、提出基本的对策建议,税收流失的测算方法以及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深层根源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原文出处:刘建乔,何汶.大学生论文写作[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12-2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