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文学艺术创作中“虚实”的使用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23 共2192字

  “虚实”,是一个宽泛而又复杂的范畴,它在中国哲学、美学、艺术理论等许多方面都有涉及。“虚实”是我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特点。“虚实”从传统文论角度看,既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原则,也是作家创作的表现手段与方法,所以“虚实”方法的应运关系到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当今的文学、艺术创作中,“虚实”方法使用得当也是至关重要的。

  “虚实”最早即发源于老子的哲学思想。“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道是“无”,即“无名”“无极”,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道是“有”,即有固定性、差别和界限。“道”具有“无”和“有”这双重属性。

  “道”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或者说,是“虚”和“实”的统一。老子在第十一章中说:“三十辐共一縠,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于车轮、陶器、房屋的论述,启示我们万事万物都不能只有“有”“实”,而没有“无”“虚”,虚实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缺一不可。老子强调“有无相生”,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空虚,正因为有这种空虚,才有了万物的运动、变化、生生不息,从而开启了后世古典美学中“虚实相生”的思想。

  庄子继承并丰富了老子的“虚实”思想,在《庄子·天地》篇中说:“皇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不可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皇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其中“玄珠”象征着“道”,“知”象征着理智,“离朱”象征“视觉”,“吃诟”象征“言辩”,“象罔”象征“无形和有形”“虚和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是无法用视觉、理智、言辩得到,只能通过有形和无形、虚实结合的“象罔”形象获得。吕惠卿注说:“象则非无,周则非有,不皦(明白)不昧(昏暗),玄珠之所以得也。”这里的不皦和不昧、明白和昏暗,就象征着虚实结合。宗白华也根据这些注释,认为:“非无非有,不皦不昧,象是境相,周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因此,“象罔得玄珠”启示我们创作中注重“虚实”的合理应运。

  在老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发展了“虚实”这一传统美学思想。《周易·系辞》写到:“一阴一阳谓之道”,即阴阳相互变换、组合,构成了万事万物,也说明阴和阳、刚和柔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对立和统一是“道”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在书法中讲究“力”与“韵”,画作中讲究“刚健”与“婉媚”,诗词歌赋中讲究“韵”与“骨”.所以在文学创作中也讲究“虚实相生”.在中国传统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自然而然地具有了同样的民族审美心理,因此在许多文论及文学着作中“虚实”这一美学观点都有所体现。但是中国古代文论家与批评家在批评和鉴赏文学作品时,直接使用“虚实”这个范畴来进行评论的并不常见,他们往往会用到其它相关概念,如有无、阴阳、形神、动静、疏密、内外、详略、显隐等在意思上有相似涵义的词语。有学者就认为虚实范畴是一个衍生功能极强的元范畴,它派生出了许多诸如虚实相生、虚实相半、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等一系列的子范畴。

  历来都认为文史哲一家,所以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继承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注重写意的,但也有很多情调“写实”的文学作品或者文论着作。

  《论衡》虽然是一部哲学着作,但其中也包含了王充对于文学创作的许多独特的见解,“疾虚妄、求实诚”是《论衡》一书主要的思想。他在《论衡·超奇》一篇中说:“实诚在胸臆,文墨着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王充针对当时盛行的神学,提出了要“实诚”,反对“疾虚妄”.他认为作品内容的真实是最重要的,做文章不能只依靠外在的“文”,而应该在内在的“实”上下功夫。内在的“实”不仅要求作品所记录的事件要真实存在,并且可信,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现状。还要求作品揭示的哲理必须真实的反映客观世界。

  所以,只有“精诚由中”才能使其文“感动人深”.皎然在《诗式》序言中说:“夫诗者,众妙之华实,六经之菁英。”他认为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要以“真情性”为基础,这样才能成为“六经之菁英”.他在评价谢灵运的诗歌时指出“康乐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即以真实的情感为基础,加上独特的艺术构思,才使谢灵运的诗歌达到了“风流自然”的境界。

  到了明清时期,传奇、小说家们更加注重真实性,并把真实放在首位,认为作品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真实。如叶昼在鉴赏《水浒传》时就使用了“逼真”“传神”等与“虚实”表意相似的词语。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就说:“不说鬼神怪异之事,是他气力过人处。《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便是南海观音救了。”,认为《水浒传》的优点就在于真实。

  “虚实”理论是丰富、复杂的,它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对其展开深入地研究,有助于当代文学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完善。同时“虚实”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可以在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中直接使用。如果作家在情节构思中,能合理使用“虚实”这一表现方法,必然能够提高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必然能够促进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王思焜。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3]吴建民。古代文论中的“虚实”方法及其当代意义[J].河池学院学报,2010.2
  [4]谢伟。虚实相生--中国古代文论与棋论中“虚实”范畴的比较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