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诗与画在本质与时空辨证观上的不同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23 共2526字

  诗与画是人类历史上产生较早且流传已久的艺术形式,对于诗与画关系的探索研究也时间悠久。被车尼尔雪夫斯基称为“德国文学之父”的莱辛,把诗与画的关系作为专题来研究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学说。其美学名着《拉奥孔》,以诗与画的界限为基本问题来探索,成为西方诗画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着作。书中以古希腊传说创作的雕塑群“拉奥孔”为题,比较了诗与画在本质与时空辨证观上的不同,提出来诗画异质的观点,书的副标题所标示的:“论画与诗的界限”即是书的主旨。

  一、诗与画的在本质上的不同

  对于诗与画的界限的区分,朱光潜先生认为“是从文艺模仿自然这个基本信条出发的。莱辛就‘自然’这个笼统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自然有静态和动态之分,由于所用媒介不同,诗只宜于描写动态而画宜于描写静态。”莱辛在书中从整体上阐述了诗与画的界限,分别从对象、媒介、方式、效果等方面展开了区别和界定。

  (一)就对象而言各门艺术有着不同的表述对象,因此不同艺术都有着各自的题材,诗与画在题材上的区别是其本质的区别。莱辛在分析了这一区别之后指出:“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者部分本来也是空间中并列事物,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画的表述符号为在空间中并列着的颜色、形体,突出表现那些在空间中并列排布的物体;而诗的表述符号则为在时间中持续着的语言和声音,突出表现那些在时间中连续发展的事物。

  (二)就媒介而论绘画是一种在空间中分布着的艺术,是造型艺术,而诗是一种在时间中持续发展的艺术,属于语言艺术。画运用线条、色彩之类“自然的符号”,颜色和线条在空间并列。在雕刻拉奥孔中人们可以通过赤身裸体的拉奥孔父子身上肌肉线条的扭曲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它们当时的痛苦。诗则依据以语言为载体的“人为的符号”,动作的描绘以时间的先后为依据。由于使用的媒介和符号的截然不同,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拉奥孔在绘画雕刻中不哀号在史诗中却哀号的原因。

  (三)就方式来说画是以人的眼睛来直观感受的艺术,眼睛可以同时观察到在一定范围内并列分布着的事物,因此画宜于表现静止着的事物;诗则是以耳朵的接受来感受的艺术,声音是一种一纵即逝的事物,耳朵对于声音很多时候是凭借记忆来追溯印象的,因此,诗更容易表现那这在时间中连续发展、先后承继着的事物,更宜于表现对事物或者动作的叙述。也就是说,画通过视觉可以直观感受的色彩、形体等来塑造形象,以视觉感受来引起人们的欣赏;诗以语言称述动作,以语言声音为媒介,使欣赏者产生联想,通过记忆与想象才能建构形象。

  (四)以效果来看画表现那些在空间中并列着的静止着的事物,因此呈现出静态的美;诗则表现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着的动态的事物,因此呈现出动态的美。“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规律。在雕塑拉奥孔中,创作者要通过人物正在经历着的极度的痛苦来表现出雕塑的“美”,扭曲的肌肉和形体痛苦的表情通常是丑的反映,与美不融合,只有淡化身体和表情的痛苦,用微微张开的嘴唇和静穆表情的凝固代替哀号。诗则是以真实的语言来表达人物的痛苦,语言的表达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而哀号更能深刻反映出人物的痛苦,也更能让读者直观的感受。由此可见,绘画表现的是物体的美,诗则是就效果来表现美。

  二、诗与画的在时空辩证观上的不同

  莱辛认为诗与画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和区别,诗与画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诗揭示事物运动的全过程,可以从美产生的效果去暗示美。画通过静态的事物来暗示事物发展的过程,这种静态的形式要求画通过动作在某一阶段的某一顷刻来表现。由此,莱辛提出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论点“最具有孕育性的顷刻”.

  莱辛认为绘画所表述的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那个“最富有孕育性的顷刻”.这一顷刻是事物过去发展的暗示,也预示着事物未来的发展,这一顷刻是最富有想象的,能够激发人们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在造型艺术中把要表现的事物通过达到定点的“一顷刻”表现出来,这“一顷刻”浓缩了整个过程,在审美过程中借助“一顷刻”的凝聚力,通过欣赏者的主观想象,把事物发展过程还原再现出来。这种以静态的艺术形式展现出的“一顷刻”,也是主体心灵运动的结果。因此在雕塑中以拉奥孔的挣扎和叹息来代替人物本该表现出的哀号与痛苦,使画面定格在“最富有孕育性的一顷刻”中,因此欣赏者可以有大把的空间来品味和欣赏。

  在书《拉奥孔》中表示诗画艺术间存在一条判断的鸿沟,即:画描绘物体,诗描写动作;画表现一瞬,诗展示过程;画属于空间,诗属于时间。因此,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诗与画分属于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问题。

  总结

  在《拉奥孔》中虽然莱辛一直在探索诗与画的界限,同时他也认为诗与画有一定的联系。他打比方道:“两个善良友好的邻邦,虽然互不容许对方在自己的领域中心采取不适当的自由行动,但是在边界上,在较小的问题上,却可以互相宽容,对仓促中迫于形势的稍微侵犯权利的事件付出和平的赔偿,画和诗的关系也是如此。”即便如此,莱辛的观点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诗高于造型艺术。他的这种理论观点没有充分估计艺术界限的灵活性,没有看到各种艺术门类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看到艺术体裁的多样性。尽管这样,他的贡献还是巨大的。他用真实的生活和由真实生活产生的真实情感,反对充满浪漫幻想和理性的“静穆”的艺术理性,他打破了古典主义的理性禁锢,扞卫英雄气概和人性。

  艺术的表现形式只有一种,没有高下之分,更不要为一个去贬低另一个。《拉奥孔》中作者总的态度更倾向于诗,但是并不能依据诗可以深入心灵、详细描述事物的发展、更加客观的反映现实就说诗高于画。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诗靠耳朵听,画靠眼睛看,而视觉接受信息的丰富性要远远的大于看,因此我们不能决定哪种接受方式更好,就像我们不能辨出一幅山水田园诗和一首清新委婉的古琴演奏的高下之分。由于各类艺术的技术、选题、表现方式不一样,人的修养等诸多方面也有差别,我们没有必要把不同种类的艺术排放比较,更不益于一较高下。尤其是在各门艺术百花齐放的当今社会,各类艺术形式不断出现,我们应该以公平的眼光对待各门艺术,吸取各个门类艺术之长,相互取长补短,让各类艺术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莱辛,朱光潜译。拉奥孔[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