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中西对话语境中我国生态美学建设探究(4)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作者:曾繁仁
发布于:2017-06-15 共11360字
  七、中西对话的实践维度---对于城市美学的拓展。
  
  西方环境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介入性”,诚如伯林特所言,“环境美学的介入性特征体现出对传统理论的另一种原则的挑战,这种原则就是审美非功利的观念”.又说,“环境美学可以被视为审美鉴赏的传统形式与将美的艺术排除在外的其他统治性领域( 诸如陶艺和其他工艺、设计、都市和地区规划、日常生活的环境、民间与流行艺术及来自人类文化的各种其他活动)中有意义的审美价值之间的桥梁”.[10]( P. 19 -20)另一位环境美学家卡尔松则更加明确地认为,环境美学应该延伸到整个环境领域,“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各种受人类影响的或由人类所构建的环境”.[11]( P. 2)城市作为人类构建的环境被必然包含在环境美学之中。因此,西方环境美学中包括大量的城市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内容。西方环境美学的这种“介入性”及其对于城市美学的包含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尤其在未来 20 年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刚刚出现的雾霾天气之笼罩 17省市一周之久的严重状况,使得我们不得不将城市美学作为中国生态美学的必然组成部分,这应该是中国美学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如果我们美学工作者在城市美学的研究中有所建树,能够为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进程的良性健康发展有所贡献,那就是我们当代生态美学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的体现。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城市化美学所研究的城市环境尽管是人造环境,但仍然属于生态美学的范围之内。因为城市这个“环境”并不是与人疏离的环境,而是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是人得以“栖居”的环境,应该符合生态美学的基本要求,具有一种“栖居之美”与“生命之美”.西方环境美学对于这种“栖居之美”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波林·冯·邦斯多尔夫在《城市的繁荣与建筑艺术》中专门论述了城市美学的“栖居美学”,认为“审美地反思栖居,对于从广度和深度上理解审美价值是卓有成效的”.同时,他提出了“栖居美学”的四个关键词: 给予性、诱惑性、包容性和可辨认性。所谓“给予性”即是“环境在可能性方面提供了什么以开展活动及满足需要”,诸如在休息、营养、审美和社会和文化方面给予人们提供的满足和需要等; 所谓“诱惑性”“可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给予或环境的允诺”,是“在场背后的有意味的因素”.诸如菜香花香、咖啡馆的私语、历史的废墟等对于人的嗅觉、听觉、视觉与好奇心产生的诱惑等; 所谓“包容性”“反映了栖居者对其生活环境的照管”,“正在为环境而做某事”.它一方面表达了栖居者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与奉献,另一方面给参观者带来了愉悦,“栖居者与他们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也为其他人创造了更多可居住性”; 所谓“可辨认性”“包括方位和易辨认的特征,因此也包括在一个环境中找到道路的能力”等等,“提高了使人舒适惬意以及更好地利用城市空间的可能性”.[10]( P. 114 -117)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相异于西方同时又特具价值的城市美学资源,吴良镛院士将之概括为“有机生存论城市美学”,是一种中国式的“有机关系模式”,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机性”、“生命力”与“生存性”引入城市美学领域,以城市充满生气、有利于人的美好生存为其旨归。具体包括这样五个方面: 第一,天人相和,顺应自然; 第二,阴阳相生,灌注生气; 第三,吐故纳新,有机循环; 第四,个性突出,鲜活灵动; 第五,人文生态,社会和谐。以上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城市美学或“栖居美学”的要义,完全可以使我国的城市化走上健康之路,使我国人民美好生存。
  
  总之,中西对话是一种发展我国生态美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这条途径达到世界视野、国外资源与中国经验的良好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生态美学的理论话语,贡献于美学学科建设,也贡献于我国当代生态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布依尔。 生态批评的未来[M]. 刘蓓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芬]约·瑟帕玛。 环境之美[M]. 张宜译。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3][美]阿诺德·伯林特。 超越艺术的美学[M]. 阿什盖特出版社,2012.
  [4][德]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庆节译。 上海: 三联书店,1987.
  [5]曾繁仁。 论辩是生态美学前进的动力[J]. 东岳论丛,2016( 4) .
  [6][德]海德格尔。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 孙周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加]卡尔松。 环境美学[M]. 杨平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8][美]阿诺德·伯林特。 环境美学[M]. 张敏,周雨译。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9]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美]阿诺德·伯林特主编。 环境与艺术: 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 刘悦笛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7.
  [11][加]卡尔松。 自然与景观[M]. 陈李波译。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原文出处:曾繁仁. 中西对话中的中国生态美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02):185-1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