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美学角度下“速度”审美研究导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9 共392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后现代“速度”的美学审视
【导言】 美学角度下“速度”审美研究导言
【第一章】“速度”概念凝视
【2.1 2.2】“速度”的审美体验与审美特征
【2.3】“速度”的审美向度
【第三章】“速度”的艺术呈现
【结语/参考文献】后现代“速度”的美学解读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导 言

  2012 年 12 月 26 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它以 310 公里/小时的速度,从北京到广州全程 2298 公里,仅需 8 小时到达,而在提速以前则需要 20 小时 30 分钟。这样的速度至少对 70 年代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更遑论进京赶考的书生、倒骑驴的张果老抑或是驾驭着赤兔马威风凛凛的关公了。如今,速度已然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是身体的移动还是信息的流通,现代人一刻也不愿再等,仿佛真正理解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内涵。"距离"渐渐在人们的意识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运输工具运动的"时间"."多久"代替"多远"变成了大众的口头禅,空间仿佛一下被"删除".

  然而"速度"概念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专有名词。与人类历史发展同步,速度的概念古已有之,只是在被科学定义前,还只是经验阶段。如 2500 多年前古希腊着名的"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等逻辑问题已经涉及到速度;柏拉图在《理想国》和《蒂迈欧篇》里也用速度概念去解释天文现象和天体的运行了。但这个阶段的"速度"概念还只是经验到的"快慢"感受。到了十八、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兴起。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描述到:"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工业化大生产需要流动、循环的运动原理来支持。工人们被要求跟上不断提速的流水线,完成各自微小、重复的动作,如《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扮演的夏尔洛不断重复拧螺丝的动作一样。运输业速度的提升,使地球的各个角落迅速地布满人类的脚印,"到达"就是"在场",意味着参与世界的认同也意味着成就某事。运动成为一种普遍的追求。与此同时,技术革命带来了速度的飞跃,其带来的媒介速度、光电速度等技术速度刷新了人类对于运动和速度的理解。在现代化城市中,运输速度和技术速度带来的物资、人口迁移、信息传输等变化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并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

  西方人曾戏谑地说:"原子弹的爆炸让不少作家纷纷罢工。"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隐含的现象,即科技与文艺总存在着冲突。正如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自然科学怪人谢尔登博士,总会时不时表露出对文学和艺术的厌恶。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敏感而执着的艺术家们迅速地发现了科技的"阴谋",大声呼吁人们要警醒科技对人文精神的侵蚀。科技的速度让人遗忘,让历史失去了厚重的存在感,让古老的沟通和谈话消失了。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在其小说《钟楼魔影》中虚构了一个"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名叫"冯德尔沃特米提斯德荷兰小镇",但就连如此美丽、古老的边缘小镇都被象征着工业时间的大钟指挥着,这世界上难道还有不受机械时钟操作、不被工业时间控制的地方吗?还有不被科技统治的地方吗?生来具有忧患意识的艺术家们不断地反思科技对人文精神的冲击,对人性的异化。

  但是无论我们承认与否,"速度"已然侵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起居到精神审美,"速度"的干预快速而不易感知。因此我们要怀抱一种包容而积极的心态去拥抱速度对艺术的影响,运用"速度"为艺术创造新的文艺形态和前景。

  一、研究现状

  "速度"概念首先来自自然科学,用以表征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随后学者们也将"速度"概念不断地引入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科门类。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外从"速度"的角度切入探讨美学的研究成果还有待增加。

  法国社会学家保罗·维希留被称为"速度的高级牧师",他亲见运用机械和技术的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在其着作中流露出"速度"对现代、后现代生活的诸多影响。保罗·维希留研究的"速度",主要是电子媒介时代的光电速度,集中体现在《消失的美学》《解放的速度》等着作中。他认为人类社会发生过两次重要的革命--19 世纪的运输革命和 20 世纪(特别是 20 世纪末)的传输革命。

  运输革命带来的是机械速度。运输产生物理位移。运输工具的不断提速(步行-马车-火车-飞机)让运动更加容易,时间更短。出发和达到之间时间差的缩短,使人获得一种摆脱束缚被"解放"的真实感。20 世纪末的传输革命带来的是一种技术速度,它让人们能够不必进行人身和物理的位移就同时在不同的地点"在场".

  此地与彼岸之间本应具有的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扩展被即刻删除。在《消失的美学》中保罗·维希留讨论了速度,特别是光电速度对人的日常体验、审美感知、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他说"速度并不仅仅用于更轻松地移动,它首先是用于看,用于听,用于感觉,也就是说是用于更加强烈地领会当前的世界。"保罗·维希留所谓"消失的美学"或称"速度美学",实质上是一种对电子媒介时代审美新图景的描述,时间、距离、风景、主体都消失了,消失在速度的暴力之中。

  英国 John Armitage 教授是研究保罗·维希留的权威专家之一,他将"速度"带到英语世界。Armitage 编着了一系列关于保罗·维希留理论思想的着作:<PaulVirilio: From Modernism to Hypermodernism and Beyond>(2000)、<Virilio Live:Selected Interviews>(2001)、<Virilio Now: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Virilio Studies>(2011)、< Virilio and the Media>(2012)、< Virilio and Visual Culture>(2013)、< The Virilio Dictionary>(2013)、< Virilio for Architects>(2015)。他指出,人类创造的各种"技术性假肢"正在破坏人类的原始感受力,使其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弱化。火车、飞机等运输工具;电视、电影等视觉机器;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这些"技术性假肢"加速了生活节奏,使得人类失去的越来越多,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正在逝去,人类感受世界的能力不断下降,已经进入了"消失的美学"的阶段。

  包兆会发表的《速度对"看"的影响》(2001)《速度对视觉经验的挑战和影响》(2002)《后现代景观下的"速度"》(2002)等论文从速度对视知觉的影响入手,指出"速度"通过对视觉神经的挑战和重塑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是从技术速度的诞生与"看"相关;速度扩大看的能力;速度丰富看的经验,满足视觉期待等方面展开论述。包兆会说,速度对"看"产生的影响使"看"的方式优于其他感知方式,"它打破了以前看与运动、看与思考、看与想象、看与记忆的和谐平衡关系;越来越依赖看来解决问题,由此将导致人的想象力和记忆力的衰退,人体活动空间的缩小,并使人的凝视变得越来越固定,丧失肉眼一些自然的速度和敏感性。"《后现代景观下的"速度"》一文中,分别对古典时期、工业革命时期、技术革命时期的"速度"景观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基于牛顿力学的机械速度与基于相对论的技术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此外,梅琼林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电子媒介时代的速度文化》(2007)论述了当前以电子媒介为传播手段的传播速度对时间、空间观念的消解,对历史意识、民族国家观念的消解,以及主体的碎片化等后现代景观。他认为在电子传播时代,人类在享受速度带来的自由的同时也不得不受其操纵。张新赞的《瞬间--论一种现代性体验》(2007)从"瞬间"角度来讨论"速度时代"人的审美体验问题。他认为技术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加速,人类的时空感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距离逐渐失去意义,而时间感知也呈现出一种"现在"时间的"瞬间"感。而这种对"瞬间"的感受也产生了"震惊"和"眩晕"的现代性审美体验。

  卢志强的《"消逝美学"研究》(2011)梳理了历史上的"消逝美学"现象,并从审美方式、审美本质、"代偿"和"内爆"的审美功能三个方面对"消逝美学"展开研究。

  二、研究意义

  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一代必有一代之学术,一代必有一代之审美。尽管艺术发展到现在,他们的类型和功用都已基本确立,但那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方式早已发生了深刻改变。现代技术的惊人增长正在制造一些新的理念和习惯,使得我们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去对待现今的美学。传统美学中讲求的"细读"、"静观"等审美方式已逐渐被现当代的文艺所漠视。老子的"涤除玄鉴",《易传》中的"观物取象",宗炳的"澄怀味象",苏轼的"无厌空且静",王国维的"无我之境"等,现代人已"没有时间"去把玩。现代人追求速度,享受快感,尤爱在瞬间感受震惊、眩晕、失神、荒诞等审美体验。

  速度的快速提升对人类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了巨大变化。速度的提升使人重新回归部落化。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他认为部落文化基本上等同于听-说文化。那是一个具有部落深度和共鸣的封闭社会,人生活在感官同步的世界中。拼音文字的出现及印刷媒介的传播,使人从读书识字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思考让人们分别开来从而成为独立的个人,分裂为自私自利的派别,分裂为种族和民族,而这恰好是部落社会整体行动最大的威胁。但是光电传播技术使得在一切社会制度中造成了一种有机的相互依赖性,因此它所产生的瞬息和有机的联系有助于消除分割肢解局面,又促成世界重新回归到部落的整体性时代--"地球村"就是媒介速度造成的直接结果。速度的提升使空间时间化,人们更愿意用时间去丈量距离,而不是用距离单位。所以很多需要在空间中发生的故事情节失去所属,"多久"变成了大众的口头禅。速度的提升扩大了看的能力,丰富了看的经验,满足了人的视觉期待,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对"真实"的认知,由技术和电力速度构建的虚拟世界创造了比现实更真实的真实,构建了一个不受物理控制的"桃花源".

  速度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审美感知,不同的审美感知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学艺术作品。比如在凭借自身力量移动的低速度时代,陆游写出 33 首悠闲惬意的"骑驴"诗,《红楼梦》中的生活形态几乎是静止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纵然能用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也不过徒步西天取经去。而机械时代,人们从全国各地到北京不过火车一天的时间,飞机仅需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种速度之下,张生赴京赶考途中艳遇崔莺莺的"西厢"佳话便没有了空间的可能性。

  由"速度"制造出的一系列速度景观是现代都市生活的真实写照,"速度"已然对人们的认知方式、审美感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后现代的"速度"景观为对象,从美学的角度,对"速度"进行审美研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