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各地区古籍、诗文小说和出土文物中的武术技术信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7-01 共8518字


论文摘要
  人们都知道, 古今拳师的技艺和拳谱拳经保存下来的武术技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甚为世人青睐。 不少人在武术秘籍上苦苦寻觅,这无可厚非,发掘祖先的优秀遗产,首先就应该从武术本体文化着力。 然而,中国漫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中还蕴藏着许多有待深入发掘、解读的武术技术信息。

  本文借助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中各地域与武术相关的文化元素,运用文献、文物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推理方法等论证中国文化是武术技术信息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1、古籍中的武术技术信息

  1.1 《庄子》概括之上斩下决技术

  战国的庄周在《庄子·说剑》中介绍了自己擅长之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解释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也就是说,庄子之剑可在十步之内取人性命,其战法是示虚、开利、后发,先至。

  庄周还将赵文王喜好之剑深描为:“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1〕”由此可知:当时赵国相击的剑士都穿着短衣, 击剑致胜的目标集中在要害:颈脖与肝肺,因此技术多取上斩、下刺之法。

  1.2 《史记》记载之战斗搏杀术西汉的司马迁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到:楚汉相持,楚军派壮士挑战三次,每次都遭汉军的善骑射者射杀,被激怒的项羽亲自披甲执戟上阵。 后来广武之战时,项羽还用弩射中刘邦〔2〕.《史记》还有独战搏杀的详细记载:项羽率二十八骑突围时,斩汉将一人,复斩都尉一人,杀数十百人〔3〕. 在乌江自刎前,项羽将战马赐予乌江亭长,令士兵下马步战,短兵相接。 项羽在这场步战中独杀汉军数百人,身受创十余处〔4〕. 这份古代典籍提供的史料证明:两千多年前的战争搏杀中有三合射杀的方式、有持戟单挑的方式、有伏弩而射的方式、有单骑突入重围斩将杀卒的方式, 以及短兵相接时独杀数百人的方式, 这些技击术都是单挑独斗或单身应对众人的厮杀技术。

  1.3 《吴越春秋》所论之手战阴阳术

    东汉的赵晔写道:“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5〕”作者以阴阳之道诠释手战之道,视手战之阴阳如道之开门闭户,将其阴阳细化为内外、形神、呼吸、纵横、逆顺等,按照阴阳变化规律深入揭示手战的各种要求,其中以“内外”为首务,内藏胆勇,外持静气,这是任何斗战夺胜者都须必备的气质。

  1.4 《典论》记述之击臂中额技术

  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述及自己与晓五兵、善手臂、 能空手入白刃的邓展将军以蔗为杖比试剑术的过程〔6〕,其中“三中其臂”、“正截其颡〔7〕”是曹丕以剑击臂、以脚踹额的技术。

  这则记述引起我们注意的有三点:一、曹丕在较技中三次击中邓展的手臂, 这种反复多次在竞斗中取胜的技术, 说明曹丕掌握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制胜技巧,并用以专击手臂,其言“学之精熟”当属实话。二、曹丕不仅以击臂为专攻,另有击中对手额部的更高本领,而击额则是要害部位,何良臣《阵纪·技用》中提到“马超之出手法”,明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有这样的描写:“马超一剑望韩遂面门剁去。 ”三、曹丕胜邓展的剑术出自史阿所传,史阿的师傅是以击剑名盛京师的王越。

  1.5 《旧唐书》之挟矛搏刺术

  刘昫在《旧唐书·白孝德传》有云:白孝德少好武艺,精骑射,善用双矛。 安史之乱时,为李光弼部将,后升为郭子仪副将。 河阳迎敌,单骑将史思明的骁将刘龙仙刺于马下,斩其首而归,敌大骇〔8〕. 这就是小说演绎的双枪将陆文龙、董平之类的真实原型。

  1.6 《俞公大猷功行纪》之长剑批手术

  赵恒志在《征蛮将军都督俞公大猷功行纪》记俞大猷事:开始时学骑射,他能精准射中目标。 又跟李良钦学荆楚长剑对击。 学成后试剑,李师批其手,俞还以击〔9〕.批手是李良钦所授荆楚长剑的一个招数,将对方持剑之手击伤,使其失去战斗力。 戚继光录校俞大猷的《剑经》中就有“他欲杀我,我就进打他手”.〔10〕打手,就是劈打对方的手腕,可见批手被俞大猷用于了军棍,演化为搏棍技法.

  1.7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二则刀背击贼的绝活

  清代的鄂尔泰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连续记载:四月“见一贼将近,太祖以刀背击仆,喝令家人缚之。〔11〕”五月“见贼已逼近,遂发一矢,被贼躲过,中其肩衣而走,复追射一矢,穿贼两足,以刀背击其首,昏绝于地,遂缚之〔12〕”由此可知:努尔哈赤善用刀弓,以“刀背击贼”,击打的部位是头部,使贼仆倒而缚之,是他惯用的技法。

  1.8 《清稗类钞》收罗之独门武技

  清代的徐珂在《清稗类钞》技勇类中收罗了各地许多独特的武术技艺:如石达开传于弟子的绝技“连环鸳鸯步”,临阵“疾转踢”、“数转环踢”,踢的部位是“腹脐下”,可踢敌数丈之外。 石达开在门内比武时,对最能者仅采用击拳见胜的较量方式, 结果石达开既具有抗击三拳的内功,又有一拳断碑的寸劲〔13〕. 又如广州石翁的六郎习得老叟所授趣登疾退之法,在捕盗贼王新时, 王登屋, 倒起刀锋疾下直刺追者肩井,六郎伏身避之,以刀锋上翘鼓勇气击其股,王难站立,遂从房上跌下。 这说明同为老叟所教之徒,为盗者王新有违师道, 疾下之刀击刺的是立死的肩井部位, 而授予石六郎的上翘刀法, 击中的部位是大腿, 其功效是使王新受伤不能行走于屋瓦逃遁而被擒〔14〕. 再如广州张氏女路遇调戏者,用随身携带的伞尖挑其腹,调戏者应手倒地。 前来报复者持短棍群哄至,张氏女一伞护身,上下挥舞,众皆避之,女从容而退〔15〕.

  2、诗文小说中的武术技术信息

    2.1 《明皇杂录》之公孙剑技有多种舞法郑处海在《明皇杂录》中说:唐代公孙大娘表演的剑技冠绝于时, 而且公孙剑技有多种舞法, 人称“能为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16〕. 其中“裴将军满堂势”舞的是双剑,《全唐诗》中的《怀素上人草书歌》有“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增蛟龙”的形容。

  2.2 《峨眉道人拳歌》展现了一个有起有收之拳套

  唐顺之的《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17〕,诗句中道人演练的拳套呈去来往返的运动路线,动作有顿足、翻身、缩首、斜钻、折腰、低蹲等等,该拳套不仅对柔韧性有极高的要求,而且手法多变,拳势凌厉,令人目不暇接。 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从“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可看出,该拳套很注意呼吸的调息,内外相合,形神相守。 这在戚继光的《拳经捷要篇》〔18〕中也是没有提到过的,可见唐顺之是较早发现拳术的这一特点的。

  2.3 《汉营走马》之诸葛训练法

  元代的毛铉在《汉营走马》〔19〕中说,诸葛亮南征时的军营训练法至元代这里的人仍沿习不忘, 诗中吟道:“我闻汉诸葛,深入于不毛。 庙食在此邦,世远名愈高。 至今蒲焚儿,犹能记前朝。 曾传训练法,弓刀随所操。 走马不执缰,手中弄旗旄。 红藤束两腕,捷若猿与猱。 垂身掠地过,取物名夺标。 ”唐代的《蛮书》还有这样的记载:当地考试马军的内容有:射中片板、走马掳颇柱中斗子、盘枪百转无失。 走马掳柱,即在四十步外,持竹剑向前疾刺,分三等,中斗子者上,中第二规次之,中第一规为下〔20〕. 由上述资料可知:从汉末经唐至元,西南的少数民族军营中有弓射片板、走马掠物、盘枪百转、竹剑疾刺等训练科目。

  2.4 《水浒传》中林冲的转身扫腿之棒

  〔21〕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八回讲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 笔者品味多次, 其技术成分也就多析出了一、二。 首先,使个旗鼓“举火烧天”,吐个门户“拨草寻蛇”是古代比武前的一种传统方式。 其二,洪教头急于赶入劈打林冲,提起一棒又复一棒,先乱了自己的脚步。 其三,林冲先往后一退,再用棒惊跳一下,洪教头受惊措手不及。 其四,林冲随即一转身,使棒照准其臁儿骨扫去。 其五,整个过程在理论上应了“后人发,先人至。 ”在技术上退避、惊跳、转身、扫击一气呵成, 扫也是击其薄弱环节, 即支撑人体的小腿侧骨,结果好胜的洪教头当下仆地站不起来了,是满面羞愧地被人扶起来的,可见这一棒是技术的关键。

  3出土文物中的技术证明

  3.1 古今武术弓步的技术审美观之一致性

  山东微山市出土的汉代双人执棍对打画像石摹本〔22〕:甲方(左)右弓步右手执棍于右腰 ,左推掌 ,目视乙方;乙方(右)左弓步,双手执短棍,高举欲劈,目视甲方。 这个摹本除了告诉我们汉代武术曾有执短棍对打的内容,还反映出摹本中一个特别的信息:对打双方都使用明显的弓步,大腿呈水平,前膝未过脚尖,后膝挺直,后脚尖内扣,与现代武术套路规范的弓步相一致,就像蓄势待发的弓。 这说明制作画像的工匠给当时的武术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精气神元素,提升了画像石的审美价值。

  山东嘉祥县出土的东汉两对器械对击画像〔23〕:左边的一对的甲方(左),左弓步左劈击,乙方后坐上防(右);右边一对的甲方(左),左弓步左劈击右下防,乙方右上防,左弓步右架左下刺(右),做防守还击。 该画像图中出现的3个左弓步,前大腿基本呈水平,但重心均前移,膝盖都超过了脚尖。 对比上图,区别在于上图中的弓步更倾向于静止的步型, 本画像图的弓步则受动态的影响较大,故重心前移,导致膝过脚尖。

  3.2 敦煌双女舞剑图的四条技术信息

  敦煌61窟的五代壁画双女舞剑图〔24〕:二 女右手持剑,衣袖飘飘,动态状。 左女提膝举剑,目视后方;右女右弓步劈剑,左推掌。 这是一幅女子持剑对舞图像,它提供的信息有:舞剑女均用右手持单剑,都是宽衣舒袖头饰相同,对舞呈动态而非静止姿势,五代时的剑术舞练已有提膝举剑、弓步劈剑动作。

  4、信息内容来源各个地域

  4.1 燕赵剑技与说剑

  《庄子·说剑》 是以战国时期的赵国国君赵文王连续三年聚三千多剑士日夜相击,不理朝政,国势渐衰,太子请庄子说服赵文王停止击剑为背景。 《庄子·说剑》中的赵国就地处燕赵地域,其中精于剑术的剑士也都是赵文王的门客。 庄子所言的“夫为剑者”正是在赵国殿堂上面对赵文王而论。

  4.2 楚霸王决战垓下

  《史记·项羽本纪》 记载西楚霸王项羽最后率八百骑突围垓下,即退至今安徽灵璧县东南,后被汉军围至乌江之畔,所剩二十八骑全部下马短兵接战,直至战死。 项羽独杀汉兵数百人后横剑自刎,乌江之地即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长江北岸的乌江浦, 可见安徽灵璧县东南和安徽和县东北都是西楚霸王项羽竭尽平生之力充分显示武功武技的地方。

  4.3 南林越女斗战之学

  东汉赵晔写的《吴越春秋》主要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吴越地域发生的事情, 越女本是越国南林的一位剑术高手,袁公曾“折枝代剑”试其剑技,进攻三次都未能取胜。 后来越王勾践问剑越女,才有这番出自吴越的经典剑论。

  4.4 唯京师为善之击剑术

  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写明:东汉桓、灵时期有虎贲王越善击剑术,称于京师。 这个京师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地处中州大地。 以击剑名盛京师的王越是河南史阿的师傅,而曹丕“以蔗为杖”胜邓展的剑术则出自史阿所传。 曹丕生于谯,即今安徽亳县,五岁其父曹操教其射,其六岁上马,八岁能骑射,自言又学击剑,十九岁(汉献帝建安十年)始居冀州,后随军南征。 可见曹丕学剑时期是在十九岁之前,在中州得史阿之法,习之精熟是其真实的表述。

  4.5 龟兹名将善使双矛

  《旧唐书》记载唐代的白孝德 ,安西龟兹王族后裔,即今新疆车库人,是我国古代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名将。 白孝德自小在龟兹军营旁长大,受驻边军将的影响,好武艺,精骑射,善使短柄双矛,后应征到蕃军服役。 平定安史之乱时被选为入关勤王的七千精骑之一。

  4.6 晋江俞公倚剑传棍

  《明史》记载:“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 ”“少好读书。 ……又从李良钦学剑。〔25〕”《征蛮将军都督俞公大猷功行纪》中的文字进而证实俞大猷“又从李良钦击荆楚长剑”〔26〕,《福建通志》说其师李良钦(泉州)同安人,精剑术。 《福建史稿》中说:俞大猷曾学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麓〔27〕. 《明史》还有俞大猷被用为汀漳守备期间“日教武士击剑〔28〕”一 说 ,《都督俞公生祠记》则述其“有荆楚剑法以教士卒”,《剑经》序文也言“猷学荆楚长剑,颇得要法”. 可见经俞大猷综合演变的传世《剑经》之精髓,首先是学之于剑,且得之于闽传之于闽,变化为棍再传少林寺僧那是后话。 《明史》曰:俞大猷嘉靖二十一年后“莅武平”教武士,嘉靖三十七年后才北赴塞上守边。 而其奉命南征,取道去少林寺则是嘉靖辛巳年的事了〔29〕.

  4.7 关东雄主用刀如虎

  清朝的奠基人、 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善用刀背击仆对手,就像猛虎扑食,先扑后擒如出一辙。 明末满族以八旗之势在辽东开疆拓土,自东北进山海关,攻占北京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一史实为世人所皆知,今辽宁沈阳北部的昭陵,还有努尔哈赤的后人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 努尔哈赤的故乡就在现在的辽宁新宾, 波罗密山城是其第一个称王之城。 康熙曾回新宾赫图阿拉城祭祖。

  4.8 岭南英杰各呈技勇

  广州的石六郎捕盗之“翘刀刺股法”、张氏女用伞尖“挑腹护身法”,广西贵县人石达开这位参加金田起义的太平天国重要将领, 身怀 “连环鸳鸯步”、“一拳断碑”绝技等,都是岭南人武技的遗闻缩影。

  4.9 诗文壁画石刻中的武技秘谛透发出地域气息

    曾经在秦晋之地盛行为唐玄宗庆生的千秋节上、于勤政楼下舞剑的公孙大娘的舞姿号为雄妙〔30〕.走红大唐宫廷的公孙大娘剑舞有多种曲名的舞法,以能击善舞的裴旻舞双剑为其中一套舞法,而“裴剑舞一曲”是唐代三绝之一,将舞裴剑作为表演内容确实冠绝于时。

  峨眉是我国三大地域拳术的代称之一, 是巴蜀武术标志性的符号。 唐顺之拳歌中描绘的峨眉道人拳术, 较之世稀有的中州少林拳术确有新奇之处:一、柔若无骨,二、手法为主,三、神气内守。 此三大特点比少林拳术的刚柔互济、主于偏刚,手足并用、腿法见长, 以及练罢后的神情静态确实显得突出与不同, 这正是后人应细仔揣摩唐顺之对这一巴蜀拳术抉微的地方。

  蜀汉诸葛丞相南征,剑锋所指就是滇黔之域。 诸葛亮用兵练兵的情景到元代当地人仍记忆尤存,军营训练还保持着脱缰走马、操习弓刀的传统,只是多了些少数民族两腕系红藤、垂身捷掠物的剽悍风俗。名着《水浒传》虽以齐鲁梁山为背景,但林冲与洪教头较棒的场所柴家庄则离沧州不远, 沧州是燕赵藏龙卧虎之地,自古常为英雄侠客、镖师武士出没的去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身怀真本事的英雄才会在这块土地上得到敬重。

  鲁西南的汉画像砖石是极有名的, 而以画像石实物直观生动地证实汉代手战之道的模样则是武术史上应予高度重视的文化现象。 汉代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记录的书目《剑道三十八篇》,有东汉赵晔笔下《吴越春秋》中的越女手战之道,但是都只见文字不见形象。 山东微山和嘉祥的石刻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延续至当时的手战情景, 并且凸显出武术规范性“弓步”的形象,可见这种审美观自古早就蕴藏在齐鲁大地,有待人们去发掘。

  地处陇右的敦煌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莫高窟第61窟壁画中的舞剑图是五代时期的遗珍, 其珍贵之处是它反映了唐代公孙大娘都没有留下的女子舞剑形象,而且是女子双人对舞,所着服饰和头饰相同,宽畅飘逸,神采奕奕,而动作潇洒,提膝举剑,弓步劈剑皆为动态。 此图与齐鲁石刻上的器械虽都为短兵,但此图偏向于表现对舞而非对击,是表演性的剑术对练,不是短兵对抗,因此尤其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5、寻索发掘有三

  5.1 中国武术指导实战技击术的思想中自古就有一条“后发先至”的法则,从战国庄子的“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到俞大猷《剑经》说的“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一句,不外乎‘不打他先一下,只是打他第二一下〔31〕”,乃至黄宗羲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中“有所谓内家拳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立仆”,其理即指“搏者(笔者:犯者)无他,争先而已”、“先发攻其不备,后发救手不及”,故内家拳被视为主于“后发制人”. 可见,无论是发轫燕赵之语,盛传八闽宝诀,还是吴越的内家拳理,都分别从剑技、棍技、拳技证明武术文化有其一脉相承的实例,而这个“后发”是针对“先发”的“犯者”所言,实践上是有条件的。 戚继光的“短兵长用说”总结:敌以长入我,我一格打歪,即用连打之法,敌势不得起〔32〕,正是对先“犯者”的“后发制人”. 相对争抢主动的先发制人来说,“后发先至” 也有两千多年实战磨砺,称其为指导技击术的经典思想之一,首先应该看到它是由中国文化积淀中发掘、引为共识、用作指南的结晶。

  5.2 中国的手战之道,一般首先认可为“剑道”,赵国上斩下决、日夜相击、不顾剑士死伤的击剑之道即是(笔者认为,手战的范围不仅限于此)。 但《吴越春秋》

  中袁公折竹代剑试剑越女;《典论》 中曹丕以蔗为杖三中邓展手臂;《水浒传》 中林冲棒扫洪教头小腿;《征蛮将军都督俞公大猷功行纪》中李良钦与俞大猷击荆楚长剑,批其手,俞还以击;戚继光录《剑经》中俞大猷以棍对杀时进打他手的磕手法;《颜习斋先生年谱》 中颜元折竹为刀数合击中商水大侠李木天的手腕等等,都道明切磋技艺另有比试的门道,中臂、扫腿、批手、打手、击腕,较之一剑封喉的斩颈领、决肝肺是不失技术分量的, 而且还体现了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 这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是一份宝贵的武术技术遗存吧。

  5.3 公孙大娘选材裴旻舞双剑作为表演内容之一 ,曲名为“裴将军满堂势”,当时“裴剑舞一曲”被誉为大唐“三绝”,而“三绝”人物李白、裴旻、张旭都是男性,公孙大娘以女性的身份承继、展现艺术巅峰的男子绝技,竟达到“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

  的反响, 足见唐代女子独舞双剑的水平可与男子比肩。 敦煌洞窟的女子双人舞单剑图又形象地证明历史上女子舞剑不仅有双剑还有单剑,不仅单人独舞,也有双人对舞,而且都呈艺术表演性、非对抗性的技击。 这和《梦梁录》记述的宋代勾栏瓦舍以数对女子打套子作争交前的表演有技术性质上的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前者明确手持剑器, 后者则是一种徒手表演。 曲和套都是有头有尾的表演,决不是单个动作或简单组合的比画,从杜甫诗云:“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 中可知公孙大娘的剑舞是有起势和收势的,来即为起,罢即为收。 明代的《峨眉道人拳歌》中也有类似“来如雷霆”般的起势:“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沙走”. 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

  中六十四势起势第一招“金刚捣碓”(又名护心拳)就有落拳踏足的坚刚沉重之意〔33〕,这 是自古由曲到套路反映出来的一种技术秉承现象。 而收势公孙氏如宁静的江海, 与起势的雷霆万钧都完全是外在的表现,对比之下,道人的峨眉拳收场则以鼻息无声“守住内在神气示人,这说明唐代主于关注外观的表演,到了明代已有转为注意内外兼修的趋向。

  6、探知结语

  6.1 由本文所述可知:《庄子》、《史记》、《吴越春秋》、《三国志》、《旧唐书》、《水浒传 》等典籍名着 、诗文杂录、野史笔记以及出土壁画石刻中,都珍藏着不少武术技术信息,就是说”文化中有技术“,细说之便是”可以到相关的文化中寻找武术技术“.

  6.2% 《庄子》说燕赵剑技、《史记》载楚霸王绝杀、《吴越春秋》论越女手战、《典论》言四方之法不及中州京师、《旧唐书》列西域龟兹双矛名将、《全唐诗》呈秦晋公孙舞剑器、《明史》 记闽人俞大猷教武士击剑、《荆川先生文集》有巴蜀峨眉拳歌、《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补遗关东努尔哈赤善弓刀、《清稗类钞》 技勇遗闻述岭南石六郎张氏女独门武技、元人一首《汉营走马》

  再现滇黔少数民族遗风、 汉画像砖石图证齐鲁技击之弓步、陇右敦煌壁画又示五代女子双人舞单剑,各色各样的武术技术信息在十多个地域文化中悉数有所探知,说明中国文化可细分为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又可深入其中寻找相关的武术文化。 正是这些相关的武术文化中蕴含着已知和未知的武术技术信息,给人们打开了一扇回眸历史的窗口。 让我们用更大的视域和深究的目光继续发掘、探知这一丰富资源,为繁荣中国武术文化继续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庄周。庄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188.
  〔2〕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中华书局,1999:232.
  〔3〕 司 马迁 . 史 记·项 羽 本 纪 〔M〕。 中 华 书 局 ,1999:236,237.
  〔4〕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中华书局,1999:237.
  〔5〕赵晔。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48-149.
  〔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66.
  〔7〕额:脑门子,见: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90.
  〔8〕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65.
  〔9〕编 纂委员会。续 修 四 库 全 书 〔M〕。上 海 :古籍出版社,2002:244-513.
  〔10〕 戚 继 光 . 纪 效 新 书 〔M〕。 北 京 : 中 华 书局 ,2001:198.
  〔11〕鄂尔泰。清太祖武皇帝实录〔M〕。北京故宫博物院排印版,1921:6.
  〔12〕鄂尔泰。清太祖武皇帝实录〔M〕。北京故宫博物院排印版,1921:6.
  〔13〕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21.
  〔14〕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48.
  〔15〕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59.
  〔16〕郑处海。明皇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51.
  〔17〕无谷,刘志学。少林寺资料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419-420.
  〔18〕戚继光。纪效新书〔M〕。中华书局,2001:227.
  〔19〕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六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300.
  〔20〕樊 绰。蛮 书 卷 九 〔EB/OL〕。文 渊 阁 四 库全 书 电 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社,1999.
  〔21〕 施 耐庵 . 水 浒传 〔M〕。 上 海 : 上海 古籍出版社 ,1991:76.
  〔22〕国 家 体 委 武 术研究院 编篡。中 国武术 史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01.
  〔23〕刘秉果。中国体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3.
  〔24〕李金梅。敦煌莫高窟303窟和61窟壁画的武术考论〔J〕。体育文史,2001(3):42-43.
  〔25〕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601.
  〔26〕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44-51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