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来凤传统舞蹈地龙灯传承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3 共4920字
  结 语
  
  土家族是一个无本民族文字、无禁婚习俗的民族,这就为土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流提供了较为开放的条件。来凤县与川、黔、湘、鄂等地接壤,各族人民交错聚居,各族文化也在各族人民长期交流的过程中得以融合,形成了汉文化、楚文化、巴文化的多元交织。地龙灯中的龙是华夏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图腾崇拜物,凤是楚文化中的图腾崇拜物,而虎则是巴文化中的图腾崇拜物,体现了汉、楚、巴等文化的交织与契合。可见,地龙灯并非土家族土生土长的产物,而是汉、楚、巴等文化相互影响与渗透的典型缩影,是我国民间文艺中奇妙的文化景观,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多得的奇葩。
  
  来凤地龙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2003 年 10 月 1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2 届世界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正式通过了“2003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提出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加强各民族的情感交流,增进各民族的友好团结,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为了保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先进文化的传承,都必然要求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
  
  地龙灯是积淀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遗存的活态艺术,拥有丰富的鉴赏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是土家族的文化理念与思想精髓,蕴藏着当地民众集体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基因,具有分布集中、技艺独特、历史悠久、功能丰富等特征。为了更加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应坚持从自身民族地域特点出发,坚持不脱离原生态文化模式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并借鉴其他民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紧密结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合地龙灯开发的正确模式,实施文化展示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力图展现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性文化艺术品牌亮点,从而提高民族凝聚力和知名度,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使地龙灯得以宣传与传承。
  
  地龙灯现今虽在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宣传与保护,但从现存的状况来看,流传和传承的范围都在逐渐缩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地龙灯盛行的村寨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村民忙于生计,没有过多经济能力与精力进行文化活动,甚至连置办地龙灯的服饰和道具也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通常都是由文化部门或民委投资才能组织进行演出。其次,由于外来文化的侵入,人们的娱乐方式多样化,年轻人向往多种文化形式,从而造成热爱、传承本土文化意识的严重缺失,使地龙灯的观赏者和传承人都急剧减少。面对地龙灯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衰落的现状,各部门亟需加强有意识的保护与宣传,提出并实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政策。
  
  地龙灯的保护可分为静态保护、动态保护与活态保护。静态保护是指对地龙灯进行搜集、录音、摄像、整理、出版等,使地龙灯的舞蹈套路和仪式程序得以保存下来。动态保护是指地龙灯艺人以及从事地龙灯传承工作者的保护,包括对地龙灯艺人演出活动的支持、生活的关照、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等。除此之外,还要保护他们才艺展示的文化空间,如果地龙灯艺人是鱼,那么文化空间就是鱼儿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海,文化空间的缩小与消失,意味着地龙灯传承与发展的衰落。活态保护地龙灯是传承的核心,主要包括教育与传习、建立相关的保护传承机构和广泛深入的进行理论研究。传习与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让青年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有意识的学习本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与继承。二是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纳入传统民间文艺的教学。建立相关的保护传承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是地方政府的组织,也可以是民间社团的组织。地方政府可指定政策,实行经济资助,而民间社团则以技艺传教与集资开展活动为主。除此之外,加强理论研究也势在必行。在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地龙灯口传心授的自然传承方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我们应不失时机的将民间艺术引入学校这个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流渠道,从而实现来凤地龙灯的“活态”可持续传承。由此可见,对于地龙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仍有许多重要课题需要我们的探寻和研究。
  
  地龙灯是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关注是其久旱遇甘霖的好事,但因长期受到社会的忽视,缺少正确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方式,生存和发展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应该有更多人承担起继续探索传承和发展来凤地龙灯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冉红芳 . 当代鄂西南乡村社会 “地龙灯”的文化变迁 [J]. 民族大家庭,2007:(5):40.
  
  [2] 秦明珠。村落民俗体育地龙灯的传承与保护机制[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2012:6-9.
  
  [3] 王月圣。鄂西民间故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1989:257.
  
  [4] 王月圣。民间舞蹈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2006:192.
  
  [5] 王大超。民间文化活化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2008:67.
  
  [6]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2013:29.
  
  [7] 秦明珠。村落民俗体育地龙灯的传承与保护机制[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2012:1-37.
  
  [8] 冉 红 芳 . 当 代 鄂 西 南 乡 村 社 会 “ 地 龙 灯 ” 的 文 化 变 迁 [J]. 民 族 大 家庭,2007(5):42-44.
  
  [9] 向华。地龙灯传说的文化意蕴[J].寻根,2005(2):5-12.
  
  [10]向代元 , 杜玉华 .“ 地龙灯 ” 独特文化艺术价值及表演风格探微 [J]. 巴文化,2006(2):35-37.
  
  [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219.
  
  [12]付 红 玲 , 张 琼 . 基 于 禳 灾 祈 福 视 阈 下 的 江 西 傩 舞 赏 析 [J]. 农 业 考古,2011(3):362-364.
  
  [13]王真彦。傩:对一种仪式戏剧的田野调查及其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78.
  
  [14]乐黛云,李亦园。文学人类学走向新世纪[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2):41-46.
  
  [15]叶舒宪。学科相撞:开拓新视野[J].淮阴师范学院学,1998(2):46.
  
  [16]李凤亮。文学人类学:历史·概念·语境·方法--文艺与人类学的相互碰撞与整合共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1):78-82.
  
  [17]彭兆荣。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1997(1):90-92.
  
  [18][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着,王炜译。文化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5.
  
  [19][英]R.R.马雷特着,张颖凡,汪红宁译。心理学与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35-136.
  
  [20]秦明珠。村落民俗体育地龙灯的传承与保护机制[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2012:19.
  
  [21][美]查理·谢克纳着,孙惠柱主编。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9.
  
  [22]王月圣。鄂西民间故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1989:257.
  
  [23]向华。地龙灯传说的文化意蕴[J].寻根,2005(2):5-12.
  
  [24]李炳海。楚辞与东夷族的龙凤图腾[J].求索,1992(5):78-82.
  
  [25]王树强,冯大建。龙--中国龙文化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47.
  
  [26]管仲。中华国学经典读本·管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245.
  
  [27]荀况。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139.
  
  [28]郑星季主编。论语精读[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398.
  
  [29]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95.
  
  [30]袁珂。山海经校注(最终修订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306.
  
  [3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117.
  
  [32]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册)[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99.
  
  [33]向柏松。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99-100.
  
  [34]袁珂。山海经校注(最终修订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5.
  
  [3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二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48.
  
  [36]郭沫若。卜辞通纂[M].台湾:台湾大通书局,1976:377-378.
  
  [37]张兴文主编。来凤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3.
  
  [38]同治。来凤县志[M],中国地方集成志·湖北府县志辑,苏州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305.
  
  [39]王蕊。楚文化中凤纹样发展演变及其创新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7.
  
  [40]袁珂。山海经校注(最终修订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4-15.
  
  [41]陈芳苹。浅论凤的产生及图腾、王权崇拜[J].大众文艺,2009(10):127.
  
  [4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75.
  
  [43]向柏松。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
  
  [4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463.
  
  [45]邱嫦娟。巴人白虎图腾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7.
  
  [46]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68.
  
  [47]林琳。论白虎图腾文化的源流[J].中华文化论坛,1998(1):60.
  
  [48]向柏松。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91.
  
  [49]丁祖春,王熙祥。涪陵白鹤梁石鱼和题刻研究[J].四川文物,1985(2):20-25.
  
  [50]王树强,冯大建。龙--中国龙文化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3.
  
  [51]周蒙。从灵龟崇拜说到龟卜文化--《诗经》民俗文化论之七[J].求是学刊,1994(4):78.
  
  [52]栾贵明主编。庄子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236.
  
  [53]转引自:周蒙。从灵龟崇拜说到龟卜文化--《诗经》民俗文化论之七[J].求是学刊,1994(4):79.
  
  [54]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M].台州:天台山国清讲寺,2007:175.
  
  [55][美]查理·谢克纳着,孙惠柱主编。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42.
  
  [56][美]查理·谢克纳着,孙惠柱主编。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5.
  
  [57]Smith F M. Theorizing Rituals: Issues, Topics, Approaches, Concepts – Edited byJens Kreinath, Jan Snoek, and Michael Stausberg[J].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2010, 36(2):247-261(1)。
  
  [58]Smith F M. Theorizing Rituals: Issues, Topics, Approaches, Concepts – Edited byJens Kreinath, Jan Snoek, and Michael Stausberg[J].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2010, 36(2):247-261(1)。
  
  [59][美]查理·谢克纳着,孙惠柱主编。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30.
  
  [60][美]查理·谢克纳着,孙惠柱主编。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42.
  
  [61][美]查理·谢克纳着,孙惠柱主编。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2.


  致 谢
  
  至此,我的毕业论文到了收尾阶段,这就意味着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想起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令我受益良多,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学海的浩瀚,更重要的是导师柳倩月老师的谆谆教导以及人生方向的明晰。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对我的教育不仅是学术上的悉心教导与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导师对于求学的执着和治学的严谨,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位严于自律的学者是如何在漫漫求学路上执着前行的。导师的学风学识让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本次毕业论文的每个环节都争取做到字斟句酌、尽心竭力。
  
  作为一名文学人类学方向的研究生,深入实地的考察与准确规范的检索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这些田野工作与准备材料的过程中,除了感谢导师细心的指导,还要感谢在数次田野调查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地龙灯传承大师邓斌老人、文化站已退休老站长向代元、胜德文武学校校长周记天、地龙灯传承人万建全,及协助过我进行考察的所有村民。另外,感谢文艺学专业同级的徐钰茹同学,我们经常一起讨论论文进展并互相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写作视野,也加深了我们对于自身写作的反思。还要特别感谢室友饶芳同学对于我生活上的支持和理解,借以我才能够在更加舒适和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了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除此之外,也要感谢张杰和谭论在我的论文写作中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多次陪同我进行实地田野考察,给予了我实实在在的帮助。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多年的抚育、培养和关爱,年迈的父母不仅没有指责我为重返校园而辞职,还对我的生活与学业给予了各种支持和帮助,他们的鼓励和与期盼赋予我无限的动力,使我能够不懈的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他们无私的爱,是我生活永不枯竭的动力与源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