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鄂温克舞蹈文化成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06 共728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探究 
【引言  第一章】鄂温克民族概况 
【2.1  2.2】鄂温克民间舞蹈的主要种类及其表现形态 
【2.3】鄂温克舞蹈的形式要素及风格特征 
【2.4】鄂温克舞蹈文化成因分析 
【第三章】鄂温克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结论/参考文献】鄂温克舞蹈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节 鄂温克舞蹈文化成因分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本民族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长期积累起来的整套适应系统,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做的最适应的选择。”①独特的生存环境孕育了鄂温克族灿烂的民族舞蹈文化,在族群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鄂温克民间舞蹈文化也不断发展,题材内容日益丰富,表现形式更趋多样,与外来文化元素不断融合,形成今天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总的来看,生态因素、心态因素、图腾崇拜和外来文化是影响鄂温克舞蹈文化的主要因素。

  一、生态因素

  (一)自然生态

  人是环境的产物,为求得生存必然要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因此,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间接导致了不同舞蹈文化的形成。地形差异、植被的生长、纬度差异、气候差异都会对舞蹈产生影响。于平在《舞蹈形态学》中指出“地形差异对运动体态的影响,主要在大腿的屈伸幅度--平原地区的舞蹈的腿屈伸幅度小而高原地区的舞蹈有较大幅度的屈伸,植被差异所影响的运动体态差异主要呈现在小腿的勾抬及脚形的勾绷中,纬度的差异也是影响运动体态差异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主要是干燥和湿润)的差异也是影响运动体态差异的地理条件”.②毫无疑问,森林是鄂温克族人长久以来爱恋的土地。清朝前,鄂温克人一直生息繁衍于广袤的原始山林,孕育了早期的山林文化。清朝后,由于多种历史原因,鄂温克人被迫进行了数次迁徙。在漫长而艰苦的跋涉中,他们跨越了草原和平原地带,流落到相隔千里的不同地域定居,因此形成了之后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多元自然生态环境对鄂温克民间舞蹈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舞蹈体态及风格上(见表 1)。

  可以看出:身处北方冻土、山林地带的鄂温克人,在冰封雪盖的极寒环境中,其舞蹈动作刚健有力,极具野性粗犷风格;地处温带草原、视野辽阔的的鄂温克人,逐水草而居,舞蹈动作刚中有柔,舞蹈风格刚柔并济;地处平原的鄂温克人,其舞蹈动作优美流畅。

  需要说明的是,山林文化对鄂温克族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清朝前,鄂温克族人漫长的岁月里,一直生存在广袤的山林冻土;之后经过数次迁徙,一部分鄂温克人在草原落脚,还有一部分来到平原,形成了草原文化及农耕文化,但他们的文化中仍保留有山林文化的积淀。此外,上表中虽然表述为“农耕生态环境”,但实际上这一部分鄂温克人早期的生产状况是农猎并存、以农业为主,故在表格写作“农耕生态环境”.

  (二) 人文生态

  自然生态对鄂温克舞蹈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产生于自然生态基础上的人文生态对鄂温克舞蹈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生产方式

  于平在《舞蹈形态学》中指出:“在初民社会中,生产方式对运动人体的影响莫过于在其舞蹈活动中出现劳动动态本身”①,“某种看来近于’模仿‘的’动物舞蹈‘,实际上也是劳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生活在澳洲的土着跳 ’袋鼠舞‘而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跳’海豹舞‘就是明证”.②鄂温克人的祖先最早生活于高寒地区的原始森林中,以狩猎、采集为生,他们模仿猎物,是为了接近动物以期获得狩猎的成功,对猎物的模仿也成为鄂温克舞蹈中的重要题材内容。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鄂温克人经历了多次迁徙,而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其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也体现在鄂温克的民间舞蹈上,丰富了民间舞蹈的内容和种类(见表 2),为舞蹈增添了新的元素。

  2, 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下逐步形成的。从根本上说,它受到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制约。生活习俗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习俗,两者均对鄂温克民间舞蹈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1)物质习俗

  于平在《舞蹈形态学》中指出:“衣饰、饮食、居住的习俗差异都间接影响到人体动态,但影响最显着者莫过于衣饰习俗。中国衣饰,向来有’北袍南裙‘之说,一般来说,袍服比裙服对人体动态的约束较大些。衣饰对人体动态的影响,有着两个不同的趋向:一方面是衣饰给运动人体某种限制……另一方面是衣饰给运动人体某种炫耀”.

  ①下面就主要分析鄂温克族服饰习俗对鄂温克舞蹈文化的影响。

  服饰特点如下:

  (1)衣裳样式:鄂温克族男性的上衣可分为长袍和短袍两种。女性多为长袍,袍长可及脚面。男女均为连体服裸露度极低,除脸、手外,全部遮掩。袍服样式较为肥大、宽松、斜大襟、束长腰带。

  (2)衣裳质地:主要分为皮布两种。主要多以狍、羊、鹿、熊之皮为材料,用兽筋缝制而成。由于御寒的需要,服饰质地厚重,无论是皮料还是布料都远远重于轻便的普通布料。

  (3)色泽与花纹:鄂温克族人喜爱蓝、黑色的衣服,以青色、蓝色居多。男性多以云朵图案饰边。女性经常将蝴蝶、云朵、花卉等图案作为饰边。

  上述服饰特点对鄂温克舞蹈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衣裳的样式限制了人体的运动,鄂温克人以长袍居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鄂温克人腿部的大幅度舞动。另一方面,衣裳的质地以皮毛居多,材质厚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鄂温克人运动的重心与步态,因此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重心以向下为主,人体多集中在低中区域舞动,无高空跳跃性的动作。

  2) 精神习俗

  “与物质生活相类,人的精神生活习俗也会促成人体运动的动力定型,这主要可分为宗教仪轨中的动态,社会礼节中的动态和情感传达中的动态”.②精神习俗也是舞蹈文化的形成因素之一。鄂温克族的“阿芽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阿芽”为鄂温克语“问好”、“请安”之意。鄂温克族是一个重视礼节的民族,有着尊老爱幼、讲究仪表、重礼重信的传统民风,“阿芽舞”即是一个礼仪舞蹈,其舞蹈中有半蹲、双手扶膝、屈膝请安问好的动作。

  二、心态因素

  “社会心态,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沉积的文化心态”.③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生存环境中的人们其社会心态是不一样的,这种心态差异也必然会反射到其舞蹈文化上。下面就以历史为脉络,剖析鄂温克人的心路历程及其对舞蹈文化的影响。

  (一)鄂温克人的社会心态变迁

  1,清朝以前

  远古时期,鄂温克族先世分布及其广泛,大体分布在外贝加尔湖及周边一带,他们在那片土地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清朝前,这些先民依旧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山林,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鄂温克民族的治理极为松散,无暇管辖这片区域的鄂温克人,任其自由生存与发展。但是,处于此地的鄂温克族人生存却是极其不易和艰难。严寒恶劣的环境,飞禽野兽的袭击、哪怕是小小的瘟疫都可能随时要了他们的性命。因此,他们在大自然的缝隙中顽强生存,以求得自身的发展。这一时期鄂温克族群并未受到压迫,但生存的艰辛造就了鄂温克族群沉稳坚毅的心态。

  2,清朝至建国前

  从清朝开始时,重大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剧影响了鄂温克族群的心理取向。其一,清朝统治者利用鄂温克人为其打仗。由于鄂温克族群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对生死的无所畏惧以及骁勇善战的特性,统治者牢牢掌控了鄂温克人,用其对抗沙俄的外部入侵以及国内的起义、叛乱、匪患。长期的战争必然造成鄂温克战士的死亡,使鄂温克族群人口递减。其二,清廷与俄方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被迫丧失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使分布于此地的鄂温克人迫于无奈被人为地分隔异地。其三,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东三省被侵占,导致生存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人口急剧下降,生态严重破坏,经济被过分剥削。这段时期,鄂温克族人由于受到长期的战争与沉重的压制,心态凸现出沉痛、苍凉之感。

  3, 建国以后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下,鄂温克族获得重生,逐步开始恢复和发展生产。1958 年鄂温克民族自治旗建立,在党和人民的帮助下,鄂温克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鄂温克族聚居区得了空前的发展,鄂温克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鄂温克人的心态也变得积极乐观。

  (二)心态因素对鄂温克舞蹈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中鄂温克人呈现出的迥异社会心态,给这些时期的民间舞蹈打上不同的风格烙印。

  在建国前久远而漫长的岁月里,“鄂温克人终年游猎在大森林里,过着封闭自在的日子,但是时代的风雨和历史的车轮把它们裹挟,鄂温克人也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着历史的血雨腥风”.①鄂温克族群不仅要和猛兽斗智斗勇,要在自然灾害和瘟疫下求得繁衍,还要抵抗各种统治势力的侵害。沉重、沉痛、沉郁、压抑、苍凉的处境和心理反映,无不给鄂温克舞蹈文化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受这种心态的影响,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鄂温克族舞蹈中以相对而舞的打斗、斗架的情绪居多,舞蹈表现中无欢快、明朗、喜庆的情感,也无太多追求美感的动作;多以深沉、稳重感为主基调。此外,这一时期鄂温克舞蹈的体态呈低位,多为向前俯视运动,这也是受到沉闷的心态影响。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鄂温克族群的心态发生了截然相反的转变,一改之前沉痛、苍凉之感,转为积极、乐观、豁达。舞蹈的体态与情绪也随着鄂温克族群心态的变化做出相应地调整,舞蹈的体态以直立运动(中部)为主,情感的表达多以抒发欢快、开朗、乐观的时代精神,舞蹈动作也开始追求美感。舞蹈《彩虹》就反映出这一时期鄂温克人民的心态特点。着名舞蹈家、教育家贾作光先生于 1977 年为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创编了鄂温克族女子群舞《彩虹》,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与向上的乐观心态。这段时期的鄂温克舞蹈主要以积极乐观为基调。

  三、图腾崇拜

  鄂温克民族一直笃信原始宗教--萨满教。对萨满的崇拜和信仰已渗透到鄂温克族人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苦难的民族之所以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正在于其透骨入髓的宗教信仰”.①由于“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②因此,鄂温克舞蹈也深受萨满教的影响。 萨满教崇尚“万物皆有灵”, 这种信仰统领着鄂温克族人舞蹈文化的精神走向,并且反射到鄂温克民族的身体语言中。“万物有灵”的信仰使鄂温克族民间舞蹈充溢着“灵性的光辉”与“生命的跃动”,呈现出了一幅幅灵性的身体对话,给我们的灵魂带来极大的震憾。可以说,鄂温克族民间舞蹈是“灵性的舞蹈”.萨满教源于北方原始部族,它是以万物有灵为根柢,兼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一体的原始宗教信仰,这种崇拜信仰在鄂温克的民间舞蹈中显露无遗。以下几个舞蹈即是体现上述崇拜信仰的代表。

  (一) “自然崇拜”与“篝火舞”

  拜火是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自然崇拜还包括拜山,拜日月星辰、拜风雨雷电)。 “火的发明与使用,介乎于自然和人工之间,是人类成长的扭捩点之一:烧烤食物、取暖避寒、驱赶野兽、照亮黑暗等多种功能使人告别了洪荒和蒙昧时代。但火又像太阳和雨水一样,是个难以控制的、无情且神秘的东西,所以人类也把火视为神”.③由于对火的崇拜信仰,“篝火舞”(即伊堪舞)应运而生。在偏僻寒冷的森林空地,全体氏族成员手臂相连、投足而歌、踏地为节,围绕着中心“篝火”周而复始的欢歌舞蹈。以往,人们对鄂温克族“篝火舞”存在一些误解,认为该舞蹈是猎民庆祝捕获猎物后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但这只是一种表象,鄂温克族的“篝火舞”其实起源于对“火神”的信仰与崇拜。

  (二)“图腾崇拜”与“熊斗舞”、“天鹅舞”

  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性符号,它普遍存在于众多的民族当中。“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的社会本质,即隐藏在其背后的宗教力这种社会力量的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④在崇拜影响下形成的图腾舞蹈,即以具有图腾标记的动物作为模仿对象,通过对动物的模拟表演求得群体的认同,满足群体成员的归属心理,并实现社会性的集体意识。

  鄂温克族群也相信他们与某种图腾有着亲密的或血缘的关系,而这种血缘与亲密的关系使二者连接为一条纽带,使鄂温克族群人相信自己源于某种图腾。因此,这种图腾就成为鄂温克部族的象征与标记,它不仅给予鄂温克人向心力和凝聚力,还为他们带来生存的精神力量。鄂温克人的图腾崇拜主要以“熊”、“天鹅”为对象,由此也产生了“熊斗舞”和“天鹅舞”. 天鹅象征着纯洁、吉祥、忠诚、高贵,这种美好的寓意也是正是鄂温克人一直追求的;森林中的熊则力大无比,凶悍强健,是森林的霸主,鄂温克人对“熊”极其畏惧、尊敬。

  虽然,“熊斗舞”和“天鹅舞”与一般的动物崇拜舞蹈在模仿动物形态这一点上并无差异,但是其具有的图腾信仰内涵--血族观念及宗教精神指向,是一般动物崇拜舞蹈所不具备的。“熊斗舞”和“天鹅舞”体现着鄂温克人精神上的诉求和愿望,也给予鄂温克族人以精神慰藉。

  四、外来文化影响因素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鄂温克族群曾多次迁徙,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下形成了各异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多样文明。居住在不同地区的鄂温克人被分别称为“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其中“索伦”人数最多,曾经从事农猎兼畜牧业,当前主要以农业为主,也有一部分以游牧为生;“通古斯”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生存在草原上,住蒙古包,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雅库特”也就是今天生活在根河原始森林中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鄂温克族长期与蒙古、鄂伦春、达斡尔、满、汉等民族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这使得鄂温克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必然受到其它民族舞蹈文化的影响。

  (一)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蒙古族文化对鄂温克族文化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1636 年,当时的满族统治者已在鄂温克地区确立管辖制度,把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统称为“索伦部”.1731 年,清廷将 5 个围猎场的鄂温克壮丁编成八旗。次年,清廷为了维护边疆稳定,从布特哈一带抽调了 1600 多名鄂温克族兵丁至呼伦贝尔,驻守边防,其后代即是现今居住于鄂温克自治旗的鄂温克族。而另一支鄂温克人--“通古斯”鄂温克人在清朝顺治年间就已迁居于呼伦贝尔陈巴尔奇的草原地带。由于迁徙,上述“索伦”和“通古斯”鄂温克人融入到草原文化中。目前,国内的鄂温克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内蒙古要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草原。

  历史上,鄂温克族与蒙族之间人员的来往相当密切,早已形成相互婚娶的关系,因此鄂温克文化深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现在,牧区的鄂温克人在信奉萨满教的同时,也信奉喇嘛教,这便是受蒙族文化影响的结果。 蒙族文化的影响也体现在舞蹈方面。迁徙到草原后,鄂温克人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其舞蹈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演变,在保留以往的膝盖半蹲、上身前倾的基本体态的同时,受到蒙古族舞蹈体态挺拔、直立、后仰的影响,产生了直立的体态,如“阿罕拜”中的体态。由于蒙古族舞蹈文化的丰富,这一区域的鄂温克人借用了一些蒙古族舞蹈语汇,充实了本民族的舞蹈语言,丰富了鄂温克民间舞蹈文化。

  (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鄂温克是横跨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在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雅库特”是鄂温克人的一支,专指从勒拿河支流维季姆河流域迁到额尔古纳河东南大兴安岭林区的鄂温克人,“雅库特”也一直以传统的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1640 年左右,沙俄侵略者侵占了包括勒拿河上游地区在内“拉穆湖”广大地区,鄂温克人被迫接受沙俄的专制统治,其中一部分不愿向沙俄纳贡臣服的鄂温克人渡过了额尔古纳河,迁到河的右岸定居,鄂温克也因此成为一个跨境民族。《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额尔古纳河成为中俄两国的界河,但仍有俄罗斯人越境同国内的“雅库特”鄂温克人(也称驯鹿鄂温克人)进行贸易。此后,更多的俄罗斯移民在“十月革命”后涌入额尔古纳河一带。到 1953 年之前,这一地区已有一些以俄罗斯侨民以及中俄混血人为主的村镇,他们的人数已超过“雅库特”鄂温克人,这势必会对鄂温克族的文化产生影响。鄂温克人与俄罗斯人的主要交易地点奇乾成为俄罗斯人的聚居地,虽然后来俄罗斯侨民撤回了国内,1965 年驯鹿鄂温克人也集体搬迁至现今的根河市并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俄罗斯文化对鄂温克人的影响逐渐减弱,但俄罗斯文化的一些特质已经融入了“雅库特”鄂温克人的文化中。现在老一些的“雅库特”鄂温克人普遍会讲俄语,老年妇女仍保留着俄式服饰,列巴已成为日常主食;人名称呼上还留有俄罗斯命名习惯;“雅库特”鄂温克人在信奉民族传统宗教--萨满教的同时,还信奉东正教,过一些东正教节日,如“巴斯克”(复活节)、柳条节(主进圣城日)。“雅库特”鄂温克的舞蹈文化也受到了俄罗斯舞蹈文化的影响,舞蹈增加了跳跃性、欢快性的成份,体现出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原生态歌舞剧《敖鲁古雅》即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该舞剧充斥着跳跃性的舞动,洋溢着欢快激荡的情绪。

  (三)汉文化的影响

  “索伦”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的生产活动,随着农业生产所占比重的逐步增加,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索伦”鄂温克不但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受到汉族的影响,其舞蹈文化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受汉族农耕舞蹈安详、优美特点的影响,农区“索伦”鄂温克的舞蹈风格逐渐趋向舒缓、优美,但整体基调仍然是柔中有刚。汉族人重礼节、讲仪表的传统美德也影响到“索伦”鄂温克人,他们也崇尚尊老爱幼、注重仪表、举止文雅,“阿芽舞”即是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建国以后,大量汉族人涌入鄂温克族聚居区,汉文化对鄂温克人的影响也愈加深刻地体现各个方面。

  (四)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鄂温克族与“白山黑水”一带的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长期杂居在一起,必然会产生文化的交往和借用,形成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这些民族的生产方式与生存状态相似,都以狩猎、渔猎、采集为生,其舞蹈文化也具备相似特征。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与其它民族存在着相同的动物形象,而这正是与其他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受到其它民族影响的结果。例如:“熊”舞不仅在鄂温克舞蹈的形态中出现,在鄂伦春的舞蹈中也有“黑熊搏斗舞”; 鄂温克和赫哲族舞蹈中,均有表现其图腾的“天鹅”舞;,例如:阿罕拜与阿罕伯、鲁克该勒与鲁日格勒等。上述几个民族都存在相同宗教信仰-萨满教,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综上所述,鄂温克族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漫长跋涉中,与其他北方民族建立了密切联系。

  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鄂温克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在保留和传承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鄂温克民间舞蹈吸收、借鉴了其他民族的舞蹈文化,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民族个性与风格特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