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鄂温克舞蹈的形式要素及风格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06 共507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探究 
【引言  第一章】鄂温克民族概况 
【2.1  2.2】鄂温克民间舞蹈的主要种类及其表现形态 
【2.3】鄂温克舞蹈的形式要素及风格特征 
【2.4】鄂温克舞蹈文化成因分析 
【第三章】鄂温克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结论/参考文献】鄂温克舞蹈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节 鄂温克舞蹈的形式要素及风格特征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虽然种类较多,形式和风格各异,但是通过梳理和归纳,还是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共性形式要素及风格特征。

  一、形式要素分析

  舞蹈中形式要素的研究,除了对动作本体的分析外,还需对队形、服装、道具、音乐等要素进行考察,它们都是舞蹈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舞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动作

  不言而喻,动作是表现舞蹈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习俗、不同信仰所反映的身体表征是有显着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性通过直观的舞蹈动作予以表现。鄂温克族民间舞蹈动作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的个性特征。

  1,静态舞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作造型。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造型体态是屈膝,前俯,手置膝上,或者三位手,直立,重心移左,右脚后跟着地。造型体态的不断连接与转换,构成了动态的舞蹈视觉映像。从总体上看,鄂温克族民间舞蹈静态造型很多,呈现出”静多于动“的动作特点。

  2,动态舞姿,即通常所说的流动的画面。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动态舞姿可以分为主动部位与被动部位,在身体的运动中某一部位为主动,主动部位带动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可称之为随动。如:鄂温克民间舞蹈”巴勒那德“中是由脚下步伐的跺踏移动带动上肢肩部的拧动;”爱达哈喜楞“中是由勾脚和交臂的力量对抗带动脚下步伐的移动。显而易见,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主动位“与”被动位“的不同。

  3,动态样式,即动态力效。其中,重力、时间、空间、流畅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力效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动态样式。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主要是由冲击、压力、扭绞的动态力效组成,形成了质刚,沉稳、厚重、有力的视觉效果。

  4,动作组合与变数,即动作的复杂程度。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组合越多,其复杂性就越强,动作就越难。动作变数越多舞蹈就复杂,反之较为单一。总的来看,鄂温克族民间舞蹈动作的加工合成成分较小、动作样式变化少、原生态风格浓厚、舞蹈动作姿态单一、精炼、简洁。

  5,动作模仿,即舞蹈中对动物的模仿与狩猎生产的模拟。这种模仿性舞蹈至今仍存在于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是原始舞蹈文化的遗存,无人为雕刻的成分。在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原始舞蹈文化遗存的现象极为普遍,其中”狩猎舞“最为典型,该舞蹈模拟狩猎的全部过程,无人为加工的痕迹,呈现出古朴的山林气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以女性舞蹈居多,究其原因是由于鄂温克猎民长期狩猎,时常不在家,每当妇女们看到捕获猎物的亲人(男人)归来时,格外地激动、高兴,于是通过模拟动物的手舞足蹈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总的来看,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上身动作较少,手臂经常放置膝上;下肢步伐多跺、拍,沉稳而厚重;舞蹈动作古朴、原始、简单,人工痕迹极少,其中男性动作多稚拙、刚健,女性动作多健美、柔中带韧。形成上述动作特点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鄂温克族民间舞蹈多为手臂相连的环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臂的 动作,导致手臂动作少且幅度小。

  其次,对于下肢跺踏、拍地步伐的成因,则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跟踏步来源于鄂温克人乘坐驯鹿在山林摇晃颠簸的形象,也有民间艺人提出了萨满影响说等等。

  在本人看来,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下肢步伐跺踏、拍地的形成,应该是在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有三点:1)驱寒说。鄂温克族人长期生存与北纬 50 多度的冻土地带,寒冷冬天极其漫长。为了取暖,人们不自觉地养成跺击地面从而驱寒的生活习惯,此种步伐也因此逐渐形成并定型。2)围猎说。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此观点。鄂温克族人在长期的狩猎生产与生活中出于生存的需要,通过围猎的方式来猎取动物。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形成了踏足、拍地这些典型特征。3)节奏说。原始阶段,先民们在黑夜中聚集在空地上,”投足而歌,踏地为节“的舞蹈拉开了狂欢的序幕。最初人们没学会唱歌的时候,便开始用脚下有节奏的跺踏、拍地声为舞蹈打节拍,统一全体成员的步伐节奏。在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有很多无音乐伴奏、而用跺踏与呼号当作节奏进行表演的舞蹈。

  最后,舞蹈步伐沉稳厚重,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也与鄂温克人的社会心态即长期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压抑感有关;舞蹈动作古朴、单纯、稚拙,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天然阻隔使得鄂温克人长期与外界隔绝、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少,经济社会发展迟缓、落后,因此保持了其固有的质朴与原始面貌。

  (二)队形

  队形通常指舞者在表演空间中形成的画面。各民族民间舞蹈中因其舞蹈文化内涵的不同也形成了迥异的舞蹈队形。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队形主要有两种,即圆形和横排。

  1,环形对舞

  环形是最古老的一种舞蹈队形。早期,氏族群体的成员们手臂相连,踏击地面,紧紧地挤成圆圈,把环形外的无关乎自身的世界和观众排斥在外,群体在环形的手舞足蹈中形成内部的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由此人们获得了高度的民族认同感。至于环形舞蹈队形的成因,有人认为 ”自娱性舞蹈是通宵达旦地跳,只有围圆,才能周而复始,无限反复。跳一夜,比一个’马拉松‘赛程还长,如果是一排,岂不跳出百里十路,舞会无法进行“.①本人认为,鄂温克族民间舞蹈队形的围圆而舞,主要是由于环形内有中心物的存在。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的环舞表演,始终都围绕着中心物---篝火而舞。与其他民族的环舞形式相比,鄂温克族民间环舞有其独特性,即环舞中多以里圈与外圈相对而舞的环舞形式出现,如:”斡日切“舞。此外,在大型的群舞中,鄂温克族民间舞蹈多以男女搭配的环形对舞为主,如”伊堪“舞。

  2,横排对舞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舞蹈主要以横排的形式出现,如”爱达哈喜楞“、”巴勒那德“、”聂那肯“、”熊斗舞“、”阿罕拜“和”鲁克该勒“等舞蹈。这些舞蹈都以单纯的男性对舞或女性对舞的横排形式出现,多以表现狩猎或某种内心的情绪,这与其他民族男女混杂的求偶舞性质横排对舞有所区别。

  在鄂温克民族的横排舞蹈中,两人相对而舞,在横排中形成双人位置的调换,尽管看到的是简单的横排移动,但是在转换中形成了两人的绕圆而舞。鄂温克族人在”我来你往间“对跳而舞,在横排的队形中又体现出环形的内涵释义。

  (三)音乐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大多是古朴的无伴奏、无音乐的的纯舞蹈。这种舞蹈主要以跺踏声拍击地面,插入有节律的呼喝声助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音乐也逐渐演变,当前的舞蹈中已经插入了乐器伴奏,对呼喝声也有了固定的顺序和要求。

  1,跺踏节拍

  ”拊石击石,百兽率舞“是对古代民族舞蹈的生动描述。”最初击打节拍的工具是顿地的脚----有时也用肘和膝来担任这个工作“.②早期,鄂温克氏族跳舞没有固定的的节拍,为了达到群体一致的功利目的,他们自发的跺脚拍地。由此,以踏地为节统一节拍的跺踏声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当前这种踏地为节的步伐仍流传于鄂温克族人分布的聚集区。

  2,自然音响

  鄂温克族的民间舞蹈中常伴有粗犷、高亢的各种呼喝声为舞蹈伴奏。舞者自喊呼号、呼号声贯穿全舞。该呼号声以丹田发力,声音浑厚有力。古拙、原始的呼号充溢着浓厚的森林气息,这些自然的天籁之音统一着舞者的步伐,协调着舞者的动作,随着呼喝声的不断加强,更起到烘托舞蹈情绪的作用。鄂温克族猎民通常在模仿动物的过程中模拟动物真实的呼喝声为其伴奏,如:”斡日切“舞、”熊斗舞“、”巴勒那德“舞、”“爱达哈喜楞”等。此外,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采用自然音响动物的呼喝声为其伴奏,还有更深邃的实用目的。正如库尔特。萨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所描述的那样,“事实上他在摹拟式舞蹈里运用这些叫声,不仅具有一种再现的愿望,而且还具有他所扮演的动物已和他完全融化为一体的感觉。正宗的动物舞蹈不需要任何其他的音乐来伴舞”.

  二、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风格特征

  (一)动律特点

  舞蹈风格是由舞者表演时的动态舞姿与静态造型所呈现的,在舞姿与造型的一动一静中构成了舞蹈动律。所谓的动律特点是由身体各部位动态的配合所呈现的特点。鄂温克民族民间舞蹈在历史的沉积中形成了其特有的动律,可以总结为:跺、实、拍、沉、横、摆、靠、拧、俯。其中跺、实、拍、沉为下肢的动律;横、摆、靠、俯、拧为上肢的动律特点。

  跺:是指全脚向下用力的踏击地面。如:单脚跺地步。

  实:是指脚下步伐的结实与厚重性。如:双脚跺地步。

  拍:是指脚后跟着地,用脚掌、脚尖处拍击地面,使地面发出响声。如:双脚拍地步、单脚拍地步、跟靠步。

  沉:是指膝关节部位弯屈下沉的动律。如:在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模拟动物的膝部弯屈的半蹲动作占了很大的比重。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下肢动律可以用“稳”来概括。在跺、实、拍、沉的动态中 都体现出以“稳”为核心的基质。

  横:是指上身跟随脚步的横向移动。

  摆:是指由脚下跟靠步中心的变换而导致的上半身的随动。如:鄂温克民间舞蹈阿罕拜中这种摆动即可向两旁、也可向前或后行进。

  靠:是指在一前一后的摆动中,形成后靠的动律特点。

  俯:是指身体中段以上向前俯视的动律。如:爱达哈喜楞、聂那肯等。

  拧:是指上肢肩部的拧动。如:鄂温克民间舞蹈巴勒那德、爱达哈喜楞、聂那肯中都有双人肩部拧动的对舞。

  除上述的动律特点外,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也凸现出大开大阖、顿挫有力的动势特征。长期狩猎、采集的生产生活,塑造了鄂温克民族独特的个性,舞蹈中也大量表现出对狩猎生产、凶猛野兽的生动模仿,极具代表性。这种单纯稚拙的对生产、动物模拟,如:“熊斗舞”“爱达哈喜楞”“狩猎舞”“巴勒那德”等呈现出棱角分明、刚健有力的特点。

  体态是指舞者在舞动中所形成的静态造型。从鄂温克人的静态造型中,可以看到鄂温克族民间舞蹈的神韵。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中出现了模拟狩猎、飞禽、野兽、的大量动作,屈膝、前俯、拧肩的拟兽体态是鄂温克人尚勇、好斗、野性民族精神的体现。此外,拉手、横摆、直立等体态,也充分展现出鄂温克妇女典雅、端庄的形象。总的来讲,鄂温克族男性舞蹈呈现出刚劲厚重之势,女性舞蹈则尽显健美质朴的特点。

  (二)风格特征

  一个民族舞蹈风格特征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等息息相关,鄂温克族也不例外。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形成了具有“活化石”一般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舞蹈风格特征。鄂温克祖先世代生存在亚寒带地区,常年在茂密的山林中游猎,后来其中一部分迁徙至草原地带。由于长期在冰天雪地、野兽成群的恶劣环境下生存,加之经过数次迁徙,受尽统治阶级压榨及外族侵略,铸成了鄂温克人坚毅、内敛、质朴、纯洁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精神也必然折射到舞蹈当中。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鄂温克民间舞蹈也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民族舞蹈的元素,但从未丢弃其本身的根脉,始终保留着鄂温克民族固有的个性,呈现出健康有力、浑厚古朴、质实粗拙的总体风格特征。此外,鄂温克族民间舞蹈文化还体现出以下的特点:

  1, 民俗性

  民族民间舞蹈往往与民间风俗互相渗透和融合。民间风俗为舞蹈文化提供了素材,而舞蹈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民俗文化予以呈现。鄂温克族民俗民风,也为鄂温克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阿芽舞”即体现了鄂温克妇女的民俗礼节文化,展现了鄂温克族的风土人情。

  2,自娱性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是鄂温克人在喜庆佳节时自发表演的群众性舞蹈,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大街小巷,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在那达慕、敖包节、传统婚庆、宴请客人、祭祀的民俗庆典中,鄂温克人都要载歌载舞,借此烘托节日的气氛,表达内心欢快的情绪,“鲁克该勒”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舞蹈。

  3,阶段性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鄂温克族经过数次迁徙,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其民间舞蹈也发生了演变,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地域的鄂温克民间舞蹈其风格特征也有所不同。原始狩猎时期的舞蹈较为粗糙、古朴,延续时间最长;迁徙到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的鄂温克人舞蹈风格则较为刚健、浑厚;迁徙到平原地区,开始农猎兼营、以农耕为主的鄂温克人,其舞蹈风格则较为优美、舒缓。

  4,祭祀性

  鄂温克族群传统的祭祀活动中包括萨满的祭祀仪式以及仪式后全民性的集体娱乐活动。鄂温克族萨满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主要是对熟悉动物的模拟,如萨满跳神的一系列动作中就有模仿森林中鹿欢快、跳跃的动作。在早期社会,这是猎人们重温狩猎生产活动,并将从动物身上感受到的喜悦和快乐之情再现的方式,最终成为萨满的专有舞蹈。本文并未涉及鄂温克萨满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但是具有宗教内涵的萨满祭祀舞蹈却是鄂温克族民间舞蹈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