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保定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525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保定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探究
  【1.1  1.2】保定民间舞蹈概述
  【1.3  1.4】保定民间舞蹈的特征、形成及发展
  【1.5  1.6】保定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保定民间舞蹈的自然生态
  【第三章】保定市民间舞蹈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四章】保定民间舞蹈的现实关照
  【结语/参考文献】民间舞蹈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5 保定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

  舞蹈文化现象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承接性和延续性,又有空间上的连绵性与伸展性。所以,对保定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研究,既要考察保定民间舞蹈时间上的历史演进线索,也要考察空间上文化传播区域。因为舞蹈文化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和发展的。其地理空间的差异、文化背景不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也不相同,因此保定民间舞蹈文化的类型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从而保定特有的、独具保定个性和风范的民间舞蹈文化。

  1.5.1 保定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状况

  保定民间舞蹈因其意象形态、形成时间、分布地域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保定民间舞蹈各个不同的文化类型。根据保定民间舞蹈的性质、特点和分布状况,将其列表分类如下。

  表一:保定民间舞蹈 (本表系根据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保定市群艺馆公布的数据表明:经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保定民间舞蹈数量为 235 个,根据于平先生的舞蹈形态学,对保定民间舞蹈分出的狮舞类、跷类和龙灯类三种类型,实际上都可以包含在秧歌类之中的,都属于秧歌舞蹈的不同小类。为突出保定民间舞蹈的特点,没有将秧歌列入表中。基于以上观点,保定民间舞蹈的分布状况大致如下:秧歌舞蹈几乎是分布于保定全境,可以说,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秧歌起舞。并从主要流行的京东和京南地区向北、向西逐渐向外扩散,范围达河北以外的辽宁、山西、河南等省份。秧歌舞花样繁多,主要有定县秧歌、秧歌、顺平秧歌、唐县秧歌等,也有从张家口蔚县流入本地盛行于涞源、阜平等山区的蔚县秧歌等十几种,其音乐唱腔也呈现出多种类型, 有的是板腔体并加入了丝弦伴奏,已经基本上演变成了一种戏曲形式,称作“秧歌戏”(例如,定州秧歌现即为秧歌戏)。有的则长久保持着民歌特点,但流布范围限于其所属地区,面积相对狭小。

  从保定民间舞蹈的三种类型的流布情况看。狮舞类舞蹈和跷类舞蹈是保定十分流行的舞蹈样式,地域风格浓郁。保定狮舞类舞蹈属于我国狮舞的北方派系,几乎广布于保定全境。保定跷类舞蹈几乎基本涵盖了北方跷类舞蹈的几大派系,广泛分布于保定的各个平原县,即使连紧邻保定市区、民间舞蹈不甚发达的县也有十分活跃的跷类舞蹈。龙灯舞是深受京城文化影响的舞蹈类型,其流布区域更多集中于北京周边的保定各县。无论是舞蹈服饰、化妆、道具以及舞蹈的队形都充满了浓郁的京师色彩。保定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地方的小的舞蹈样式,主要分布于交通相对闭塞、地理环境较差、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比如:高阳竹马洛子,这是保定地区非常独特的舞蹈样式。

  从保定民间舞蹈的表现形态来看。保定民间舞常常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如地平跷、花灯等均是如此,演员们歌中有舞,舞中放歌,边歌边舞;还总是利用各种道具来加强舞蹈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如狮子舞、龙灯舞、高跷、跑旱船等都是采用特别制作的道具来增强舞蹈的表演效果;此外,保定民间舞蹈的表演几乎都是以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的形式出现的,参加者人数众多,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有时浩浩荡荡,形成一支舞蹈的队伍,甚是壮观。如秧歌、鼓舞等。

  从保定民间舞蹈数量的地区分布来看。保定东部、南部平原的舞蹈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北部山区的舞蹈数量。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保定民间舞蹈的分布数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为:安新县、定州市、诼州市、安国市、博野县、曲阳县、易县、涞水县、高碑店市、雄县、蠡县、阜平县、高阳县、定兴县、望都县、顺平县、唐县、涞源县、容城县、徐水区、满城区、莲池区、新市区。安新县、定州市的民间舞蹈数量均在 40个以上,分别占保定民间舞蹈数量的 38 .2 % 和 32.7% ;曲阳县、易县、涞水虽然靠近太行山数量也不少,约占保定民间舞蹈数量的 17.6%;顺平、涞源相对数量少,保定市区的民间舞蹈数量最少为 5 个,分别占保定民间舞蹈总数的 8.9%和 5.1% .

  从保定民间舞蹈发生变化的时间范围来看。保定民间舞蹈的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清朝中后期是保定民间舞蹈最为兴盛的时期;清朝末年至文革之前是保定民间舞蹈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 也是诸多民间舞蹈正式命名的时期;文革之后至今是保定民间舞蹈的衰落时期,舞蹈数量迅速减少。现在以三个时间点(1907 年、1964 年、2011 年)的数据作为保定民间舞蹈变化的比较依据,来呈现保定民间舞蹈的发展变化态势:

  1.保定民间舞蹈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1907 年保定地区有 476 个。1963 年有 337 个。 2011 年只剩下 235 个。尤其是保定地区的定州市数量降幅最大, 由 1953 年的保定民间舞蹈数最多 76 个, 降到 31 个。保定北部、西部地区虽然舞蹈数量偏少, 但其数量在这三个时间里的整体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2.保定民间舞蹈的流布方向为呈墨迹状由首府中心保定向四方扩散,但舞蹈流布的面积的变化和消亡时间无法具体体现。但是龙灯类舞蹈,这种深受宫廷影响的民间舞蹈,呈迁移式又宫廷传入,而后广泛传播于保定一带,又随着封建王朝的不复存在,一度销声匿迹,现又在农村地区广泛流布。虽这与早期民间舞蹈的世俗精神需求不太一致,其大致的流布范围和流布路径还是比较清楚的。

  3. 保定民间舞蹈的民间特色逐渐消失,雅化的迹象明显。如秧歌戏,这种广泛分布于保定各县的民间舞蹈,从己有的民俗艺术研究文献资料来看,也应该是广泛存在于保定民间,其流布范围也应该十分泛。但随着秧歌舞台空间的被压缩和抑制,为生存计,大部分秧歌开始向戏曲靠拢,逐渐走上的雅化的道路,出现了以定州秧歌为代表的“秧歌戏”.
  
  总之,保定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生动地反映出保定各地区人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1.5.2 保定民间舞蹈空间分布的文化地理分析

  按照罗雄岩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区域划分,保定民间舞蹈当属于秧歌舞蹈文化区。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有明显的一致性,即地形绝大部分为河流冲击平原(华北平原),气候以温带季风为显着特征(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地表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是汉族最早和最主要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保定地区风格多样的民间舞蹈样式,加之这一地区特殊的人文环境的晕染,使得这些民间舞蹈都以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机的武装、配合起来,千姿百态、各领风骚,较多地带上了保定的喜庆世俗的色彩,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独特的艺术旋律,从而成为北方舞蹈文化的代表之一。

  虽然保定民间舞蹈的地域分布深受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但保定民间舞蹈的内部变化相对比较稳定,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从而得以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其典型的风格和迥异的特征,构成了保定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体系。现将保定 235个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特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秧歌舞的影响巨大,且分布面广。从相对富庶的京东、京南一带平原地区到相对贫穷的西部、北部的涞源县、阜平县一带山区,从中心城市到边远乡镇农村, 秧歌舞几乎是遍布整个保定地区全境,且每一种秧歌舞都有范围比较广阔的固定流行区域,甚至在其主要流行区域以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2.舞蹈种类多样。舞蹈的诞生和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地域文化的滋养, 保定地区自然环境的复杂造就了保定民间舞蹈的多样性,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舞蹈明显不同于西部和北部地区的舞蹈,且自成体系。同时,因紧邻北京,京畿文化的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力又使众多的外来民间舞蹈在保定纷纷落户,与燕赵文化相融合,或为适应新的文化而改进自身,或激发创造出新的舞蹈流派;或催生出新的民间舞蹈样式。

  3.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呈圈状逐渐向外扩散的分布格局。保定民间舞蹈几乎都是以保定为流行中心,逐渐向外扩散,距离文化中心保定越远,民间舞蹈种类越多,经济相对富庶、交通相对便利的东部、南部一带,舞蹈样式偏多,变化快;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西部、北部一带,舞蹈样式少,变化幅度也小。

  4.保定民间舞蹈随时间的延伸而逐步消失。保定民间舞蹈数量由早期的 476 个,发展到 337 个,到 2011 年只剩下 235 个, 一些民间舞蹈样式己经成为历史的绝唱。相比较而言, 保定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民间舞蹈保存得相对较好一些,虽然流布范围不广、影响力不大,但它们文化积淀深厚,又地处交通封闭的山区,外来文化的冲击比较小,所以不会轻易消失;而保定东部和南部地区,地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文化通道,民间舞蹈遭受其它文化的冲击较大, 消亡的数量也比较大,速度也很快。

  5.虽然保定民间舞蹈的流布区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实体,但却总处于不断地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扩大,其动态特征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从以上对保定民间舞蹈的分析可以看出,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的初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般都很密切。其形成的时间越久远、古老,其分布的范围越广(由文化的扩散传播所致),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响就愈少。如保定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同处华北大平原,自然条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气候上类型也大体相同,形成了风格类型基本相同的舞蹈样式。而保定的西部北部山区地区,有着与东部南部完全迥异的自然景观,进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人的心理素质及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所以说,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就了保定不同的舞蹈文化土壤,从而孕育出在审美情趣、外观特征、表现手法、舞姿动作上各具风格的保定民间舞蹈形态,为中国古老灿烂的民间舞蹈文化增添了更加丰富的色彩。

  1.6 保定民间舞蹈在京畿文化圈中的地位和影响

  每一种舞蹈文化,都占据着特定的空间,又有着迥然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地域差异。如果细加推究,便可以看到每一个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的形成,都不是一时一地文化积淀的结果,而是在广袤土地上的不同地域之间的先后出生,彼此呼应的,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的说,保定民间舞蹈的形成,是保定民间舞蹈在坚守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与京师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多重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此消彼长的结果。

  保定文化属于燕赵文化圈,燕赵文化长期以来始终与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处在同一文明线上,在旱地农耕方式和宗法血缘等方面属华夏文明体系。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并列战国七雄,燕赵区域内的经济都会燕、涿与中原、关陇、齐鲁、吴越、荆楚、巴蜀等地的经济都会开始并驾齐驱,凸显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征,与中原文化、关陇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其他区域文化迥然不同的燕赵文化最终形成。之后,燕赵文化在北朝和隋唐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经济重心南移至长江流域,政治重心北移至燕赵区域,保定成为京畿之地,保定的政治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经济却因受到政治的压制而相对落后,燕赵文化所独具的特征日渐趋于平淡,其自身发展所依据的原始生机也逐渐耗尽,而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自身发展的辉煌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所肩负的政治任务要远远超过其经济任务,在封建社会,当政治与经济相协调的时候,经济服从于政治。在政治与经济相冲突的时候,经济让步于政治,为维护政治利益而作出牺牲。因此,自清朝中后期开始,保定位居八督之首,被称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其政治地位要远远超过其经济地位。政治因素的绝对化给保定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京师虽建于燕赵文化区域之内,但京师文化是“五方杂居”的文化,它代表全国,而不代表燕赵区域。燕赵文化既与京师的政治重心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因此,保定这座燕赵文化区域内的着名城市就既有了燕赵文化的遗迹,也有了京师文化的遗风。

  其次,保定紧邻首都,这个曾经的直隶首府,多少年来一直以“拱卫京师”的身份出现,从清朝中后期直至民国时期,一直处在直隶省的政治中心,使得原来较为单纯、特点显着的燕赵文化风格就此中断,京师文化通过审美深深地扎进保定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形成构建了保定舞蹈文化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没有首都北京的存在,保定舞蹈文化的格局、特性也就难以形成。在京师文化的滋润下,不仅孕育出了保定这座经济繁华的中心城市,同时诞生了河北梆子、北方昆曲、保定老调等曾经与向全国的戏曲剧种,诞生了狮舞、定州秧歌、顺平地平跷等民间舞蹈,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等文人雅士大量云集于此,促进并发展了当地舞蹈文化的繁荣。所以说京畿文化与保定舞蹈文化是相始相伴的,其中部分的保定舞蹈文化精神所在是源于京师文化的生命存在。京畿之地长期成为王畿之地,这样的一种地缘政治因素对近现代保定文化性格的形成和保定民间舞蹈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