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保定民间舞蹈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54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保定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探究
  【1.1  1.2】保定民间舞蹈概述
  【1.3  1.4】保定民间舞蹈的特征、形成及发展
  【1.5  1.6】保定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保定民间舞蹈的自然生态
  【第三章】保定市民间舞蹈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四章】保定民间舞蹈的现实关照
  【结语/参考文献】民间舞蹈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保定民间舞蹈概述

  1.1 概念的界定

  1. 民间舞蹈

  关于民间舞蹈的概念,《辞海》给出的定义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①我国的舞蹈研究者综合了全国大多数民间舞蹈的产生、发展、及其特性,将民间舞蹈的概念概括为:“在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集体参与创作,又在群众中广泛传承,并且当今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又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分。”②我国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种类十分丰富,按照其表演方式,一般将民间舞蹈划分为汉族民间舞蹈和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两类。本文民间舞蹈的概念限定在汉族民间舞蹈范围内。

  2. 保定民间舞蹈

  保定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河北省的中部,是河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级市,自古就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全市总面积为 2.21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 1012 万,下辖 5 个区,15 个县,4 个县级市。本文“保定民间舞蹈”概念即是指保定市辖区内的所有汉族民间舞蹈。

  3.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随着“文化生态学”学科的创立而逐渐流行起来的一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生态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出来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狭义的文化生态指的是文化系统内部,其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比如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被毁损,传统艺术的风格一旦发生变异,就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意味着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

  1.2 保定民间舞蹈概述

  保定位于北纬 38°10′-40°00′,东经 113°40′-116°20′之间,在太行山脉的北部东麓,冀中平原的西部。北距北京 130 公里,东距天津 140 公里,与这两大直辖市形成一个稳定的金三角地带。清朝,保定隶属于直隶省,为直隶省首府,有拱卫京师职责,故有“京畿首善之地”的称誉,地理位置优越。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保定属于燕赵文化圈,又长期受到京城宫廷文化的熏陶,其文化中既有京城文化对皇权的推崇与崇拜,也有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尚武重义。在这种文化的浸淫下,保定民间舞蹈呈现出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分布广泛等特点。每一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清朝中后期以来的文化变革、政治变故,都会影响到这一地区,使这一地区的民间舞蹈无论是内容还是空间分布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也呈现出悠久的历史性。同时,保定民间舞蹈还具有强烈的民俗性。民间舞蹈大多源自古代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简单歌舞,这些民间歌舞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技艺高超的民间艺术花会。保定农村这样的民间花会非常多,根据 1962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保定几乎每个县都有 10余种至数十种不等,仅县就有 40 余种。全县 6300 多个行政村,几乎村村有会,有的一村数会,着成为官打百姓娱乐活动的主要阵地。保定民间舞蹈依托保定民俗得以充分的发展。

  按照舞蹈的表现形态,我们将保定民间舞蹈分为三类:狮舞类、跷类和龙灯类。

  当然,因流传地域不同,保定民间舞蹈名称也多有不同。许多地方的舞蹈表演动作基本雷同,但因各地方言的差异,其称谓也有不同。

  1.狮舞类狮舞类民间舞蹈,常常被人们称作:“狮子舞”、“狮灯”、“舞狮”,多在逢年过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长期以来狮子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一直中被奉为瑞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保定的民间这类狮舞类舞蹈总是寄托着广大民众的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等美好愿望。保定狮子舞的历史很久远,《汉书?礼乐志》就有“象人”(狮舞的前身)的记载,唐宋诗文中也有过关于狮子舞的描写。我国现存的狮子舞大致分为南狮舞、北狮舞两大派别,南狮舞有较多的武术表演,技巧上高难一些,狮子的神态矫健凶猛;北狮舞多以狮子的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狮子的神态娇憨可爱,表演难度不高。河北是北狮舞的发祥地,其中比较着名的是保定市县北里村的狮子舞。

  狮子舞的活动时间主要是在春节和春、秋两季的庙会期间。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图喜庆和热闹邀班舞狮自在情理之中,春秋两季的庙会比如农历二月二、三月十五、十月初一等也是保定一带农民们的重要节日,也是总以舞狮作为增添热闹气氛的主要手段。这期间,的所有舞狮班都会来此竞相表演,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陶冶了人们的性情,还传播了历史知识和艺术技能,深受人们喜爱。

  狮子舞的表演形式是由一名或两名武士(也叫 “引狮郎”)手里拿着绣球引逗一头或数头狮子进行表演。一般一头狮子要由两个人扮演,一个人耍狮子头,一人耍狮子尾,表演时需要两个人前后配合,步调协调,前面的人双手拿着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子头,后面的人俯下身子双手抓住前面人的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子皮饰盖扮演狮子身,两个人鼎力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叫“太狮”;还有一个人头戴狮子头面具,身披狮子皮扮演的小狮子,叫“少狮”.引狮郎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要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技术性较强的动作。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狮舞在表演上有“文狮”和“武狮”的区别,“文狮”的表演需要刻画狮子温顺、乖巧的神态,如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要表现狮子勇猛、刚烈的性格,如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钻火圈等。北里村具有舞狮的悠久传统,村民们在继承传统舞狮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对狮舞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工整理和改进,将“文狮”与“武狮”的技艺精华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既表现了狮子的勇猛和活泼,又表现了耍狮人的勇敢和智慧。许多巧妙精致、惊心动魄的舞姿,既象征了北方农民的崛起,又展示了北方农民的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2. 跷舞类保定的跷类舞蹈实际上应属于 “高跷秧歌”一类。因为这种跷类舞在舞蹈时多由双脚踩踏木跷与秧歌结合扮演戏曲人物,因而被称之为“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甚广的民间舞蹈。《京都风俗志》载:“秧歌,以数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跷秧歌’”.①保定跷类舞蹈最着名的当属于顺平县的“地平跷”.据记载,这种“地平跷”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保定一带盛行的“寸跷”,后来民国时期民间艺人冀连三、邓金河等人对这种本土舞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冀中平原独特韵味的民间秧歌类舞蹈,在顺平县、易县、唐县、县、县等地广为流传,是河北省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寸跷”的特点是旦行演员双脚踩着四、五寸高的木制矮跷表演歌舞,“寸跷”因此而得名。据说,“寸跷”原是为了表现古代缠足妇女颤颤巍巍、步履蹒跚的行动姿势而设的,是一种没有具体情节的纯情绪性舞蹈。唱词以日常生活中的乡俗俚语为主,也有从戏曲中移植过来的一些地方戏唱段。讲究合辙押韵,风趣幽默,充分反映了保定劳动妇女们的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现在的“地平跷”已经没有了原来“寸跷”中脚踩的矮跷,但再舞蹈形态上却保留了“寸跷”的最鲜明的舞蹈特色--颠颤步。颠颤步是以脚掌为动力,通过膝盖的弯曲来带动全身的动作,形成全身上下协调一致的颤动。这是“地平跷”中的所有角色共同的,也是最富有特色的舞蹈动律,是对“寸跷”中的跷功的直接继承。时至今日,“地平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又在颠颤步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掌颠步、平颠步、踱颠步、碾颠步、跳颠步等多种舞蹈步伐,这种步伐配合表演人物的夹裆、含胸和跨步的身体扭动,构成了“地平跷”独特的艺术风格。

  ①按照舞蹈的表演形式,大致可将传统的“地平跷”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演员行进中的表演,叫“踩街”,以红火、整齐为准,以气势取胜。一类是演员在固定场地上的表演,叫“打场子”,以歌舞并重为特点,并加入了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在表演形式上,一般是由 8 至 10 人组成一个舞蹈队。其中要有“老追” 1 人、“老坐子” 1人、“挑趟” 2 人、“姑娘”4 至 6 人。“老追”的扮相与戏曲中的方巾丑相似,手里拿着蝇帚或布掸子,是舞蹈中的喜剧角色。“老坐子”的扮相与戏曲中的青衣或彩旦相似,温柔端庄中含泼辣外显,表演时要与“老追”配合成一对,还要在场上表演双人舞。“挑趟”的扮相与戏曲中的短打武生相似,手里拿着霸王鞭,勇武矫健,潇洒飘逸。其余的的姑娘们的扮相都与花旦相似,左手拿着手绢,右手拿着扇子,矫健欢快,翩翩起舞。

  “地平跷”在表演过程中,总是配和着音乐来完成。音乐有文场和武场之分,这一点也与戏曲相同。文场乐器以海笛为主,配以小管子、笙、曲笛、海锥、龙头胡和云锣,有助于表现平缓沉稳的气氛。武场则采用堂鼓、大锣、手锣、铙钹和小镲等戏曲锣鼓,以此来表现慷慨激扬的场面。“地平跷”的演员以前都是男扮女装,现在都已经变成了女性们的集体的舞蹈。“地平跷”因其独特的舞蹈形态和别具一格的舞蹈风貌,已经成为保定最具特色的民间舞蹈。3.龙灯舞类龙灯舞也俗称舞龙、耍龙,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龙当作吉祥的化身,相信它既能辟邪除恶、降妖伏魔,又能兴云作雨使五谷丰登。所以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命运或美好的愿望与龙联系在一起。天旱缺雨的时候,人们以舞龙活动来祈求龙能恩赐及时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舞龙祈求人长寿年丰登。基于龙灯舞强烈的祭祀功能,龙灯舞类舞蹈在保定一带十分流行。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县的绣球龙灯舞和易县的摆字龙灯舞。

  县戎官营村的绣球龙灯舞,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特色的不仅是以龙灯为道具的民间舞蹈,而且更是龙灯的制作工艺。龙灯由龙头、龙体、龙尾三部分组成,共十二节(闰年十三节),每节代表一个月,两条龙共二十四节,象征农历一年二十四节气。龙灯的各节之间是断开的,每节由两个绣球状的圆球构成,球内有点燃着的蜡烛,灯芯向上不熄灭。表演时各节龙灯随着龙头前后左右不停地舞动,引龙人手里拿着彩球(龙珠)戏耍逗弄红、绿两条龙,并做出各种形式的舞蹈动作,煞是可爱。绣球龙灯舞的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踩街”是龙灯表演队伍走向街头,在行进中表演舞蹈;“撂场”是在固定的场地中表演舞蹈。
  
  龙灯舞的表演内容有二龙出水、龙马献图、跃龙门、龙门阵、大过桥、月亮门、抄连环、二龙逗宝珠、金龙盘玉柱、二龙戏水、摆字、吐字等等。绣球龙灯舞是“龙”和“灯”的组合,既有巨龙腾飞的气势,又能够突出龙灯的特色,两者并存,钢柔相济,观赏性极强。易县的摆字龙灯舞诞生于易县西陵镇忠义村。村子位于清西陵范围内,始建于雍正元年,原来是建造泰妃陵的内务府衙门,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忠义村。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满族文化内涵、鲜明的陵寝文化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为摆字龙灯舞的生长、传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摆字龙灯舞是因为龙体内安置了灯,并能够在表演时用龙体摆出各种字形而得名的,又因为龙体是分节的,所以又有了“节龙”或“段龙”的别名。摆字龙灯舞产生的具体年代已经没有文字可以考证。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成立泰陵衙门时由承德避暑山庄带过来的,当时是一条整龙,后来为了纪念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而断成了十三节。龙灯节节断开,又用细绳和三个竹环将这十三节连接起来,这样不但便于舞动,也便于收藏。

  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摆字龙灯一直是西陵守陵衙门拜年时的表演活动,舞龙者均为守陵人员。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清西陵守陵机构瓦解,守陵人员大多转为农民,摆字龙灯才真正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舞种。

  摆字龙灯舞的独特之处仍然是摆字龙灯的制作工艺。龙灯包括 13 节龙身和 1 个领龙绣球。每节龙身长约 1.2 米,直径约 0.5 米,节的中央由一个把手加以固定,内部有蜡烛签 3 个。蜡烛签的设置十分精巧,龙灯舞动时烛火要始终朝上不能熄灭。龙身的外部罩上绘有龙鳞、龙爪的龙衣,讲究色彩的艳丽。摆字龙灯的表演由 14 人才能完成,其中一人为引龙人,也是龙灯舞的领舞,另外 13 人分别作为龙头、龙身、龙尾出现,以灵活的动作做摆字造型。龙灯舞的表演可以在白天,但晚上表演更精彩,也更有韵味。那时,周围的光线已经全部暗下来,龙灯舞动,加之锣鼓镲铙的伴奏,犹如一条火龙翩翩起舞,上下翻飞,龙灯不断变换队形摆出各种汉字,组成吉祥祝福的词句,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正大光明”等,整个龙灯表演灵动鲜活,既有翻江搅海的气势,也腾空飞翔的场面,十分壮观。龙灯舞的队形丰富,有龙摆尾、地卧龙、天卧鱼、龙塔垛等。龙尾很是别具一格,既可以作为龙身的一部分出现,又可以单独行动。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由龙尾来完成的,这时龙尾总要绕场一周,查无缺漏之后,再到自己应去的位置,显得又活泼又风趣。传统的摆字龙灯舞由忠义村村民保护和传承下来,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意义。如今,摆字龙灯舞已经成为清西陵旅游的一大文化热点,独领风骚,夺人双眸。此外,还有定州七巧舞和定州水兽灯舞。

  总之,保定因地域广阔,东西南北地区因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直接促进了保定舞蹈文化的形成,传承发展了中华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文化部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保定地区现存民间舞蹈种类多达三十多种,仅东部地区就有二十多种民间舞蹈形式,除以上提到的三类舞蹈--踩跷类、舞狮类、龙灯类之外,还有大量的秧歌类、击乐舞类、祀礼类舞蹈等各具特色的舞蹈种类,可谓异彩纷呈、繁花似锦。所以,保定民间舞蹈在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蕴涵丰富的内容,展现着北方民间舞蹈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