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增强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30 共2917字
论文摘要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我院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等专业大一学生主要的一门基础课。经过这门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强相关专业大一新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锻炼和能力的培养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我院目前此课程正面临一系列困难,如教学内容多达 12 章,且两个学期该课程总共只有 68 学时。因此,任课教师在非常有限的课时里,要讲解大量的教学内容,这也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让教师把众多的教学内容有效率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能掌握更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为接下去的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也成为教师和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为中心,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为该课程的教师提供某些思路。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学效率。

  1 教师教授篇
  
  1.1 合理的打分体系
  以我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例,目前我们期末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百分之三十,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百分之七十。

  我们的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学习纪律、课堂回答问题等。另外,考试成绩包括学校或学院统一组织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这样一个打分体系还是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平时及考试的积极性,端正日常学习态度。

  1.2 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在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是大部分课堂教学采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鉴于此,学生不能以学习主人的态度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受到压制,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根据已有的结论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尚未解决的问题,即如果采取探究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必定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学习主人的地位,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这样也能够使大部分学生肯定自我的价值,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同时找到学习的动力,自然而然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3 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上多举有说服力的举例子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配位化合物里“螯合物”一节是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内容,也是学生感觉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难主要是因为螯合物的理论知识难以结合实际,不知道有何应用价值。因此,学生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我们在上课时举例说 2,3-二巯基丁二酸这种配体可以作为有效的重金属解毒剂。因为人体一旦重金属中毒服用此药后,该配体能与人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这种螯合物可由人体直接排出,使人体组织中相关的酶恢复活性,解除重金属引起的中毒症状。这种配体可与汞、砷等多种金属形成螯合物。学生听了这种例子,往往精神很集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1.4 尽可能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目前有多种软件如 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 等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上,对于一些学生不好理解、晦涩的内容,如原子之间化学键的形成、化学滴定和化学平衡等,可以通动画、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详细的阐述。这种教学方式特别地直接高效,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且可以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课题组还专门建设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网站,任课教师可以上传课件、参考书、习题等材料。学生可以在网站的讨论区提问或者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互相讨论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风气。

  此外,根据在线提问和答疑情况的反馈,我们教师也能及时知道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这种交流方式可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相关调整,形成了师生互动,也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1.5 在教学中多介绍当前学科热点内容
  近几十年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都在不断发展,同时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了许多极具活力的交叉学科,如医药化学、绿色化学和纳米化学等多达几十种类的化学学科。每年的诺别尔化学奖研究内容也是介绍学科前沿的好机会。因此,如能在课堂教学适当向学生介绍以上知识,让学生了解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学科热点、前沿发展动态,必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一些我国着名化学家(特别是中科院化学学部院士)的生平事迹、主要研究贡献等,也可以结合当前世界能源、环境和气候危机等大家感兴趣的议题展开一些讨论,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学生学习篇
  
  2.1 让学生会自学
  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曾经说,将来不会自学的人就是文盲。《无机及分析化学》开设的时间是大一,自学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很累、很苦,上课听不懂,学习效果很差。造成种情况的很大原因是学生缺乏课外的自学,对课程内容不够熟悉。如要克服这一弊端,必须使学生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会自学,并且能从自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当然学生的自学也包括参加专题讲座,请校内外在科研上有所建树专家学者开设前沿研究讲座,让学生了解现代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在大一新生学习自学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 学生也可上讲台
  讲授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中有部分内容如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这一章节内容由于学生在高中里有所涉及,因此学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此时,在这一章部分小节可以改变平时教师讲课的传统模式,采用学生讲课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提高积极性。学生讲好后,教师再进行一些点评,没有讲到或者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可以补充,讲错的地方可以改正,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丙香,毕华林。化学三重表征的含义及其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3,02:73-76.
  [2]樊晓芳。高等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03:146+153.
  [3]宋心琦。再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上)-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话[J].化学教学,2013,03:3-7.
  [4]宋心琦。再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下)-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话[J].化学教学,2013,04:3-5+18.
  [5]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之六-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化学性质[J].化学教学,2013,05:3+13.
  [6]却志群,刘小林。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04:332.
  [7]王强,刘孝均,贺胜英。探析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J].河南科技,2013,06:276.
  [8]陶春元,喻国贞,曹小华,等。大学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6:182-184+199.
  [9]张树永,张剑荣,陈六平。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J].大学化学,2009,04:24-28.
  [10]王淑涛。上好绪论课,培养大学化学的学习兴趣[J].广州化工,2010,04:247-248+265.
  [11]汪朝阳,李景宁。大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大学化学,2001,02:19-24.
  [12]张桂玲,王晓青,李蕾,等。如何在大学化学大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大学化学,2004,02:17-2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