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23 共2741字
论文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并突出科学探究,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本着此理念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并力求照顾差异,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参与是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参与的能力,创造参与的机会。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阐述。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能生发学习热情,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一)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二)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二是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学习绪言课时可增加“白纸显字”、“魔棒点灯”等实验;介绍灭火器时可增加“自制灭火器”的实验;介绍氧气性质时可增加“铁丝燃烧”的实验。

  (三)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镁带的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白磷在水中燃烧产生奇妙的火花……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

  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参与的本领。

  (一)指导学生阅读。不会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学生“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习惯。

  (二)启发学生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中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三)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如《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可先设计好探索性问题:能否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能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反应的装置如何选择?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得出答案。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邻位间的讨论,再把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的选用提到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四)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如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酸、碱、盐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从而掌握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基本规律。

  三、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另一方面,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更能有效地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四、重视STS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渠道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知识,以丰富化学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科技知识,这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项极有力的措施。随着化学和化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化学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拓宽化学教育的视野和背景,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化学教育必须与时代相适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拓宽视野,要注意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化学与人文科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知识的交叉和融合。结合STS教育培养科学素质形式多样:课堂主阵地结合教材内容;聘请化学史及其他有关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运用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投影、广播图片等多媒体形式;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报刊,搜集自编学习资料;成立化学兴趣小组,个别辅导,培养骨干;组织专题讨论;组织参观;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通过新科技报告会、举办科技节组织智力竞赛、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和实践,真正参到化学学习中来。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主要形式。良好的科学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中学生而言,我们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科知识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具体学科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而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