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外国哲学论文

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和评价

来源:今古文创 作者:何欣
发布于:2021-08-28 共3456字

  摘    要: 总体性思想连接《历史与阶级意识》全部内容,是其核心与实质,也是认识卢卡奇思想的关键,总体性思想对于人的作用和地位的强调,以及对于人的深切关怀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的提出、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其总体性思想的评价出发,浅谈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关键词 :     卢卡奇;总体性;无产阶级;

  卢卡奇为匈牙利知名思想家、文学家,对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推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卢卡奇一生有许多着作,其中的政治色彩和理论倾向不尽相同,但使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主要是依据他引起广泛争论的作品——《历史与阶级意识》。《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作品是卢卡奇的代表作,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经典的着作,虽然这本书引起了很多争论,但这本书以独到的见解在当时的理论界独树一帜,对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进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出发,对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作简明分析。

  一、总体性思想的提出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着作中,卢卡奇想要阐明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总体性思想。

  卢卡奇对总体性的思考来自对当时工人革命难以成功之根源的研究。他认为,当时欧洲工人运动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政党没有真正领悟和遵循马克思主义,在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片面地、错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导致不能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头脑、指导工人革命实践,以致工人阶级产生了“阶级意识”危机,最终导致了工人运动的一再失败。如第二国际的理论家梅林,在他的论述中,更多的是讨论经济生活方面的问题,以至于过多地注重经济的方面,片面地看待经济与其他因素的复杂关系,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还有普列汉诺夫的一元论历史观等,这些第二国际的庸俗唯物主义者们的“经济宿命论”片面地强调经济活动的决定地位,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一系列普适化的一元论“公式”,强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自发性,导致忽略了人的能动作用,片面地追求其形式上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以致不了解“总体”的真正意义,导致他们总是用空洞的、脱离整体性的、与社会总体无关的定律分析现实,而事实依旧是空洞孤立的。这本来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表现,但由于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使马克思主义变得庸俗化,并很快步了它的后尘。在他们那里,总体性和辩证方法都被取消,并由此割裂了革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致工人阶级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不能完全发挥。

1.png

  因此,为了批判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为了纠正对其的机械化和教条化理解,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工人革命,卢卡奇认为,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工人头脑,指导工人的革命实践,促使其形成阶级意识,而这些都需要以总体性思想为核心来重新定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重视主体能动性对无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力量,使无产阶级自发形成本阶级的阶级意识。

  二、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总体性思想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总体性思想是指整体对于每一部分具有决定性作用且居于统治性地位,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创造性地继承的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观点。因此,对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他指出整体对于部分具有统帅和支配作用。

  此外,他还指出,总体性是整体与部分有机统一的结果。随即,卢卡奇利用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总体性的割裂。卢卡奇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者同生产总过程相分离,工人如同机器一样每天在重复一个枯燥无味、单调刻板的工作,工人的劳动过程没有自主性,是完全机械的。“工人的质的特性、即人的一个体的特性越来越被消除……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1]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使人同人的人格、本质分离,使人的人格客体化了,变成了人以外的东西。由此,人的本性被破坏了,并且最终导致了物化现象。他认为,唯有从总体性思想出发,才可以全面且真实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二)总体性思想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表明,无产阶级兼具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并且他还认为其与总体性的产生具有同一性。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剧作者”与“剧中人”的辩证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因此,在卢卡奇看来,如果要把古典哲学道路的转变继续下去并且把辩证方法与历史相结合,那就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来完成。因为无产阶级通过对阶级自我存在和阶级利益的领悟及其认识能从自身出发、从社会实际出发,寻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所以,战胜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的力量就在于无产阶级自身,唯有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扬弃自身,把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行到底,并不断发展完备自身,才能够获得战胜资产阶级的武器,赢得阶级革命运动的胜利,并建立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的新社会。

  (三)总体性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正如马克思的经典名言所表述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也就是说,马克思要做的是要去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要为实践服务的。

  卢卡奇认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是因为资产阶级没有办法领会到总体性的历史观招致的,资产阶级的理论和实践二者分离,资产阶级总是从个体出发,孤立地看待问题。从古典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总是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它的目的是从思想上克服资产阶级社会,思辨地复活在这个社会中并被这个社会毁灭了的人,然而其结果只是达到了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完全思想上的再现和先验的推演。”[3]

  古典哲学无法用辩证法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而仅仅是把辩证法以二律背反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反观无产阶级,他们不拘泥于历史的个别事件,总是以总体的方式看待世界,通过总体性的方法去看待历史,视历史为一个整体。所以,无产阶级才能改变现状,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只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才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于总体性。就像卢卡奇在书中所说的,只有马克思才能从历史过程中寻求并确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其原因在于马克思能以总体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社会历史及其中的种种复杂关系。

  三、对总体性思想的评价

  总体性思想在宏观上符合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与辩证法传统具有一致性。总体性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庸俗唯物主义者们的“经济宿命论”等错误思潮泛滥,他们孤立地对待历史,将经济看成仅有的重要要素,忽视了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忽视了人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工人运动进行引导,导致工人运动一再的失败,对马克思主义的继续推进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卢卡奇提出了总体性观念体系,重申马克思的辩证法,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并在一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但仍有一点不能否认,卢卡奇也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理解。他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在辩证法上的一致性,却没有看到他们之间在辩证法基础上的原则差别。卢卡奇对辩证法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黑格尔,他自己也指认了这一来源。他从黑格尔出发来理解马克思,导致他走向了另一极端。因此,这也是人们为什么称他为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此外,由于卢卡奇片面强调整体优于局部,认为对总体的把握不能从实践和经验中确立起来,导致他否定经济因素在社会运动中的首要决定性作用。这必然导致他在逻辑上否定唯物史观。他认为,片面强调经济因素的优先性是物化意识的体现之一,他认为片面强调经济特别是经济运行规律势必会逐渐消磨掉无产阶级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敏锐度和判断力,消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主体性。卢卡奇只讲社会的总体性而忽视经济因素的首要决定因素是不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歪曲和错误理解。

  四、结语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片面性,但其思想中的正确部分却仍对当今的社会现实具有指导作用。“拜物教”的影子在当今并没有消失,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也仍然存在,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在今天对于破除物化仍有积极意义,也能为人们构建文化家园和精神家园提供一条可能的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1]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49.

  [2]周峰主体的实践一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如是读[M].J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3]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27.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何欣.浅谈卢卡奇的总体性[J].今古文创,2021(27):53-5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