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知人论世"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19-12-09 共3878字
文学鉴赏论文导师推荐阅读8篇之第八篇:"知人论世"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摘要:"知人论世"是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读者体味作品寄托的情感, 把握作品传达出的内蕴以及认识一个全面的、动态的读者。但是", 知人论世"也有其局限性。有时候人品和文品是不一致的, 这使文学鉴赏容易步入误区;另外, 有的人偏爱穿凿附会, 曲解作品的本意, 这些都对文学鉴赏不利。而真正的文学鉴赏就是要克服其弊端, 将"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灵活运用, 这样, 才能更好地品味出文学作品散发出来的独特的美感。

  关键词:知人论世; 文学鉴赏; 文学作品;

  "知人论世"是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方法。"知人论世"说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曾对弟子万章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有也。"尽管孟子的本义是要"尚友", 但在客观上还是道出了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所谓"知人", 就是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 与作者为友, 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 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 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 不知古人之身处, 亦不可遽论其文也。"在"知人论世"的认知基础上, 鲁迅先生结合鉴赏实践又进一步提出了"论诗三顾及"的观点:"我总以为倘若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 要不然, 是很近于说梦的。"鲁迅先生的这种论诗见解, 是对孟子"知人论世"说比较严谨缜密的解释。由以上的论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对后人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使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时, 能够从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更加全面的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 透彻地把握此作品传达出的意蕴。从这一点上说, "知人论世"无疑是有着自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文学

  一、"知人论世"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一) "知人论世"有助于读者认知作者, 体味作品寄托的情感

  同样的生活遭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态度。苏轼、柳宗元同属唐宋八大家, 同样才志高远, 在政治上也同样遭受过打击, 且仕途受挫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山水, 希望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到寄托, 使自己失意的心灵得到自然美景的抚慰, 同样的山水游记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游白水岩》,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 却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柳宗元失意、孤独;而苏轼乐天安命, 无往不适, 旷达进取。而究其原因, 则与作者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个人的思想性格是密切联系的。从家庭背景来看, 柳宗元家庭生活很不幸, 结婚三年妻子就去世了, 而且没有留下子嗣, 母亲又在永州染病身亡, 其境况颇为凄凉;而苏轼则幸运得多。早岁与夫人情深意笃, 遭贬期间有继室, 还有弟弟等人的陪伴, 因此, 即使在外面受到了打击, 但是, 只要想起家里的温馨, 他的哀愁也就减少了许多。从社会环境来看, 柳宗元参与改革获罪, 上为君父弃, 中无友朋援, 下被庸人妒, 情况十分寥落;而苏轼则不同, 在政治上虽也屡遭贬黜, 但其处境却与柳宗元迥异:东坡遭贬, 上自皇太后, 下至友亲朋, 包括新党领袖王安石, 都极力营救。而且东坡所到之处, 人们并不因为他是个罪人而减少对他的尊重。所以, 身处逆境时, 苏轼心有慰藉, 不似柳宗元那样凄苦。第三, 从个人的思想性格来看, 柳宗元有着强烈的功名心, 是个执著的儒者。他虽通佛学, 但是却不能真正的忘儒而信佛, 因此, 他就很难从佛学那里得到解脱。而苏轼博取儒、道、释三家思想, 儒家的经世致用, 禅宗的彻悟, 道家的旷达经常交融在一起, 对宦海沉浮, 他也很能看得开。所以,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作者的具体背景, 再去探讨其诗表达的情感, 就相对容易多了。

  (二) "知人论世"有助于读者把握作品传达出的内蕴

  于谦的《石灰吟》描摹石灰特征, 手法巧妙, 但此诗的重点不是在咏物, 传达出来的思想内蕴也不仅仅是歌咏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与其说是在歌咏石灰, 还不如说是作者的自白。这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于谦为官清正, 刚正不阿, 在"土木之役"中抗击瓦剌入侵, 为国家建立了奇功却受诬被杀, 成为千古奇冤。石灰"粉身碎骨""清白"正是作者表达了自身的清白与愿意为国家献身的思想内蕴, 其精神令人钦佩, 命运令人悲叹。再如朱庆馀的《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诗表面上是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拜见公婆的不安心情, 但若要联系此诗写作的背景, 则此诗所达出的内蕴并非如此。原来唐代有所谓行卷的风气, 即应进士科举者将自己所作诗文写成卷轴, 投献给朝中显贵或名人, 希望得到赏识、举荐。此诗就是作者临近科场考试之际投赠给著名诗人张籍的, 张时任水部员外郎。由于作者在赴试之前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忐忑不安, 这和新嫁娘在拜见公婆前的心境有某些相似之处, 所以作者取其一点在诗中以新娘自比, 以"夫婿"比张籍, 以"舅姑"即公婆比主考官。但是若不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 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 就没有真正地体味出此诗传达出的思想内蕴。

  (三) "知人论世"有助于还原读者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作者

  这个世界是个动态的世界, 而人也是社会中动态的人。要了解作者的全貌, 就必须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了解动态世界里的动态的人, 这样, 才能够真正了解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作者。如李清照的生活巨变改变了她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早期的闺中生活, 安逸舒适, 再加上美满如意的婚姻生活, 因此词作的内容大多抒写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婚姻的甜蜜, 而夫妻的暂离又使她弹奏出略带苦涩的望夫词。然而, 在李清照生活的后半期, 国破家亡的命运巨变使她的心境也随之变化, 其词境充满了孤寂和清苦, 风格悲凉沉痛。其境其景, 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境遇的变化, 展现了多种性格, 而李清照的形象也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由于世界是变化的, 而个人的遭遇、情感也会随之变化, 所以,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境遇创造出来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意境, 展现出了人的不同性格, 这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作者。

  "知人论世"虽然是一个科学的鉴赏方法, 但是, 它是有局限性的。若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沿用此法, 则会陷入文学作品鉴赏的误区。

  1. 人品与文品不一。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品, 但也有例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潘岳。元好问在他的《论诗三十种》中的第六首这样写道:"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 怎信安仁拜路尘?"原来潘岳在《闲居赋》中传达给读者的就是他要守拙归田园, 退隐山林, 不再过问仕途上的一切。但事实上却是潘岳在做完《闲居赋》后不但没有归隐, 反而与当时的权臣贾谧来往, 以此作为自己达到官场显赫的政治捷径。正是由于潘岳在《闲居赋》中的感情失真, 元好问对潘岳的人品与文品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如果作品表现的总不是自己的真实情感, 那么作品是很难表现作者的为人的, 并以此来批评潘岳做诗的二重性。而后面的读者若还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鉴赏潘岳的《闲情赋》, 则会有许多疑惑,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走"知人论世"的道路去鉴赏文学作品是行不通的。

  2. 穿凿附会, 曲解作品本意。

  古人解诗不免深求其义, 生搬硬套, 反而生硬勉强。例如《诗经·关雎》"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本来是一句饱含爱情理想的名句, 而《毛诗序》则认为它是"歌后妃之德", 曲解了这首名作。再如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写一位富贵华丽的女子晨起梳妆、穿衣打扮的情态, 表现了她盛年独处的空虚、寂寞的心境。可是清人张惠言在《词选》中却认为, 此词末二句有《离骚》"退将修吾初服"之意, 这是不符合本词实际的。温庭筠是一位潦倒失意、有才无行的文士, 既没有屈原那样的身世, 也没有屈原那样的情操, 怎么可能写出忠爱之思和家国之感呢?所以, 生搬硬套, 牵强附会, 不但不会真正认识作品的文学价值, 反而会得出一些荒谬的结论。

  一些人看到了"知人论世"的局限性, 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偏重文本研究。这种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客观批评、英美新批评等方法, 与我国传统的"知人论世"方法相反, 它注重的是文学作品产生之后独立的价值, 要求从作品自身的客观性出发去展开批评, 因而有意识地避开一切外在的个人或社会的情况, 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作品形式的研究上。这种方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们进入了对作品内部特点的精细研究和具体把握, 在整个作品研究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但这种偏重于文本研究的方法, 也同样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在对作品赏析时, 有时候离开"知人论世"的引导, 单一的文本研究也是苍白无力的。这种方法恰与"知人论世"有着互补性。所以, 我们在鉴赏作品时, 要把"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 再以其他的鉴赏方法如"以意逆志"、"诗无达诂"、"比兴寄托"、"虚实相生"等等作为补充, 对各种鉴赏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这样, 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触摸到作品的本质与精髓, 才能够真正地品味出作品传达的独特的意蕴之美。

  参考文献
  [1] (宋) 朱熹。孟子集注[M].齐鲁书社, 1992.
  [2] (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M].叶瑛校注。中华书局, 1985.
  [3] 鲁迅。鲁迅全集 (第六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5]叶燮。原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6] (清) 沈德潜。古诗源[M].中华书局, 1963.
  [7] (唐) 房玄龄, 等。晋书[M].中华书局, 1974.
  [8] (梁) 萧统。文选[M] (。唐) 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
  [9]刘泽。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集说[M].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点击查看文学鉴赏论文(推荐8篇)其他文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