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米勒的批评实践活动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20 共58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米勒文学批评的成就和局限研究 
【引言】米勒的批评实践活动研究引言 
【第一章】米勒对文学语言和文本的认识 
【2.1  2.2】探异:文学批评的重心 
【2.3】求真:文学批评的目的 
【第三章】米勒对接受者的要求  
【结语/参考文献】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引 言

  希利斯·米勒生平及其代表作

  J.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 1928- ),是美国最着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出生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1944 年进入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物理专业学习,在大学二年级时根据自己的意愿转入英美文学专业学习。米勒称这一人生转折是“真正的神意或‘呼召’”①。他认为他的一生最需要做的就是“阅读文学、教文学和围绕文学而写作”②。事实也证明了他这一决定的正确性。1953 年,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毕业后的米勒开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任教,1964-1967 年间担任该校英文系主任,1964-1972年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在霍普金斯大学执教期间,米勒与意识批评的代表--乔治·布莱(George Poulet)相识。与布莱的交往,使米勒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转变,其批评观念由新批评转向意识批评。1972 年,米勒离开霍普金斯大学,去往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任教,在此期间,米勒与同在耶鲁任教的保罗·德曼(Paul de Man)、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杰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 Hartman)接受了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主义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文学文本的批评实践中,在美国掀起了解构主义批评的浪潮,被学界称为“耶鲁学派”(The Yale School)。1986年,米勒与德里达一起赴加利福尼亚大学尓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nia,Irvine)任教,在那里继续他们的理论研究之路。同年,由于米勒对美国文论发展的重要贡献,被北美现代语言协会(MLA)推选为主席。2005 年,米勒成为该学会“终身学术成就奖”的获得者。2011 年,米勒又获得了加州大学的“帕努奇奖”,该奖项是专门为表彰退休后仍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而设立的。由此可见,笔耕不辍的米勒对文学研究事业的极大热忱。

  迄今为止,米勒从事文学研究事业已长达六十年,其间他有 20 多部专着、7 部编校、227 篇论文发表,这些论作充分体现了其在文学批评方面的重要成就和思想转变。

  米勒的文学批评生涯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转变。首先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米勒受到乔治·布莱的影响,放弃了在大学时接受的新批评理论,转而倡导意识批评。在这一阶段,他主要运用现象学意识批评的方法分析解读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家作品,完成了《狄更斯:他的小说世界》(Charles Dickens: The World of His Novels)(1958)、《上帝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God: Five Nineteen-Century Writers)(1963)、《现实的诗人:六位 20 世纪作家》(Poets of Reality: Six Twentieth-Century Writers)(1965)、《维多利亚小说的形式》(The Form of Victorian Fiction)(1968)、《托马斯·哈代:距离与欲望》(Thomas Harcfy: Distance and Desire)(1970)等论着。

  第二次重要转变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米勒受到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影响,由原来的意识批评向解构主义批评转变。论及此次转变就不得不提到《日内瓦或巴黎:乔治·布莱的“认同”批评》一文。《日》文从开始写作到最终完稿,共经历了七年的时间。文章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乔治·布莱理论的评述,第二部分则是对布莱理论的解构,这篇文章体现了米勒由意识批评到解构主义批评的思想转变历程。在转向解构主义批评后,米勒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着述解读十九世纪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品,如《作为寄主的批评家》 (As the Host of the Critics)(1977)、《小说与重复》(Fiction and Repetition: Seven English Novels)(1982)、《语言时刻》(The LinguisticMoment)(1985)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米勒追随德里达的脚步,将言语行为理论引进文学批评领域,探究文学话语对现实世界的变形和重构。此间,他完成了《阅读的伦理学》(TheEthics of Reading)(1986)、《皮革马利翁的各种版本》(Versions of Pygmalion)(1990)、《描图学》(Topographies)(1995)、《黑洞》(Black Hole)(1999)、《他者》(Others)(2001)、《文学中的言语行为》(Speechacts in Literature)(2001)、《文学死了吗》(On Literature)(2002)等论着。在这些批评作品中,米勒分析了文学语言以言行事、用词语构建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塑造新的生活范型、引导人们走向新生活两大功能问题。

  综观,在目前米勒已出版的 20 多部作品中,除了《解读叙事》和《文学死了吗?》等着作专门探讨文学理论问题外,其余的着述均在解读具体的作家作品。即使在这两部着作中,也不乏对具体文本的精彩分析。由此可见,米勒的文学研究活动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具体作家作品的阅读和批评上,因而对于文学批评活动,米勒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希利斯·米勒研究现状

  (一)米勒研究在西方:

  作为一位着作等身的文论大家,米勒对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其在解构主义理论于美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语言学转向和后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也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在西方文论界对米勒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国外专门讨论米勒的论作有 300 多种。如此繁多的论作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讨论米勒意识批评观念的论作,如裘得·奥索渥斯基(Judy Osowski)的《形式的结构概念:罗兰·巴特、乔治·布莱和希利斯·米勒》(The Structuralist Concept of Form:Roland Barthes ,George Poulet,and J.HillisMiller),萨拉·哈拉瓦(Sarah Lawall)的《意识之批评:文学的存在结构》(Critics ofConsciou:The Existential Structures of Literature)等。

  第二类是讨论米勒解构主义批评观念的论作。这类论作可根据是否承认米勒的解构主义立场分为两类。第一类,承认米勒是解构主义的典型代表,并否定以米勒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批评。其中最富代表性的是艾布拉姆斯(M.H.Abrams)。1976 年《批评探索》(Criticism and Exploration)第三期同时刊发了艾布拉姆斯的《解构的天使》(TheDeconstructive Angel)和米勒的《作为寄主的批评家》(As the Host of the Critics),此次刊发将人文主义文学批评与解构主义批评之间的论战公开化。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艾布拉姆斯认为米勒是解构主义的典型代表,并批判米勒所代表的解构主义批评是一种虚无的、沉浸在文本中的自由嬉戏,最终只能在渺无极限的自由嬉戏中解构自身。第二,质疑米勒解构立场的坚定性。持这类观点的批评家有威廉姆·凯恩(William Cain)、道那德·皮斯(Donald Pease)和文森特·皮科拉(Vincent P.Pecora)等。他们认为米勒的解构主义理论中保留着传统理论的成分。因而其解构主义立场摇摆不定,解构主义理论表现出种种不完备性。

  第三类是讨论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论作。如伊蒙·邓恩(Eamonn Dunne)的《J.希利斯·米勒及其解构主义之后文学阅读的可能性》(J. Hillis Miller and the Possibilitiesof Reading Literature after Deconstruction),维森特·B.莱切(Vicente.B Lecce)的《解构和伦理学》(Deconstruction and Ethics),胡斯曼(Hussman)的《作为行为的文学》(Literature as Conduct),罗伯特·斯考莱斯(Robert Scholes)的《解构的哀婉词语》(The Pathos of Deconstruction)等。其中爱尔兰学者伊蒙·邓恩的《J.希利斯·米勒及其解构主义之后文学阅读的可能性》分析了米勒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包括重复式阅读、赋格式阅读和作为言语行为的阅读等,对研究米勒的阅读伦理观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对米勒所发表论着的评介性着述。如由西班牙文学理论家曼努埃尔·阿森西(Manuel Asensi)撰写的《J.希利斯·米勒之交互阅读》(J.Hillis Miller;or,Boustrophedonic Reading)对米勒之前所发表的论着进行评介,揭示了米勒论着中贯穿始终的对文学文本异质性的迷恋。此后,也涌现出许多评介米勒论着的作品。如由朱利安·沃弗雷(Julian Wolfreys)主编的《J.希利斯·米勒读本》(The J.Hillis Miller Reader)(2005)收录了米勒的 22 篇论文以及对这些论文的 15 篇评论。其中涉及到维多利亚小说、二十世纪作家、阅读伦理等方面。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由芭芭拉·科恩(Barbara Cohen)等主编的《对阅读的挑战》(Provocations to Reading),其中收录了研究米勒的 11 篇论文以及德里达评价米勒的文章。这本文集对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二)米勒研究在中国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的文学理论界开始对米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其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译着类,其中包括整本的译着,如由申丹翻译的《解读叙事》(2002),由秦立彦翻译的《文学死了吗》(2007)以及由王宏图翻译的《小说与重复》(2008)等。另外,还包括学者汇编的论文集译着,如由郭英剑等翻译的《重申解构主义》(2000)收集了米勒的 13 篇论文。由易晓明汇编的《土着与数码冲浪者:

  米勒中国演讲集》(2011)收集了米勒的 10 篇论文、1 篇学术自述、2 篇访谈和 2 篇研究论文。由我国台湾学者单德兴汇编出版的《跨越边界:翻译、文学、批评》(1995)收录了米勒在台湾讲学期间的 4 篇演讲,集中反映了米勒将阅读伦理与言语行为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其次是国内学者研究米勒的着作:如肖锦龙的《意识批评、语言分析、行为研究--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批评之批评》(2011)以米勒的文学批评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米勒对七部小说的批评方法,对米勒文学批评的成就和局限进行了阐述。申屠云峰与曹艳合着的《在理论和实践之间--J.希利斯·米勒解构主义文论管窥》(2011)从异质的语言、阅读的伦理学、非线性叙事学和全球化下的文学研究等方面深入地分析了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秦旭的《J.希利斯·米勒解构批评研究》(2011)论述了其从早期意识批评中的解构端倪,到集其解构思想之大成的解构主义批评和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直至近期的媒体批评和文学终结论,说明解构在其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国内对米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论文方面。据 CNKI 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国内专门研究米勒文学理论的相关学术论文共 80 多篇,其中硕博论文共 16 篇,期刊论文 60 余篇。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可将研究米勒的 5 篇博士论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考察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为目的的论文。如张青岭的博士论文《论希利斯·米勒的解构批评》(2006),考察了米勒文学批评活动的流变历程及米勒的“重复”、“叙事线条”和“践行”三个理论焦点。第二类是以米勒的文学观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如肖锦龙的博士论文《希利斯·米勒文学观的元观念探幽发微》(2006),分析考察了米勒文学观的演变过程,探究了其文学观的元观念及创新点,揭示了其文学观的盲区和局限性。第三类是研究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论文。如王建香在博士论文《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2008)中讨论了米勒的阅读伦理观,并认为它是米勒文学述行观的集中体现。郭艳娟的博士论文《阅读的伦理: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探幽》(2009)重点讨论了米勒的阅读伦理观和言语行为理论。王月的博士论文《希利斯·米勒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研究》(2012)对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辨析。

  关于米勒学术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共 11 篇,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研究米勒学术思想的转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如贾悦在硕士论文《论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与其意识批评的关系》(2011)中分析了米勒从意识批评转向解构主义批评的原因,并深入探究了两种批评思想之间的断裂与延续。陈中雨的硕士论文《希利斯·米勒解构主义文学思想及其中国接受研究》(2011)在介绍米勒解构主义思想的同时,通过对米勒文论思想与中国文论建构之间关系的勾勒,探究跨文化语境中文学理论的接受和阐释问题,并反思了跨文化语境中文论的误读现象。第二类是关于米勒解构主义时期文学理论的研究,如肖峰的《叙述中的多重线条--论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叙事理论》(2007)重点探讨了米勒在《解读叙事》中研究的叙事线条问题。刘明月的《J.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观辨析》(2013)阐述了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观念,并对其进行了独到的辨析。余双梅的《论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阅读观》(2014)从理论来源和策略介绍等方面对米勒的解构主义阅读观进行了评析。第三类是对米勒重复观的研究,如王冰冰的硕士论文《论希利斯米勒的重复观》(2007)深入地把握了米勒的重复观及其理论的独特性与价值,并结合当今中国的文学批评现状,指出了其启示意义。齐晓雨的《J·希利斯·米勒的重复观解读》(2010)在详细阐述重复观内涵的同时,以中国当代作家毕飞宇为例,运用米勒的重复理论对毕飞宇的创作进行解读,为解读毕飞宇的小说找到了新的视角。第四类是关于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的研究,如秦志敏的《论争与启示--希利斯·米勒的言论与中国学者的反应》(2006)通过探讨米勒有关文学终结的言论在中国引发论争的缘由和误读的原因,提出米勒的理论对中国本土理论创建所具有的启示意义。曾珍的《宣言亦或忧思--J·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论”研究》(2007)则讨论了米勒文学终结论提出的理论契机、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第五类是对米勒文学语言观的研究,段德宁在《希利斯·米勒的文学语言观研究》(2009)一文中,从文学语言的视角出发,揭示出米勒在不同时期对文学语言的不同认识,以及这些认识的理论来源。屈永菲的《叙事批评领域的游牧--米勒的叙事修辞观》(2011)将米勒的叙事修辞观放在共时与历时的双重背景下进行研究述评,指出其修辞观的本质在于语言的异质性。

  另外,刊登于期刊杂志的论文总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1)有 40 多篇主要探讨米勒的“文学终结”问题。(2)有 20 多篇探讨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观。(3)有 10 多篇主要讨论米勒的叙事学理论和小说理论。(4)有 2 篇讨论了米勒的比较文学观。(5)有 2 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的米勒研究状况。(6)有 2 篇分别讨论了米勒的意识批评和解构主义批评。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学术界关于米勒的研究现状可以说宏观介绍的偏多,个别研究的较少;对其解构主义批评侧重较多,其他阶段的批评研究较少;对其文学理论探讨较多,批评观念和批评实践活动却未给予充分关注。因此,目前对米勒的研究状况,为本文探讨米勒的文学批评观提出了新的任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