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促进城市广场舞发展的策略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李老师
发布于:2017-07-07 共50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众文化视域下城市广场舞发展障碍及成因研究
【0.1 0.2】城市广场舞研究综述
【0.3 - 0.5】广场舞文化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
【1.1 1.2】自由与平等的维度
【1.3】差异的维度
【第二章】广场舞的文化正义解析
【第三章】广场舞中的文化正义缺失及其表现
【第四章】文化正义的实现
【结语/参考文献】 促进城市广场舞发展的策略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广场舞可能被其他文化形式所替代,但大众文化的土壤不可能被替代。大众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文化的普及,提升民众整体文化层次。广场舞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同样拥有着大众文化具有的文化功能,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一定时期内有可能被其他文化形式所替代,担心出现的文化也必然是属于大众文化范畴的,大众文化存在的土壤不可能被替代,大众文化也会一直存在下去,为社会的稳定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的安定团结贡献力量。
  
  正义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在特定阶段可能被替代,但作为“共同价值观”则不可能被替代。文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可能永远“和风细雨”的诗意存在,在一定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文化正义无法实现的情况,文化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甚至有可能文脉断裂,这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整个历史跨度来看也是正常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经历挫折和失败是正常的。虽然一定时代文化的正义有可能被替代,但大众心中对于文化正义的追求是不会改变和替代的,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大众文化的正义观必将永久存在,虽然每个时代表现出的特点会有所差异,但内在价值却会一直保持下来。
  
  大妈只是大众文化受众的亚文化群体,社会上其他群体的大众亚文化同样遇到正义问题,如八零后群体、农民工群体、留守儿童群体、夹心层群体等等,解决广场舞的文化正义问题具有示范效应,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社会问题很多具有共性,研究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可能会在同一类问题上找到突破口,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解决广场舞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会有利于社会中相关群体问题的解决。
  
  在互联网时代,(1)技术利用越来越发达,互联网就像一座资源“矿山”,所有你需要的东西几乎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在网上找到,广场舞大妈们可以很轻松的在网上,同样可以把自己的跳舞视频分享到网上,这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社会中资源的分享能够很快速、大范围的进行,提升资源分享的有效性。(2)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是世界上文化的分享成为可能,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能够传递到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空前繁荣,不同的文化相互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3)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纽约跳广场舞的大妈把我们国家的广场舞文化带到了世界的面前,展现中国的大众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广场舞文化成为世界共同拥有的东西,被更多地人认识和学习,民族的东西,同样也是属于世界文化群落中的一份子,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分享,形成全球文化繁荣发展的景象。

  参考文献

  一、著作及译著类

  1.【德】霍克海默尔、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 年版。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7.【罗马】乌尔比安:《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8.【意大利】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9.傅守祥:《文化正义——消费时代的文化生态与审美伦理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0.王正平:《现代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1.夏锦文:《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二、编著类

  1.郭忠华、刘训练编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三、杂志类

  1.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3 期。
  2.孙叶飞:《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提升》,《前沿》2006 年第 1 期。
  3.李宏斌:《大众文化语境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
  4.赵勇刚:《从资本概念走向大众文化研究的轨迹探析——兼谈三种形式的资本理论比较》,《理论与改革》2010 年第 1 期。
  5.罗小青:《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前沿》2010 年第 1 期。
  6.郑祥福、李双套:《当代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年第 4 期。
  7.山小琪:《反思阿多诺与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效果之争》,《兰州学刊》2004年第 3 期。
  8.李翠贤、姜忠:《改革开放与“大众文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 2 期。
  9.孙玲、张婉宜:《大众文化与电视剧内涵建设的悖论》,《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 3 期。
  10.张玉婷:《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理论界》2013 年第 11期。
  11.徐长勇、隋丽丽:《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观建构的影响及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14 年第 9 期。
  12.俞吾金:《培植公平正义观念的文化土壤》,《中国社会科学》2009 年第 1期。
  13.曹德本、方妍:《中国传统义利文化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 期。
  14.王富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彰显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2 期。
  15.韦荣花:《广场舞社会效应探究》,《大众文艺》2013 年第 12 期。
  16.邵兰燕:《广场舞的类型及其文化功能》,《福建艺术》2011 年第 5 期。
  17.王芳:《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 29 期。
  18.刘成骥:《最活跃的群众文化——解析广场舞对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神州》2012 年第 14 期。
  19.于秋芬:《社区体育运动开展中权利冲突分析——以广场舞纠纷为视角》,《体育与科学》2014 年第 2 期。
  20.陈志浩:《浅析广场舞权利纠纷问题》,《法制与社会》2015 年第 6 期。
  21.徐娟:《根治广场舞扰民不能一罚了之》,《人民政坛》2015 年第 3 期。
  22.胡宏亮:《我国城市广场舞的问题和管理对策》,《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年第 2 期。
  23.邹堃:《大众文化“高尚”或是“低俗”——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当代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 年第 4 期。
  24.肖建华:《大众文化的批判与辩护——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评述》,《国外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
  25.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2 期。
  26.罗世宏:《官员龙应台》,《南都周刊》2012 年第 7 期。
  27.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 年第 1 期。
  28.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2 期。
  29.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当代传播》2011 年第 1期。
  30.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 年第 7 期。
  31.韩锐:《正义与平等——当代西方社会正义理论综述》,《开放时代》,2010年第 8 期。
  32.杨竞业:《论“文化正义”概念》,《哲学论丛》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5 期。
  33.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文史哲》2004 年第 4 期。
  34.何包钢、秦丹:《文化平等之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3 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