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小水井社区民族文化传承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813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苗族社区文化保护问题探析
  【绪论】小水井社区民族文化传承分析绪论
  【第一章】苗族社区文化的保护内涵
  【第二章】小水井社区文化的保护现状
  【第三章】小水井社区苗族文化的保护构想
  【结语/参考文献】苗族社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1、选题缘由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浪潮的来临,各国或各民族凭借文化独特性才能跻身于世界之林中,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基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为各国交往的润滑剂。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对各国各民族关于如何保护自身民族文化做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此外,《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则对保护历史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多种文化形态提出了具体要求。云南省也在积极探索保护民族文化的方法,对民族文化保护区进行全方位的区域性保护。其中,小水井作为文化保护区在2009年被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水井苗族文化保护区的建立是当地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项研究以小水井社区为单位展开田野调查。社区在社会学中是一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汇,社区调查是社会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实地调查。但是,社区并不是社会学的专利,其实最初社区的研究方法是从民族学中对初民社会的调查研究中产生的。吴文藻指出,在民族学范畴里的社区是指一群互相依赖的家族,在一个队群或聚落、或较大的聚居区,共同生活。那些社区不一定是相互依赖的,但它们却是相互联系,并拥有共同的领土、语言、经济体制及文化遗产的。1与此概念相对照,小水井村作为一个标准的苗族社区:在固定的聚居区里,拥有稳定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文化传统,154户居民按照一定的关系相互依存,共同生活。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选择小水井村作为田野调查地点,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笔者曾多次去到小水井,主要是观看小水井的合唱团表演,他们的演唱让我惊讶之余,也深深感动了我,这是笔者选题的直接缘由和最初动机;其次,小水井作为一个苗族的聚居村落,却是一个全民信奉基督教的村落,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苗族的本土文化早已与外来的宗教文化融合一体,正是这样特殊的文化形态,才有了小水井农民合唱团。但是,笔者在对小水井的深入调查中发现,随着小水井的农民合唱团的名声大躁,它俨然成为小水井的文化名片,那么对它的保护不能只围绕这个点,而应从点到面,对社区内其他独具特色的文化加以扩充,这也是导师让笔者进行研究的一个大的原因;最后,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并将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针对小水井社区文化的保护的专门研究基本没有,以往对小水井农民合唱团的研究成为一个老课题,研究者各取所需,音乐学家是对合唱团的歌唱技巧、美声唱法等专业方面的研究,宗教学家主要是对当地基督教的研究,有的是以合唱团当前生存现状为个案分析进行研究。总体上看,对小水井的研究主要都是围绕当地最富特色的合唱团,而对小水井社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上的研究几乎没有。
  
  2、选题意义
  
  田野工作和社区研究可以说是民族学的两大看家本领。本研究所做的努力便是想将少数民族社区的研究回嵌到区域社会体系中。本文以小水井社区为研究对象有其合理性,社区基于特定的文化空间,有其自有的生态环境,并且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群相互依存,所以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对小水井社区文化的保护进行研究是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从现实意义上讲,本论文的数据以及对小水井村的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政府以及其相关的组织部门关于文化保护方面的参考资料,对加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为全方位保护苗族文化打下了基础,本选题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二)核心概念
  
  1、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法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1887 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文中对社区的定义是指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他认为社区是生活共同体,以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
  1“社区”一词来源于英文中的 community,国内之前一直没有社区这一说法,直到费孝通等人翻译过来为后人所用,社区的概念原本很宽广,适用性很强,所以至今未能达到共识。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社区的定义就有不同。现在学界大致分为两类:地域主义和功能主义。前者观点认为,在某地一起生活工作的人群即为社区。而功能主义观点则认为,具有共同目标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即为社区。在 2000 年 11 月,《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对中国的社区做了如下定义: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1自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了对社区文化的研究。社区文化则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传统
  
  “传统”不是固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就时间设定上说,传统必然是历史的,它是指旧时代人的社会生活包括道德、宗教、思维、审美以至风俗习惯、礼仪制度、行为模式等凝聚而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及文化诸现象的统称。2人们一谈到传统,脑海里就会追溯到过去,实际上,传统并不一味只是发生在过去,而是对过去的一种延续,甚至也包含未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释道三种文化为主体。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外来文化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在汉代,佛教大肆进入,它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但是中国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中国文化大熔炉中,佛教也在经历一个扬弃的过程,使之逐渐变得更加贴近中国老百姓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再到近代,欧洲文明高度发展,在中国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文化恰逢其时,应运而生。它给当时的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转折性作用。随着岁月的积累,这些文化都是我们所认为的传统,他们也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种“传统”要真正成为“传统”,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而不是固守“传统”.在小水井社区,苗族本土的文化和外来的基督教文化已经互为一体,融合发展、和谐共生,并构成了一种新的传统。所以,对小水井社区传统文化的界定,就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一味地摈弃外来文化。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社区研究现状
  
  笔者从时间的脉络进行梳理,国外对社区的研究起源于对初民社会的原始部落研究,再到乡村地区的少数民族社区研究和城市社区研究,具体如下:
  
  (1)初民社会的研究
  
  19世纪中期,国外开始了对初民社会的研究。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LewisHenry Morgan)作为社区研究的开拓者,早在1846年,他对印第安人部族的易洛魁人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写了《易洛魁联盟》一书,该书全面地介绍了易洛魁人当时的社会结构。此外,美国着名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对加拿大巴芬岛的爱斯基摩人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其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1.到之后的马林洛夫斯基(Malinnowski),他是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位于西太平洋上特罗布里安得岛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在这期间,还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与当地社区的每一个都成为熟人,可以说完全融入了当地社会。他开创了直接参与调查法,从他之后,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开始进行实地参与调查法。
  
  (2)乡村社区
  
  乡村社区的研究起源于美国。189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罕德逊(C.R.Hendeson)在课堂上讲授了关于美国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这是关于乡村社区的最早记录。到1915年,美国乡村社会学家盖尔平(G.F.Galpin)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析》一文,这是真正意义上乡村社区进行的全面分析。2自那时开始,除了之前只有社会学家关注乡村社区到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开始关注乡村社区的研究。与此同时,乡村社区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乡村民族社区类型、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和变迁方面。
  
  (3)城市社区
  
  20世纪30年代,城市社区研究兴起于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林德夫妇(Robert Lynd and Helen Lynd)选取一个典型的美国社区--米德尔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个社区的文化变迁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写了《米德尔顿:当代美国文化研究》一书,1这本书已经成为社会学和人类学史上一部社区研究的典范。20世纪30年代,美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威廉﹒怀特(William  Hollingsworth  Whyte)对位于波士顿北部的意大利裔贫民区进行深入调查,对社区内的生活状况、活动方式以及社区内的组织关系进行了仔细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该社区社会结构及互动方式的一些重要结论。并于1943年出版《街角社会:意大利贫民区的社区结构》,这是一部少数民族社区研究的代表作。
  
  从笔者查阅到的大量文献和资料分析,西方社区的研究在20世纪初研究内容比较单一,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直到20世纪中期,西方的社区研究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从学科上看,从社会学发展出来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社区研究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社区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性增强,社区研究的内容则是更细化和专业化。出现了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社区宗教与文化、社区权力、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移民等多领域的研究,并已取得不错的成绩。随着政府对它的重视程度也很高,社区研究与社区工作日益结合,使得社区研究既有理论的概括又有实际可操作性。
  
  2、国内社区研究现状
  
  国内的社区研究,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面进行阐述,宏观方面分为社区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社区发展研究和社区旅游研究。微观方面介绍学者对具体田野点的实证调查,来研究社会的一些结构与其他诸方面。首先,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社区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社区”的本身内涵及其丰富,我国对社区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十分多。这方面的着作有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学教程》、郑杭生撰写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十三章“社区”、黎熙元主编的《现代社区概论》等都对社区定义进行概括,涵盖了各种社区应有的特征。
  
  这方面的论文也有不少。高永久、朱军从社区的构成要素出发,全面阐述了社区的内涵(高永久等,2009);王铭铭认为可以以社区的视角来透视中国整个社会,这也成为不少学者后来进行社区研究的主要方法论(王铭铭,1996);周星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落在社区,因为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直接平台,以社区为基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周星,2004);岳天明则指出基层社区因其独特的血缘,亲缘为连接的小型社会结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直接,积极的推动作用(岳天明等,2008)。
  
  (2)社区变迁研究
  
  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文化变迁、基本要素变迁、民族语言变迁和旅游发展带来的社区变化等。杨正文运用历史对比法,全面研究了贵州东南苗族社区的文化传承和变迁(杨正文,1997);束锡红对中国西部的一个回族社区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论述了各个要素的变迁,研究回族社区变迁的规律性问题(束锡红,2000);戴庆厦等从民族语言变迁的角度出发,分析现代化带来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戴庆厦等,2001);屈兰对单个土族社区研究发现,民族旅游的介入对西部民族社区的变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屈兰,2010)。
  
  (3)社区旅游研究
  
  旅游一直是社区研究关注的问题。研究旅游的学者一般以民族旅游业为支点,谋划建立在社区文化上的社区旅游这一新型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一些文章从社区参与、社区主导面来进行探讨。刘筏筏肯定了社区参与保护民族文化具体工作的积极和实践的意义,也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刘筏筏,2008);曾芸从政府、社会、市场各自对保护民族文化的出发点和实际措施,对构建符合实际的社区主导型健康发展模式和寻求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曾芸,2013)。
  
  另一方面,关于微观社区的研究: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了以一个或多个村落为社区单位的研究。如葛学溥(Daniel Kulp)对广东凤凰村的家族调查,费孝通对江苏江村的社会结构调查,张之毅和费孝通对“云南三村”的调查,林耀华对福州的义序和黄村调查等其他村落研究。在新中国成立的新旧交替时期,对村落有关的研究一度沉寂下来,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村落的热潮再度迭起,对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区研究重访开始兴起,如费孝通对江村的重访,林耀华对福州黄村的重访等。此外,还有陈佩华的“陈村”、王铭铭的“溪村”以此为田野的个案研究。学者试图通过这些实证研究,来展示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及人文环境。
  
  3、小水井社区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对小水井进行了研究,也为当地有关部门实施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包括音乐本体、宗教、合唱团、文化生态和旅游开发方面的研究。具体如下:
  
  (1)音乐本体研究
  
  这方面研究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小水井农民合唱团的发声技巧、美声溯源、美声唱法等进行详细分析。汪瑶等通过对小水井的实地调研,从各个方面考证了小水井农民合唱团美声唱法的起源,发现农民合唱团成员自身独特的发声要领,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探讨了关于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汪瑶等,2010);此外,还有《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新变异》(杨民康,2011)、《浅谈小水井苗族合唱团的演唱特色》(张建明,2013)、李磊的硕士论文《小水井苗族唱诗班美声唱法及溯源初探》(云南艺术学院,2009)等都对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歌唱方法进行了分析。
  
  (2)宗教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讨基督教对唱诗班的影响和基督教社会功能转换问题。杨丽华主要围绕基督教与唱诗班的关系,分别论述了基督教对唱诗班的影响和对苗族青年音乐素养的影响(杨丽华,2008);张雍德等运用社会学理论对小水井特殊的现象进行深刻透析,并分析了宗教的社会功能(张雍德等,2013)。
  
  (3)合唱团研究
  
  学者们对小水井的关注,主要都是围绕合唱团,包括对合唱团的生存现状、发展历程以及保护建议方面都有所探讨。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苗寨飞出金凤凰-记富民县小水井村苗族农民合唱团》(赵殿桦,2008);还有《当乡村插上歌声的翅膀小水井、迷马龙苗族农民合唱团调查报告》(昆明市文联课题组,2012);《富民小水井苗族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辨》(李丽,2014)等。
  
  (4)文化生态研究
  
  近年来,文化生态学成为国内人类学界的一个热门领域,在小水井社区也不例外。曾经有人就建议在小水井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并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优势条件与文化基础,最后提出了切实的思路和措施,还考虑了未来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马英,2010);还有人以石屏县的两所学校和小水井唱诗班特殊的文化现象为基础,试图构建一种文化生态体系,目的是为了让当地的传统音乐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汪瑶,2010)等。
  
  (5)旅游开发研究
  
  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旅游开发,小水井独特的文化现象,具备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一切条件,所以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现实意义。有人以通过对小水井村的调研,提出小水井的旅游开发需要建立在“实地旅游民族村”的模式上(马继刚,2008)。还有人对小水井的各方面基础条件进行考察,并对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进行分析,大胆地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具体的措施(窦志萍,2007)等。
  
  综上所述,虽然以上文献中没有直接的、相关的小水井有关的社区方面的文献资料,但是这一方面可以说明笔者写作论文的创新点所在,另一方面这些文献材料会对论文的写作有着补充和促进意义,因此对于本文的写作而言,这些文献资料都有着特定而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归纳与分析,然后把这些文献资料与自己田野调查收集到的第一手材料相互整合,进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论文写作资料。
  
  (四)理论与研究方法
  
  1、社区理论
  
  社区研究作为一般方法,主要指不仅适用于社区研究,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现象研究的普遍性、通用性方法。它主要强调整合性和互动性,社区作为一个整合体由多种要素构成,包含环境的、生态的、文化的、主体的、客观的等各种要素。对小水井社区文化的研究就是从它的生态、环境、文化、主体、文化空间等诸多方面着手,并把小水井场域内的物、载体、人、文化空间四者之间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保护整体。在小水井这个场景之中,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笔者也曾多次亲身体验了这种互动过程,所以,运用社区的研究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社区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笔者对小水井的调研,是运用了社区方法进行研究的。通过对小水井的实地考察,并且通过借鉴相关的文献,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进行论文的撰写。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在进行论文写作之前,就要开始查询与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是完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关于社区方面的有关研究,至今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做了研究,笔者通过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回顾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社区相关的研究具有一定了解,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给本文的写作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2)田野调查法
  
  运用了人类学中的田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对所研究的小水井社区进行多次实地调研,进行观察和记录,尽可能详尽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小水井社区事实。通过与调查对象的深入接触,观察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劳作、节日、礼俗习惯等,以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来研究小水井社区文化。
  
  (五)田野点--小水井简况
  
  1、历史渊源
  
  小水井的苗族是为了躲避战乱由贵州威宁的苗族迁徙过来。在苗族大量迁入云南之前,已经有很多少数民族如傣族、彝族、瑶族等加上汉族占领了山下、山中腰肥沃的土地,所以,苗族只好居住山头。根据村里的老人说,迁入之初,苗族主要多以狩猎为主,在一百多年前,苗族的先辈们正在打猎的过程中发现了小水井。那时,丛林繁茂,气候宜人,常年流水潺潺,鸟儿歌唱,如诗如画的风景,是人群居住的理想场所。大约在 1914 年,苗族先辈们接踵来到这里建寨居住。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地的老人告诉笔者,由于当时村里的饮水主要是依靠村头的那口井,碰巧小水井的地形好似一口天然的水井,所以村名就叫做“小水井”.现在那口井已经完全废弃掉了,但这个名字依然还在使用。
  
  2、地理区位
  
  小水井位于昆明市的西北部,是昆明市富民县大营镇束刻村委会管辖的一个自然村落,地处东经 102°34′42″~102°37′,北纬 25°16′~25°20′42″。因苗族喜山头而居,小水井地处高山,平均海拨为 2350 米。居住的环境相对比较缺水,所以村民要吃的粮食只能栽种一些旱粮,比如玉米、洋芋等。小水井传统民居为土墙瓦房结构(如图 1-2),上层主要堆放一些粮食及杂物,下层则是住人供饮食起居,左边设有一处小房,内有楼梯方便上楼搬运粮物。村里除有两三户为现代钢筋建筑外,95%以上则为传统民居建筑,是一个基本保持原貌的苗族聚居村寨。
  
  富民县是昆明的北部辅城,有“昆明后花园”之称,拥有其重要的地理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道路交通条件也随之明显改善,来往小水井都有柏油公路通达,小水井片区主要有三条区域要道,分别是武昆高速、一条旅游专线(昆明至轿子雪山)和富嵩公路,其中,武昆高速的修建,大大缩短了昆明来往富民的时间,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小水井村民的出行。
  
  3、人口民族
  
  小水井是昆明周边最大的和人口最多的苗族聚居村。村里一共有 154 户人家,总人口有 474 人。主要为苗族。苗族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5000 年前这个民族便活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和压迫,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迁徙至此。苗族最早迁入云南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唐朝,迁徙人口最多之时是在明清以后。在经历反反复复的大小战乱与迁徙后,苗族仍然具有坚韧的品格,在颠沛流离中,逐渐形成了每个支系独特的文化形态,小水井的苗族属于大花苗支系,也称“阿卯”.大花苗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多居住在偏远的高寒山区,大约有四十余万人。
相关标签:民族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