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训练干预对幼儿机能及素质影响的实验分析

时间:2016-12-14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本文字数:5680字
  3.2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结果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一般通过反映心肺功能水平的指标来评定[34],如心率、肺活量、血压等。安静时的心率是衡量幼儿身体机能的主要指标,幼儿的心血管系统发育较快,安静心率能简便、有效的反映幼儿心血管系统发育水平[30].婴儿的心率较快,每分钟跳动 130 次左右,但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缓,到青春期时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
  
  从图 5 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班男幼儿安静心率平均值下降了 0.5 次/分,而对照班男幼儿平均值则增长了0.2次/分;实验班女幼儿安静心率平均值下降了1.4次/分,而对照班女幼儿平均值则增长了 0.4 次/分,实验班幼儿的平均心率都有所下降,而对照班幼儿心率有小幅度的增长,说明运功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安静心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结合表 13 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安静心率,男幼儿 T=0.6,P>0.05,差异不具显着性,女幼儿 T=0.21, P>0.05,差异不具显着性。实验结果说明了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身体机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作用不显着。
  
  3.2.2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分析
  
  3.2.2.1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机能影响的理论分析
  
  幼儿时期的身体机能主要以安静时的心率来衡量。幼儿的心脏发育不够完善,心肌的收缩能力较差,心脏容量小,每搏输出量少,而新陈代谢又十分旺盛,只有通过加快心脏搏动的频率才能增大心输出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幼儿年龄越小,其心率就越快。因此幼儿期不是发展耐力素质的关键时期,但适宜的耐力练习是促进心血管的发育。
  
  3.2.2.2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图 5 和表 13)可以看出实验班幼儿的平均心率都有所下降,而对照班幼儿心率有小幅度的增长,但经T 检验, P>0.05,差异不具显着性。实验结果说明了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身体机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作用不显着。分析其原因,幼儿的心血管系统较其运动系统发育晚,主要表现在心脏发育不完善,心肌收缩能力较差,不适宜发展耐力素质。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中很少涉及发展耐力素质的内容,因此实验干预效果不明显情有可原。
  
  3.3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35].身体素质是人体进行活动的基础,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能力、健康水平以及运动能力均密切相关。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幼儿身体素质测量指标为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坐姿体前屈及走平衡木。3~6岁是身体素质快速发展的敏感期,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合理的安排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1.1 力量
  
  力量素质是机体或机体某个部分的肌肉在工作时对抗阻力的能力[36].力量素质是人体进行各项运动的基础,同时也是评价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的指标。 网球掷远则是反映了幼儿上肢及腰腹力量的指标。
  
  从图 6 可以看出,实验班男幼儿立定跳远的平均值增长了 7.1 厘米,而对照班男幼儿平均值则增长了 1.1 厘米;实验班女幼儿立定跳远平均值增长了 6.6 厘米,对照班女幼儿则增长了 1.2 厘米,实验班幼儿立定跳远的增长幅度较对照班大。结合从表 14 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实验后在立定跳远的测试上,男幼儿 T=2.34,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女幼儿 T=3.01,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立定跳远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样也说明了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力量发展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从图 7 可以看出,实验班男幼儿网球掷远的平均值增长了 1.1 米,而对照班男幼儿则增长了 0.1 米;实验班女幼儿网球掷远平均值增长了 1.8 米,而对照班女幼儿则增长了 0.1 米,实验班幼儿网球掷远的均值增长幅度要大于对照班。结合表 15 的实验数据而已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实验后在网球掷远的测试上,男幼儿 T=2.57,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女幼儿 T=2.62,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网球掷远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样也说明了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力量发展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3.3.1.2 速度与灵敏
  
  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三个方面[37].它主要反映了神经系统对肌体运动器官的指挥能力。速度素质是人体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灵敏素质是指在突然变换的条件下,人体能够迅速、准确、灵活地改变自身运动的方向和空间位置,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这就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38].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 10 米折返跑主要反映幼儿的速度和灵敏素质,双脚连续跳主要反映幼儿的下肢力量和灵敏协调素质。
  
  从图 8 可以看出,实验班男幼儿 10 米折返跑平均快了 1.4 秒,而对照班男幼儿则平均快了 0.1 秒;实验班女幼儿 10 米折返跑平均快了 0.9 秒,而对照班女幼儿则没有变化。实验班幼儿 10 米折返跑速度的增长好于对照班幼儿。结合表 14,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在 10 米折返跑上,男幼儿 T= 2.58 ,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女幼儿 T=3.15,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 10 米折返跑速度的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样说明了运功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速度和灵敏素质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从图 9 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班男幼儿双脚连续跳的平均速度提高了 1.1 秒,而对照班男幼儿平均快了 0.1 秒;实验班女幼儿双脚连续跳平均快了 1.5 秒,而对照班女幼儿平均慢了 1.4 秒,实验班幼儿双脚练习跳速度的增长要快于对照班。结合表 17 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在双脚连续跳的测试上,男幼儿 T=2.29,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女幼儿 T=2.3,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双脚连续跳速度的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样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速度和灵敏素质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3.3.1.3 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韧带、肌肉、肌腱和其他软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39].通过柔韧性的锻炼,可以增强关节、韧带的活动幅度,有利于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高,在突发情况下有可能避免和减轻损伤。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以坐立体前屈来衡量幼儿身体的柔韧性。坐立体前屈反映了幼儿的躯干、腰、髋、腿部等部位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韧带的伸展性。
  
  从图 10 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班男幼儿坐立体前屈平均增长了 4.3 厘米,而对照班男幼儿则平均增长了 0.4 厘米;实验班女幼儿坐立体前屈平均增长了 3.7 厘米,而对照班女幼儿则平均下降了 1.7 厘米。实验班幼儿坐立体前屈平均增长好于对照班。结合表 18 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实验后在坐立体前屈测试上,男幼儿 T=2.72,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女幼儿,T=2.45,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实验说明通过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幼儿的坐立体前屈得到显着的改善。同样也表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柔韧素质的发展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3.3.1.4 平衡
  
  平衡素质是通过调动神经系统来控制肌肉,以维持机体稳定的能力。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走平衡木主要反映幼儿动态时的平衡能力。
  
  从图 11 可以看出,实验班男幼儿实验前后走平衡木平均快了 2.5 秒,而对照班则平均慢了 0.1 秒;实验班女幼儿实验前后走平衡木快了 2.3 秒,而对照班女幼儿则平均慢了 0.4 秒,结合表 19 的实验数据,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实验后走平衡木的测试上,男生 T=5.2,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女生 T=5.32,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走平衡木平有显着性的促进作用。同样也表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平衡素质的发展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3.3.2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分析
  
  3.3.2.1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理论分析
  
  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等能力[40].身体素质是反映体质水平的重要标志, 其受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两个方面的影响,但受后天的影响较大。对幼儿进行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必须根据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人体各器官系统中神经系统发育最早,3 岁幼儿的神经突触是成人的 2 倍左右,到 14 岁时基本和成人一样。经常对幼儿进行速度、灵敏协调和平衡等方面的刺激,能引起神经突触连接数目的增多,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并且能长期保持机体练习的效果,有利于神经系统与体能的双向建构。因此,将练习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功能性训练对幼儿进行干预能有效的提高幼儿速度、灵敏协调和平衡等方面的素质。
  
  幼儿的运动系统还不够发达,骨的弹性较好而不易折断、但易变形;肌肉收缩力和耐力较差,易疲劳;所以,力量的发展不是幼儿期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但是幼儿的新陈代谢较旺盛,疲劳后能快速恢复,合理的刺激能促进骨的生长和再生,还能有效提肌肉的机能水平,因此,对幼儿实施适宜的力量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运动功能性训练是通过训练动作来发展素质,能很好的将负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比较适合幼儿练习。
  
  此外,3 岁以后幼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变小,因此,幼儿时期进行系统科学的练习,是发展柔韧素质的重要手段。运动功能性训练的实验设计中有许多牵拉练习,从各个方面都能有利于幼儿柔韧性的增长。
  
  3.3.2.2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力量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图 6、图 7和表 14、表 15)可以看出,实验班幼儿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平均值的增长幅度较对照班大 ,经 T 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的立定跳远、网球掷远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表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力量素质的发展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这与本实验练习内容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运动功能性训练的是通过动作来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针对发展力量素质的动作模式如蜘蛛爬、小推车、平板支撑等动作模式,这类动作模式以控制自身的体重进行练习,并且可以通过动作的质量来把握负荷的大小,将负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非常适合幼儿练习,在整个课程中如绳梯、平衡垫等主要针对灵敏、协调、平衡素质的练习能同时提高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有利于力量的发展。整个实验过程将静态和动态的力量练习相相合,练习时尽可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指导其呼吸和动作相配合,练习后紧接着做相应的牵拉放松,因此,练习效果较显着。从传统的理念来讲,力量素质发育较晚,不提倡将力量素质作为幼儿期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但这样很容易误认为幼儿时期力量素质发展不重要,导致忽视幼儿力量素质的发展,以致影响幼儿后期力量素质及其他素质的发展。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速度与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图 8、图 9 和表 16、表 17)可以看出,实验班幼儿 10 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速度的增长好于对照班幼儿,经 T 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10 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速度的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样说明了运功功能性训练对幼儿的速度和灵敏素质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神经系统的发育显示,3~6 岁是机体速度、平衡、灵敏协调素质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本实验的设计上将速度和灵敏素质作为重要发展的内容之一,在课程设计中主要针对速度和灵敏的练习有快速反应的速度、绳梯等练习方式,这类练习能迅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刺激其神经系统控制肌肉来参与运动,能同时有效的发展速度和灵敏素质。速度和灵敏综合了身体的多个素质,对神经发育和肌肉机能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实验过程有针对的安排阶段性的练习,通过时间的积累进行强化练习,使肌肉产生记忆,对幼儿速度、灵敏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课程中还有专门的牵拉、肌肉激活的练习方法都有助于速度、灵敏素质的提高。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图 10 和表18)可以看出,实验班幼儿坐立体前屈平均值的增长高于对照班,经 T 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通过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幼儿的柔韧性得到显着的改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及关节的活动幅度逐渐下降,因此针对这一请况,实验设计比较重视幼儿柔韧素质的发展,在实验过程中每次课程的开始和左后都安排有针对身体关节、肌肉、韧带进行牵拉的练习,在进行牵拉练习时,注重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幼儿在练习中效果显着。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平衡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图 11 和表19)可以看出,实验班幼儿走平衡木速度的平均值的增长优于对照班,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说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走平衡木平有显着性的促进作用。同样也表明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平衡素质的发展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实验的对象是5~6岁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基本上接近成人水平, 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增强,能比较轻松的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准确,再加上充分利用运动功能性训练器材的优势,如在平衡垫上进行练习,身体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能增强身体的本体感觉,比较容易增强幼儿的平衡感,加上幼儿随着整个实验过程中力量的加强,对幼儿的平衡性也有帮助。
  
  从总的来看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平衡等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与整个实验方案内容的设计、负荷的安排、练习方法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关系,也从侧面说明了本实验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符合5~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