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中药学毕业论文(热门推荐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3-23 共9288字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药材的疗效,本篇文章就向大家精选10篇中药学毕业论文,希望大家通过以下论文对中药学论文的写作有所了解。

中药学毕业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一篇:中药汤剂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研究概况

  摘要:该文收集整理了近20年国内外中药汤剂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自闭症; 孤独症; 儿童; 中药汤剂; 综述;

  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又称孤独症,是引起未成年人在幼童期情志发育不全或受限的神经精神类疾病[1].现代医学主要将ASD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语言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和兴趣狭窄[2].目前,西医多以精神类药物治疗,并以心理干预与康复训练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取得一定疗效。中医在治疗ASD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主要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推拿和耳穴贴敷等方法治疗,疗效肯定[3].本文对中药汤剂治疗儿童ASD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展中医药对儿童ASD的治疗与研究提供依据。

中药学

  1 病因病机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儿童ASD的病名,但纵观古代各医家的观点,该病属于"童昏""无慧""目无情"等范畴。王兴等[4]研究发现,1/2的ASD患儿行为方式异于常人,见人生疏害怕,语无伦次或发音障碍,性情执拗偏激,骨骼、腰膝发育不良;从患儿的舌脉象观察发现,多数患儿舌部淡红,舌苔略薄白,脉细数,指纹淡紫。叶兵等[5]通过归纳ASD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现,大部分患儿在行为上比较胆怯,或有特别突出能力,饮食上嗜糖、喜温热,二便异常。中医认为,ASD的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肝失条达,升发不利;神失所养,心窍不通。综合来看,ASD的发病与心、肝、肾关系密切,病位在脑。

  1.1 先天不足,肾精亏虚

  脑由精髓集聚而成,髓海不足则元神不安。母体妊娠时外感病邪、遭遇外伤、药物治疗欠妥及父母年老体弱等均会导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故胎儿无以生髓,髓海空虚,元神不得滋养,体内精神活动发生异常。小儿脑髓不足,智力及语言功能发育迟缓;肾精亏虚时,小儿筋骨易痿软无力,导致身材矮小。这些表现与ASD患儿的临床症状相似,因此被认为是ASD的中医病因之一。

  1.2 肝失条达,升发不利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调节血量、协调气机升降、畅通情志的作用。小儿为纯阳之体,肝脏疏泄不及,则易心火旺盛。小儿体内肝木易旺,若胸怒而愤,则肝气上逆于咽喉,成痰而上扰清窍,患儿会出现暴躁不安症状。ASD儿童前期因不善言语或情绪冷淡,肝脏气机不能及时疏泄,且肝经有热,肝阳偏旺,自身肝气郁滞而致肝脏功能受到影响。肝气升发不利,肝郁化火,造成患儿情志不能自控和心理行为改变,此种情况在临床上亦属常见病因。

  1.3 神失所养,心窍不通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为身之主宰。"中医认为,心神主宰人的神志与情志活动。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心神的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心气不足则五六岁儿童仍不能言语,ASD患儿语言功能发育障碍被认为是心神失养、心窍不通所致。心主神明,心神通畅后,儿童感知与认知能力才能正常发展。小儿在脾胃功能方面略显不足,水谷精微不能上通于心,进而心神失养,导致各类精神活动发生障碍。脾开窍于口,发病在舌本,心通于舌,舌柔软、灵活,则语言流利。因此,神失所养、心窍不通也会导致ASD的发生。

  2 辨证分型与治疗

  2.1 肾精亏虚型

  《灵枢·经脉》曰:"精成而脑髓生。"基于ASD患儿肾精脑髓先天不足的情况,填精益髓、滋补肝肾是治疗的关键。江晓宇等[6]采用引火汤加味联合行为干预训练治疗ASD患儿,引火汤中重用熟地黄,起到滋水填精的作用,再用茯苓补土制水,巴戟天引火归元。治疗3个疗程后,患儿的自主社交能力有所提高,人际关系有所好转。周念莹等[7]采用理中汤加味配合行为教育治疗ASD患儿,干预6个疗程后,患儿的体质、睡眠、进食欲望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叶剑飞等[8]采用抗闭1号治疗ASD患儿,该方由通窍活血汤、地黄饮子、开心散等方组成,结果显示,抗闭1号在改善患儿语言障碍方面取得较好疗效。吴晖等[9]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合用左归丸加减治疗肾精亏虚型ASD,治疗后,90%的患儿在智力、行为异常方面较治疗前改善,34%的患儿可正常接受适龄教育。魏小维[10]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益智仁、五味子、炒酸枣仁等补肾填精,固摄精气,并配合针刺治疗,治疗3个月后,患儿发音增强,反应加快,体质较治疗前增强。赵宁侠等[11]基于ASD患儿先天胎禀不足、肾精亏虚的病因病机,给予患儿口服参茸健脑胶囊(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内制剂),并辅以针灸和推拿治疗,治疗后患儿的行为及言语功能均有所增强。

  2.2 心肝火旺型

  李永[12]以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为主方治疗21例先天不足、肝阳上亢型ASD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患儿感觉、多动、遗尿、睡眠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孙宇博等[13]认为,心肝火旺型ASD患儿应以滋阴敛阳、安神祛躁为治则,给予以天麻为君药组成的静帅康胶囊(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内制剂)治疗,并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患儿治疗后在社会适应性、肢体协调、对外沟通等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兰生荣[14]认为,部分ASD患儿是由肝阳上扰所致,治疗上予以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足底相关穴位点揉治疗,治疗1年后,患儿的睡眠、情绪及自伤行为均有好转。唐为勇[15]在天麻钩藤饮基础上合用丹栀逍遥散、甘麦大枣汤治疗ASD患儿,治疗1个月后,患儿与他人交流增多,情绪趋于平稳。夏翔[16]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ASD患儿,调理1个月后,家属诉患儿的症状明显改善,粗暴行为减少,脾气较前温和,言语变礼貌,可长时间静坐。

  2.3 心脾两虚型

  严愉芬等[17]认为,ASD患儿先天心气不足,后天脾胃易虚弱,脾运失常,采用加味温胆汤配合行为教学训练治疗25例ASD患儿,治疗1个月后,患儿异常生活行为较治疗前减少。李省让[18]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原则治疗心脾两虚型ASD,采用归脾汤健脾养心,加减甘麦大枣汤补脾和中,并辅以针刺治疗,治疗3个月后,患儿言语障碍明显改善。汪受传[19]采用归脾汤联合养心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ASD,患儿坚持治疗3年后,其语言交流、兴趣活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马丙祥[20]重用黄芪合四君子汤以补益后天之本治疗心脾亏虚证ASD患儿,后加用四逆散辅助治疗,治疗2个月后,患儿注意力较前集中,打人毁物等冲动行为基本消失。曹建英等[21]采用自拟养心抗闭汤治疗心脾两虚型ASD,具有改善患儿胃肠道症状、平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可明显改善ASD的临床症状。张宁勃等[22]采用聪脑益智胶囊(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内制剂)联合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心脾两虚型ASD,能明显改善患儿在社会行为及言语功能方面的问题。

  2.4 痰蒙心窍证

  ASD患儿若脾气不足则易生痰,痰多则上扰清窍,出现呆板、狂躁、易走神等症状。金东明[23]在治疗ASD患儿的自拟处方中重用煅龙骨、煅牡蛎、茵陈、大黄、莲子心、钩藤等药物,治疗3个月后,患儿情绪稳定,吵闹行为减少。王素梅[24]提出治疗脾虚阴盛、痰瘀闭窍证的ASD患儿,应以健脾扶阳、化痰开窍为主,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益气健脾之功,加用适量青礞石、胆南星清热化痰,醒神开窍;治疗半年后,患儿言语增多,纳眠变佳,可外出旁观他人嬉闹。田从豁[25]在治疗1例ASD患儿时,首诊给予平肝化痰安神汤治疗,药物以生龙骨、浮小麦为主,再加清半夏、远志、菖蒲祛痰化湿,治疗半年后患儿情绪稳定,恐惧减轻,理解力增强,睡眠好转。

  3 小结

  中药汤剂治疗儿童ASD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其联合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方式治疗效果更佳。ASD不同证型的治则与常用药物各有不同,肾精亏虚型常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等药以填精益髓,滋补肝肾;心肝火旺型常用天麻、生龙骨、生牡蛎、柴胡等药以平肝清心,安神定志;心脾两虚型常用生晒参、茯苓、益智仁、炙黄芪等药以益气健脾,养心益智;痰蒙心窍型常用石菖蒲、法半夏、陈皮、远志等药以宁心豁痰,醒脑开窍。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ASD患儿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用适合的中药汤剂及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ASD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须加强中医药治疗ASD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建立统一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促使其科学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笑,林成仁,任钧国,等。中医对孤独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的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3):431-433.
  [2] ASSOCIATION A P.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4th edition.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2000.
  [3] 郭麒竹,张红林。儿童自闭症的中医认识及其疗法研究综述[J].首都医药,2012,19(22):17-19.
  [4] 王兴,庞芳,张玲,等。12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医证候学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21):85-87.
  [5] 叶兵,张海华,汤琛,等。从临床症状学浅析自闭症儿童的中医病因病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8):9-11.
  [6] 江晓宇,蔡在欣,张作美,等。引火汤加味结合干预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322-4324.
  [7] 周念莹,李永春,江晓宇,等。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自闭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6):200-202.
  [8] 叶剑飞,于海波,阮俊,等。抗闭1号治疗小儿自闭症30例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7):38-39.
  [9] 吴晖,吴忠义。"三位一体"中医疗法治疗孤独症[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1):116-117.
  [10] 韩晓莉,蒋明辉,魏小维。魏小维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小儿精神行为心理疾病验案[J].中医儿科杂志,2008,4(4):12-14.
  [11] 赵宁侠,张宁勃,高峰,等。参茸健脑胶囊联合针推治疗肾精亏虚型自闭症36例[J].陕西中医,2014,35(12):1635-1636.
  [12] 李永。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主方治疗自闭症2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57-58.
  [13] 孙宇博,宋虎杰,冯涛珍,等。综合治疗童年孤独症60例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0):2105-2108.
  [14] 兰生荣。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中药及足底按摩综合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67.
  [15] 陆超元,赵鋆。唐为勇辨治小儿自闭症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8):23-24.
  [16] 许毅,曹和欣。夏翔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204-1206.
  [17] 严愉芬,雷法清。加味温胆汤配合教学训练矫治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25例[J].中医杂志,2007,48(3):244.
  [18] 李省让,赵宁侠。养心健脾安神定志治孤独症[N].中国中医药报,2016-04-18(05)。
  [19] 王雷,丁玉蓉,汪受传。汪受传辨治孤独症心脾两虚证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393-3395.
  [20] 王怡珍,马丙祥。马丙祥教授治疗儿童孤独症行为障碍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2):164-165.
  [21] 曹建英,曲秀君,王素丽,等。养心抗闭汤联合干预训练治疗心脾两虚型儿童自闭症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9,39(6):898-900.
  [22] 张宁勃,赵宁侠,高峰,等。聪脑益智胶囊联合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自闭症心脾两虚证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7,37(2):246-247.
  [23] 贾朝旭,金东明,史安。金东明教授治疗自闭症验案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1):67-69.
  [24] 郝宏文,刘奕,卫利,等。王素梅治疗儿童自闭症经验[J].中医杂志,2016,57(1):19-21.
  [25] 张维。田从豁教授开窍清心安神治疗儿童自闭症1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8):35.

  文献来源:宾有富,李佳恒,刘苑犇,韦武涛,黄群,梁明坤,钟静,钟海明,黄金连,韦丽娥。中药汤剂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5):110-112.

中药学毕业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二篇: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9/50),高于对照组的90%(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 温针灸; 中药内服; 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是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肩周炎病程较长,不仅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而且晚上疼痛加重,导致睡眠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口服止痛药或手术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长期疗效欠佳。中医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常用的方法有针刺、艾灸、推拿、电针、刺络拔罐、针刀、火针等。笔者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药学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肩周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5~65岁,平均(51.42±1.44)岁;病位左侧28例,右侧22例;病程2~24个月,平均(5.96±1.34)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6~68岁,平均(51.13±2.12)岁;病位左侧27例,右侧23例;病程3~23个月,平均(5.26±2.6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新编实用骨科学》制定诊断标准[1].①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②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③肩关节造影: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询问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相鉴别。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肩部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感染性炎症、结核、肿瘤、肺尖肿瘤侵及臂丛神经、颈部疾患(如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所致的肩痛及功能障碍。②就诊前已用多种方法[包括按摩、牵引、西医治疗(地塞米松、甘露醇脱水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治疗无效者。③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等内科疾患及局部皮肤溃破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普通针刺治疗。选穴:主穴:肩髃、肩髎、肩贞、阳陵泉、阿是穴。配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皮肤局部采用75%酒精常规消毒,取0.25 mm×50 mm毫针于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与皮肤呈90°角进针约40 mm(针刺深度依据患者胖瘦而定),取0.25 mm×40 mm毫针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陵泉穴直刺约25 mm.进针后均施提插捻转泻法,以局部有酸胀麻木感为度。以上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给予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①温针灸疗法。主穴:肩髃、肩髎、肩贞、阳陵泉、阿是穴;配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皮肤局部采用75%酒精常规消毒,取0.25 mm×50 mm 毫针于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与皮肤呈90°角进针约40 mm(针刺深度依据患者胖瘦而定),取0.25 mm×40 mm毫针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陵泉穴直刺约25 mm.进针后均施以提插捻转泻法,以局部有酸胀麻木感为度。同时点燃3根2 cm长的艾柱,放置于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针柄上,点燃艾柱,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直至肩部出现大片红晕或艾柱燃(烧)烬为止,可将硬纸片置于肩部皮肤表面,防止艾灰掉落灼伤皮肤。若患者感到灼痛可移动艾柱,连续施灸2~3壮。以上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共治疗2个疗程。②中药内服处方:炙黄芪18 g,当归、山茱萸、鸡血藤各15 g,川芎、姜黄、桂枝、生乳香、生没药各10 g,白芍、丹参各12 g,炙甘草6 g,三七粉(冲服)3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中药内服治疗疗程同对照组。

  两组均配合肩部神灯照射20 min,拔火罐5~10 min.同时嘱患者注意患部保温,每日自行坚持爬墙、摇晃等功能锻炼。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估疼痛程度[2].①疼痛分级指数(PRI):含11个感觉性词(跳痛、反射痛、刺痛、锐痛、夹痛、咬痛、烧灼痛、创伤痛、剧烈痛、触痛、割裂痛)与4个情绪性词(疲劳、不适感、恐惧感、折磨感),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以0、1、2、3分表示,可计算出PRI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画一条10 cm长的直线,患者在其中画线表示疼痛程度。0分:0 cm,无痛;2分:1~3 cm,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4分:4~6 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 cm,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③现时疼痛强度(PPI):分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6级,分别以0、1、2、3、4、5分表示。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3].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变。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9/50),高于对照组的90%(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时间久者则肩关节肌肉萎缩无力。肩周炎是由于肩部受风寒或撞击外伤等,引起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病程日久或失治误治,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形成粘连,肌腱挛缩而致肩关节功能障碍。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痹证"范畴,多与年老体衰、外伤劳损、感受寒湿等有关,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阳明、少阳等肩部经络,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不通,筋脉失养则拘急不畅,导致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

  针刺治疗主穴选肩三针(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阳陵泉等穴,具有疏通肩部经络、通利关节、活血化瘀之功。肩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有疏通阳明经络的作用,主治肩痛、中风上肢不遂、上肢麻木不仁等病证。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肩痛、臂痛、上肢麻木、肢体肌肉萎缩等。肩贞属手太阳小肠经,主治肩胛疼痛、上肢麻木不仁、手臂无力等。肩髃、肩髎、肩贞三穴属于三阳经,以疏通肩部前侧、外侧和后侧经络,缓解肩关节疼痛。远端穴位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陵泉等穴。阳陵泉是八会穴之筋会,可强筋健骨,舒筋活络。

  温针灸疗法具有刺法和灸法的双重作用,有温通经脉、化瘀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寒湿壅滞经络、局部疼痛的病证。陈明真[4]采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为96.2%,表明温针灸可改善肩关节周围血液循环,松弛肩部肌肉,消除肌痉挛,从而缓解肩关节疼痛。温针灸将热量通过针体传入肩关节腔深处,可有效控制肩关节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加快病理性废物的排出,从而改善肩关节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功能[5].研究表明,温针灸疗法可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清除自由基,进而抑制氧化反应及软骨基质降解,修复软骨缺损,具有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及炎症的作用[6].温针灸在运动系统的骨关节疼痛中具有镇痛效果,是治疗肌肉和骨关节疼痛的有效方法[7].

  中药内服方中,乳香、没药、三七粉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其中君药乳香、没药是常用的药对。没药对外伤引起的小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消肿作用,生没药的化瘀消肿作用更强[8].川芎、丹参行气活血,气行则血行;桂枝散风寒,除痹痛;当归、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祛风;黄芪补气护卫,与当归配伍,能补气生血,从而使患者气血充盈而固本。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敛阴养血,缓急止痛;姜黄破血祛瘀。诸药配伍,既补气血,又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标本兼治,从而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能力[10].

  本研究采用针刺肩部和肢体远端穴位,配合温针灸疗法,在肩部产生内热效应和生化反应,发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脉的功效,所以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口服中药有祛风寒湿邪、补肝肾气血、温通经络之功,体现了"针灸药并重、内外治共施"的学术思想。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恢复肩部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可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陶天遵。新编实用骨科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568.
  [2]MELZACK R.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ajor properties and scoring methods[J].Pain,1975,1(3);277-299.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 陈明真。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74,176.
  [5] 赵敏。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3):359-360.
  [6] 齐艳英,曹珊。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的机理探讨[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3):4.
  [7] 郑寒丹,赵继梦,吴璐一,等。温针灸镇痛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2):6855-6860.
  [8] 文雯,张朋。乳香、没药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09,29(2):204-206.
  [9] 宋南昌,黄彩莲。针疗配合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0例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5,36(4):58-59.

  文献来源:宋南昌,徐涵斌,何勇。温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5):46-49.

中药学毕业论文(推荐范文10篇)
相关标签:药学毕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