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创作行为及特征研究

时间:2016-04-21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本文字数:105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设计发展探究
  【第一章】新时期建筑创作问题探析绪论
  【第二章】我国建筑创作(设计)机制的演化及现状
  【第三章】建筑创作的实态调查
  【第四章】市场经济特征影响建筑创作机制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建筑创作行为及特征研究
  【6.1 - 6.4】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势、理想目标及基本思路
  【6.5  6.6】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创作机制体系的建构
  【结语/参考文献】基于市场经济的建筑创作机制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建筑创作行为及特征研究
  
  5.1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创作的基本特征
  
  5.1.1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创作的变化特征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中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商品经济,特别是进入到新世纪以后,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渐趋稳定和成熟,而所有的这一切变化对建筑创作过程和建筑创作人员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工作观念,历经三十余年的变化,这种心理上的转变逐步为设计人员所共有,这表明建筑创作人员也完成了走向市场的转变。
  
  市场经济使人们固定保持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对建筑师职能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和更大的困难,并且在建筑创作中、创收过程以及工作责任心方面产生许多的影响,表现为:创作过程由个人负责逐步取代了行政管理;施工方面由投标承包竞争逐步取代直接指定;恢复建筑物是商品的属性;环境意识体现到建筑创作中;强调设计逐渐为公众接收;去除建筑创作中的政治味道成为新的建筑创作理论中的主要改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创作的变化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适应投资的多元化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变,投资主体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中外交流不断加深,催生了建筑创作的多元化,从功能到外部造型,从建筑空间到建筑理论,都体现出复合性和多元化,要求适应各种想法、各种风格已经成为建筑创作过程的基本要求。
  
  2、体现真正的服务意识
  
  在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服务的意识上,不同于原先服务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主体已经转换为投资保值增值的商业对象,他们需要自己的投资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建筑师为他们提供精确的设计和计算,准确的资金成本投入,良好的艺术造诣为他们带来收益,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整个建筑创作过程带给他们精品的服务意识。
  
  3、经济利益成为体现建筑创作优劣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所有投资商的最高目的,而作为投资商的配套服务单位之一的建筑创作单位自然要把经济利益问题放在主导位置上。建筑创作者要从自我构思、自我创造、自我陶醉的世界中脱离出来,追求“公众化”“市俗化”“市场化”效益。
  
  4、建筑创作必将走向精品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也带来了建筑创作过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在经济体制变革的初期,城市急于改变面貌,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带来了建筑创作的短期行为,简单拼凑的建筑形象和重复设计都出现在逐渐长高的城市中,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粗放型逐渐为集约型替代,同时也带来了创作方式的转变,环境、科技、生态、高效成为建筑创作的基本要求,通过自我提升和改造来打造设计精品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做到的设计目标。
  
  5、尊重意识是建筑创作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尊重意识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在创作之初有人文的尊重、环境的尊重、甲方要求的尊重等,在创作过程中有同事之间合作的尊重、艺术的尊重、技术的尊重、创新的尊重等,在创作之后的实施过程中有创作和实干之间的尊重、对精品的追求的尊重等,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尊重意识应该一直贯穿其中,成为建筑创作的主线之一。
  
  5.1.2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成果的表象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创作迅猛发展,创作质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设计作品的特征为:
  
  1、创作成果广告化的趋势增强。随着地产的发展火爆,商家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街头巷尾、各种媒体都成为宣传的舞台,其中最具说服力、最能够展现实力的就是建筑创作成果,一个新的设计作品,在其初期销售的时候,就有着强烈的感召力,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突出实力、突出形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用宏伟的建筑造型来彰显企业的实力比任何言语、图画都来得真实和有震撼力,同时这也是建筑师们所期盼的。这样的宣传效果可以给企业赢得效益,也可以为创作者们赢得赞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赞誉、表扬、口碑可以带来信任,体现的是实力,同时给设计院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所以说,单从广告这一项,建筑师同业主互通的,且利益是非常一致的,也就是说,广告大大的促使建筑师在建筑形式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很多城市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标志性建筑,也就司空见惯了。
  
  2、流行风格潮汐化。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各样的西方建筑文化思潮蜂拥而至,刺激着设计师们的视觉和心灵,于是有了两种结果:一个是主张全盘西化,以便尽快实现所谓的现代化;另一个是坚持传统形式,尽力排除外界的影响。这两种思想在不断交织着,而在设计作品中则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突出传统特色,对传统的各种手法、细部、构建和色彩的充分运用使得建筑形象夺人眼球;另一方面由于对西方文化理解不深,建筑理论理解不透,造成了对建筑造型的把握上缺乏新意,缺乏变化和造型的手段,从而造成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形象。因此这种风格上的不确定,思想上的左右摇摆,突出体现了建筑创作风格的潮汐化。同时,由于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两面性的文化,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又推崇洋文化,甚至一度到了无“洋”不欢的程度,在这种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建筑设计理念中,避开崇洋意识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因素,国内的基础理论非常匮乏,跟风国外建筑理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国外诞生了五花八门的建筑理论,各种建筑思潮在我国高潮迭起,特别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每每在西方诞生一种新的思潮、主义或者流派,国内非常多的设计师就要即刻用到自己的设计中,甚至于国外尚处于萌芽的理论在国内已经采用了,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建筑风格潮汐化的理论基础。
  
  5.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建筑创作
  
  5.2.1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自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实行了近三十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计划经济明显满足不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的需求,市场经济逐日显现出来,市场不断调节取而代之了计划经济的统筹安排,建筑被确定为商品,步入市场进行买卖,建筑设计的任务来源,由以往的政府安排,变成了市场化的运作。为适应现有的情况,建筑设计就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和持久发展的理念,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质的设计质量,这是建筑设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求存、求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手法。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主体多元化: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的设计单位一手遮天,无论是体制还是到管理机制,组织生产的方式如出一辙。现在,无论是国营、民营、还是外资企业,天各一方,市场竞争已不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他扩大到品牌、价格、服务、原创、管理等各个方面。
  
  2、市场需求多样化:建筑市场建设主体的变化,给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使建筑产品丰富多彩,同时给建筑市场带来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下,投入产出的效益是投资者关心的主要内容,为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建筑产品的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5.2.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到建筑创作:
  
  1、市场经济的原则是竞争原则,建筑师改变传统观念的前提是,应该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竞争的原则要求设计师不但能够做设计,做出好的构思,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业主沟通,一方面向他阐述自己构思的基础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引导业主的思路,使其朝着好的思路方向上靠拢。通过沟通,使业主真正地了解建筑创作过程,并且让他对建筑师产生信任感,这对后续的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功利效应、市场经济激发人们的创收激情,建筑设计也身临其境[29].许多年来,建筑师利用业余时间搞设计,也就是所谓的“炒更”,此类现象非常普及,这种设计,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大多数都局促,各专业配合不够密切,很多的设计环节遭到简化或者取消,所有的建筑师绝对不会为了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作品,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的。
  
  5.2.3市场经济的规范性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建筑设计要满足功能、技术、环境、造型等要求,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即应当从建筑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出发,所有建筑设计都要按建筑法规行事,一切违反规定的创作一定会带来功能上的缺陷和投资的损失,甚至引起项目出现重大问题。我国建国后颁布了大量新的建设标准和法规条令,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正是这些法令的存在保证着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仍然按部就班进行建设,使得按法律规定进行设计的程序成为必然。建筑设计离不开建筑规范,因为它是设计最根本的依据。目前,各类建筑规范总计接近80部,涉及到各门各类的建筑设计,严格地在他指导下展开创作是一种科学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才不会发生方向性的偏差,也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5.3建筑创作的过程模式
  
  5.3.1建筑创作过程模式认知风格的形成
  
  “人们在感知、记忆和思维中往往有一种受到偏爱的、经常采用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这就是一个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定势”[6].认知习惯和思维定势是受个体人的价值观影响,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续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一个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定势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成熟性。那建筑创作过程中,设计人员是否有自己所熟悉的一套设计思路和常用的设计过程模式呢?也就说,每当建筑师接受设计任务,他有没有自己通常的习惯方法,有没有自己习惯的设计程序,这些较为固定的习惯方法和习惯程序对建筑创作的最终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就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建筑师建筑创作过程认知习惯的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建筑创作主体确实有比较习惯的建筑创作方法和较为常用的建筑创作过程模式。根据上章我们得出的评价结论,我们得出两种现象。
  
  1、阶段性现象
  
  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把调查对象分为五组,这五组的加权平均值最为接近,分别为:建筑专业低年级学生(第一组),建筑专业高年级学生(第二组),参加工作一、二年之内的建筑师(第三组),参加工作五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建筑师(第四组),参加工作十年以上的建筑师(第五组)。这五组建筑创作主体刚好在年龄上呈由大到小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组为最为经常采用模仿模式的建筑创作过程模式,比例达到45.2%,紧接着是第三组,比例达到38.4%.模仿模式与人类思维认知习惯相吻合非常容易被掌握和运用,具有上手快、易操作的特点,因此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较为自然采用的一种过程模式。比如我们可以从学生作业当中较为容易的发现已建成建筑作品的影子,或者来自高年级同学的作品和设计资料中的痕迹,从这些痕迹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的不加思考和提炼性的模仿,就像是书法练习中的临摹,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临摹某一类建筑作品或某位建筑师的作品,了解建筑作品的风格或某类建筑的特征,另一方面,当学生变换临摹角度,从整体印象、空间特征、造型处理特点、构思方法等角度进行事例的模仿有助于学生及早的从中领悟各种建筑要素的构成特质和结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采用事例-模仿模式容易让学生从前人那里吸取营养、积累能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知识更新能力的下降和创造性思维的停滞,这些都是由事例-模仿模式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第二组处于高年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近四五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巧的培训,无论是知识的增长、还是设计方法的掌握上都有显着的提高,建筑学的学生比理科学生更加注重设计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考虑其内在的规律性。四年的专业训练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继承了这一专业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解决问题的风格[6].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开始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体验不同的设计过程模式,并且学生们在学校或班级的范围内的相互影响,思想比较开放,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逐渐变强,设计风格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容易形成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问卷中我们发现:这一阶段的学生运用猜想-分析过程模式的比例明显要高于其他几种设计模式,比例达到了33.1%,设计专业的学生偏好运用猜想-分析模式是因为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右脑优势的强化,但对于抽象-逆反模式这种高级的创造性过程模式,就不是仅仅通过专业途径就能轻易获得,而需要超出专业范围,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实践和领悟[6].
  
  第三组让人具有深刻印象的仍然是对模仿模式的运用上,这一比例达到38.4%,这一阶段由于处于学生刚刚参加工作,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设计程序,面临的设计任务五花八门,遇到的设计要求千奇百怪,这些阶段的创作者往往在所学得到的知识与现实情况之间反差的矛盾中感觉无所适从。由于目前设计院的工作运作完全面向社会,创作的社会环境上,甲方的素质、单位领导的影响、设计周期上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创作者,某些方面的要求难免会有急功近利的要求,这些变化都导致了,事例-模仿创作过程模式利用有所增加,这一模式速度快,基本效果好,也为创作者带来的时间上和物质上的效益。从而成为这些创作过程模式的首选。
  
  第四组在前几组惯常使用事例-模仿模式情况明显达到了一定的改观。这一阶段的创作者基本都是工作了五年左右的建筑师,这些建筑师正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时间段。在工作业绩上和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接触的设计任务和设计经验的积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事例-模仿模式也不仅仅是设计过程模式的首选。其他的模式也逐步成为担当起设计任务的常用模式,调查过程中,建筑师们经常反映设计经验的积累是使自己创作多元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设计过程中一旦碰到以前类似的项目,比如,在解决类似设计任务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方法、程序都将第一时间反映在建筑师的脑海中,同时如何解决当下的设计问题也已经反映在了建筑师的下意识的创作步骤中。
  
  第五组的建筑师基本工作都在十年以上。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四种建筑创作过程模式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分别为事例-模仿模式的27.1%;分析-综合模式的24.6%;猜想-分析模式的25.1%和抽象-反馈模式的23.2%.这部分建筑师已在设计单位中成为主要的建筑创作设计人员。当然也有部分的建筑师已脱离了一线的设计岗位,成为设计院的领导阶层。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建筑师是目前活跃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待建筑创作已完全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他们掌握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已逐步趋于成熟。这几种创作过程模式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要,随时进行运用和调整。另外,建筑师在这个阶段基本成熟和走向创作高峰要比其他科学领域晚,这也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特色,比起许多科学家少年得志,例如14岁的数学家高斯、25岁的天文学家哈密顿、24岁创立现代物理和数学的牛顿来说,建筑师明显成熟晚的多。63岁时柯布西耶设计了朗香教堂,赖特在68岁设计了流水别墅等等现象说明了只有当建筑师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知识,并对建筑及其相关领域具有了相当深刻与独特的认识,才可能形成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作品[7].
  
  2、“狐狸和刺猬”现象
  
  将在设计领域中表现比较突出、设计作品比较有新意、设计方案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师组成第一组。将设计作品中规中矩、设计思维比较理性的、设计作品虽无明显亮点,但较少有差错的建筑师分为第二组。并将他们的问卷做建筑创作过程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
  
  第一组的建筑师中,他们有较为突出的特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麦金农(D·W·Mackinnon)的研究表明“这部分建筑师具有发明创造的、当机立断的、特立独行的、充满激情的、勤奋刻苦的、爱好艺术的[6]、不因循蹈旧的和有鉴赏力的。有创造性的建筑师在自我控制和适应性两类项目的得分都低于后两组,自我控制性与创造性的相关时-0.40,适应性与创造性的相关是-0.33”.似乎他们身上具有“狐狸式”般的某种气质,“狐狸式”倾向的建筑师习惯于发散思维,追求许多无关联的目的,行动和目标之间只存在某种实际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出于心理或生理上的原因,而非美学和精神方面的原因[22].盖里、哈迪德被视为具有“狐狸式”倾向的建筑师。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狐狸式”的建筑师习惯从非理性的自觉出发,注重经验的设计策略,在选择建筑创作过程模式中也可以看出,明显较高级别的模式要比低级别的模式的几率要大的多,分别为事例-模仿模式的18.2%;分析-综合模式的25.5%;猜想-分析模式的32.2%和抽象-反馈模式的34.1%.这就很好的说明了猜想-分析模式和抽象-反馈模式有助于产生具有创造性的建筑作品。也就是说具有创造性的建筑作品的出现首先依赖于创作者个性天赋,和伴随后天的创造手段的推动。从而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作品。
  
  第二组建筑师习惯于集中思维,用一种单一的眼光看待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认为它们之间高度关联;以一种单一的、普遍的和有条理的原则去观察、了解、思考和行动。因此具有“刺猬式”般的某种气质[22].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具有负责任的、诚实的、可靠的、思维清晰的、宽宏大量的和理解人意的人格特征。迈耶和博塔被认为代表着“刺猬式”倾向。
  
  第二组对事例-模仿模式和分析-综合模式的选择要比后两项模式选择的要多一些,尤其是对分析-综合模式的选用成为比例最高的模式,这说明对分析-综合模式的运用与“刺猬式”建筑师的整体风格是相互适应的,建筑师在面临设计任务时,不由自主便采用。第二组分别为事例-模仿模式的27.1%;分析-综合模式的24.6%;猜想-分析模式的25.1%和抽象-反馈模式的23.2%.
  
  5.3.2建筑创作过程模式认知风格的评价
  
  1、阶段性现象对设计结果的影响
  
  从上述五个阶段的建筑创作主体的建筑设计过程的认知风格可以看出,对建筑创作过程模式的运用和选择是有阶段性现象的,随着创作主体的年龄的增加,设计经验的积累,创作主体所选择的建筑创作过程模式也由较为单一的模式,逐步转向为多种模式共存的状态。在设计中,创作主体将按某些既定的习惯去扩展生成模式,不同的模式的竞争也可以摆脱一种完全的随机状态,表现出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创作主体可能根据习惯来取舍,即使有随机信息出现,设计者也有可能通过自身的解读,将其纳入已有的框架中,从特定的认识角度加以认识,减少随机判断的可能性。在对模式进行综合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可能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习惯性的综合,以此来增加设计方案成功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目前的调查中发现,无论哪个阶段的创作者对事例-模仿模式的创作过程模式使用的频率使用仍然是比较高的,他们分别是:第一组的45.2%;第二组的36.8%;第三组的38.4%;第四组的28.6%和第五组的27.1%.这说明了,在我们目前的创作大环境下,由于对事例-模仿模式的采用,使得我们目前的建筑创作环境普遍仍处在较低层次的建筑创作水准上。个别建筑师在接到设计任务之后,不是对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不是对设计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或有效的猜想和积极的抽象思维,而是第一时间进行对某一筛选的事例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导致了抄袭现象的滋生。长此以往,这种模式和方法逐步成为其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成为不可治愈的顽疾,再难以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准。
  
  2、“狐狸和刺猬”现象对设计结果的影响。
  
  同样由于建筑师自身的知识体系、目标价值、思想文化修养以及逻辑方法原则和个人情绪等方面具有个人特征而带来的思维结构上的差异,表现在设计成果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下表是美国建筑师詹姆斯·R·富兰克林总结出的刺猬型建筑师和狐狸型建筑师个人特征和设计作品之间关系的图表。(表 5.1)
  
  具有刺猬型的建筑师倾向于应用事例-模仿模式和分析-综合模式,他们习惯于用单纯的、逻辑性强的角度来分析事物的内部关系,并且依据自己的观点来考虑创作。具有狐狸型的建筑师倾向于应用猜想-综合模式和抽象-反馈模式,习惯于发散思维,追求许多无关联的目的,行动和目标之间是依靠一种感觉,或者是主观思维中的想象。构思奇特,灵感思维频现,有助于思想的发挥。
  
  建筑师迈耶、博塔可以认为是具有刺猬型倾向的建筑师,这两位建筑师通常坚持运用形状的推理,注重结构的逻辑的设计方式,建筑作品较为理性,严谨的建筑让人一看就可以感受到结构非常坚固,从外部到内部空间都尽善尽美地恪守着建筑本身应具有的使命。而建筑师盖里和哈迪德则表现出狐狸型的建筑师倾向,建筑作品通常充满个性,相当独特,他们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设计思想前卫和抽象。将形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而是一种独特的想法和抽象的雕塑。
  
  “大凡创造力强的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回顾一下爱迪生、巴普洛夫、爱因斯坦等创造者的创作过程,就能体会到创造性个性特征与认知、情绪、态度和行为等密切相关。他们对似乎毫无意义的客体保持高度的专注和长久的兴趣。具有高水平的建筑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高水平的有效智力,敢于实践,不拘束细枝末节的限制,强烈的美感,精力旺盛,对创造性努力的完全投入,常常为自己树立建筑上的难题,并不懈地寻求创造性的答案”.严格的讲,当今的建筑设计中达到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并不多见,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建筑师不一定都像上述所说的特征,因此我们更应该认真把握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方法,尽量采用适合自己创造过程模式,扬长避短,取精去粗,完善设计过程。
  
  5.3.3建筑创作的特征。
  
  空间设计动态化:在建筑空间的处理上,建筑师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更大的创作自由。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形式多样的考察拓宽了建筑师的视野,激发了建筑师的创作激情,以往单一机械式的功能空间逐步被取代,光影元素被建筑师巧妙地运用到建筑空间的组合之中,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不断更新为建筑师的空间构想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整体建筑空间效果呈多元化动态发展趋势。
  
  建筑形式的变迁:如果断言当代建筑师在形式创造上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尚为时过早,但作品表明中国建筑师对形式的追求已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期。他们并未满足千篇一律的现代主义形式在中国城市的反映,而是孜孜以求地探求新的空间表现形式。建筑师在探索表现新形式的同时,亦充分考虑到地域文化、环境因素、时代特征对建筑形式的制约因素。中国建筑师在求索过程中急需形成反映本土文化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有机形式语言。
  
  文化传承与隐喻:在传承性与现代性的求索中,中国建筑正在努力向这个方向迈进,在表现当代性的同时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运用隐喻的方法去表达建筑的意义所在,去挖掘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层构架与空间句法,从形式的借鉴与模仿到构架与意义的探求,建筑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建筑细节的塑造:判断一个建筑是否能够成为精品,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建筑细节的处理,即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建筑精品不但能够在总体把控上突出新意,而且细节的处理上更反映出建筑师的功底和态度。一段时期我们国家在批量生产建筑,在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忽略建筑的细部。
  
  有机形体建筑之涌现:建筑师以自由形体作为构思的主线,这种非标准化的设计近几年来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一个支流,其发展态势迅猛。该类建筑的共同点是与自然的亲和性,其动态的曲线体现着生命有机体的活力。数字化设计与数控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的营造成为可能。
  
  5.3.4如何落实建筑创作的特征
  
  1、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往往表现出某种“先入为主”的现象,设计过程中仿佛出现一种“先验的框架”,帮助人们以习惯方式来进行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步骤。通过问卷我们认为,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已被有关认知理论及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证实的“思维结构”,这种思维结构是主体把握客体、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的思维定势、格局、模式,是思维诸要素相对固定的联结方式、组合方式,是主体在认识特定客体之前的先验框架[22].思维结构大体上有知识结构系统、价值观念系统以及关于思维方法、程序和规则的逻辑系统组成。建筑创作主体正是经过思维结构的过滤作用,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表现一种个体惯常的活动方式、组织程序和逻辑走向。
  
  2、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定势是一种建立在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得心应手而且根深蒂固的对待问题的方式,它决定并支配着整个思维过程。建筑创作主体在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形成固定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这样一来由于建筑创作模式的相对固定,导致其创作能力、创作方法、建筑创作的创造性上都有所差异。通过专业途径形成的认知模式极有可能陷于一种固定的模式之中,如果不能经常的吸取非专业化的营养,经常变化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则容易被固有的认知范围所限制,或形成僵化的认识方法。
  
  3、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大部分创作主体的确存在着采用固定设计套路的习惯。也就是说,创作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存在着先前的框架,框架的存在致使创作主体无论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均有固定的认知习惯和思维的模式。另外我们还发现经常采用事例-模仿型模式的建筑创作过程的绝对创作主体人数不在少数,在低年级的学生当中及工作4-5年的建筑师采用事例-模仿型模式的主体比例是最高的,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一些原因来进行解释,但工作4-5年的建筑师一旦养成较低模式的创作过程模式,势必将导致建筑设计创新能力的下降,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当今建筑设计领域抄袭现象严重的一个原因。
  
  4、相对于设计思维来说,思维结构对于设计个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的创作主体由于在知识体系、目标价值、思想文化修养以及逻辑方法原则和个人情绪等方面具有个人特征而带来的思维结构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形成了不同主题思维中的个人特征,而这正是形成设计风格的最主要原因。创作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狐狸特质和刺猬特质都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性的、有序的、具有个人特征的具体表现。具有狐狸特质的建筑师的建筑作品更具创新、别具一格的风格,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出这类建筑师采用猜想-分析模式和抽象-反馈模式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模式。这就很好的说明了猜想-分析模式和抽象-反馈模式有助于产生具有创造性的建筑作品。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