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生对早课间操、体育训练及比赛的态度情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0 共606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学生与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探究
  【第一章】东高地三小的家长与学生对学校体育认知分析前言
  【第二章】小学学生与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研究对象及方法
  【3.1】北京市东高地三小学校体育开设情况
  【3.2.1  3.2.2 】小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3.2.3 - 3.2.5】小学生对早课间操、体育训练及比赛的态度情况
  【3.3 3.4】东高地三小家长对孩子健康及学校体育的认识与态度
  【结论/参考文献】小学生与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探析结论及参考文献 
 

  3.2.2 北京市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态度的情况

  为了了解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态度的情况与主要表现,本研究设计了 16 道题进行调查,其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知方面 6 道题,情感方面 5 道题,行为表现方面 5 道题。

  3.2.2.1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上课外体育活动的看法与意见,从而了解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情况。调查情况如表 13 所示:通过表13可知,有77%的学生认为在课外活动中学到了很多运动技能,但有30.4%的学生没有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很有趣,说明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较多,趣味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反映出学校不能把课外体育活动当体育课或者训练课来上,要更多地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主,让他们既锻炼了身体又玩得开心学到了东西。有 80.3%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学校能把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融合在一起进行课外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有 22.2%的学生认为课外活动的老师没有认真负责,还有 11.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这反映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还没有达到丰富多彩,并且活动中存在教师管理不够,没能全程陪同指导同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通过以上说明学生能了解自身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收获。此外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所得到的乐趣还不够,学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素养,增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3.2.2.2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情感调查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情感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上课外体育活动学习与实践的情绪体验程度,以及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喜欢与反感的真实情感。调查情况如表14 所示:根据表 14 结果显示:有 73.5%的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感到很快乐,说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放松身心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能在参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能感到精神和身体上的放轻松。有 73.1%的学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整体感到满意,说明三小的课外体育活动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但有 29.2%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是很喜欢,有 22.2%的学生对自己运动技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提升很模糊,还有 32.4%的学生没有感到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式的锻炼,没有让学生在学会技能的同时更好地去提升他们所学的技能,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说明三小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也反映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在注重学生兴趣提升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孩子的喜好、特长,让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运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优势。

  通过以上说明三小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整体是满意的,但学校应该继续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教师也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3.2.2.3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意向与分析

  研究学生对参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意向,可以知道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行为倾向。研究结果和分析如表 15 所示:表 15 结果表明:有 71.4%的学生会在体育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说明三小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他们的运动热情。有 70.7%的学生比起参加其他兴趣活动更倾向于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浓厚,主动性较强,这是学校希望看到的。有 29.1%的学生选择不会带着自己的同学朋友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且有 46.9%的学生对是否经常给家长说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时表现出不清楚和否定的行为倾向,这说明学生还不能很好的给家人和朋友分享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乐趣。

  通过以上说明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但学校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团结协作上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乐于分享自己的乐趣,并发挥学生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来。

  3.2.3 北京市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早操、大课间操态度的情况

  为了了解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早操、大课间操态度的情况与主要表现,本研究设计了 13 道题进行调查,其中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认知方面 5 道题,情感方面 4道题,行为表现方面 4 道题。

  3.2.3.1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的认知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上早操、大课间操的看法与意见。调查情况如表 16 所示:通过表 16 我们可知:有 62.9%的学生对参加早操、大课间操后学习起来精力充沛;有 64.1%的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在早操、课间操后得到了放松;有 89.2%的学生认为早操和大课间操值得去上。这反映出三小开展的早操和大课间操较好地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锻炼。同时也由这些学生回答的问题说明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参加早操和大课间操的好处,也非常拥护上早操和课间操,并明确自己参加早操、大课间操的价值所在。但有 73.4%的学生认识到的早操和大课间操就是跑跑操然后自由活动了,并且有 36.8%的学生认为参加早操和课间操没能让自己得到很好地锻炼。有这么多学生是如此的认识,这说明三小的早操和大课间操活动形式比较单调。

  学校也是传统上的跑跑操,没能很好地组织利用这段时间充分引导孩子体育锻炼,而是跑操之后的自由活动。这会让学生出现一种只盼着快点跑完操去自由玩的心理,从而让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集体锻炼的状态中。久而久之,学生在早操和大课间操时间段的锻炼效果会明显下降,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

  以上说明,学生能够明确早操、大课间操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过于传统单调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感到锻炼不够也玩不尽兴的情感体验,从而不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锻炼。怎样更新颖的方式开展早操和课间操,这是东高地三小进一步开展早操和课间操应该注意的问题。

  3.2.3.2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的情感调查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的情感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上早操、大课间操学习与实践的情绪体验程度,以及自身喜爱与厌恶程度。调查情况如表 17 所示:通过表 17 可知,有 77.8%的学生通过上早操、大课间操感到心情舒畅,说明三小的早操课间操起到了让学生精神放松的效果。有 81.8%的学生很喜欢早操和大课间操活动,说明学生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早操与课间操活动。但有 14.1%的学生并不喜欢早操与大课间操的活动方式,这与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的认知因素表现出了一样的感情色彩,原因就是课间操形式单调。

  以上说明早操和大课间操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锻炼形式,学生也愿意参加到这样的活动中来,但三小应该进一步创新课间操的活动内容,带给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以及科学的锻炼方式和丰富有趣的锻炼形式。

  3.2.3.3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的行为意向与分析

  研究学生对参加学校早操、大课间操的行为意向,可以知道学生对参加早操、大课间操的具体行为表现。研究结果和分析如表 18 所示:表 18 结果表明:有 78.8%的学生会在上早操、课间操时间积极去参加;有 74.4%的学生不管有没有教师监督都会很自觉的参加早操和大课间操。这些都说明学生整体对早操、大课间操的学习行为意向较强,能够非常主动地去进行体育锻炼。

  通过研究学生对早操、大课间操的态度,我们可以知道其中突出的问题在于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早操、大课间操活动方式单一,不能让自己充分地锻炼。有部分学生盼着早操和大课间操能快点结束,其实是想能早点自由活动,说明早操大课间操缺乏吸引学生统一的体育活动形式。

  3.2.4 北京市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体育训练与比赛态度的情况

  为了了解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体育训练与比赛态度的情况与主要表现,本研究设计了 15 道题进行调查,其中学生对体育训练与比赛认知方面 5 道题,情感方面 5道题,行为表现方面 5 道题。

  3.2.4.1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体育训练与比赛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体育训练与比赛的认知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上体育训练与比赛的看法与意见。调查情况如表 19 所示:有表 19 可知:有 69.3%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能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有绝大部分学生很认可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能为学校和班级争光。这说明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的意义十分明确,他们能够清楚知道体育训练和比赛不仅给自己也能给集体带来荣誉。有 32%的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与比赛是会影响自己学习说不清,有23.3%的学生对学校体育训练与比赛的情况不清楚。以上说明有部分学生没有切身参与体育训练和比赛当中,他们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具体内容认识不够清楚,从而不能够准确知道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也反映出学校开展的体育训练和比赛还是面相那些有体育方面特长的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训练培养较少。另外有67.7%的学生认为老师能很好的给予体育训练的指导工作,说明学生在体育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十分认可对自己训练的老师。这说明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老师比较有权威性,能够较好地指导学生的训练和比赛。以上说明学生认可学校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好处,对训练的老师都比较信服,也能表现出来集体荣誉感。但学校体育训练和比赛还是存在片面性,没能让全部学生体验训练和比赛的过程。

  3.2.4.2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体育训练与比赛的情感调查与分析

  关于学生对体育训练与比赛的情感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与比赛的情绪体验程度,以及自身喜爱与厌恶程度。调查情况如表 20 所示:表 20 结果显示有 87.5%的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感到很光荣,说明大多数学生集体荣誉感较强,并且反映出学校开展的体育训练和比赛能提升孩子的优越感和荣誉感。但有 31.1%的学生不是很想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有 35%的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感到紧张不安以及 29.1%的学生感到体育训练很枯燥,这说明学生虽然知道参加体育比赛和训练能提升自己的荣誉感,但比赛的压力和训练方式的枯燥,让学生在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时从内心表现出一种矛盾情绪。学生情感如此矛盾,学校有必要明确学校体育训练和比赛的目的和目标,学生充分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此外学校有必要丰富学生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兴趣与情感体验,避免和缓解孩子因自尊心强,好胜欲望强烈导致的压力大而紧张的状态,打消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的顾虑。

  3.2.4.3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体育训练与比赛的行为意向与分析

  研究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训练与比赛的行为意向,可以知道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与比赛的具体行为表现。研究结果和分析如表 21 所示:表 21 结果表明:有 73%的学生会在比赛中拼尽全力做到最好,说明学生的拼搏感和荣誉感较强。有 94.4%的学生盼着有运动训练和比赛,但与此同时有 39.9%的学生对每次学校开展体育训练比赛都会积极参加持否定行为倾向,并且有有 65.6%的学生在拿不到名次和奖品情况下不会参加体育比赛,有 29.4%的学生不会带领同学一起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这些问题说明学生盼着体育训练和比赛真正目的不是想参加比赛,而是存在一种可以不上文化课,观看比赛的态度。这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体育训练和比赛存在片面强调拿名次、夺得比赛好成绩的思想,忽视了要以兴趣和乐趣为主的体育观念。此外我们可知学生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突出问题在于心理上存在紧张和自尊感强,学校理应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之前改变学生的这种心理,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投入到比赛当中。

  以上有关学生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高地三小的体育训练和比赛存在片面强调拿名次,没能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充分展示自己,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体验。三小的学生自尊心强,集体荣誉感也强,但学校没有很好的缓解学生们因此产生地压力和紧张情绪,导致部分学生不敢参加体育比赛和训练,这是东高地三小的学校体育应该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3.2.5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体育态度总体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高地三小的学生对学校体育总体态度的情况,我们从态度的三种构成因素(认知、情感、行为意向)入手,根据学生对学校体育态度的调查问卷,把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与课间操、体育训练与比赛中认知问题、情感问题、行为意向问题分别进行分值统计。统计根据每题的分值数乘以相应人数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作为这个题的得分,以中间分 2.5 分为中界,每题得分在 2.5 分以上为肯定态度,2.5 分以下为否定态度,最后进行每题分数加和后取平均数,得分比平均分越高,表明东高地三小的学生持肯定态度越强烈并且学生的态度较好;得分比平均分越低,说明东高地三小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越强烈并且对学校体育的态度较差。经过统计,从表 22 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体育整体态度的认知得分为 3.83 分,下限为 3.58,上限为 4.09;情感因素得分为 3.77 分,上限为 3.94,下限为 3.60;行为意向得分为 3.59 分,上限为 3.93,下限为 3.24.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态度得分为 3.73分,高于 2.5 分的均值分数,表明学生对学校体育态度的总体较好,东高地三小的体育工作对学生形成好的体育锻炼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效果良好。
  
  通过表 22 和表 23 可以看出,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态度整体存在显着性差异(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成分的单因素 T 检验中 P 均小于 0.05),其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行为意向分值低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分值,而认知分值在学生态度的三种成分中分值最高,并且存在显着性差异。这说明东高地三小的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态度偏向于“认知”型。由此可以看出,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学校体育是一种认可和肯定的态度,学生们能比较好的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了解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运动比赛对自身发展的价值,这与当前学校能大力宣传体育重要性是分不开的。此外,学生情感的分值小于认知的分值,说明学生认可学校体育,但对学校体育的喜爱的还是达不到自己认知上的高度,存在一种对学校体育只是认知状态的肯定,而没有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与当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单调,内容缺乏让学生喜爱的情感成分,体育课教学方式不够新颖,大课间操活动方式枯燥,课外活动随意性大,体育训练与比赛只要求成绩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根据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我们知道,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己所接触的事物而言,情感的比重比认知上的比重更能带动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普通小学学校体育的开展要继续宣扬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身体的积极作用,加强理论性教学的内容和比重,继续提高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在参加学校体育的活动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新颖、有趣、创新等形式切实提升孩子的切身感受与喜爱程度,为学生增加认知与情感上的共鸣,更有力的提升学生的行为倾向,为终身体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