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以教与学相互融通的和谐体验为价值旨归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25 共574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高校排球课中“女排精神”的应用探析
【引言 第一章】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研究内容、方法、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
【第三章 第四章】“女排精神”的产生由来
【第五章 第六章】“女排精神”概述与价值定律
【第七章】弘扬“女排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章 第九章】 以教与学相互融通的和谐体验为价值旨归
【第十章】高校排球教学与女排精神的渗透
【结论/参考文献】“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教学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8 和谐课堂概念与含义

  8.1 和谐的内涵。

  作为一种原始的和谐观,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思想的"天人合一"概念,在庄子时期就曾有过阐述,后在汉代哲学家董仲舒将其发扬,"和"更多的体现出作为主体的人的真是感受和本质体验,是人作为主体的特征表现、通过与外物接触过程后,让客体与人的思想"融会贯通", 是人文精神既综合又具体的实事表述。"谐"则说明的是融入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讲求针对具体事务的行为合理有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在行事过程中,各项要素在整合中符合客观规律。课堂是师生互育的时间和空间范畴。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控教学进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理念研究规律、总结方法。客观、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在平等的教学互动中动态的学习、有效的配合,发挥教学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8.2 体育课堂中的分层和谐阐述。

  课堂中肌体和谐: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内容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实操完成,作为受教育方,学生机体的生理负荷需要自身承担。从运动生理学科分析,和谐体育课堂的构建应当针对不同状况的学生,遵循学生的生理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学生身体指标,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标准,做到个体学生区别对待、适度强化、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众所周知,人的生理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运动成绩、过量的运动量很可能造成身体过劳,各项运动指标失衡甚至紊乱,从而影响学生正常的体育能力的发挥,甚至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为难情绪。阳光体育中的冬季学生对长跑的焦虑大部分都来源于此。

  课堂中的身心和谐,即通过课堂教学,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答案所在。在兴奋、调节、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展现大众体育的多元性、娱乐性、灵活性和参与性,释放不良情绪,达到身心合一。

  课堂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克服惧怕和焦虑是每个人所要经历的必然环节,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里具有举足轻的作用,它能够使个体建立较高的安全感和收获强大的自信心,并达成心理上对成功的渴望,从而形成心中的相容与默契。心理学通过研究表明:

  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渴求,是高等动物特有一种共性的心理需求,在这种人人向往的和谐关系中,人能自然的将固有的情绪和情感表征出来。而人际交往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在于群体多维度指向性,课堂上人际关系和谐程度,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认可、尊重、理解、包容和支持程度。和谐的氛围,作为一种 "催化剂",是构建课堂中和谐关系的首要因素,对顺利开展教学进程意义重大。

  有目标定向的个人发展和谐:通过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定向目标与任务定项标的相对统一在使客体强化注意力、有效自我调控、对活动时间长久的掌握以及全身心付出实践绩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性差异。体育课堂上,教学目标源自体育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价值性的统一。从长久看,也是个人心智的历练。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评定与认知,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的改良与进步上,为不同类型、水平的学生设置多元化学习任务,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最大公约和最小公倍"的保护与鼓励方式。
 

  9 以教与学相互融通的和谐体验为价值旨归

  9.1 基本态度。

  9.1.1 宽以待、厚以容。

  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未完成性"的人的发展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有可塑之处;生理发育、心智理念、文化知识、认知水平等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社会化程度与社会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活跃性、开放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不愿受到纪律、规矩的约束,特别是在主观初始意愿与教师要求出现冲突的时候,后者表现更为明显。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特殊教学活动。其这一特色使得师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客体,相互之间的接触频率较高,行为表达更加即时、瞬间和直观。如果简单施以粗暴的方式,短期内虽然可能产生一定效果,但对于学生心智的提升、品行的塑造、行为的内化可能反而适得其反。

  因此,在以教与学相互融通的和谐课堂体验中,宽容作为一个必要前提和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将疏与导、外烁与内显有机结合,体现了民主与集中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和谐宽容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打破思想禁锢的局限,抛却对创新性思维的顾虑,想法和观点得到充分的信赖和指点,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9.1.2 平等尊重、正视差异。

  在"现场效应"理论中,师生情感交流被摆在重要的地位。在运动能力方面,学生客体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教学进程中,学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及对知识的外化程度将接受效果体现为优秀、一般、较差的层级。同时,在"公共效应"理论中,接受者(学生)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主观表达出优越、平淡、自卑的差异性。这种表现如果得以恰当运用,将从不同角度激励学生;但如果区分过于明显,特别是过于关注"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群体,将成为教学的障碍。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等于模式这种差异性。鼓励学生在自身现有基础上的提高是教学的目的。于此相适应的各种教学手段,包括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物质的或精神的激励方式、综合运用传统教法或现代媒体的方式等,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差异化中实现提升。

  9.1.3 考核激励,综合评价。

  教育评价本身作为一个抽象的过程,即强调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身高、体重、肌肉比例、心理类型等可提供定量的指标体系的范畴,可进行量化。而对传统道德、思想观念、态度倾向等主观性较强的范畴,FRC 品德测评法、OSL 品德测评法理论为德育考评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诚然,在体育评价标准过程中,传统认识论的痕迹挥之不去,一味追求绝对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也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例如,在体育考试中,一些学校采用的是给予学生一定参与考试次数的方式。减少教育者外在主观性可以作为一种趋向,但并不能照搬到体育教学、考试的所有环节当中。否则,人性化将被抽空,表面的机会均等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同时,影响考试(考评)成果的外在因素也非常繁多,例如人生理、心理的可承受程度,环境、器材的匹配等等。"以人为本"的社会大环境下,现代体育观也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度量要求,即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度和人的可承受度,从实际出发,以解决体育教学的基本矛盾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体育课堂教学一方面传授科学知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对人文精神的解读与再塑造。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益。因此,体育教学同样在乎对外在环境的体察,人文知识的濡化,要培养懂科学、有文化、会实践、能融通的体育人才。

  9.2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解读"女排精神".

  9.2.1 "女排精神"的时代发展。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曾被誉为"女排精神的灵魂。经过了 30 多年的发展,女排精神不仅没有过时、退化,而是历久弥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科技化、信息化的技术变革也为"女排精神"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国家女子排球队领队李全强曾这样评价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新的国家女排精神包括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严、从高、从强刻苦训练不断超越自我的牺牲精神;永不言败、永不放弃、顽强拼搏,在逆境中求发展、创辉煌的竞争精神;步调一致、无间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也曾将女排精神进行这样的诠释:"精神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很空洞[19]"我不敢说下定义,在我看来,女排精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但这一点要真正做到却很难。如果做到了,我想任何比赛我们都有信心取得好成绩。这只是我理解的女排精神,我想女排精神在每个热爱中国女排的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我没想过要改变什么,我只希望在自己担任国家队教练这几年能把女排精神延续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女排"[20].

  9.2.2 "女排精神"的衡量尺度。

  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以冷静地心态再度回首,重新审视"女排精神"的时候,穿越时空界限,体会到的最深刻的东西,并不是名次或者荣誉,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努力的态度和坚韧进取、永不放弃的拼搏。哪怕中国女排三十年中曾数次沉浮,哪怕国人对女排训练及执教方式的各种非议,甚至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因中国女排获得了铜牌,引发了关心中国女排的国人各种唏嘘与慨叹。特别是对"女排精神"缺失的批评与质疑,延伸到中国体育界的各个领域,掀起了一阵对于"女排精神"大讨论的高潮。同时,因为曾被冠以"铁榔头"的前中国女排著名排球运动员郎平执教的美国队的成功,再度印证了"女排精神"的世界性。

  诚然,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胜败、得失应当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因为"女排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界、乃至中国人奋斗标准的一个"符号",也是难以割舍的评判标准和社会情怀。队员代际的更替,战术技术的承传,在"女排精神"的光环下,中国女排姑娘们的"角色化"压力与日俱增。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在"家门口"打比赛的心情是更加复杂的。女排既有主场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又有精神方面的巨大压力。

  全国人民都希望在首都北京看到中国女排重回 30 年前的巅峰,再现历史辉煌,续写心的华章。为此,教练员和参赛队员都尽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从比赛的实际情况看,不管是对古巴、俄罗斯、巴西等这些传统强队,还是小组赛中的所谓弱队,中国女排队员们的每一场比赛也都打得很认真、很拼。因此,就这次奥运会比赛而言,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既不能有意强化与欧美人身高、体力、体质等方面的比较弱势,也不能以女排后备人才青黄不接作为理由,任何成功或失败都是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集合,是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选择。

  "女排精神"作为一种风骨,他的承传和发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精神信仰面前,分数显然不是最重要的,成败更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女排精神"已经升华为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名片。

  从高山深谷到平川海港、从科技体育到各行各业,"女排精神"信仰激励下的中国人,取得了无数举世瞩目的成就。

  9.3 以鲜明特性解构"女排精神".

  9.3.1 特定时代条件的精神成果。

  任何时代的精神特征,都必须放在特定时代中去理解,否则将失去其真实性与存在感。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女排精神"享誉全球、蜚声海内外。"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鼓励了一代有志的中华儿女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拼搏。女排姑娘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鲜花、掌声、笑脸、欢呼、拥抱、雀跃,不分年龄、民族、职业。女排的故事排成电影、写成剧本,几乎培养出了全民"公众粉丝".

  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光则指出,"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国人猛地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其实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探索的那个时代,社会生产力处于即将蓬勃崛起的萌芽状态,社会政治生态趋于平稳,人们的思想也刚刚走出"十年文革"阴霾,迫切需要新的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给予一定"刺激".女排既是精神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造就了中国女排。

  正如"两弹一星精神"所体现的使命感一样,那不是钱学森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类科学家的职责,也是炎黄子孙的使命。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精神的忧伤无法解决现实的困难和迷惘,满腔的爱国热情需要以得体的方式表达。在他们淋漓的扣杀中,在他们漂亮的接传中,在女排姑娘们身披五星红旗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刹那中,每个中国人全身的细胞得到充分的释放,仿佛自己和他们是时刻在一起的。生长于那个时代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代入感",以及由此获得的女排精神对时代的精神反哺。

  9.3.2 从民族到世界的气质特征。

  反观近年来"洋偶像"的盛行,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年女排的一场又一场胜利之战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世界文化的精神纽带。美国女排、日本女排也都在学习、研究女排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女排精神将体育行为与国家行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将民族精神体现为"中华精神"、人类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指引我们思考现代如何引导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珍惜历史、振兴中华的指南。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刚刚打开"一点儿门缝"的 80 年代,外国人起初以好奇、甚至不屑的眼光看待仿佛刚刚觉醒的中国人。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国人最广大的人群是什么样子?中国女排在世界面前描绘了中国人的肖像:无所畏惧、稳扎稳打、心理过硬、团队默契。反思历史回望过去,是为了解释当下,更是为了面向未来。"女排精神"己超越国界和语言,而成为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一个媒介。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美国女排的表现,就是中国女排精神的例证。其主教练郎平,将当年的女排精神与美国队员身体素质、科学的训练方法等条件特征有机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世界亚军的优异成绩。

  金牌有所属、体育无国界,最伟大的精神在于相互交流、相互认可。郎平教练从一名排球队员,经过了三十年的沉淀和历练,成长为一名闻名世界的排球主教练,本身就是对"女排精神"的认可。她曾经这样说:"今后不管我在哪里工作,我都会把咱们中国女排对事业兢兢业业的精神、优秀的技术和作风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不管走到哪里,我的心都是中国心。"体育的价值问题,就是体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问题。郎平在排球国际交流上所体现的"女排精神",不但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同时,新的科技条件下,"女排精神"必将继续延伸,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但始终不变的价值本质是--人的精神品质社会化的需要,与体育本质--激发人的社会化潜能对应关系的总和。

  9.3.3 在"出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新一代中国女排,经历了数次大赛的洗礼,坚持继承和发扬老"女排精神",并且不断拓展着新"女排精神".以中国体育为例,有一路砥砺前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乒乓球、跳水、体操等,有起转沉浮的中国女足、女篮,有曾领军世界的男子 110 米栏、女子长跑,还有一直让国人又爱又恨的男足。毋庸置疑的是,在尊重体育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大胆创新,对于年轻选手的选拔,打法上的突破,思路上的变化,以及技战术的新的尝试,都是漫长的积累过程。通过创新,实现积累,找到新的精神增长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