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生体育行为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9 共4308字

  3.3 小学生体育行为特征

  3.3.1 小学生在校体育行为特征

  小学生在校体育行为最主要的方法为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这两个特定的体育活动方式成为小学生在校期间体育行为的最佳体现。体育课的是小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规范体育行为的最主要途径,通常小学生对体育课上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是多数小学生在校外时间所参加的项目。

  3.3.1.1 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形式

  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由于受到场地、时间和器材的限制,所以校内体育活动多以田径、球类运动和体操为主。从对小学体育老师的交谈中可以得知,目前 4、5年级小学生体育课以短跑、跳高、跳远和球类为主要形式。小学生对参加体育课的兴趣是比较高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将保持住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课间活动形式为广播体操和自由活动时间组成。从对“校内体育活动内容”的调查(表 8)中可以看出有 63.7%小学生认为校内体育活动是“生动、有趣”的,有 27.3%的小学生认为校内体育活动内容“一般”,还有 9.0%的小学认为是“枯燥,乏味”的。现行的体育课更多是以体育教师控制整节课的内容、形式和进程为主,在体育教师的看管下学生进行活动,课间活动更是以课间操为主体,带有强制色彩的使小学生被动的在活动。所以要改进学校体育活动方式和内容,让学生成为活动的核心和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无论是体育课还是大课间活动都应该要充分尊重小学生在活动中的的主体地位,这样才可以真正让小学生们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3.3.1.2 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及内容

  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以每周三节体育课和每天大课间为主要形式,对于 4、5年级的小学生体育课的主要学习和实践的活动有:跑步、跳高、跳远和各种球类运动。大课间活动一般以广播体操和自由活动组成,自由活动内容通常为跳长绳、跳短绳,还有就是夹球游戏,扔沙包打靶,摸着石头过河等活动。低年级学生一般会选择独自运动项目,因为毕竟他们的协调合作能力还不够,例如多数选择跳短绳和踢毽子。高年级学生的活动多以合作为主,例如跳长绳等活动内容。目前小学生体育课以体育馆期间教授基本的体育常识和简单的体育动作技能为主,大课间除了必要的广播体操以外,多是在游戏中活动,这样既能起到活动身体放松心情的作用,有能使学生更加有乐趣。

  3.3.2 小学生校外体育行为特征

  3.3.2.1 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形式及内容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体育活动内容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小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但又表现的相对集中。通过调查(表 9),小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分别是散步跑步、跳绳、羽毛球和游泳,分别所占比例为67.7%、49.3%、43.0%、30.7%,其次为篮球、足球和轮滑,分别所占比例为30.3%、27.0%和 25.3%.小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些运动,与在校期间开设的体育活动和大众媒体关注的体育活动有关。在校期间学习和参与到体育项目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他们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课外时间勤加练习,可能更会在学校从事这项活动是有突出表现,进而得到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夸奖。而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体育活动频繁的出现在小学生的视野里,自然而然而引发孩子的好奇和关注,进而愿意参与进去,甚至看到球星的表现,更想能够成为他们,也是孩子们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一个影响因素。

  通过对“小学生选择体育锻炼场地”的调查(表 10)的结果表明,有 64.7%的小学生选择在公园进行体育锻炼,有 51.0%的小学生选择在学校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有 20.7%的小学生选择在社区中进行体育锻炼,有 17.3%的小学生选择了健身俱乐部作为体育锻炼的场地,也有 4.3%的小学生选择和家长去郊外进行体育锻炼,还有 10.7%的小学生选择了其他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其中公园也是大多数人们选择体育锻炼的首要场地,由于公园场地宽阔,又是免费开放,所有是多数人们所喜欢活动的地方。而现在多数社区虽然配备健身路径等体育器材,但是社区体育活动还不是很完善,更多的家庭没有感受到社区体育的氛围。而健身俱乐部高额的费用,让很多中产阶级的家庭望而止步。学校场馆更多不在晚上或者节假日免费开放,但居住在学校附近的家庭通常会选择学校田径场为跑步或者步行的不错选择。一些家庭也会在节假日选择在郊外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避开城市的拥挤和快节奏,又可以亲近自然,让运动更加健康和轻松。

  通过对“小学生经常和谁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表 11)可以发现有52.0%的小学生选择和家长一起运动,有 29.7%的小学生选择和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有 18.3%的小学生选择参加体育培训机构进行体育活动。在校外期间更多的小学生是选择和家长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这也是由于小学生自我监管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大多数家长也是愿意和孩子进行体育活动,既能可以增强孩子和家长本身的体质健康,又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有些家长也会鼓励孩子和同学或者同等年级的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的能力,能更好的让小学生去适应社会。也有些家长会为孩子报名体育培训机构,希望孩子可以学到一项或是几项有特长的体育运动,在专业的教学中,更能体会体育技能和体育价值。

  3.3.2.2 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时间

  有研究指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 到 4 次,是比较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要求的41.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率”的调查(表 12)发现,有 49.4%的小学生会每天利用校外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9~11 岁的小学生,放学时间比较早,还没有面临升学压力,而且玩的天性还占据小学生更多的思想,每天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小学生也会很愿意并向往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其中有 27.3%的小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次数为 3~5 次,这是符合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体育锻炼的要求的,由此也可以表明目前多数小学生体育锻炼是符合标准的。有 16.3%小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情况在 1~2 次,同样也有 5.7%的小学生选择每月体育锻炼为 2~3 次,甚至有 1.3%的小学生每月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在每月 1次以下,体育锻炼次数过少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太少的体育运动会影响小学生身体发育情况,阻碍运动能力的发展,很少的体育运动在思想上会刺激不够,导致心理的运动刺激减少,就会很难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小学生正是骨骼生长和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每次运动最适宜的时间应当是 30 分钟到 60 分钟之间,每次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过长的体育运动会透支学生体力,影响下次体育锻炼的效果并且阻碍小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而每次运动时间过短,还没等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得到充分的准备,运动就草草开始又仓促结束,则达不到运动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中(表 13),有 38.3%的小学生每次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在 30~60分钟,有 27.7%的小学生每次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 21~30 分钟之间,说明了调查对象中共有 66.0%的小学生是符合每次运动时间的标准的,可以很好的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同时也有 44.0%的小学生或是运动时间太长或是运动时间过短而不符合运动时间标准,这就需要家长在校外时间,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做出正确的引导,促使小学生拥有更好的身体发育条件。

  3.3.3 小学生体育锻炼后的感受

  小学生的体育行为是在体育需求和体育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强烈的体育需求和浓厚的体育兴趣又会促进小学生进行体育行为,使小学生对于体育认识更加强化和巩固。小学生体育锻炼后的感觉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下次体育锻炼是否会是自愿而又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后心情愉快必定会向往着下一次的体育锻炼体验,反之,体育锻炼后身体的疲惫不堪导致心情压抑思想痛苦,对于下次的体育行为必定是恐惧和抵触,所以小学生体育锻炼后的感觉直接影响着自身的体育行为,通过调查“小学生体育活动后状态”(表 14)结果表明有 55.7%和 22.3%的小学生表示运动后很快乐和快乐,有 20.7%的小学生觉得运动后状态一般,仅仅有 1.3%的小学生体育活动后感觉不快乐,没有小学生体育活动后状态是痛苦的。通过调查显示多数小学生体育锻炼后感觉是快乐的,这也为小学生参与下一次体育活动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笔者通过对小学生“体育锻炼是否是放松方式”的调查中得知(表 15),有82.3%的小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就是放松的好方式,有 17.7%的小学生则不是这么认为。积极的体育需求导致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中来,认为体育锻炼是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更加会促使小学生投身到体育运动中来。

  3.4 小学生家庭体育消费行为研究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42.本文所涉及到的体育消费结构包含有:实物性有购买运动服、鞋帽和体育器材的费用,非实物性有观看体育比赛门票、有偿体育场所、体育培训机构等费用。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家长的体育消费问题的调查可知(表 16),消费程度最高的是购买实物性体育消费,在对 300 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中,有 182 人占 60.7%的小学生家长选择主要体育消费在于购买体育运动服、鞋帽,有 151 人选择购买体育器材占总比例的 50.3%,选择购买观看体育赛事门票和参加体育培训班的家长占总比例的 13.7%和 29.3%,还有就是对体育场馆的有偿付费的 92 人占 30.7%,还有 2.7%的家长选择了其他的体育消费方式。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小学生家长对于体育消费会很有倾向性,会更加注重为家庭选择实物性体育消费品,因为实物性体育消费不仅可以满足简单的体育运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选择比较少的这是非实物中观看比赛的体育消费,家长对于培养小学生体育思想方面还有待改善,对于可塑性比较强的小学生应当适当的丰富小学生了解和接触体育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小学生的体育消费更加全面合理。

  笔者通过对小学生“你是否经常与父母一起体育锻炼”的调查(表 17)发现有64.0%的小学生会经常和父母一起体育锻炼,也有 31.0%的小学生有时会,仅有4.7%的小学生不会和父母一起体育锻炼。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家庭体育行为多是围绕学生展开,所以可以说家庭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了小学生体育消费在内。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家庭中每年体育消费的调查发现(图 1),目前小学生家庭体育消费每年在 1100 以上的家庭占 54.3%,占据总体的一半以上,而每年体育消费在 801~1100 元和 501~800 元的家长比较平均的分别占据 22.7%和 20.7%,每年体育消费在 500 元以下的家庭仅占 2.3%.家庭体育消费也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必要内容,社会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家庭合理的进行体育消费,既促进家庭体育的开展,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