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身份建构与有意不礼貌的辩证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8 共5441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身份建构日渐成为语用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交际者的语用身份具有交际依赖性与临时性、动态性和可变性、主观性和目的性。[1]身份不仅反映在语篇中,而且通过各种语言及非语言方式来实施和体现。[2]也就是说,身份建构就是动态交际中语用—语言或其他形式( 如体态语等) 的体现。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比如增加或维护交际双方的和睦关系。[3]在语用学研究领域,人们对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礼貌语言是在礼貌原则的制约下交际者为了维持和促进社会关系,维护面子,协商身份而采取的语用策略。然而,礼貌原则并不适于阐释有意不礼貌语境下身份的表征现象。Blitvich 认为在新闻评论中,不礼貌言语现象与主持人、嘉宾及观众的身份建构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当自我设定的主体位置与他人设定的主体位置不符时,不礼貌现象即会产生。

  [4]139 -142因此,一方面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有意不礼貌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为实现一定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语用策略; 另一方面在言语交际中,有意不礼貌话语可以表征或激活特定的身份,并顺利推动交际。

  本文首先简介有意不礼貌现象以及其构建身份的语用认知理据,然后结合课堂会话语料讨论教师的身份在有意不礼貌语境下的动态构建,从而解释身份建构与有意不礼貌的辩证关系,以期对二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有意不礼貌的语用认知理据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礼貌现象在语用学和社会学领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人们对不礼貌现象却少有关注。传统语用学家认为不礼貌现象是礼貌现象的对立面、附属品。

  但是,随着不礼貌现象日渐成为语用学领域的热点,最新的不礼貌研究表明不礼貌并不是礼貌的“影子”,而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现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不礼貌现象进行了 界 定。 Culpeper 等 人[5]1549 -1579, Bousfield[6]和 Lim-berg[7]1376 -1394等把不礼貌看成说话人故意用来威胁或攻击对方面子的一种语用策略。Cashman[8]217 -246和 Mills[9]1047 -1060认为,不礼貌是说话人有意实施冒犯的一项交际策略。钱冠连认为,礼貌是一种策略,不礼貌也是一种策略。在特定的语篇中,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意图,交际者会有意使用不礼貌言语,如在军事语篇,法庭,文学作品中。

  [10]张大毛( 2009)指出,不礼貌言语是与一定条件下言语规范相违背的话,是基于交际双方所推定的彼此之间语用距离的一种不适应性,是动态的且具有相对性,可体现反面,也可以体现正面的交际价值。

  [11]204 -208基于以上讨论,本文认为有意不礼貌就是交际者为了实现交际意图而采取的一种语用策略,可体现积极的交际价值也可体现消极的交际价值。

  此外,有意不礼貌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是以一定的言行呈现出来的。在此主要讨论不礼貌的言语实现形式。Bous-field 列举了 Culpeper( 1996) 提出的九种方式,包括冷落、漠不关心或不同情、使用诅咒或谩骂等禁忌语、威胁等,并认为还有四种同等重要且不能忽视的不礼貌言语策略,包括批评、阻碍、迫使角色转变、质疑。

  [6]然而,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下,交际者会采用其他的不礼貌言语策略,如本文讨论的在英语课堂中的沉默、提问、负面评价和称谓语的使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意不礼貌现象不仅仅需要从词汇,语篇等层面上去分析,还有必要从认知的视角来研究有意不礼貌现象。Brown & Levinson 认为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根本,是能丧失、维系或得到加强的。

  [12]顾曰国提出,面子是礼貌准则中基础的要素,所谓礼貌就是要照顾面子。

  [13]10 -17Leech 将“面子”作为礼貌现象研究的核心。

  [14]由此可见,在交际中,礼貌现象是交际主体维护面子的言语行为; 那么,非礼貌现象就是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Kienpointner( 2008) 讨论了不礼貌和 情 绪 之 间 的 关 系: 不 礼 貌 言 语 可 导 致 负 面 情绪。

  [15]251 -257王璐和徐春霞( 2012) 从认知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情感与非礼貌之间的互作关系,并指出情感本身( 如蔑视和生气) 并不能引发非礼貌现象,只有当情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时才会引起非礼貌现象,并激发非礼貌的情感图式。

  [16]62 -67换句话说,面子是情感产生的诱因; 情感是非礼貌言语行为产生的驱动力; 面子又是非礼貌言语行为的目的。

  由此可见,不礼貌、面子和情绪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下从认知语用角度,对情感,不礼貌、面子,身份四者作以下辩证分析。如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自主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却沉默不语的语境。如下图所示:【1】

论文摘要

  
  二、有意不礼貌: 身份构建的重要途径

  交际主体的社会身份具有多元化。一个人往往拥有多个社会身份,如南通市民、某学校班主任、学术专家、足球爱好者等等。在交际中,并不是所有的身份类别都同时起作用,只有在特定语境下被激活的身份才是对当前交际起影响作用的身份。这种在会话进程中展现的在线身份可以定义为语用身份,它是交际者社会身份的语用化,是交际者可以加以利用的语用资源。

  [1]交际主体为了交际需要会选择自己的身份或设定其他交际主体的身份,在该过程中交际主体调用了语用—语言资源或其他表征方式,该过程可视为身份建构。Haugh( 2007: 64) 指出,不礼貌和身份的关系在交际中得以体现,对于身份的协商会引发不礼貌的言语行为。

  [17]657 -680在动态的交际环境下,交际者在选择不礼貌话语时,也在进行自我身份或他者身份的定位。在英语课堂语境下,教师为顺利推进交际,达到一定的课堂交际效果,采用有意不礼貌的言语策略来定位身份,往往引起交际的不和谐,甚至有损学生的面子,但却达到了双方交际的交际效果。本文将以Talk in Action: Interaction,Identities,and Institutions ( Heritage& Clayman 2010: 27 - 28) 书中的课堂片段为语料,试分析有意不礼貌作为一种言语策略对教师语用身份的动态构建。

  1. 权势身份的构建。身份是一个人对他人和自我的社会定位。

  [18]585 -614涂有明( 2009) 指出,“身份”一词泛指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在特定的言语交际中,交际者会选择对自己有优势的身份,希望顺利推进交际,达到其交际意图。

  [19]68 -69权势身份的构建包括两种情形: 一种是构建强势身份; 一种是构建弱势身份。

  [20]19 -124Methias( 2011: 12) 认为,交际主体之间存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时,更容易发生不礼貌的现象,其中主要是由较高权力的一方引发。

  [21]11 -18在人际互动中,上级和下级、长辈和晚辈、教师和学生等人际关系在特定的语境中交际时常常会出现权势身份的构建。在交际中,当交际主体建构一方强势或弱势身份的同时,也在表征自己的弱势或强势身份。英语课堂交际中,教师通过负面评价、批评和提问等非礼貌言语方式凸显权势身份,以期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以下将结合语料来分析权势身份的建构。

  从话论转换角度来看,在本语料中所有问题皆有教师提问,学生既无主动提问,也无主动回答。正因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遭遇沉默或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才不断提问,选择下一个说话者。教师先后选择了六名学生,如话语 04、17、19、22、43 和 47,其中 Kate 和 Williams 两名同学沉默不语,O'Neil,Contrell 等同学回答错误。与此同时,教师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直接的负面评价。由此可见,教师想要通过提问方式凸显强势身份,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遭遇了沉默不语的回击。为了挽回面子,维护权威,教师继续选择学生进行提问,并构建其身份,以期到达交际正面价值。此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为了避免错误,在学生尚未回答结束的情况下,多次打断发言。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打断发言凸显学生的弱势身份,体现了教师的强势身份,具有威胁学生面子的不礼貌特征。

  2. 人际身份的建构。交际理论家认为身份就是“人们是谁”,它包括三个层面: 其一是人们的个性或性格( 如,诚实、安静、考虑周全等) ; 其二是人们相对稳定的特征( 如,种族、性别、年龄、国籍) ; 其三是在特殊语境下人们承担的角色( 如,老板、职员、教练和运动员、兄弟和姐们、领导和参与者) 。

  [1]Brewer & Gardner( 1996) 指出并阐述了三个层次的自我表征: 个体表征、人际表征和群体表征; 相应的身份可分为个人身份、人际身份和群体身份。人际身份又称关系身份或角色身份,通常指职业身份( 如医患、师生) 、家庭成员( 如父子、兄妹) 和较亲近的人际关系( 如朋友、伴侣) 等。

  [22]83 -93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为主;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具有依赖性,共生共存。在本语料中,整个会话完整的序列结构为提问 - 回答 - 评价。在该结构下,教师控制着整个交际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相邻对( 如学生的主动回答)推进交际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会话序列中教师并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而是构建了传统的严格控制课堂的专制教师形象,催生了一种被动的师生关系。

  3. 情感身份构建。在课堂上发生的并不完全是专制的课堂讲述,很多时候,情感因素也会参与其中。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社会身份论学者 Stryker 指出,情感既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也是人际交往引起的结果( 转自 Stets,2006: 206) 。

  [23]许多不礼貌言语是由情感因素引发的,即情感与非礼貌之间存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会通过言语反映出来,通过言语成为话语产品,因此话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说话主体的主观意识和身份特征。

  [24]77 -81由此可见,在课堂中,教师根据情感体验,构建能顺利推进交际,达到预期交际目的的情感身份。本研究中,情感身份指在一定的交际活动中,交际主体根据情感体验,通过语言有意来拉近或疏远某种人际关系是所体现的身份特征。

  [25]15 -18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采用有意不礼貌的言语,通过疏远或拉近受话人及第三方的距离,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从整个课堂互动来看,教师不断邀请学生回答时使用的称呼语不同,如 Miss O'Neil,Kate my love,Mister Williams,Miss Cotrell my dear,反映出师生之间关系的模糊性。在课堂会话“提问 - 回答 - 评价”的序列结构中,教师对学生的称呼变化为: Miss O'Neil — Kate my love — Mister Williams —Miss Cotrell my dear。Miss O'Nei 和 Mister Williams 称呼语比较正式,折射出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Kate my love 和Miss Cotrell my dear 称呼语比较随意,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近。在课堂互动中,教师选择首先选择 Miss O'Neil回答问题。学生 Miss O'Neil 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教师对该生进行了负面评价。这样的会话过程可能会使学生焦虑不安,失去信心,因此教师使用了该话语“That's the answer Iexpected but she's not right. ”,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学生。随后,教师改变称呼,选择另外一名同学回答问题。老师使用了称呼语“Kate my love”,以期拉近与该同学的人际关系。

  但该学生却保持沉默。在此课堂情景下,教师顺而改变称呼,选择 Mister Williams 回答,同样该生也保持沉默。因此,为推进交际,教师说出“Don't be freighted. This is not an easypoem. ”。接着又选择另一名同学回答,并改为称呼 Miss Co-trell my dear。该生并没有保持沉默,而是积极回答,推进交际,达到了一定的交际意图。从整个的会话过程来看,教师顺应课堂语境,选择不同称呼语拉近或疏远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构建了其情感身份,达到了其交际目的。

  三、结 语

  本文分析了有意不礼貌的定义及其语用认知理据,重点探讨了在课堂教学语境下,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有意不礼貌对身份的构建。基于以上内容,本文论证了以下观点:

  1. 身份的临时性和依赖性,即教师的身份并不是先在的,而是在特定的课堂语境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构建的;2. 身份的动态性和资源性,即教师在课堂中,为了推进交际,顺应交际主体、交际意图、情景的变化会及时地调整身份,以期达到其交际效果;3. 面子、情感、有意不礼貌和身份四者之间互为诱因、互为结果、共生共存;4. 在本语料中,教师在身份建构中主动性强,采用不同的课堂会话策略( 如及时评价、话论转换) ,构建了不同的身份,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专制性。

  本研究不但丰富了对非礼貌现象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新认知,以及课堂师生互动构建语用身份的重要性。但本研究中,语料比较单一; 折射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专制性。今后,课堂教学应从专制型模式到权威型模式转型。

  【参 考 文 献 】

  [1]陈新仁.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De Fina,A. ,D. Schiffrin,M. Bamberg. 2006. Discourseand Ident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何自然,冉永平. 语用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温婷. 非( 不) 礼貌现象研究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7) .
  [5]Culpeper,J. ,D. Bousfield,A. Wichmann. 2003. Impo-liteness revisi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ynamic andprosodic aspects[J]. Journal of Pragmatics,35.
  [6]Bousfield,D. 2008a.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 [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7]Limberg,H. 2009. Impoliteness and threat response[J].Journal of Pragmatics,41.
  [8]Cashman,H. 2006. Impoliteness in children's interactionsin a Spanish / English biling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
  [9]Mills,S. 2009. Impoliteness in a cultural context [J].Journal of Pragmatics,4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