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种类、表现及成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08 共3533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随着人类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外语作为交际工具,在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受到传统语言学及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过于重视语言内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致使交际者不了解异旅文化的特点,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交际双方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外,还需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正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种类、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外语教学实际,提出应对语用失误的教学策略,期待对外语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二、语用失误

  (一)语用失误界定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语用学家 Jenny Thomas 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具有开创性。她在 1983 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一概念,指出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the inability to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1]。此概念的提出给第二话言习得和跨语言、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释和说明的新框架。

  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做了大量相关研究。何自然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 errors),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2]。钱冠连认为“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范,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这样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3]。

  言语的语用成功往往不是取决于语法性(句法标准)或可解释性(语义标准),而是它在特定场合中的得体性或合适性(felicity)[4]。

  可见语用失误关注的不是语法层面或句法层面上的错误,更多是由于社会、文化、认知上存在差异影响在语用层面上导致语言使用不当。

  (二)语用失误分类

  根据 Thomas 的观点,语用失误大致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failure)。

  1.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实际上语言问题,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没有根据当时的语境条件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违背了语用原则所造成的失误[5]。语用语言失误主要有以下六种表现形式[6]:违反操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不懂得英语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将汉英词语等同,造成失误;只了解字面意义,弄不清说话人的真正用意;滥用完整句;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其中不懂得外语的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是在外语学习者中最为常见却很难意识到的语用失误,例如:有一家鞋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Shoes for Street Walking. Coming inand have a fit”,招徕懂英语的顾客。很多懂英语的人看过牌子之后都哈哈大笑,因为店主不知道“Street Walker”不是在逛大街的人,而是“在街头拉客的妓女”,“to have a fit”
不是店主想表达的试穿,而是“大发雷霆”的意思。所以过路人看到牌子会觉得滑稽可笑了。

  2.社交语用失误

  何自然把社交语用失误定义为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语用失误主份、会话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7]。

  社会语用失误源于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对目标语文化差异,社会习俗等不了解而违反社会一定交际原则,属于社会生活的知识范畴,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类:举止方式差异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称呼差异引起的社交语用失误;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社交语用失误和不注意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8]。

  三、语用失误成因分析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用失误根源在于源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内部结构和语言外部语用方面差异性远大于相似性,导致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缺少共同的语用前提。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文化差异、母语的负迁移和语境差异。

  (一)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的发展受到文化的制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9]。如果交际双方不注重彼此间的这种文化差异,交际时按照自己的语用习惯来表达对方的语言时,必然会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导致语用失误。

  中西方礼貌用语就是体现文化差异的一个典型:在中国,人们讲求礼貌,在互相往来的时候,不仅要互敬互爱、彬彬有礼,而且常常使用敬辞与谦辞来表示互相尊重。当人们受到夸奖或祝贺,汉语中常常用“哪里、哪里”,“过奖、过奖”,“惭愧、惭愧”来应答,表示被夸奖人的谦虚,但在英语交际中,过分的自谦反而会引起误解与不快。比如:

  A:Your dress is very beautiful.

  B: Where, where.

  会话中 B 是按照汉语的习惯以一种谦虚的态度回应对方的夸奖的,显然,此对话没有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而符合英语民族对夸奖的回应是“Thank you”。

  (二)母语的负迁移

  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语用失误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母语的负迁移。Odlin 认为迁移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Cross-Language Influence),这种影响源于目标语和学习者习得的或未习得的语言间的异同。在二语习得中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即母语干扰,主要由于母语和目标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

  比如:中国人送客的时候会说些客套话,客人会对主人说:“请您留步!”英语初学者会将母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迁移直接到英语中说:“Please stay here.”这样让西方人听起来很怪,感觉莫名其妙。其实一句简单的“Goodbye and Goodluck.”即可,既简单又符合西方人的习惯。

  (三)语境差异

  语境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对语言运用具有制约作用,是语言运用得体的前提。在跨文化交际时,由于制约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与母语中的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容易出现失误。鉴于此,交际者除了具备夯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语境认知能力,懂得如何依据一定的语境准确理解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清除母语语境负迁移的干扰,运用恰当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在外语课程设置中,导入文化教学

  我国外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倾向,以成绩论英雄,考试成绩越高证明外语能力越强,忽视言语交际的其他方面,从而使学生交际能力难以提高。要改变这一形势,树立文化学习理念是第一步。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开设一些类如:《跨文化交际学》、《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与入门》等对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都有很详尽的介绍的课程。外语学习者在对母语与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语言差异更加了解基础上,才能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尊重他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做到入国问禁,入乡随俗,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

  (二)在外语教学中,注重语际共性和异性的平衡

  在外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影响不可避免。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母语和目标语的异性,则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觉,认为语际异性=难度。这个想法一旦形成就会对学习者的外语习得产生负面作用,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加重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一个更加平衡且可行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语际异性的对比,同时注重语际共性分析。当学习者意识到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点时,潜意识里就会拉近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距离,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机,把使来自母语的干扰降低到最低,促进母语的正迁移。

  (三)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语用能力培养和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外语学习者长期不懈的努力,除了上课,还要尽可能多参与相关课外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演讲赛、英文歌唱大赛、为经典的英文电影配音,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外籍教师参与的英语角、英语晚会等活动。通过与英语本族语人交流,接受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英文表达,提高学生在交际过程语用能力。

  五、结语

  语用失误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交际者对目标语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够,对语境认知能力不强,加之在学习语言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所致。针对语用失误的成因,在外语教学中,通过植入文化知识教学,注重语际共性和异性的平衡,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减少交际过程语用失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唐红芳. 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6][8]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钱冠连. 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何自然,陈新仁.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 Thomas ,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Linguistics,1983,(2).
  [9] 熊金才. 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相关标签:跨文化交际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