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以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因批评理论解读“元芳体”内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04 共3598字
论文摘要

  1. 引言

  随着《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的热播,剧中狄仁杰常对李元芳说的一句台词: "元芳,此事你怎么看"和李元芳固定化的回答: "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在2012年 10 月左右,掀起了网友疯狂跟风模仿,"元芳体"就此得以诞生.2012 年 12 月 30 日,《咬文嚼字》杂评中,"元芳,你怎么看?"成为 2012 年十大流行语.

  本文拟运用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修辞理论,对"元芳体"与说话者之间的哲学取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说话者如何以"元芳体"来构建自己的意图.

  2. 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因批评理论

  戏剧五因( dramatistic criticism,or pentadic criti-cism) 由美国着名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首次在他的《动机语法》一书中提出.伯克首先清楚地表明他的戏剧理论是研究行动,而不是研究动作.动作是生物本能的反应,指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意义上的现象,例如: 觅食、建造住所、求偶、呕吐、摔倒等.而行动则是除了本能的动作外使用某一语言或符号系统达到某些目的,它是涉及人的动机的行为,例如: 说话、写作等.同时行动包含三个基本的条件,即自由、目的或者意识以及动作.伯克的戏剧观点起源于他对动作与行动的区分,对人本质的看法,同时也是对符号的界定.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演员,因此当人们表达语言的时候可能是叙述某些故事情节,所以他将这些戏剧因素分为五个: 行动( act) 、场景( scence) 、人物( agent) 、方法或者手段( agency) 、目的( purpose) .这五个要素就好像是讲故事时,我们所涉及到的 what、who、when、why 和 how,它们可以分析出说者的心理特征和意图,因此伯克称这五个要素为戏剧五因分析.

  行动即自觉有目的的行动,可以是演讲、舞蹈、绘画等.场景在伯克看来就是容纳行动的一个容器,它指的就是具体发生地点、背景或者事件发生的相关原因.人物,就是指在这个容器中采取行动的人或者指一个集体.目的指行动者采取某些行动的个人目标,当然,目标与动机不同,动机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而目标是行动者有意识的自觉的结果.方法或者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戏剧主义认为,一个事件完整地表述就要涉及这五因,这五个因素既分离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比如,针对北京雾霾事件,人们会问: "北京雾霾事件,元芳你怎么看?""人们"是行动者,"提问"是动作,"为了发表对雾霾的看法"是目的,"北京雾霾"是场景.伯克以上述五个因素的不同组合,他配出十个组合: 场景-行动、场景-人物、场景-目的、场景-方法、行动-人物、行动-目的、行动-方法、人物-目的、人物-方法、目的-方法,这十种比例关系.反之可得到另外的十种关系.同时每个关系中的前者都是因,后者都是果,更加直接地表明了言者所表达的因果关系.而戏剧五因的"比例分析"自然而然成为伯克戏剧修辞哲学的核心内容,即了解五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分析五因在一个文本中的不同重要性,进而得出演讲者真正的动机.

  在伯克看来不同因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不同比例可以看出说话者的不同哲学观,例如,在演说中如果说话者强调的是目的,那么反应说话者唯实论( realism) 的立场; 如果强调场景,那么反应说话者唯物论( materialism) 的立场; 如果强调人物因素,那么反应说话者理想主义( idealism) 的立场; 如果强调方法,那么反应说话者务实主义( pragmatism) 的立场; 如果强调目的,那么反应的则是说话者神秘主义( mysticism) 的立场.

  3."元芳体"的戏剧修辞哲学观分析

  3. 1 语料收集

  本研究以百度百科中 2012 年至今所收集的"元芳体"专栏为语料.例如: "人行道被人一踩就塌,大桥被'超载火车'一压就塌,得了诺贝尔奖,却买不起北京的大房子,元芳,你怎么看?""股市太让人纠结了.如此疲软的大盘,我是'割肉'呢,还是不动呢? 元芳,你怎么看?"等等一系列短句构成了"元芳体"事件.

  3. 2 语料分析

  我们从戏剧五因的角度出发,看"元芳体"构成的戏剧因素.

  首先根据上述不同的场景,和戏剧五因要素分析法的操作流程,我们先来分析下"元芳体"中所述修辞行为的戏剧五因要素.

  "H7N9 又来了,元芳你怎么看?"场景就是发生禽流感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

  人物: 普通的人民群众.方式则是提问或发出质疑的方式.目的: 为了表明自己对禽流感再度来袭的不安和焦虑.

  "高考移民问题,元芳你怎么看?"场景则是高考移民的大背景下.人物: 考生和家长.方式则还是提问的形式.目的: 表达对高考移民的质疑.从例子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高考变质现象的一种质疑.

  "北京交通拥堵,元芳你怎么看?"场景是北京拥堵的现象.人物: 北京市民.方式: 提问或发出质疑的方式.目的: 表达对北京交通问题的担忧和不满.

  "专家建议厂房弃红罐做绿罐凉茶,避免品牌"山寨化",元芳你怎么看?"场景是品牌"山寨化",一个大的社会现象.人物: 广大人民.方式: 质疑和反问的方式.目的: 表达对中国品牌不规范现状的一种忧虑和质疑.

  "央视: 元芳,你对幸福怎么看? 元芳: 我姓李."场景: 幸福感存在质疑的社会背景.人物: 广大人民群众.方式: 答非所问的形式.目的: 避免回答,对幸福的存在产生质疑.

  "今天为何不发工资啊! 元芳,你怎么看?"场景: 不能准时拿到工资的背景下.人物: 人民群众.方式: 提问和质疑.目的: 表达对社会上拖欠工资现状的不满.

  以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上述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元芳体"的基本特征在于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对问句前面问题的看法,方式都是以提问的形式,可以推断出"元芳体"的目的不在于提问和回答,而是在于加强问句前半句话的内容,从而达到宣泄自己情绪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元芳体"现象一个总五因模式:

  场景: 在社会上一些不寻常或者无奈的事件中人物: 不满者或质疑者行动: 提出质疑方式或手段: 反问的形式目的: 为了表明或宣泄质疑者的对该种社会现象的质疑和不满情绪.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发出质疑,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即社会过大的压力或不公平的事情,让人们产生了不安."元芳体"恰好符合人们表达这种情绪的途径.

  社会背景在"元芳体"的诉求中占一个关键的因素,假如没有让人不安的这种大的社会环境或背景,那么其他的四个因素也将不存在,因此可以得出场景是五因中的决定因素.根据伯克的观点,场景既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又可以是行为发生的背景,所以本文将大的社会环境做为一个大场景.再根据戏剧五因的比例分析法,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中得出,社会背景驱使了人们的行为,所以主要的成分是场景-行动,因为身处在一个令人感到不安的环境中,人们才会开始质疑,提出反问.在场景因素占主导因素的比例中,伯克认为这反映了言者的唯物论立场,即主张外在真实可以用物质、动作、或者物质定律来解释.伯克认为强调场景的演说反映唯物论立场,因为演说强调场景的物质条件影响主导其他因素.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人不能脱离了社会而单独存在,社会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社会的稳定和公平将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意识是物质的体现也反作用于物质社会."元芳体"的出现显示我们社会上不稳定和不安的因素的存在,要使得人们对社会有信心,就应该维护社会的秩序.稳定的物质条件下,意识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好,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从情境决定行为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元芳体"风靡一时主要的内部原因在于民众诉求表达需求."元芳体"所出现的文本是在一个追求物质化的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一种生活上或者心理上的稳定和幸福,遭受空前的"压力"和"紧张",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并非是束手无策,他们恰恰是通过"元芳体"这种独特的方式来主动参与"物质"世界的构建.他们是促进"物质社会"构建的呼吁者、参与者,这是民众作为以社会为背景的宏大戏剧中的"主角"的"目的",也是"元芳体"构建的"动机".

  人们有意识的构建现实,通过得当的使用言论自由的权利,来呼吁管理者意识到现在社会状况的不安因素,积极的参与社会秩序的重构中去.

  "元芳体"看起来是很诙谐幽默,并且是个问句的形式,似乎在询问他人的意见.但是网民更多的是借由"元芳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大至时政要闻,小到家庭琐事.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社会上的焦点和热点事件,甚至对于某些背离社会道德和公平的事件,我们有权做出质疑和监督.而"元芳体"的出现,经过媒体的传播,社会自我矫正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4. 总结

  我们借助伯克的戏剧五因对"元芳体"进行阐述.本文旨在分析戏剧五因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所表现的戏剧效果.正如伯克所说,人生活在一个戏剧舞台,我们的言行都代表着我们对事物独特的看法.而"元芳体"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和看法.人与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不可分离,因此,从"元芳体"的蹿红,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稳定性对安抚民心是至关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Kenneth Burke. 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 Essayson Life,Literature,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2]Kenneth Burke. A Grammar of Motives. New York:Prentice - Hall,1945.

  [3]Kenneth Burke. Attitudes Toward History. Los Altos,California: Hermes Publications,1937.

  [4]刘亚猛. 追求象征的力量[M]. 北京: 三联书店,2004.

  [5]袁影. 西塞罗"争议点"系统与博克"戏剧五元"[J]. 当代修辞学,2012,( 2)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