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男性新词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3)

时间:2017-07-10 来源:未知 作者:李编辑 本文字数:9459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语义也会发生变化,“三无男”原本指在流动人口中,把无身份证、无流动人口证、无暂住证的男性人员,而现代社会“三无男”指的则是无钱、无车又无房的男人。若是不对“三无男”加以具体的解释,我们很难理解此处的“三无”是哪三无。
  
  利用简缩法造词,虽然符合语言的经济化原则,但“过于经济”往往造成词不达意,部分男性新词语更是被拘泥于三字词的形式中,使得原来表意丰富的词组、短句变成了干巴巴的词语。
  
  (三)部分男性新词语使用不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众在网络环境下言论更加自由,创造和使用新词语的热情更高。各类网站、媒体为吸引受众的关注,大量地使用和传播新词语,由于缺少规范的引导与监督,部分男性新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不适宜、不规范的现象。
  
  1、不宜使用。
  
  有些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主角不适宜使用“哥”、“帝”来称呼他们,如被称作“爆头哥”的杀人狂魔周克华,被称作“鄙陋帝”频频在校园内猥亵女生的一名男生等。
  
  “X 帝”中的“帝”,大多是指在某一领域内获得一定成绩和认可,或在某方面有特殊专长或特殊特点的人,大多为男性,如“PS 帝”指的是那些能够熟练掌握应用 Photoshop 这一软件的人,然而 2010 年在网络上引发大批网民关注和讨论的“杀妻帝”一词,明显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杀妻帝”王立江站在长春街头,脖子上挂着一纸牌,上写“寻妻马艳春三天内不归必杀人”,其犀利的眼神、残暴的语言,让网友看得胆战心惊。从字眼上看,“杀妻”令人感到反感和刺眼,更何况在该词的背后还有可能酝酿着一场社会影响极恶劣的悲剧。后经某报社证实,是网友的炒作让寻亲男变成了“杀妻帝”,王立江寻找妻子的方式或许不够理性,但网友故意夸大事实,随意的命名和使用该词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一事件通过各大论坛、贴吧迅速传播开来,很快百度百科将“杀妻帝”一词编入词条,搜狗输入法也将其录入词库之中,更是扩大了“杀妻帝”一词的传播范围和不良影响。网络媒体“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体现社会良知,客观理性地评论是非善恶,正确地引导社会民众的价值取向”[1],而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点击量,追求眼球效应。
  
  2、一人多称。
  
  个人命名极大的随意性,使得部分男性新词语存在混用现象,即一人多称。如“犀利哥”与“犀利男”、“乞丐哥”、“极品乞丐”、“乞丐王子”、“最潮乞丐”同指一人,而“奔跑哥”一个词却分别指向了凭借矫健的身手和敏捷的反应躲过车祸的俄罗斯男子、为还包追着失主狂奔 1.6 公里的热心男子、35 年来坚持每日跑一万米最终拿到世锦赛入场券的 53 岁大叔。
  
  凭借自身某一显着特点或相关联的特殊事件而走红网络的人,往往会在短时间之内得到网友的强烈关注和议论,如凭借英俊外形、忧郁眼神受到网友热捧的“馕饼摊大叔”,还被网友称作“馕饼哥”、“宁波馕饼哥”、“馕饼大叔”;面对记者提问,回答“我是出来打酱油”的“酱油哥”,也被部分网友称作“酱油男”、“酱油帝”;上课打瞌睡,极力睁眼摇头晃脑的男童也有着“装醒哥”、“装醒弟”、“装醒帝”三个称呼。明明是同一个人,却有着两三个甚至更多的称呼,增加了交际负担,令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更加复杂,同时也造成了语言浪费。
  
  3、多人一称。
  
  部分男性新词语的混用现象还包括多人一称的情况,这些人物之间往往具有相似的特点。如“献血哥”指的是那些多年坚持无偿献血的男性,为了相互区别,人们会在中心词“献血”的前后加上一些限定成分,如“南京献血哥”、“洛阳献血哥”、“80 后献血哥”、“献血猛男哥”等。
  
  (四)部分男性新词语用字粗俗。
  
  男性新词语大多产生、流行于网络语境之中,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人把关”的特性,网络低俗语言大量出现,这一现象部分男性新词语中亦有体现,主要表现在用字的粗俗。
  
  “男屌丝”、“装逼男”、“苦逼青年”中“屌”、“逼”字眼直接指向极具私秘性的性器官,实在不宜出口必言之。然而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男性、甚至年轻女性,乐于以“屌丝”自居。更难以让人接受的是一些正规的媒体、杂志上也充斥着该词,《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谈及“屌丝”一词时说:“我赞赏屌丝们的豁达,但并不赞赏屌丝一词的流行。亚当夏娃时代,人类尚且知道树叶遮身,可见羞耻感是文明的标志。屌丝一词泛滥,男男女女屌字不离口,正是语言生活粗俗化的表现。”[1]虽然这种面对不堪的境遇却无力改变的心态很普遍,但类似“屌丝”的这类粗鄙化的词语不适合频繁地在严肃、公开的场合使用。
  
  “卫生巾”本是女性的私密用品,媒体将这个名词强加在男性的身上,并以此为卖点大肆宣传,难免给广大女性带来一丝尴尬。“叫兽”是教授的谐音词,“最早用于讽刺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政府说话或是仰仗着自己的权威身份而罔顾事实说话的学者”.[2]即便是为了发泄对部分学者的不满,但以非人类的“兽”来称呼人,是粗俗的、不礼貌的。“卫生巾男”、“叫兽”以及“土肥圆”、“矮穷矬”,虽然不像“屌丝”、“装逼男”这类脏词直接使用粗鄙不堪的字眼,但距离语言表达“雅”的要求也是相去甚远。
  
  二、对男性新词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在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男性新词语同样面临着语言系统和广大使用主体的检验,那些具有良好表达效果、语用功能的男性新词语往往会被大众接受,甚至同化成普通词。相反,那些自身存在问题,如脱离社会现实、表意模糊的男性新词语,随着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甚至是彻底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语境和日常生活中,部分男性新词语的高使用率并不代表着“完美无缺”.新词语,特别是网络词语的传染性和娱乐性,让不少民众产生盲从的心态,即使词语中包含不良的、粗俗的语言符号,依然会跟风使用。因此,对于上文中男性新词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语言自身规律和语言使用者两个角度,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接受“异己思维”,尊重少数群体。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的人或观念,大多数人最先有的态度通常是排斥异己。如上文提到的认为没钱没事业的男性很失败、拥有不同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存在人格问题、到了结婚年龄依然单身的男青年存在生理问题、对于相貌普通的男性冷嘲热讽甚至人身攻击等,都说明民众对一些少数群体、弱势群体存在不理解、不尊重甚至是歧视的现象。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