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人口学下的中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技资讯 作者:陈军;马爱民
发布于:2018-12-29 共3122字

  摘要:为了了解中学生锻炼态度的现状及培养中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采用《青少年锻炼态度量表》和自制人口学问卷对124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好于女生;父母教育方式为商讨型和忽视型的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要明显优于干涉型和溺爱型教育方式的锻炼态度均分;BMI指数为正常体重的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要明显高于低体重、超重和肥胖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中学生BMI指数、父母教育方式和性别对其锻炼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 锻炼态度; 人口学; 影响因素;

人口学

  锻炼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锻炼的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它是个体在长期社会环境影响下, 从一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习得的, 也是体育活动动力调节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1]。研究表明:锻炼态度形成之后会对个体的体育锻炼行为及其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2]。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重要时期, 更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中学生的锻炼态度代表了个人对体育活动的理解和评价。有调查显示:目前许多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对于体育运动原理、体育精神、运动方式以及体育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存在错误和偏差[3], 这就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虽呈现多样化和自主化趋势, 但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却不高[4], 甚至有些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厌恶心理, 比如“练习不舒服、没有运动项目的选择机会、换衣服不方便、运动后身上又脏又湿等”[5]。长此以往会导致中学生锻炼行为减少, 进而产生诸如超重肥胖、久坐之类的健康问题。因此, 对当前中学生锻炼态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探寻中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因素, 对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南通第一中学、田家炳中学、跃龙中学、启秀中学和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的5所学校抽取30个行政班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体育教师和心理辅导员统一指导用语后共同发放和回收。剔除问卷填写不符合要求的132人, 最终合格样本1240人, 其中男生717人, 女生523人;初中699人, 高中541人;年龄12~19岁, 平均年龄 (14.96±1.63) 岁。

  1.2 调查工具

  1.2.1 自制人口学问卷

  共15个条目, 从性别、年龄、学段、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身高、体重、近期班级学习氛围、家庭成员、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对中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1.2.2 青少年锻炼态度问卷

  由国内学者毛荣建编制并用以测量青少年学生的锻炼态度[6], 共70个条目, 8个分量表分别为:行为习惯 (10个) 、目标态度 (12个) 、行为认知 (7个) 、情感体验 (10个) 、主观标准 (7个) 、行为控制 (8个) 、行为态度 (8个) 、行为意向 (8个) , 采用李克特1~4级计分法, 累积每个维度对应条目的总得分越高, 说明该项指标效果越好。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96, 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研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首先采用Q-Q图对所得数据进行正态检验, 然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来了解相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学特征下的中学生锻炼态度得分比较

  本研究发现:不同学段、是否独生、不同班级学习氛围、不同家庭组成成员的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差异不显著 (P>0.05) 。但中学生锻炼态度存在性别差异 (t=3.014, P<0.01) , 男生明显好于女生, 这与邱勇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7], 原因可能是男生好动, 女生偏静, 这种个性差异造成了男女生对体育锻炼态度存在着较大差异。此外, 喜爱运动的男生之间容易形成良好的运动伙伴关系, 通过运动中的良好互动, 加深了其积极锻炼态度的形成, 进而强化其体育锻炼行为。父母教育方式的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父母教育方式对中学生锻炼态度有显著作用 (F=3.302, P<0.05) , 这与丹豫晋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通过LSD法多重比较后发现, 父母教育方式为商讨型的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要明显优于父母教育方式为溺爱型和干涉型的锻炼态度均分, 原因可能是中学时期的学生性格相对叛逆, 注重私人空间, 不喜欢长辈过于干涉个人的行为, 而父母与子女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容易让中学生更加独立自主, 使得中学生在从事喜爱自己的运动或其他课外兴趣时会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令人意外的是, 父母教育方式为忽视型的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也显著优于父母教育方式为溺爱型和干涉型的锻炼态度均分, 原因可能是, 父母对中学生的放任使得其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尤其是中学生在从事喜爱的体育锻炼时表现更为积极主动。可见, 父母过于干涉或者过于溺爱中学生都不利于中学生积极锻炼态度的形式。不同BMI指数等级的因素分析发现:不同BMI指数等级对中学生锻炼态度有显著作用 (F=3.8222, P<0.01) 。这与王滨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9], 通过LSD法多重比较后发现, BMI指数为正常体重的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要显著优于低体重、超重和肥胖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原因可能是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中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因为自己身材或者运动表现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轻视或嘲笑, 使得其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久而久之会渐渐远离体育锻炼, 形成消极的锻炼态度, 而正常体重的中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表现和关注度较为正常, 因而其锻炼态度的形成相对积极。可见, 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对于中学生积极锻炼态度的形成比较有利。

  表1 中学生锻炼态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2.2 中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为因变量, 中学生人口学因素为自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 (STEPWISE法) 进行分析。所有自变量均采用虚拟变量表示, 性别:男生=1, 女生=2;学段:初中=1, 高中=2;是否独生:独生=1, 非独=2;班级学习氛围:较好=1, 一般=2, 较差=3;家庭组成成员:与父母居住=1, 与父母及祖辈居住=2, 与父亲或母亲居住=3;父母教育方式:干涉型=1, 溺爱型=2, 忽视型=3, 商讨型=4;BMI指数:低体重=1, 正常=2, 超重=3, 肥胖=4。结果发现:中学生的性别、父母教育方式、BMI指数进入回归方程 (见表1) 。模型解释变异量达到53.2%。其中, BMI指数越高, 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就越低;父母教育方式越开明, 中学生锻炼态度均分就越高。

  3 结论与建议

  中学生锻炼态度受性别、父母教育方式和BMI指数等因素影响。中学体育工作者需通过积极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BMI体质指数不正常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帮助此类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并树立运动自信心。对于家庭而言, 家长在生活中不应过分干涉学生, 给他们创造一定的个人空间, 遇事多与孩子沟通, 鼓励中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

  参考文献
  [1]杨漾, 吴艳强, 王向军, 等.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 (3) :357-360.
  [2]吴本连, 李向朝.身体自我效能、锻炼态度对大学生体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 42 (2) :122-126.
  [3]罗雅莉.大学生锻炼态度与自我概念、锻炼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1) :68-71.
  [4]王岩, 姚蕾, 臧建成.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及对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4) :91-94.
  [5]陈国强.多属性态度模型与大学生阳光锻炼态度的测量和改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7 (7) :93-96.
  [6]邱勇, 朱瑜.青少年同伴关系对锻炼态度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9 (12) :149-152.
  [7]周伟, 周静.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机制的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5 (2) :57-60.
  [8]丹豫晋, 刘映海.家庭体育支持与青少年体质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35 (34) :30-33.
  [9]王滨, 戴炜, 席薇.天津市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现状态度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 (7) :1000-1002.

作者单位:南通市启秀中学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原文出处:陈军,马爱民.中学生锻炼态度的人口学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20):245-24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