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老龄产业的人口学背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25 共52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龄经济建设探究
【第一章】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困境研究绪论
【第二章】 老龄产业的人口学背景
【第三章】我国老龄产业概述
【第四章】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状况
【第五章】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促进国内老龄行业发展的措施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老龄产业的人口学背景
  
  2.1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个动态过程意味着老年人口相对增多,社会人口结构趋向变化为老年型结构。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 60 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 10%,或65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7%以上,该国即为老龄化国家。1964 年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3.56%,尚处于年轻型人口结构;1982年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4.91%,人口结构开始进入成年型。
  
  22000 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60 岁以上人口为 1.3 亿人,占总人口 10.2%,65 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8811 万人,占总人口 6.96%,3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 2000 年已从成年型社会进入了老年型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底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人 2.22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 16.1%,65 岁以上人口数为 1.44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 10.5%.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而且老龄化程度随着老龄人口的加速递增而加剧,已成为世界老龄化大国,发展速度迅猛。
  
  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为全球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医疗等条件日益改善,人口素质和寿命不断提高,导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递增。联合国对全球老龄化发展情况预测显示,中国将是本世纪上半叶全球第一大老龄化国家,老年人数将达到全球老年人数的 20%.
  
  其次,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区别于发达国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经历时间很短,转成为老龄化国家只用了大约 18 年(约 1982 年--2000 年)。
  
  发达国家完成老年化社会的转变,法国为 115 年,瑞士为 85 年,美国为 60 年,英国为 45 年,即使是老龄人口爆炸性增长、老龄人口占比曾排名世界第一的日本还达 25 年。我国多年来实行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不断下降,虽然达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但也加速了老龄化进程,使得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龄化社会矛盾日益突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第三,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区域差距。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区域差距看,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西部,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老年人口的数量增长情况由西到东呈梯级逐渐递增。根据人口统计数据,东部发达城市上海和西部欠发达省区宁夏、青海相比,进入老龄社会时间分别为 1979 年和 2012 年,间隔达 33 年。
  
  第四,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这种不协调必然加剧老龄化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瑞典、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成熟稳定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与经济发展程度基本保持一致,是一种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渐进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对老龄化问题有经济基础。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还没有完成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还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来完全适应老龄化转变,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压力较大。
  
  第五,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城乡倒置现象。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的生活条件、医疗水平高于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也应该高于农村。但实际上从城乡差距看,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城镇,但人口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城镇,出现了城乡倒置现象。原因在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青壮年群体减少,留守老人比例增大,导致了城乡倒置现象出现。
  
  第六,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快,持续时间也不会短,人口结构改变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日前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十三五”末期全国总人口要达到 14.2 亿左右1.从数据分析,2015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37462 万,要达到“十三五”末期 14.2 亿目标,5 年(2016 年--2020 年)需净增约 4538 万人,平均年净增约907 万人。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人口结构,2016 年中国改变了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国家卫计委预测未来几年每年将多出生几百万人。但是由于以下原因,笔者认为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预计将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期。首先,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带来影响。国家卫计委指导司数据表明,“2011 年我国育龄妇女数量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2015 年15 岁~49 岁育龄妇女数量比上年减少约 500 万人,其中 20 岁~29 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约 150 万人”.
  
  其次,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的影响。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抚养孩子的成本高,以及没有时间照料孩子等原因,社会生育愿望下降,许多年轻夫妇没有生二胎的愿望。有专家预测到 2030 年,同2014 年相比,0-14 岁的人口占比提升 2%,而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增加 7%.
  
  可以看到该政策虽然增加了中国低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但总体上一段时期内对人口结构影响有限,无法根本改变我国的人口结构和面临的老龄化问题。生育率下降造成人口结构失衡,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影响人口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老龄化社会持续不可避免,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这也是人口老龄化研究意义所在。
  
  2.3 人口老龄化的有关影响
  
  2.3.1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劳动力的影响
  
  第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劳动力数量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劳动力增加还是减少,学界有不同的表述:一种认为人口老龄化减少了社会劳动力,对社会有不利影响;也有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推动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笔者认为两种表述都不完整,原因在于表述时没有区分劳动年龄的劳动力和劳动能力的劳动力概念上的差别。劳动年龄的劳动力指法律规定可以参加工作年龄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劳动力,在我国一般指 16 岁到60 岁之间的劳动力,而劳动能力的劳动力指具备劳动工作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依法年龄应满 16 岁)的劳动力。二者概念不同,人口老龄化对二者的影响也不同。
  
  首先,人口老龄化使人口结构中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逐渐上升,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使劳动年龄的劳动力减少。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 15 岁到 59 岁人口于 2007 年开始出现负增长。从全国来看,我国 15 岁到 59 岁人口 2011 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值 94072 万人后,2012 年开始连续下降,劳动年龄劳动力人口总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14 岁以下人口已连续 20 多年下降,1因此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仍会延续。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劳动年龄劳动力减少,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劳动参与率降低,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我国改变生育政策和准备延迟退休年龄将逐步改善这种不利影响。
  
  其次,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中具有劳动能力、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群体得到扩大。例如我国从 2000 年到 2010 年这十年时间中,不具备劳动能力的 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 22.89%下降到 16.60%,下降 6.29 个百分点,减少约6733万人;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0.33%上升到13.26%,上升 2.93 个百分点,增加约 4689 万人;而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从 6.96%上升到 8.87%,上升 1.91 个百分点,增加约 3072 万人2.14 岁以下人口缺乏劳动能力,不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而 60 岁以上人口里将近七成具备劳动能力,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人口老龄化提高了整个社会劳动人员比例,相当于为社会增加了劳动力。从 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看到,有29.09%的老年人仍处于就业状态,3从事着一定的社会工作和公益活动。这些数字表明,人口老龄化使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劳动力增加,使老龄群体的劳动参与率有一定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使劳动年龄劳动力和劳动能力劳动力产生了不同变化,对社会产生了不同影响。由于老年人就业比例偏小,相比较而言,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劳动力减少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
  
  第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劳动力水平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使全体劳动者中老年人口比重变大,意味着整个社会熟练劳动力规模得到扩大。具备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能够提升社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能力,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全社会劳动力水平。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开始消退,行动和思维变得缓慢,劳动能力下降,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还有老年人相对保守,不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较差,对现代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社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差,这势必影响社会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劳动力水平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第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劳动力的就业时间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相对年龄的增加,即健康水平的增加,使人们从事有效劳动的时间延长具备了可能性。人口整体健康水平、医疗水平、物质条件等因素的提高延长了人口的平均寿命,使劳动力的就业时间延长。从世界上进入人口老龄化较早的发达国家来看,德国 1989 年曾经将退休年龄提高为 64 岁,现在为 65 岁;美国现在正式退休年龄为 65 岁,还计划提高;日本的退休年龄曾经从 55 岁提高为 60 岁,现在为 65 岁;英国已将退休年龄从 60 岁提高为现在的 65 岁;丹麦已将男女退休年龄提高为 67 岁;法国的退休年龄为 65 岁。而且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 65 岁、67 岁。我国的退休年龄分类较为繁杂,但目前已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 55 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加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加大,为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延迟退休已成为必然选择。国务院已确定今年将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准备适当延长退休年龄,这将使法定就业年限延长。因此,人口老龄化延长了劳动力就业时间。
  
  2.3.2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老龄群体通过消费影响经济生活,从而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老年人口同其他年龄群体相比,消费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不论是消费能力、方式、内容等均存在着显着的区别。老龄社会中老年人口的增加,促使在物质、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如何满足老龄群体特殊需求成为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的产业增长点。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正是因为和其他群体不同的特殊性需求从而使社会产业结构、产业内容、投资方向、投资结构、社会服务的系统与方式都会发生相应变化,这是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适应性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而又在发展中不断适应,达到了经济结构升级的新平衡。正是这种矛盾的不断变化催生了老龄产业并使老龄产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如上所述,人口老龄化通过供求矛盾的作用使社会经济机构中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服务结构进行了调整,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了调整,带动了老龄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生活的其它方面,例如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素质相对下降,降低劳动生产率;老年人口就业和为老年人服务的行业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老龄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生活正反两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2.3.3 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家庭结构和规模均带来很大变化,影响改变了中国家庭发展。
  
  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多改变了家庭结构。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结构是“四二一” 家庭构成,随着政策调整,“四二二”结构也将增多。这种家庭构成的增多意味着多子女等传统家庭结构的减少,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成为社会主体。同时,和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一样,人们的许多观念认识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改变,这种改变是人们原有观念中的某些部分为了适应发展变革的客观要求而发生的必然改变,家庭观念也是如此。从近 20 年发展来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方式、内容、地域、时空等不断发生变化,家庭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独生子女家庭、丁克家庭等家庭模式的出现,加快了我国老龄化进程。而老龄化加剧的同时,多数子女在外工作或与长辈分居,也造成“空巢”家庭大量增加,使得家庭赡养功能逐渐减弱。家庭观念的变化必然引起价值观、幸福观的调整和重塑。这种观念变化是客观现象,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无奈选择。
  
  其次,养老模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多年的人口政策虽然达到了控制了我国人口增长的目的,但同时造成了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和有抚养能力的人口减少,单凭家庭已无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需要加大社会化服务投入以弥补家庭养老的短板。而且如前文所述,这种状况将持续一个很长的时期,加强养老社会化服务,加大养老设施建设,今后将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这也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