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2-17 共2690字

  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数学提供了探索教学和教育改革的平台,更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得数学教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趣味,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图文声茂,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 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

  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2 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3 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4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是思维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容易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将其及时的反馈。而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创设了新颖的教学环境,而教学模式将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向学生的动手自主的研究,以及小组的学习交流讨论。这样信息技术就将课堂教学转换为数学知识的“实验室”,不仅使得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获得了广泛的数学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中,先创设场景,笑笑和淘气到动物乐园去参观,笑笑坐第一节车厢,淘气坐第四节车厢。火车开动后,经过动画演示,他们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平移.可是在途中他们两个吵架起来了。同学们,你们来评评理,到底谁经过的路长一点呢。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这时让他们进行分组讨论研究实验.分四个人一组进行实验,组长做好记录,如果前进一格,那么就画一格。通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并一致得到结果,走的路程是一样.深入讨论,提出质疑,为什么笑笑和淘气坐的位置不一样,走的路程却一样呢。经过一番思维的激烈碰撞,他们讨论得出,他们在同一辆火车上,当火车走时笑笑和淘气也在走.他们同时在移动,双方位置没有变。最后教师总结,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格,只需看某个点移动了多少格。再接着进一步层次的教学,通过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鼠标,任意拖动平移火车的车厢,自己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平移的距离。通过信息技术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唤醒了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意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化,从而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

  5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展

  网络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加工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在绘制统计图中,分四个组,让他们自主探索,自己分工合作,搜索网络资料,整理数据,在用word制作统计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说说思考方法,设计的意图以及统计图的意义等.通过根据学生搜集网络资源,绘制数据分析,自主探索交流的各个阶段,针对他们所使用的时间统计,兴趣,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所占的人数比例,然后绘制表格。从统计表当中可以看出,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对于在自主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加深,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到了网络资源共享和互动合作的目的,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提高,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好,但是在教学中也不可滥用,要把握住应用的度,过多地使用声音、图像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效果更好.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